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373章殿试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373章殿试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5:01:04 来源:小说旗

“一个国家的衰亡,首先起源于教育的衰败,接着是吏治的衰败,终于国防的衰败。教育是最为廉价的国防,一国强盛唯有教育,一国衰亡唯有教育。教育得当与否,关系国家百年兴败!”

在大殿上,今天正是殿试的日子。

只是没有率先开场考试,而是赵朴激情的演讲了起来。

殿试,在众多大臣眼中,似乎极为重要,可是在赵朴眼中,极为不重要。

这年头考进士,可比后世高考难度更大。

能从千军万马中,杀入殿试的,没有一个废物,废物也进不了大殿。进行考试,选出状元、榜样、探花,除了获得虚名之外,其他意义不大。

此刻,赵朴对殿试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洗脑。

比起考试来说,洗脑更为重要。

马克思说过,劳动人民创造历史,却是忘了说知识精英们引导劳动人民创造历史。决定一个社会发展趋势的,绝对一国强盛的,不是所谓的劳动人民,而是知识精英。

在历史的一次次变革中,劳动人民更多是扮演着炮灰、替罪羊、被剥削者的角色。

而知识精英们,则是引领着时代发展,国家强盛,也可能剥削着劳动人民,更在某种情况下,出卖着国家利益。

对知识精英的洗脑,很是重要。

洗脑,要从早到晚,在一些关键场合更是如此。

历史一次次证明,明君的口才、演讲,超过才略、决断。

一位伟大的明君,不在于文韬武略,而在于用强大的口才,形成强烈的人格魅力,将一大批知识精英汇聚在身边,抛头颅洒热血,九死而心未悔。

沉默是金。大错特错。

“我朝为何败于金国,差些灭国,源于教育的失败。我朝文风鼎盛,文人辈出。奈何武将凋零,堂堂一个汴梁保卫战,连一个合适的武将都找不到,只能文臣能上阵,丢不丢人!”赵朴看向了李纲,脸上有些悲哀。

李纲神情激动,皇上还是记得他的。

“科举为国取士,自然要取于国有用之才了。何为有用之才,国家需要什么人才,士子们就学什么!”

在场的大臣。考生们点点头,表示赞同。

“圣人之学乃是为了出仕,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很重要,但是仅仅是都圣人之学是不够的。孔圣人威名远播万载,圣学远扬于万古。奈何还是救不了自己的祖国鲁国,只能是坐视鲁国被灭!”

“而我朝文风鼎盛,却差些亡国于女真,究其根源,乃是天下士子所学无用于国,其败就源于教育!我朝士子何止百万,女真全族之数不过如此。若士大夫人人苦练武艺,熟读兵法,岂能容契丹、女真等胡虏猖獗?”

“陛下,我等是读书人,岂能从事这等粗鄙之事。这些事情,自然有武将!”这时。一个文臣似乎有些不服气,上前说道。

赵朴摇了摇头:“天下之利,我皇室占据其三,士大夫占据其五,农人商人占据其二。天下之利。大头在于我皇室与士大夫。故而,太祖才说,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仅是共治,更是共享天下之利!”

“如今乱世,士大夫不保卫,谁来保卫?难道指望农夫吗?谁当皇帝,农夫都是种田纳粮。说一句不中听的话,那一天,我大宋亡了,被女真攻破了。那时农夫还是种地,还是食不果腹,难道能指望他们保卫江山吗?”

那个文臣立时哑口无言,说不出话来。

保江山,靠的的是武将拼命,文臣保证粮草,根农夫一毛钱不沾。

“若士大夫为天下兴而学,则天下兴;士大夫所学无益于天下,则天下亡!教育成败关系国家兴旺。我朝差些亡国,就是士大夫所学无用!”说着,赵朴感叹道,“当年王安石变法,或是青苗法,或是募役法,或是保马法,一连串,变得太多了,贪多嚼不烂,事情干多了,什么事情也干不好。若是王安石等静下心来,只是改革教育,改革太学,让百万士子多学一点耍大刀、射箭、砍人的本事,不做文士改当武士,科举也考射箭、考兵法、考砍人的本事,契丹人、西夏人、女真人早杀光光了!”

