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357章宁可被打死,也不愿被吓死

赵朴道:“各位将军,宋弱金强,北伐胜利的机会渺茫,只是这次我们不得不战,因为没有选择。从战略上,金军进攻西北,而我等无动于衷,不能对西北形成有力援助,以邻为壑,坐观西北衰亡,只会导致全局崩盘!”

岳飞道:“只是北伐中原,没有足够的骑兵根本不行,此刻骑兵刚刚两万多,战力远远不如金军,一旦金军从后方出击,切断我军粮道,那时大事去矣!”

赵朴点点头,这的确是宋军的软肋。

野战最需要骑兵掩护,可是宋军的骑兵数量少,质量差,与金军对战,往往是以三敌一,以五敌一,也未必能胜。

“那岳将军觉得该如何?”赵朴问道。

岳飞道:“陛下,金军重点进攻西北,在金军大力进攻西北时,我军再出动,也不迟!”

赵朴心中一亮,有些明白了。

武将们不是反对出兵,而是反对率先出兵。

刘豫的伪齐国建立,在某种程度上,使宋金之间的屏障,两国之间被隔断开来。金军可以借着伪齐,强制宋军大部分主力,而集中主力进攻西北。

而这些武将们对于出兵讨伐刘豫,没有意见;只是在出兵的时机上,有些分歧,觉得在金军主力尚未大规模进攻西北时,暂时不要出动,至少也应该在金军主力大量调动到西北时,在西北开展会战时,那时再出击也不迟。

而此时提前出兵,等于提前引来金军攻击,可能金军会放弃西北攻略,从而集中在中原地区歼灭宋军主力。

很有道理。

只是。赵朴还是摇摇头,武将们只是从政治上,进行考虑,而很少从全局考虑。

在西北之战,开打后,再次出兵,固然是缓解了东线作战压力。只是那时出兵。可能来不及了。一旦西线失利,一旦关陕出现变故,那时在东线取得再大战果,也是毫无意义。

赵朴摇了摇摇头,看着在场的武将,道:“各位可知此次北伐的目的何在?”

“是为了练兵,以血战淬炼将士!“

“为了打击伪齐的嚣张气焰!“

“为了缓解西线压力!”

在场的武将纷纷说道。

赵朴摇了摇头道:“这些只是一方面理由,真正的理由是消除恐金症!”

在场武将,相互看着。隐约有些明白。

“宋金之战,不仅比拼的是国力,比拼的军队、民心,更是比拼的是自信。自信不是万能的,但是自信的一方胜利机会大。宋金之战,我朝缺少的不是马匹。而是自信心!”

“自信心很重要。就好似金军,为何敢于四百铁骑,冲击几千上万的我朝军队。就是因为金军有自信心;而为何我朝十几万大军一遇到小挫折,就是阵脚大乱,开始跑路,这是自信心不足,。练兵,纪律为先;强军,实战为主!”赵朴平静道。

“而我朝军队,最缺少的不是马匹,马匹没有,朕可以买到;只是自信心不足。我无能为力,只能是血战铸造。其实这也很正常的,宋金交战我朝损失了上百万军队。丢失了半壁河山。丢的不仅是土地,百姓,更是自信心。说得天花乱坠也无用,唯有血战,唯有见过血,最后没有崩溃,才能成军!”

“此次北伐,不指望你们收复多少城池,也不指望斩杀多少金军,只是希望一战之后消除恐金症!”

“各位将军尽情的打仗吧!不要畏惧,不要被金军吓死,宁可被打死,也不愿被吓死。各位将军若是赢了,朕在这里为各位庆功;若是输了,朕陪你们东山再起。以水师之强,封锁长江河道;又有近卫军,守护沿线要地,即便是输了,也能保全半壁江山稳固!”

话说到这里,已经没有了一丝余地。

此战不打也得打,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此次出动了三十多万大军,其中精兵十万,辅兵二十万,可能会大败而归,甚至是全军覆没。但是赵朴不在乎,不能打仗的军队,留着也是浪费粮食。

只有血战一场,才能消除恐金症。

为了消除恐金症,即便是一半军队覆灭在外,也值当了。

只要是经历血战回来,哪怕数量很少,也是灭金的火种。只要精心培养,火种迟早会变成燎原之势。

…………

公元1130年1月7日。

这一天,曾经是金军攻破汴梁的时刻,是靖康之耻,也是大宋的国耻日。

在这一天,大宋皇帝陛下,要祭祀祖先,北伐伪齐。

在杭州城的大街上面,全是杭州的百姓们,正在等待着阅兵仪式的召开。

经过了扩建后,杭州已经有了一丝帝王气象,道路宽敞,人口剧增,繁花似锦,更有一直蓬勃向上的朝气。

在近卫军的扈从之下,大宋皇上将要带领着大宋的文武百官,浩浩荡荡的马队,经过扬州城,绕了一圈之后,向着城外出发。

此时万人空巷,看热闹的队伍一直排到了郊外,此时就等着皇上露面。

这个时候,金国的秘卫首领素衣也带着几个乔装改扮的下属,站在人群当中,伸长了脖子在等赵朴出现。

正得意的时候,整齐嘹亮的军歌声忽然响了起来。

“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满腔热血燃烧,拼死一战决矣!尽灭女真胡虏,复我大宋江山。王侯无卑贱,封侯就在今时。用我们的血肉,铸成新的长城,抗击女真,收复幽云,复我天朝…………”

这是宋军军歌!

在激情的高唱下,一排排穿着铠甲明亮的将士出现,他们中间的许多人都是在河东激战过,参加过扬州保卫战,血战过襄阳,都是老兵,也是八字军最为精锐一部。

这些将士,最大特点就是年青,年纪最大不过三十多岁,有些仅仅十六七岁,他们多数出身贫贱,在宋金之战前夕,多是最底层的百姓,只是在宋金之战后,快速崛起,官位飞速上升。

方今乱世,正是拼杀的时候,去考个秀才从微妙小吏做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头,还不如当个带兵官,没准就能搏个前途出来。

这是草根的崛起路线!

“这些兵,是精锐……”

素衣是带兵打仗的行家,一眼就看出眼前这几千近卫军战士,是精锐中的精锐,身上有股萧杀之气,有着冷漠之气,远远看着使人不自觉心中发寒。

ps:

终于写完了,有些累。主要是思维瓶颈。

一本小说,最重要的不是情节,不是文笔,而是气。

人为一口气,佛为一炷香!

气在人在,气死人亡。

本书试图写出热血,而不是狗血,写出激情,而不是写出爽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