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435章金军南下,流民作乱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435章金军南下,流民作乱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5:01:04 来源:小说旗

冬天到了,江南本来应该是春暖花开。

只是似乎受着北方寒流的影响,原本江南暖和的江南,也是下起来大雪。大雪满天飞,让少见风雪的江南人痴迷不已,或是吟诗作赋,或是赏雪填词,妙不可言。

只是这一切,都与赵朴无关!

“又是一场大雪,北方又要受灾了!”赵朴叹息道,心中苦涩不已。

这些年,江南风调雨顺,年年丰收。而北方则差了很多,各种灾害接连不断。

这场大雪,对江南的破坏很小;可是对北方的破坏,却是极大。随着这场大雪,北方再度受灾了。受灾后的金国,南下侵略的**,更加强大;而江南百姓,早已好了伤疤,忘了疼,昔日金国劫掠的场景,早已经忘记了。

“不好了,皇上,金军分三路南下,袭击我朝。激战之后,被我军击退,但是边疆战士,损失惨重……”这时,一旁的侍卫,禀告着最新的战况,前线局势有些吃紧。

赵朴接过战报,看了起来。

在冬天,大宋将士不耐苦寒,多是窝在城内,想要避过寒冷的冬天;可是金军却是精力旺盛,多次南下劫掠,主要是抢粮食,抢夺过冬时,所需要的粮食。

金军三路南下,气势汹汹,只是比起几年前,那种气势如虎,强悍无敌,逊色了很多。

三路大军南下,有些有气无力,只是在边境的一些城池徘徊,没有胆子深入。而在交锋中,宋金双方,互有胜负,在一些攻城战中,金军多次受挫,不得不退去;而一些城池。这时受到了洗劫。

“局势不妙呀!”

赵朴思量。

“速速召集军部大臣,入宫!”

…………

各个大臣到了殿中落座,开始商议前线作战事宜。

直到天色已黑了,会议才结束。

“不好了。流民又作乱了!”这时,瑞雪又传来了坏消息。

赵朴顿时感觉疲惫无比,屋漏偏逢连夜雨,坏事情总是赶在一起来。

“说吧!”

“鼎州武陵钟相作乱,建号大楚,钟相称楚王,立年号天战,乱言“等贵贱,均贫富”,反扬孔孟之道。儒生多受其害。鼎州、澧州、荆南、潭州、峡州、岳州、辰州等地十九县流民民纷起响应,攻下桃源,进驻澧州。湖北为之大乱!”

赵朴苦笑道:“又是麻烦事!”

这些年,赵朴尽力改革弊症,只是提升了军队战斗力。而一些深层次的,还没有动弹。

因为不够格,动大手术,必然会大动乱,这不利于北伐。

于是,老规矩依旧,百姓们该受苦。还是受苦。那些士绅地主,该剥削还是依旧剥削。时常有失去土地的农民杀官造反,攻打县城,只是多数不成气候,刚刚发展起来,就被剿灭了。

在奏章中。多有失去土地的农民反抗,起义的场景,只是结局是悲剧的。

信州贵溪县农民在王宗石领导下起义,攻下贵溪、弋阳二县。农民军利用摩尼教相联络,发展到十几万人。只是没有坚持两个月不到。就战败了。那些农民领袖纷纷被杀。

建州瓯宁县农民起义,以范汝为为领袖。八月,农民军攻下建阳县,发展到几万人。只是很快,范汝接受“招安”,接受了朝廷“福建民兵都统领”的官号。后命令解散归农,范汝不从,宋军围攻建州,范汝为自杀。

吉州农民在彭友、李满、王彦和廖八姑三姐妹领导下起义,攻占江西、湖南八个县城,起义队伍扩大到几万人。后失败。

虔州陈颙导几千人起义,攻打雩都、信丰等县。后发展到十多万人,活动于广东循、梅、潮、惠、英、韶、广、南雄等州,江西虔州、南安军、建昌军,福建汀州、邵武军等广大地区。只在兴国战败,身亡。