在场的大臣、考生,面面相觑,皇上的话已经很明确了。大宋实行的是,皇上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最后大宋差些亡了,归根结底,就是百万士子无用!

一时间,气氛尴尬了起来。

满朝大臣都沉默不语,说都不说话,事实胜于雄辩,宋朝实行皇上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此时差些把天下治亡了,还有什么可说的?总比不能说皇上无用吧!

这时,赵鼎开口道:“陛下,大宋差些亡国,与我等士大夫无关,是六贼贪婪,武将无能。”

赵朴冷冷道:“武将无能,为何士大夫不去打呢?士大夫,包括两种,一种是文士,一种是武士。与其在青楼泡妞把妹的时间,不如多练练射箭,砍人的功夫,只要百万士大夫齐心血武艺,努力学砍人的技术,契丹、西夏、女真早灭了!”

“朕,为何要多次想要关闭青楼,就是觉得士大夫与其在青楼泡妞把妹,不如节省下时间学射箭,学砍人。若是真那样,金国何愁不灭!”

“不要指责武将无能,与其指责他人,不如自己多学习。就好似朕,本身也是一个读书人,连刀都没有摸过,可是自从女真南侵以来,朕开始学习射箭,开始学习砍人的技巧,就这样在河东大败金军,在扬州击溃了金军一部,更是取得襄阳保卫战胜利!学习没有迟到,什么时候学习都不迟,就怕为人懒惰,懒得学习!”

说着说着,就有些跑题了。

不过跑题了,也不要紧;他是皇上,更重要是他是今天殿试的考官。而身为考生们,最为重要的不是写好文章,而是揣摩皇上的心意。

似乎觉说得差不多了,似乎嘴巴有些发干,赵朴停下了话头,说道:“今天的殿试题目为‘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

殿试的考生仔细回想着这四个字,久久难以下笔。

在场的考生,都是精英,对于论云更是倒背如流,对于其中的解释,透彻三分。只是倒背如流也罢,透彻三分也罢,得不到皇上的认可,都是白搭,又联想着皇上刚才说得话,思维不断扩散延展开来。

许久之后,才有一人动手写了起来!

接着,又有人开始写。

渐渐的大殿内,只剩下刷刷刷的写字声。

而此刻,赵朴却开始走神,开始神飘万里之外。

…………

殿试结束了。

而一张张卷子,也是落在了赵朴的案头上。

而此时赵朴则是兴致勃勃的翻看着,心情愉悦到了极点,这些考生中,可能诞生苏东坡之流的文人,可能诞生辛弃疾这样的国士,可能诞生王安石、张居正这样的时代伟人。

只是在伟大又如何才,此刻摆在案头上,尽情的由他蹂躏,一言决生死,一言决成败。

这就是皇上的待遇吧!

这些试卷不过七十份,打开试卷,赵朴仔细的检查着,觉得内容差不多,这些殿试的考生挺上道的。

试卷的内容,多是迎合他的心意,或是贬低青楼,或是提倡士子学武,或是积极抗金等。

当翻阅完毕后,赵朴从中挑出六份最合心意的试卷,算是前六名吧!

只是,第一名该如何确定!

这可是一个极为重视名利的时代!

第一名,不叫第一名,而叫状元;第二名,不叫第二名,叫榜样;第三名不叫第三名,叫探花。

赵朴眼中,第一名与第六名差不多,可是在读书人眼中,第一名与第六名差距好似天地。

“该如何确定!”

一时间,赵朴有些难以取舍。

“内卫何在?”

“去,调查一下,这些人的资料!”

“是!”

随着赵朴的命令,内卫快速出动,去调查六个人的人生经历。

既然水平差不多,那就家境贫寒者居先;既然水平差不多,那就北方人居先;既然水平差不多,那年纪中等的居先…………一个个标准已经在赵朴心中设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