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63章一个不合格的列兵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63章一个不合格的列兵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5:01:04 来源:小说旗

一次次的战斗说明,一名优秀的基层军官极为重要,不要不把小队长当官。

大量优秀的低级基层军官,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而鸳鸯阵在很大程度上,是重视集体作战,注重协同能力,能够很好的指挥,协调一个小队,才能发挥出鸳鸯阵的最大威力。

而在赶路的过程中,赵朴总是要拉出各个小队对练,各个中队对练,各个大队对练,其中每个获胜的小队可以加餐,而最差的·小队只能是干最脏最累的活,而长官也可以获得表扬。

总之,军中是强者为尊,只有胜利者才能吃得最好。失败者注定是干着最脏最累的伙计。

此外,赵朴积极提倡识字。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一只愚蠢的军队,是一直没有前途的军队。

为何会军阀割据,为何军官与士兵之间会对立,为何会出现营啸,为何士兵会抢劫会强奸,一切根源是士兵文化水平低。文化水平越是低级的军队,军阀割据的可能性越是大,士兵与军官冲突也是越大,违纪事件也是越多。

提升军队战斗力,一切只在于三点,一是艰苦的环境,二是不断的胜仗,三是提高士兵文化。

总之建立一只强军,不是一朝一夕,一年半年就可以打造的,少则是十几年,甚至是二十几年。

都看到,中国解放军以劣势的装备,在朝鲜战场上打的美国佬头破血流,可是谁又知道这是经过二十多年的锻造才成就的。

而在**军队草创时期,根那时逃兵率极高,就连是大名鼎鼎的**也差些当了逃兵,更是成排,成连,甚至一个营的奔溃逃散,叛变投敌者也是众多。

从八一南昌起义,到抗美援朝,期间共计二十多年时间,中国解放军不断的与国民党战斗,与日军战斗,与土匪战斗,在漫长的时间内不断打仗,进行残酷的生死竞争,战斗力不行死亡,不适应战争环境死亡,不适应敌人死亡。

残酷的战斗,意味着高死亡率,而在死亡的压迫下,只能是不断进步,只有进步,才能活下去,很残忍,很无奈。

于是,强大的解放军铸造成功了。

在赵朴看来,后世的解放军才是真正合格的士兵。那个时代的解放军不会因为军饷不足而哗变,不会因为装备不行而罢战,哪怕是敌我悬殊也会拼死一战,哪怕是必死也会慷慨就义,哪怕是饿着肚子也会与敌人战斗。

西军是宋军的精锐,而这八千精兵则是西军的精锐,可是在赵朴看来,距离后世的解放军差太多了。

可能会因为战斗不利而崩溃,可能因为军饷不足而哗变,可能因为金钱而叛变,可能因为权利而投敌。

用曾国藩的话说:“当兵吃粮,升官发财,就比如养了一群狗,你扔一块骨头,它就跟你走,别人扔一块更大的骨头,它就可能出卖你。而朝廷又有多少骨头可以扔给他们呢?“

此刻的八千精兵,很是不合格。

属于尚未训练合格的士兵,可是即便是不合格,也只能上战场。因为金军打来了,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只能在战争中训练士兵,把战场当作训练场,以死亡考核士兵是否合格。

………………

为了隐蔽,只能是走山路,走山路无法骑马,只能是靠着两只大脚板。

而在行军中,赵朴也是见识到了宋代士兵强大的体力。

后世,交通工具发达,高级的有飞机、火车,中级的有汽车、卡车,低级的也有自行车,可以说是很少依靠两只脚板,体力消耗极少,身体素质也是相对下降,后世的军队可以说都是富贵兵。

可是在宋朝,一向缺马,陆地上靠独轮车,多数都是以脚板为主。大军行军,士兵们只能是身上背着武器准备,或是独轮车拉着粮食,这让宋军士兵的脚板格外厉害。

这八千精兵,各个都是背着五六十斤的装备,将步如飞,一天行走六十里地,轻松自如,即便是走山路,也可以走四十里地;第二天依旧是健步如飞,行军依旧,丝毫不见疲惫。而赵朴就不行了,空着手,什么东西也没有背,却累个半死,脚掌上起了泡,腿累的发痛。

