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69章靖康之耻的真相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69章靖康之耻的真相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5:01:04 来源:小说旗

一个国家的**,首先开始于官僚的**,接着是司法的**,接着是教育的**,最后是军队的**。

当一个国家的军队**到了极致的时刻,这个国家也是无药可救,即便是秦始皇复生,汉武帝转世,朱重八降临,也是无力回天,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国家灭亡。

靖康之耻,很快将要发生了。大宋空有百万大军,可是却不能保卫首都,导致首都沦陷,半壁江山丢失。为何如此,就是因为这个国家的官僚、司法、教育,乃至是军队,都是**到了极点,根本无力回天。此时的宋朝出现了一个现象,反**是找死,不反**是等死。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一个国家将要灭亡,远远不是某一个人能够支撑不倒的。大宋将要灭亡了,试图充当独木,撑起倒塌的大厦,必然是悲剧的,种师道不行,李纲也不行,他自己也不行。

想要当独木,撑起倒塌的大厦,运气不好,就是李鸿章之流

赵朴有自知之明,他就是一个凡人,虽然有些小聪明,有些小算计,可是想要靠着他一人之力,靠着这八千精兵,就拳打完颜斡不离,脚踢完颜粘罕,根本不可能。

他这点人马,打一个小伏击,咬掉金军几口肉还可以,跟金军主力对拼,绝对是找死的料。

此刻,关键是练兵,在一次次战斗中练兵,不断的提升战斗力。

有了军队,就有了一切,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有了精锐的军队,运气好可以问鼎天下;运气差,也能够保护自己安全,不被金军杀了。

可是这一切前提是,军队必须是绝对的忠诚,军队的战斗力相对强大。缺乏忠臣,赵朴宁愿是毁掉,重建;缺乏战斗力,一触即败,赵朴也宁愿毁掉。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加强军队建设;而加强军队建设的前提是,杜绝**。

能够容忍任何地方存在**,但是绝对不能容忍军队出现**。

一旦军队被**腐蚀,那这只军队就不值得信任,因为在危急时刻,可能随时被出卖。

…………

而关于靖康之耻,历史记载很多,评论也很多,无非是说,皇帝无能,军队不给力,或者是投降派投降,或者是金人凶残等等,却是唯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士大夫的背叛,军队的背叛。

历史,是文人写成的,文人也掌控者历史的话语权,关于文人的诸多负面的信息,也是被掩饰,美化,甚至是曲解

比如,历史上写到李纲是抗金英雄,似乎是因为他被驱除,才导致抗金失败,才导致靖康之耻。史书也是把他写出诸葛武侯,似乎谈笑之间,金军尽数灰飞烟灭。

其实,李纲只是一个文人,不懂军事,汴梁二十万守军守城,八万金军攻城,结果是勉强保住城池。在援救河东的战略中,李纲也是屡战屡败,精锐尽数覆没,最后遭到贬福建;

他一直主张坚守汴梁,反对迁都,而不顾及实际上汴梁的危局,最后酿成了恶果。

同样是身为主战派,他却与种师道不和,导致抗金派内部分裂,致使局势崩坏。

他是一个有骨气的文人,当也仅仅是如此,没有史书上说得那样厉害。

比如,在历史书上说宋钦宗,软弱无能,任用投降派,赶走李纲,屈辱求和,放松秋防,没有加固黄河防线,在甚至是到金营求和,最后不归。似乎宋钦宗,就是一个废物、脑残,智障患者。

可是真实的历史是,宋钦宗一点也不脑残,也不是废物。任用投降派,是因为满朝上下,十个人七个都是投降派。不任用投降派,等于是将七层的大臣排斥出朝堂,轻则是朝堂动荡,重则是皇位不保。赶走李纲,是因为河东兵败,河东兵败赶走了一大群人,也不在乎他一人。而放松秋防,没有加固黄河防线,不是宋钦宗不知道秋防重要性,而是要钱没钱,要兵没兵,火耗严重,根本无力秋防。

历史上,关于靖康之耻的记载是,金军威逼汴梁城下,外城一个城门失守。那时金军要求议和,要求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到金营谈判,结果到了金营结果被扣押,签订了降表,最后被押到了金国当奴隶。

世人总是会说,宋朝的这两个皇帝,脑袋有问题,好好的不在汴梁呆着,为何要去送死。

可真实的情况是,他们不得不去。因为满朝大臣都是要求他们前去议和,他们不得不去,若是不去,轻则是发生兵变,重则是“莫名其妙”的死去。

在大宋,这个民主的社会,官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士大夫架空了皇帝,皇帝不得不屈从与士大夫的意见,尽管有时士大夫的意见是错误的。