杨太农民军以洞庭湖为据点,建立水寨,农民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占领的地区,北到公安,西到鼎、澧,东到岳阳,南到长沙。后来,在洞庭湖下游大败宋军。

后洞庭湖战败。黄佐、杨钦等叛变降宋,杨太战死。

在奏章中,有很多是描述流民作乱,其实也不怪他们,正所谓官逼民反,不得不反。只是他们的反抗很是无力,很是弱小,根本无法动摇宋朝根基,往往是一些地方军,一些战五渣的部队,就解决了他们。

即便是有些强大的,只要调集边军出击,也很快会战败。

赵朴很是同情他们,只是同情归同情,该下黑手时照样下黑手。

屁股决定脑袋,身为皇上,大宋江山排在第一位,这些乱臣贼子,自然是下手不留情。

而此刻,钟相等人在湖北一乱,那襄阳必然不稳,襄阳不稳定,中路军也受阻。

这一刻,赵朴有些理解崇祯皇帝的苦境,既要对内打仗,又要对外打仗,两个拳头打人,苦逼无比。此刻赵朴不得不停下北伐的步伐,专门扫除内部之乱,攘外必先安内,很是必要。

“速速命令,李若水调集水师一部,李破军率领襄阳精兵,出击洞庭湖,速速平叛…………”赵朴一边思索着,一边快速的说着。

而一旁的太监快速的拟定旨意。

太监写完之后,递给了赵朴。

赵朴接在手中,大概的看着,确定差不多时,又命人交给内阁,进行细化。

而平叛,需要花钱,这让原本就财政精湛的钱袋子,更加缺钱了。

想着这些,赵朴就觉得难受。

只是平叛,仅仅是靠着军事手段还不够。还要辅助其他手段,多层次出手,才能取得最好效果。

…………

接到出征平叛的命令后,李若水只是一愣,就率领着大小船只上百艘,准备出发。

“湖北有了乱民我,我要去平叛!”李若水道,“这些年,我大宋内忧外患,打完外战,打内战,先是激战金军,又是平灭流民之乱,不知何时何地,才有个头!”

虞允文道:“生在乱世,我等没有太多选择!”

“这是我写下的奏章,请贤弟代为转交于皇上!”李若水递过去一个奏章。

虞允文接过,道:“贤弟,一路上保重!”

“放心吧,那些叛军,不过是土鸡瓦狗,少则是一月,多则是两三月!”李若水信心十足,多年的征战,早已经养成了平静的心态。

“此战,剿为主,还是招抚为主?”虞允文问道。

“以剿为主,以抚为辅!”李若水说道。

虞允文摇了摇头道:“错了!”

“错了!”李若水心中愕然。

“这些年来,有人重视剿灭,有人重视招抚,虽然多次解决了流民动乱,但是始终是治标不治。这些年来,流民动乱不已,小动乱年年有,大动乱三五年一次!我朝疲于应付,流民之乱,北伐无力!”

虞允文叹息道。

这些年来,流民动乱,好似摁倒葫芦,瓢又起,一波接着一波,连绵不断。

不觉有些厌恶,只是厌恶又如何,该出手时,还需要出手。

李若水道:“我朝建国以来,便是如此,我等也没有办法!”

“我朝不抑制土地兼并,自然有此祸。只是以皇上之能,想要抑制土地兼并,而不能!”虞允文道,“内乱不平,又何以北伐。若是我等在前线血拼金军,而后方有人作乱,动我大宋根基,那就不妙了!”

此刻,还没有北伐,主力多数汇聚在宋境,即便是有叛乱也可以轻易镇压。怕就怕,宋金打到关键时刻,宋军主力多深入敌境时,那时流民叛乱再起,导致北伐功亏一篑。

ps:

晚上还有一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