这让赵朴惭愧不已。

他果然是嘴炮,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货,对军国大事、练兵之法,行军之道等说得头头是道,就连是种师中也说不过他;可是一到了实践的时刻,一个简单的野外行军都是拖油瓶。

而在射箭上,战场搏杀上……惨不忍睹,不用说了。

总之,跟这些宋兵相比,赵朴觉得他就是一个废物,除了夸夸其谈之外,什么也不行。

可是即便是不行,赵朴也是努力着,不断的习练着剑术,射箭,野外行军。不为了战场上厮杀,只是为了战场上保命。

世人都知道孔子是东方圣人,苏格拉底是西方圣人,可是谁又知道他们是战场勇士,孔子参加过鲁军,与其他诸侯国激战;苏格拉底参加过希腊军队,与他**队战斗过。最后他们活了下来,因为他们战场生存能力强,跑路速度快,结果许多战友都挂了,他们活了下来。

于是,他们成了圣人,流芳百世。

活着才是最大的本钱。

抗金不是一年半载可以搞定的,驱除女真也不是打上一两次胜仗可以搞定的,抗金之战需要漫长的岁月,轻则是十几年,重则是二三十年。只有多学习战场上的本事,适应战场,才能更好的活着,活到最后。

…………

成功很简单。

当想到别人不能想到的,则是成功了一半;

当做到别人做不到的,则是成功了另一半。

毫无疑问,赵朴成功了,这八千精兵就是他成功的试验品。

在大宋,职业有高低之分,士、农、工、商、匠、妓、兵等,士兵的地位比妓女还低。狄青是北宋名将,曾经是枢密使,相当于国防部长,可是却遭到一个妓女的侮辱。在这现代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一个三陪小姐竟然干侮辱国防部长,这不是找死吗?可是这样的奇葩事件在北宋竟然发生了。

在北宋,士兵是低人一等的,甚至是连妓女也不如。

虽然大宋,有着以文制武的习惯,大量的文人充当武职,可是以文入武,往往是代表高人一等,士兵们训练,这些文人将军歇着纳凉;士兵们啃着馒头,这些文人将军则是吃着盘盘碟碟;士兵们在外厮杀,文人将军们却是欣赏歌舞,

文人将军似乎故意、天生与士兵们隔断联系,即便是李纲之流,也不会如士兵们一般野外行军,一天几十里;也不会与士兵们一个大锅里吃饭,更不会亲自下基层看是否克扣军饷,更是懒得监察器械状况,不关系士兵的疾苦,不关系士兵的心理感受,视士兵如蝼蚁,似乎这样才能显示出他们高高在上,特立独行的风骨。

赵朴看来,他是一个不合格的列兵,战场上的炮灰,心中暗自惭愧。

可是在众多的士兵们看来,这位皇子却是响当当的人物,与大家伙吃着一样的饭食,一同的训练,一同的野外行军,一点也不特殊化,平易近人,即便是脚掌上起了泡,可是依旧继续走路,一点也不抱怨。

至于这位赵朴的诸多缺点,尤其是在野外行军、搏击上、射箭上的差劲表现,则是下意识的被忽略了。

读书人,总是有特权。

即便是某些事情做不好,也可以理解,他是读书人。比如同样一次战斗,武将打了败仗,可能是牢底坐穿,或者是干脆脑袋掉地;可是读书人打了败仗,顶多是免职,最厉害惩罚也不过是致仕回家而已。

在士兵们看来,这位监军大人,不合格就正常了。

反正到了战场上,不需要他拼杀,稳坐钓鱼台就足够了。

ps:感谢?浩打赏了100起点币,漠寞陌打赏了100起点币。总算是不太寂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