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328章培养保皇派很重要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328章培养保皇派很重要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5:01:04 来源:小说旗

杭州,还是叫杭州,没有改成临安。

此时的临安,只是兴建了一期工程,二期,三期,还要继续,这又要大兴土木,又要老财伤民。当然了,这也算是另一种扩大内需,满足就业!

此时在沙盘上,赵朴可以仔细的观摩杭州了,越是观摩,越是觉得杭州地理位置很好。

杭州,处在钱塘江的出海口位置,面前是一个喇叭形的出海口,向东南是舟山群岛,那里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向着西北是上海,太湖等地。当然此时的上海还没有成型,一些区域还是漫漫大海。

从经济上,杭州处在江南的中心位置,可以对江南实行有效控制,靠着密集的河网,可以快速调兵平叛;而北方是太湖,以太湖为中心的密集河网,可谓是天然的屏障,极大的阻碍了金军骑兵南下。

而最让赵朴欣赏的是,杭州是一个外向型城市,海运发达,可以筹备庞大的舰队,营造强大的海军。

当然了,不利之处就是杭州太繁华,太安逸了,容易抹去人心中的斗志,变得消沉,偏安一方。

扩大海军,扩办武备学堂,开办银行等,一个个具体的计划,从赵朴脑海中闪动而出,化为一个个周密的计划。然后就是将这些计划,渐渐的细密化,有实践的可能性。

写完了之后,赵朴又燃起火焰,一把火把计划书烧掉了。

宋神宗时代,神宗变法时,富弼昔年曾告诫过,身为君王,一定不要让臣下知道自己的喜恶。否则容易有人投其所好,甚至加以利用。赵顼也曾誓言,不想再被人利用。

而古人也常说,君王要垂拱而治。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就没有人可以窥探你的喜好,窥探不到你的喜好,就无法知道你的弱点。你就立于了不败之地。道家所谓的无为、儒家所说的垂拱而治,就是这个道理。反之如果你一动,就会被人发现弱点,对你不利。

君王动作太多,会被臣子探查出底细,然后趁机钻空子。

在这一点上。赵朴做得很不好。

当了皇帝后,经常赤膊上阵,经常**裸与臣子们对着干。看似爽利,其实露出了太多的破绽,被一些臣子针对了。初期还看不出什么,可是时间长了,就会发觉渐渐陷入了臣子编制而成的蜘蛛网中,好似被黏住的苍蝇一般,想要挣开蜘蛛网而不可得。

君王,是至高无上的,高高在上,可又是最为孤独的。一旦臣子们硬顶,或是拆台。那时就悲剧无比了。

这是乱世,在乱世君臣思想不统一,步调不一致,会让整个集团分崩离析,彻底毁灭。

此时的赵朴,看似至高无上。荣耀不断,可实际上却也危机不断。

就好似这次迁都,主战派主张迁都建康,可以更好的抗金;而议和派主张迁都杭州,更为稳妥安全。两个派系为了定都何方,争吵的不亦乐乎,在最后赵朴选择了杭州。

于是在文臣们眼中,这是议和派的胜利,议和派压倒了主战派,皇上开始趋向于保守。

其实错了,赵朴迁都杭州,只是因为杭州安全,可以避开金军锋芒,有利于建设海军。当然还有一个重要想法,赵朴没有对任何人说过,那就是压制主战派。

主战派,太激进了,总是认为王师一出,金军摧枯拉朽败北。总是幻想着,金军如土鸡瓦狗,顷刻间灰飞烟灭。这次抗击金军胜利,更是将这种风潮推上了极点。主战派中,有很多人是狂躁派,是冒进派。

而历史证明,狂躁派,冒进派,不是坚定的抗金派。稍遇挫折,就会由主战派,转化为议和派,甚至是投降派。

这个派系,是赵朴严厉打击的对象。

他可不想被这些疯子,政治绑架,然后仓惶北伐,仓惶败退,最后无奈议和。

还有,这次将李纲召回来,在外人看来,是皇上提拔主战派,压制议和派,搞政治平衡。实际上,却是因为李纲人格魅力所致。

李纲不是一个好的宰相,宰执天下的伙计,他干不了;至于行军打仗,运筹帷幄,他也是烂大街。但是他的人品很是坚挺,值得信赖。

而在过去的岁月中,李纲也是一个冒进派,只是经过了屡次大败,渐渐走向了成熟,少去了那份焦躁,多了几分沉稳。只要是不把李纲排到前线打仗,不掌管一些要害部门,应该不会出现太大漏洞吧!

而先贬后升,也是为了把李纲变为铁杆的保皇派。

说来很是可惜,甚至是可悲!

赵朴是皇帝,但是这个皇位有些来位不正,是父亲、兄长被擒拿之后,趁机当上的。当上皇帝的一段时间内,赵朴皇位极不稳定,而经过连番动作,尤其是击退金军后,皇位算是暂时稳固了。

只是悲哀的发现,在军队中,赵朴还有影响力。毕竟,八字军是他的亲卫,是他的嫡系部队,足以信赖。

可是,在朝堂上的众臣中,却是力量薄弱。朝廷内,有抗金派,有议和派,但是唯独没有保皇派,一些铁杆的保皇派更是无一人。

未来阶段,培养保皇派很重要。

………………

随着定都杭州,杭州在原来的城市规模上,开始大肆扩建。

一些平民的房屋被推到,或是被侵占,沦为了官府的产物。

很是可悲,在这个没有物权法的时代,小民的利益总是容易受损。虽然,朝廷多方的补助,但是损失与收益相比较,还是差了很多。

当然了,小民利益受损,只能是忍着了,谁让他们是小民,身为小民,就要有被欺压的觉悟。

实际上,太多的小民,选择了忍让。当然有些人不服,一个七品小官开始上奏,写道:“为君王者,当以百姓为先,以社稷为先。如今山河破碎,半壁江山不保,苟且于江南。让朝内奸臣作祟,奸相汪伯彦,勾结奸商以害民…………“

上书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当今丞相汪伯彦。

杭州的建设工程,是赵朴定下了大调,汪波彦具体执行的。

在执行中,有些行为太过暴躁,手段太过激烈,尤其是在房屋拆迁上,问题很多。而在具体的事务上,官商勾结,龌龊行为不断。

这些本来是宋朝官场上的常例,不算是什么新鲜事情。

大宋不杀士大夫,对于官员很是厚待,又没有反贪局治理贪污,贪污问题很是严重。在一些大型的工程建设中,官商勾结问题很严重,只要是质量上没有太大问题,在吃回扣、送礼、赚取差价等问题上,都是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权当没有看见。

而汪伯彦主持,扩建杭州,从中收取一些好处,也是正常至极。

很快,这份上书,送到了内阁。

在座的内阁成员,只是轻微的扫了一眼,就丢弃在一边了。

毕竟,这样的状告,每天都有几十份,没有谁会有太多的闲心,理会这些小事情。况且,在座的各位,都是从中收取了好处,也不好意动手。于是“暂缓上交“。

只是这一下子,惹出了风暴!

…………

“秦大人,汪伯彦中计了!“

“汪伯彦也该走了!“秦桧幽幽道,”有他拦着路,我等想要再进升一步,也不可能。我是左相,赵鼎是右相,看似地位尊贵,但还是远远不如汪伯彦。唯有他离开,我等才有用武之地!”

“只是,仅仅一个上书,能让汪伯彦罢相而去吗?”一旁的亲信问道。

“一切皆在圣意!汪伯彦之才,不足为相!皇上已经有了罢免他的心思,只是没有好的理由而已,我等不过是顺从皇上心意而已!“秦桧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