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359章“小武备学堂”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359章“小武备学堂”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5:01:04 来源:小说旗

这时,所有人都觉得差不多结束时,一只方阵缓缓走出,使人眼前一亮。

一个方阵出现,这个方阵全是一帮十一二岁的少年,人数也是五百人。

这些少年,都是一张稚气未脱的脸,可眼神却显得非常坚定,一个个目不斜视的踩着鼓点行进在队伍之中。

“这些少年又是作甚?难不成我朝还有童子军?”

“这是小武备学堂的学员!”

“小武备学堂,难道还有大武备学堂?”

“自然有了!”

“前年,在襄阳成立的武备学堂,主要招收读书人,最低资格也是秀才,这叫大武备学堂。只要是毕业,被派发到各军之中为官!这是为官,可不是当大头兵!他们之中学的最好的人可能当将军,最不济的到军中也是一个小队长,有些拔尖的小子出来甚至能当上营指挥使!今后可以说在军中是前途大好呀!”

“去年,皇上又组建了一个小武备学堂!金军南下,四处烧伤抢掠,无数百姓丢了性命,无数孩童变成了孤儿。皇上心生怜悯,将这些孤儿收拢了起来,成立了小武备学堂!”

“你们可千万别小看这帮崽子!这般家伙,多是孤儿,或是军中阵亡将士遗孤,或是军中兵将的儿子,当今皇上对他们十分善待,不但管他们衣食住行,还聘有读书人和武官教授他们!”

“凡是到了十六岁之后,可入武备学堂继续学习,也可加入军营,或是考核合格,可适当授予官职。”

普通民众们议论着。感慨万千,谁都不想过这种打来杀去的日子,打仗要死人谁都知道,只是如今不得不打仗,就连孩子有时也要上战场。

这场阅兵,对于稳定民心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展示出来的超强武力之后。一些觉得皇上政策不满者,在这场变革之中的受害者,也只能是默认了这个事实。

钱财受损,总胜过丢了性命,有如此强军存在,不满也只能是认了。

“大武备学堂,小武备学堂,真是可怕呀!”

素衣喃喃道,有些难以相信。

在他看来。这位宋朝皇帝,虽然善于用兵,只是有些沉不住气,匆忙北伐。只是如今看来,有些想当然了,这个大宋皇帝。精明着呢!哪里是匆忙北伐,根本是胜券,根本是一切在掌控者。

建立大小武备学堂。就是为了几年后北伐。

大小武备学堂,本质上是为军队储备人才,更好的扩建军队。要知招兵容易,可是培养良将难求。这些良将不必如韩信那样出众,只需要廖化一流就足够了。

尤其是小武备学堂,此时多是十一二岁的少年,此时正年岁小,还不足以上战场,可是三五年之后,身子骨长大了。那时就是北伐的精华了。

这些孤儿,父母都是被金军残害,对金军有着刻骨的仇恨。又受着当今皇上恩惠,视当今皇上为父亲,最为忠心不过,这样的少年是可怕的。此时还看不出什么,可是几年后,那就恐怖了!

隐约间,素衣有些明白。此次北伐,与其说是为了灭杀伪齐,不如说是为了试水,为了练兵。

江南太安逸了,长久呆在这里,兵都练废了,唯有血战,才能练出强军。

…………

的确,正如素衣预料的一样,成立武备学堂,就是为了打持久战。

赵朴有自知之明,不会觉得打上几次大决战,就能灭了金军,金军若是那样容易灭了,也不叫金军了。总体的策略就是磨死金军,不断的激战,不断的小会战,不断的断刀割肉,减少女真兵数量。

女真兵很是强大,奈何人数太少了,经不起死亡。

一旦女真兵阵亡超过十万,金国就是元气大伤;一旦女真兵阵亡超过二十万,金国就有覆灭的危险。一旦,女真兵阵亡数量太多,超过自然出生率,就会使女真兵越打越少,直到最后承受不住战争损失,直到灭亡。

而武备学堂,就是磨死金军的大杀器。

一开始组建武备学堂,只招收读书人,尤其是书呆子。书呆子,有一万个坏处,但是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死心眼。一旦对书呆子实行洗脑,绝对忠心无比,不必担心叛变,不必担心尾大不掉。

此时在校,或是毕业的武备学堂学员,已经有五千多人。这两千多人分布在宋军的各个体系的军队中,主要位居在中下层,以便更好控制地方军队,更好的瓦解地方派系,同时将武备学堂的作风引进到各个部队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军队战斗力。

而小武备学堂,专门招揽十几岁的孩童,教授读书写字,教授简单的军事训练,在十六时,毕业参军。

小武备学堂,有些童子军的味道。

一般老兵在战场上,勇敢无畏,可是遇到战事不利,也会选择退去,甚至跑路;可是十六七岁,处在未成年的半大小子,却是战场上悍不畏死,勇敢无畏,让人畏惧三分。

他们热血冲动,容易被洗脑;他们单纯,三观尚未形成,极易受到蛊惑;他们无知,漠视他人生命有如草芥,是战场上最适合的兵源。

很多名将有意识地在军队中征召未成年人。

在战争中,童子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最为忠诚。

历史上,太平天国时代,对天国最为忠诚的,不是那五位王,也不是石达开,而是陈玉成、李秀成等,这样童子军出身的年轻将领。

在革命年代,对革命最为忠诚的,不是那些留学回来的知识分子,而是那些半大的红小鬼。

洗脑要从孩童做起,于是赵朴建设了小武备学堂。

…………

在城内走了一圈之后,阅兵队伍向着城外走去,要祭祀先祖。

本来祭祀祖先,是在开封最好,那里有着宋朝的宗庙。只是此刻成为了沦陷区,成为了伪齐的土地,无法祭祀,只能是在城外搭建了一个简陋的土台,算是祭祀吧!

“各位先祖在上,吾必不忘灭国之耻,此次北伐,远各位保佑!”

赵朴心中默默念叨着。

ps:

感谢wjsx投了1张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