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54章鸳鸯阵再现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54章鸳鸯阵再现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5:01:04 来源:小说旗

鸳鸯阵,根据东南沿海地区多丘陵沟壑、河渠纵横、道路窄小和侨寇作战特点等情况,创立了此阵。以形似鸳鸯结伴而得名,是山地作战的著名阵法。

鸳鸯阵,阵形以12人为一队,最前为队长,次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箭矢、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再二人为狼筅手执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枝丫,每支狼筅长3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

“鸳鸯阵”不但使矛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而且阵形变化灵活。可以根据情况和作战需要变纵队为横队,变一阵为左右两小阵或左中右三小阵。当变成两小阵时称、“两才阵”,左右盾牌手分别随左右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护卫其进攻;当变成三小阵时称“三才阵”,此时,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两侧护卫。这种变化了的阵法又称“变鸳鸯阵”。

此阵通过变阵可达到“正”对“奇”的功效,小用于个人与行伍,大用于万人对阵皆适宜。

自嘉靖三十八年戚家军成军,到万历十一年戚继光去职,戚家军击败的敌军总数超过十五万余,这在日久承平的万历中兴时期是很恐怖的战绩。

而鸳鸯阵中,本来是应该有火铳;可是这个时代可没有火铳,只好用短矛替代。激战时,可以减短矛抛出,受伤敌人。

“世界上没有无敌的阵法,只有无敌的军队,再厉害的阵法,若是将军废物,士兵军纪差,照样是可以破解,一切重在人。”赵朴道:“鸳鸯阵,对于士兵的纪律要求极高,没有超高的纪律,也没有鸳鸯阵。”

世人都知道,戚家军强大,知道鸳鸯阵无敌,却很少知道严厉的军纪,爱民如子的士兵,这才是戚家军战无不胜的根本保证。后人可以模仿鸳鸯阵,却是很难打造戚家军,多数是因为军纪不行。

“西军精通山地作战,堪比三国时代的无当飞军,好钢应当用在刀刃上。西军应该在山地伏击金军,而不应该消耗在平原冲杀上!宋金之战才刚刚开始,不要幻想一战定胜负,这是自五胡乱华以来,胡汉之间剧烈冲动,运气好激战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若是运气不好,几十年之后,万里汉土尽数沦落,汉人衣冠不存,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沦为四等公民!”

“宋金之战才刚刚开始,我不想将军连序幕也没有看到,就离开世间!”

“时间有限,留给我们,仅仅是十几天的训练时间,希望短促突击,能够达到一定效果!”赵朴道。

时间有限,短促的训练,也不知道鸳鸯阵能够达到什么程度。毕竟种家军不如戚家军,种师道也不如戚继光,至于战斗时,鸳鸯阵发挥出几分战力,一切很是值得怀疑。

可是没办法,太原被困了八个月,朝夕之间,就要告破,不得不出,最后只能是赶鸭子样子上架,不行也得行。

…………

专门人干专门事,不要干自己不熟悉的事情。就像老蒋军事水平三流,结果总是喜欢指东指西,指手画脚,显示自己英明神武,结果弄得一团乱糟糟,屡战屡败。

赵朴也知道,他的军事水平一般,照搬一些军事典故,前人的战列,张口胡乱分析一下还行。若是他揣摩士兵的心理,训练士兵,指挥作战等等,完全是外行。

这些是他的不足,他也不胡乱插手,只是在一旁静静的看着,也不说话。

不过,不指手画脚,并不代表不参与。

战争不久之后就会爆发,未来的十几年内战争不断,他必须了解战争,了解带兵之法。他不必如岳飞那样用兵如神,也不必像像韩世忠那样用兵老道,只需要对军事有较深了解,不被欺骗就足够了。

训练着这些精兵,赵朴渐渐发觉了一些不妙之处。

开始训练的几天,这些士兵还有些精神头,可是训练的时间长了,渐渐的懈怠了起来,得过且过,没有上进心,有种当一天和尚敲一天种的样子。

“将军,士兵士气似乎不太高!”赵朴道。

“士兵一直都是这样!”种师中道,“过去兄长时常用金钱奖励,可是金军兵临汴梁,将我朝的国库几乎是收刮一空,金银奇缺,想要奖励士兵也没钱呀!”

“明白了,想要激励士兵士气,多是用金钱赏赐!”赵朴有些心冷道。

即便是宋朝最为精锐的部队,陕西军也是一群雇佣兵,雇佣兵说白了就是有奶就是粘,没奶滚蛋。为了金钱而战斗,为了金钱而活着。

一旦赏赐没有达到,或是赏赐不合格,就哗变。这样的军队是最没有信仰的,也是最容易垮台的,可能百战百胜,但是只要一败就是万劫不复。

“当兵吃粮,升官发财,就比如养了一群狗,你扔一块骨头,它就跟你走,别人扔一块更大的骨头,它就可能出卖你。如今大宋朝夕灭亡,不知道朝廷又有多少骨头可以扔给他们呢?“赵朴叹息道。

“你这是什么话?”种师中有些愤怒,竟然将士兵比作狗。

赵朴却毫不在意,自语道:“大宋不缺士兵,八十万禁军,四十万厢军;而金军,女真兵不足十万,其他杂兵不足十万。一百二十万大军对抗二十万大军,一败涂地,好似放羊赶鸭子一般。不要说,我军战力弱于金军,同样是爹妈生的,同样是一个脑袋,一个嘴巴,两条腿,两条胳膊,为何会差距这样大?不是朝廷舍不得花钱,而是士兵缺乏信仰,不知道为何而战,不知为什么战!心中没有信仰,打仗也是瞎打,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跑也跑不了,被一刀砍成两半!”

种师中也沉默了,这位殿下说的话极度不客气,极度令人生厌,可是一切都是那样现实。不论是他如何不愿意接受,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那该怎么办!”种师中压下心中的怒火,问道。

“既然这些士兵,没有信仰,那我们就给他们信仰!从今之后,你负责军事,我负责思想教育!让士兵们知道为何而战,为什么要战斗!”赵朴悠然道,“有的人为了混日子而当兵,有的是家中糟了灾而当兵,有的是为了挣钱而当兵,有的是为了升官发财而当兵,而我们要让他们明白为了不当四等公民而战斗!”

士兵由半农半军,向着职业军人转变,有曾经的府兵制向着募兵制转变,这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而宋朝的募兵制搞的很好,只可惜,一直用金钱打造军队,缺乏信仰,于是完全是一群散沙。

而大宋有流行着,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鼓励“乞丐”和“闲散人员”的人来当兵,当兵本身就是就业,是缓解灾害,缓解土地兼并的手段。

结果缓解了就业问题,可是士兵战斗素质却是下降了。

在唐朝,精英阶层,最优秀的人才都去当兵。唐主力部队,士兵主要由世家子弟和归化胡人年轻贵族组成,他们多数都是有着田地、品行良好,接受过儒家教育,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荣誉感;而归化胡人青年贵族们,大多对强大的唐王朝有一种近乎宗教信仰般的崇拜,他们试图通过拼死作战,来获得唐对他们的肯定,成为唐人的一员。

可是在宋朝,不主张知识青年当兵,而主战知识青年去青楼泡妞把妹,附庸风雅,让知识青年去过奢侈浪费生活,在安逸中迷失了志向,在安逸中陷入了权力的漩涡中。

唐朝的士兵到将领,文化水平,战斗素质极高;而宋朝,则是一群没文化的军队。

建设“三有”军队很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