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439章大殖民开始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439章大殖民开始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5:01:04 来源:小说旗

想到,那些广阔而无主的土地,赵朴就是阵阵嫉妒。

在中国,农民因为土地不足,到处起义暴乱,可谓是乱糟糟一片,每二三百年就要发生一次改朝换代。而每一次变乱,都是十不存一,接近上亿的人口,拼杀下来,只剩下几百万了。

很多帝王,很多名臣,想要进行土地改革,压制土地兼并,减少流民数量,可都失败了。

而此时,欧洲则是列国交战,厮杀不休,又有教廷压迫,一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此时的欧洲人口一直没有超过一千万,最为主要的是欧洲物资缺乏,没铁,没粮食,苦逼无比。

欧洲不得不通过战争,不断厮杀,减少人口数量,缓解人口压力。

而相比于中国的苦难,欧洲的悲催,美洲人民则是幸福多了。

在美洲有着大量可耕地,又有玉米、土豆等高产作物。这这里,根本不会出现饥荒,不会出现农民暴动,只因为这里土地,太肥沃了,只要精心耕种,就不担心吃不饱肚子。

美洲人民太幸福了,太安逸了。

可也正是因为太安逸了,社会太稳定了,经历了几千年时间,还是停留在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的初级阶段,国防力量太弱了,被轻易的灭绝了。

而美洲距离太远来,隔着太平洋,以这个时代的航海技术,难度太大了。

而澳大利亚、东南亚,距离较近,可以更好开发

欧洲殖民时代,带着**裸的杀戮,灭绝了四亿印第安人,烧杀抢掠,被后世诟病。

而宋朝不能采取这样的殖民手段,这对儒家思想灌输的士大夫而言,难以接受。却可以采取,更加柔和,更加柔性的手段。

不必大规模屠杀,不必大规模抢掠。

可以教化。从根本上用儒家思想改造,变成汉人一部分。

文明开化,新的耕种方式,代替旧的耕种方式,新的习俗代替旧的习俗,将那些土著从原始的状态带出来。

淡化各族间仇恨,变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不是短期开发,而是长期占领。

对殖民地各族,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弱化强势民族,对冥顽不灵者彻底消灭。

…………

一个月后,湖北传来消息。

钟相叛乱,彻底被剿灭,洞庭湖水寨被焚烧一空。被俘虏的流民数量达到三十万之多,而被牵连的数量更多。

看似声势浩大,气势惊人的叛乱,在大军出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就彻底剿灭了。

若是算计上行军时间,整个征战时间更短。

而平叛的那些官兵也是受到了嘉奖、赏赐。而其他地区。一些散乱的流民叛乱,也是随之平息。

朝廷霍霍刀光,显示出了狰狞的一面!

而随后,史浩、万俟卨等一些年轻的官员随之被调入了京城,而原本为武将的虞允文,转为文官。

稍后。一些年老的文臣随之被挤出了内阁,放在一些不重要的位置,或是致仕。

新老交替,权力在更替。

有些人在忐忑不安,有些人在谋求新的后台。该庭换面者不尽其数。

而这些,赵朴都没有在乎。

这些都是小事,不值得太在乎!

这些天,赵朴沉迷在制定殖民政策的方略中,不断的增删,由计划变成可实施方案。

而此时,在报纸上也是大肆宣传者,宣传者海外的富饶,而重点在讲述海外有多少多少富饶土地,产量是多少,最为重要的多数无主。可以随意获取。

连续几个月,都是报道海外有富饶土地,不断的舆论轰炸,不断的炒作,其中不乏一些虚假信息。

而随着舆论的炒作,整个杭州,乃至是附近的州县都为之震动了,一些小民也是为之震惊。

江南之地,本身就比较开放,多有船只行驶到海外,从海外拉回一船一船的珍奇异宝,然后卖下大量的钱财。

只是海外风险也不少,一场风暴袭击而来,船队就会出现颠覆,一个不慎,就是车毁人亡。

没有胆子,根本不要想着去海外。

而没有钱财,没有本钱,也是不要想着到海外。

到海外发财,有好处的只是那些大官吏,大商人,而一般的升斗小民,根本获取不到一丝好处。

可是随着,这“无主土地”,“土地肥沃”,“收获堪比上等田”,这些字眼的轰炸下,一下人为之震惊了。

此时的江南,人地矛盾极为紧张。

随着土地兼并的发展,农民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沦为官府或地主的佃客,比例大大高于北宋。他们遭受着沉重的地租剥削,生活十分困苦。

赋税繁苛 农民们还要向政府提供繁重的赋税。为应付战争需要,各种名目的临时性杂税、杂徭也纷至沓来,百姓苦不堪言。士大夫花天酒地,奢侈无度,对人民的剥削更加残酷。除了旧有的二税和身丁钱依例照征外,南宋初年的诸多额外杂税也成了固定税收,并且新增了不少名目。

而在报纸上,报道,三年免税,五年仅仅有三层税,以后税收稳定在三层。

税率太低了,吸引了大量无土地的百姓,或是受着严酷盘剥的百姓。

一时之间,在底层百姓中掀起了阵阵巨浪。

这也是赵朴的谋划之一。

在宋朝,想要打土豪分田地,太困难了;想要减租减税,也太困难了。

即便是,赵朴顶住压力,进行一些有利于贫困百姓的土地政策,也会被下层的官吏,扭曲改变,好政策变成坏政策。

于是,干脆不变革土地政策,而是用市场规律,调节土地政策。

此时农民租税高,很大原因,就是人多地少,处在卖方市场;若是将一部分百姓移民到海外,使内地人口数量减少,耕地的百姓减少,地主不得不降低地租,用来吸引百姓。

…………

此时,在一座府邸中,李纲一脸的没落,心情极度差。

当今皇上,算是圣君,即便是看着不顺眼,也不会打杀砍杀,也不会贬职流放,顶多是调离,好似菩萨一般供奉着。

此刻,李纲没有了丞相的职位,而得到了一个太师的职位,算是补偿吧!

只可惜,皇上还没有子嗣,自然没有太子,所谓的太师,有名无实!

此刻,李纲算是退休了!

只是,想着不久前,皇上召见时说得话,李纲就明白。他跟不上皇上的节奏,显得有些废物,只能是退位让贤,让给精明强干的后辈。

只是,心中隐约有些不甘。

金国还没有灭了,他岂能退休!

“拜见太师!”

此时,一个少年打扮的读书人拜见道,此人正是虞允文。

李纲是退下了,而虞允文却是上了起来。

之前,虞允文是四品武将,而此时却是五品文官,看起来似乎官位降低了。

可是由武转文,在皇上心中地位,却是无形中提升了许多。

官位品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简在帝心。

在最近提拔的诸多年前官员中,多数是外来的,属于火线提拔。多数是老臣不行了,让这些年轻臣子顶替,更多是凑数,弥补职位空缺。

而这位却是皇上的心腹,从襄阳激战,到如今五年多时间,由一个微末小人物,升为了新星。

“彬父,最近可好!”李纲亲切问道。

“多谢太师,关心!”虞允文道。

接着,桌子摆上,菜肴送上,美酒送上,推杯换盏间,李纲开开始问着琐碎的事情,好似一个前辈在关怀晚辈。

而虞允文也是巧妙的应对着,气氛很是热烈。

“陛下,下定了决心,要拓展海外吗?”李纲问道。

虞允文道:“拓展海外,致命扩张,已经是我朝百年国策。除非大宋灭亡,不然此策将继续推行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