宋朝皇帝,是士大夫权力的代言者,必须是符合士大夫利益,尽管很多情况下,士大夫利益与大宋利益相冲突。

在汴梁危机的时刻,面对金军入侵,士大夫利益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为了保存士大夫利益,他们不得不抛出弃子,而宋钦宗,宋徽宗就是弃子。

而大宋一朝,与其说是皇帝掌控者军权,不如说是士大夫掌控者军权。

那时,两位宋朝皇帝只能是识时务,前往金军,献上降表,甚至是被押解而走。他们不得不这样做,因为他们已经指挥不动军队了;他们若是誓死抵抗,可能不等城破,他们就莫名其妙的死去,或是被暗杀;或是被献给了金军。

…………

真实的历史,没有人知道。

可是,却可以透过那些不真实的文字,看到相对真实的一面。

赵朴可不想,某一天睡着了,结果被人砍去来脑袋,送给了金军将领,换取荣华富贵。

而要想避免这种悲剧的出现,唯有做到对军队的绝对掌控,不是掌控在士大夫手中,也不是掌控在武人手中,而是真真切切的掌控在他手中。免得那一天,他触犯了某些人的利益,结果发生兵变,身首异处。

而对军队的绝对掌控,起点在于严厉打击军队**,避免军队被糖衣炮弹腐蚀。

赵朴不能容忍的是,这个刚刚提拔不到一天的书记官,竟然贪污了。

刚刚在上午,问了七禁五十四斩,下午就是贪污。

而最可恶的是,这个书记官竟然否认了。

赵朴笑了,他一直以来只是不断的思想教育,不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可是并不代表他不会动用军法,不会杀人。“你说我冤枉你了,这个是什么!”

三张纸丢在了这个书记官的脸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到了这一刻,赵朴心情出奇的平静,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这是证据,记录着你某时某刻,贪污了多少,有说给你送礼,而你手下什么。你好大的胆子,本王上午刚刚宣布了七禁五十四斩,而你也是唯一能背出来的,可是竟然违反了,混蛋,你似军法为何物?”

曹磊看着三张纸上的内容,立时有些愤怒,上面的确是事实,的确是他贪污的钱财,可是有些小题大做了,那些东西价值合计不过是二百贯。

贪污二百贯,这算什么事情?

当兵升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升官发财吗?为了区区二百贯,就这样小题大做,似乎有些过了。

赵朴道:“这些可是假的,若是你不服,我给你辩解的机会?”

“我不服,不就是二百贯吗?有人比我贪的还多……”曹磊立时辩解道,可是说着说着,话语渐渐的止住了,因为他看到了这位王爷愤怒的眼神,似乎好像要吃了他一般。

赵朴做梦也没有想到,竟然会有这种奇葩的想法,贪污似乎是理所当然。

也对,升官发财,升官就是为了发财,当官就是为了发财,当官就是致富的最佳手段。况且大宋没有反贪污法,更是没有因为贪污,砍过一个人的脑袋。

在清算秦桧时,给秦桧找了许多的罪名,可是唯独没有提到贪污。

似乎在明朝之前,就没有明确的反贪污法律,很多人是因为政敌打击,或是皇帝不满,才丢了脑袋,很少有人因为贪污被砍了头。

宋朝更是实行不杀士大夫,于是士大夫是没有掉脑袋危险的,哪怕是贪污了很多钱。即便是贪污之后,被抓获,也不过是被贬广东、海南岛而已。

赵朴深吸了一口气,一百贯换算成人民币,就是三万块钱。因为三万砍了人的脑壳,似乎有些过了。可是一想到乱世重典,杀鸡儆猴,杀意又变得浓烈了起来。

杀与不杀,两种念头不断的徘徊在他的心头,犹豫不决。

而曹磊也是心惊胆战,他本是聪明人,感到了这位王爷的杀意,心知这位王爷想要杀一个人,根本不需要太多麻烦,好似踩死一只蚂蚁般容易。

最后,赵朴还是放弃了,杀人不能解决问题,也不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你让我很失望,你滚下去吧!从今天开始,你不是书记官,而是小兵。”赵朴最后喝道,“你让我很是失望,很是失望,我原本想要栽培你,可是你言行不一,嘴巴能说出七禁五十四斩,却是做不到,刚刚上任,就让我失望了!”

曹磊满是懊恼,心中暗自叹息,为了一百贯,丢掉了官,也是丢掉了王爷的信任。

ps:还是改回原来的笔名吧!原来笔名叫做迦太基的失落。

迦太基原本是地中海的强国,经济发达,实力强盛,可是最大缺点是商人势力太大。商人势力太大,影响着国策的制定,一切都是从利益出发,缺乏前瞻性,国民意志薄弱。尽管迦太基经济实力强大,还有汉尼拔这样的名将,可还是沉沦了,留给后人永恒的失落。

而宋朝,可以说是迦太基第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