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332章三问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332章三问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5:01:04 来源:小说旗

古代的丞相,后世的国家总理,最为重要的责任,就是盘活经济,就是然国库有钱,对数字极为敏感。

只可惜,王安石在这一方面极为不成功。

比如,最惹人诟病的就是青苗法。青苗法,利率是20%,这是何等坑人。

其实,宋朝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破产严重,对于中小农破坏极为严重,政府应当扶植,应当是低利率,甚至是赔本也不为过。只可惜,王安石不会算账,只算了经济账,却是疏忽了政治账。

还有很多法令,都是典型的不会算账,有些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这是王安石致命的弱点。

赵朴问道:“两位相公,朕要考一下你们,何为忠奸?”

汪伯彦道:“内实险詖,外貌小谨,巧言令色,妬善嫉贤;所欲进,则明其美、隐其恶,所欲退,则明其过、匿其美,使主赏罚不当,号令不行,如此者,奸臣也。忠臣者,忠君为国,不避生死。好似比干以王叔之尊直谏,不避生死,宁受纣王剜心之刑;苏武牧羊,身陷匈奴一十九年未改其心;诸葛武侯,一心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魏征直言劝谏,不避生死;包拯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可为忠臣;寇准北击抗辽,可为忠臣!”

赵朴心中道,又是掉书袋,又是卖弄。

秦桧心中一颤,回想着皇上对王安石的评价。开口道:“有助于北伐着,皆为忠臣;不利于北伐者,为奸臣!”

赵朴心中评价道:“至少现在,秦桧是铁杆的抗金派,只是日后就说不准了!”

心中这样想着,不置可否,赵朴道:“那有如何识别忠奸呢?”

汪伯彦道:“指对君主,逢迎献媚。迎合溜须,营党结私,排除异己,自私自利,从不大公无私的提醒警示,不忠于君主;欺下瞒上,对下百姓为己利益打击报复、横征暴敛,滥杀无辜。甚至弑君杀臣,弄权误国营私、残害忠良之臣。反之为忠臣!”

赵朴心中道:“似乎忠臣也迎合上级。也结党私营,也排除异己,也搞打击报复!政治本身就是黑暗的!”开口问向秦桧道:“卿家。又是何解?”

秦桧思索着。良久之后,才开口道:“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今天是忠臣。明天是奸臣;今天是奸臣,明天是忠臣,变化莫测,岂能轻易探查。微臣不知!”

“其实,忠奸也好辩!”此时汪伯彦也感到处在劣势。不由开口道:“一切皆在陛下,唯法是从。奸臣起于乱法,忠臣起于守法。在神宗之前,众所公认的奸臣只有真宗一朝的丁谓;而神宗后,蔡确、章惇、吕惠卿、蔡京、蔡卞无不被视为北宋奸臣。为何神宗以前,我朝奸臣少;而在神宗之后,奸臣如此之多。皆是因为,神宗皇帝乱法,有法不依,苛责老臣,而纵容新党!”

赵朴点了点头。

在大宋,在封建社会,法律不健全,人治多于法治。皇上至高无上,也是法律最先的破坏者,往往是最先破坏法律,导致律法失效。奸臣,很多时刻诞生在律法混乱,君王纵容的时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这是奸臣诞生的摇篮。

能看到这一点,汪伯彦还是有两下子的。

果然,能混到中央都是精英。

“那第三问?”赵朴道:“如何才是一个合格的宰相?”

秦桧出沉默了,汪伯彦也沉默了。两人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秦桧的心思百转着,思索着皇上问这句话的含义所在;而汪伯彦也是思索着,其中深意。只是两人都是茫然一片,不知皇上到底在说什么。

就这样沉默着,落针可闻,气氛也随着压抑了起来。

“宰执天下,不是一件容易事情,一个不慎,轻则是害人害己,重则是祸国殃民。有些大臣,往往是好心办坏事,就好比是王安石,本想着富国强兵,结果弄得一团糟糕,大宋江山也受到波及!为丞相不容易呀!”赵朴悠悠道:“而此时又遇到几百年未有的变局,堪比五胡乱华。局势之动荡,前所未有,我等站在历史才潮头,改变着历史,创造着历史。所作所为,要慎之又慎,战战兢兢;施政时,要广纳民意,又有坚持己建,既要及时改正施政错误,又要坚忍不拔!”

“历史在我们手中创造,遗臭万年,后人鞭尸,或是扬名立万,皆在我们手中。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经是百年身!”

说完之后,赵朴发出一声叹息。

历史上,汪伯彦是大奸臣,以不作为、以不抵抗,到处跑路出名,名声烂到了大街上。其实,这有些过了。

汪伯彦只是一个读书人,让他耍阴谋诡计,让他治理政务,还有两下子,可是让他当兵马大元帅,统帅兵马对抗金军,绝对是稀里哗啦的料。让一个书生打仗,让一个书生去对抗金军虎狼之师,本身就很勉强,除了跑路之外,再无他法。

可以称他行政不作为,称他无能,但是说他是奸臣有些过了。

而这个时空,赵朴果断的独自领着军务,亲自带兵打仗,至于汪伯彦主要是处理政务,负责押送粮草等,以文职为主。这几年来,没有大的功劳,也没有太多的过错。自然没有奸臣之名。

而历史上,秦桧是大大的奸臣,遗臭万年。

可是这几个月的接触之后,赵朴不得不承认,秦桧是有才之人,是出类拔萃之才。

在后世,一谈到秦桧,总是以投降议和而出名,可是此时秦桧却是一个坚定的抗金派,属于抗金派中支柱。

汪伯彦为人老成,重用他为相,出不了太大错误,但是也难以有较大改观,守成有余而进取不足。秦桧才略出众,奈何人品不行,投机性最大。此时之所以是抗金派,本质上就是一种投机。

这两人优点很多,缺点也不少,若是不加敲打,不加压制,会造成灾难性后果。

“陛下,我等如何成为好的宰相?”秦桧转化着话题,问道。

汪伯彦也道:“我等有何不足之处,请陛下指点?”

此时话题已经挑明,少却了掩饰。有些直白,却直指出本质。

赵朴道:“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化,也导致绝对的灭亡。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我不会给任何人!这对任何人都有好处,王安石、蔡京都没有好下场,我不想两位卿家,也没有好下场!‘

汪伯彦道:“多谢陛下!”

秦桧也道:“多谢陛下垂爱!”

此时两人似乎听了进去。

可赵朴却不觉得两人会听进去,权力好似海水,越喝越渴。文人对权力的贪婪,达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就好似后世的东林党一般,宁愿把明朝坑进去,也要揽权。

若是大臣们都听话,都是乖宝宝,皇帝也不会那样难当了。

赵朴道:“范仲淹侧重于吏治,王安石侧重于理财。而如今北伐,则是侧重于战争,未来近十年内,都是战争阶段,或是准备战争阶段。我要一个稳固的后方,为北伐营造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

秦桧道:“那不知我等,该如何?”

赵朴道:“汉武帝未来覆灭匈奴,愿意将国库打空;而我未来北伐宁愿,让江南倒退二十年,宁愿皇位丢了不作。不成功,便成仁,不能九鼎食,也要九鼎蒸!”

秦桧眼神中闪出骇然,这位陛下好坚定的心思。

汪伯彦也是心神震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