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73章义军首领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73章义军首领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5:01:04 来源:小说旗

在完颜娄室率兵,攻击松树岭的时刻,王彦等人正在加紧训练士兵。

金军强大,在于铁骑强大,铁骑强大的冲击力,快速的运动速度,在冷兵器时代,几乎是无敌的。面对铁骑,只能是铁骑对抗铁骑。而在未来,要想战胜金军铁骑,必须培养大宋自己的铁骑。

不过,这是一个很漫长的事情。毕竟有马不一定能建立铁骑,还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而能达到抗衡金军铁骑的地步,很是遥远,漫长,属于长期目标。

而短期的计划,则是培养一支强大的步兵,做到以步兵破骑兵。

而如今,更为短期的计划则是培养一支山地作战部队。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河北,河南、山东、淮河一段都会陆陆续续沦陷,或是沦为抗战的前线。那时主战场就是在陕西,四川,长江等山地丘陵,水泽密集之处。那时山地作战,将会变得极为重要。

有了一只强大的山地作战王牌部队,才能在未来战斗中,立于不败之地。

“金军骑兵为主,走得是运动战,靠着四条腿的畜生,从动跑到西,从南跑到北,我宋军东来,他就西去,我宋军西去,他就南走。我宋军疲于追赶,可是连金军的一根毛也没有抓住,最后被金军肥得拖瘦,瘦得拖死。”

“如何战胜金军,那就要靠快、恨、准!”

“金军四条腿的畜生,一直跑路也就算了,只要是停下脚步,只要是休息片刻。就上前揍他,打他的腚眼,戳他的菊花,要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只要是上前黏住他,就不要想着跑路了,便是这一百多斤丢掉不要,也要干死这群混账。”

“不要怕死,你们死了,孩子我替你们养着,老娘我替你们照顾!你们跑路,老子清算你们全家!”

洗脑很重要,洗脑从吃饭开始。

很快,赵朴也是发觉,他一个人,洗脑似乎有些势单力薄,于是干脆将军中的各队监军集合在一起,简单的说了大致的调子之后,开始成立了宣传司。为的就是更好的宣传抗金的思想,培养士兵们果敢的勇气,还有打歼灭战的思想。

于是在训练场上,写着大大的标语,监军们开始大声的呼喊着。

而在吃饭时,伙夫也是一边打着饭,一边说着抗金之类的话语。

………………

而此刻,赵朴正在处理一些特殊的人群——从金军中解救出来的义军首领。

河东陷落,仅有太原城苦苦坚守,可是也坚持不了多久。金军的军纪很差,到处是烧杀抢掠,大量掠夺人口,所到之处,房屋被烧毁,田地被践踏,家乡成了地狱,河东之地惨不忍睹。

金军的暴行,彻底的激怒了大宋的百姓,于是在河东这片土地上,出现了大量的义军。而金军也只是占据一些大的城市,重点要害部位,一些小的城镇,州县力量极为薄弱,或是几乎不存在,这给了义军生存的空间。

此外,河东之地,山岭密集,一些山岭易守难攻,金军少量部队根本无可奈何,而大量部队出击又不划算,使义军更为活跃。

这些义军的成分极为复杂,有的是被金军毁坏了村庄,只能是携带着老弱妇孺汇聚在一起,抱成一个拳头,防御金军攻击,他们是以自保为主,根本不足以威胁金军;一些是宋军大溃败之后,散落的军人,可以说是逃兵,按照大宋律逃兵是要砍头的,无奈之下,只能是后方袭扰金军,攻击金军弱小的城镇;还有些是土匪,也是打着义军的口号,可是他们不抗金,反而是祸害百姓。

这些义军,几乎都是处在各自为战的状态,有时彼此之间还相互攻击,相互吞并,内讧不断。

至于真实的战斗力,有多少,很是值得怀疑。

这些义军,每一支都是号称雄兵五万,雄兵十万,有的甚至是吹牛雄兵三十万,似乎说的数字太少了,丢人一般。

实际上,这些义军数量的确是很多,可是多是拖家带口,老弱病残为主。

比如在定襄的一只义军,号称十万大军,真实的军队数量也的确有十万之多,可是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或是孩童,妇女等,占据了七层,也就是仅仅有不足三万的男子,这些多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有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战斗力很差。又要花费较大精力保护妇女老人,孩童,真正能够参战的不足万人。而这万人中,多数都是缺刀少弓,刀剑不足千,多是生锈老坏;弓箭手不足五百,至于射箭水平有多高,值得怀疑。

平时袭扰一些金军还可以,若是遇到金军精锐袭击,片刻间就土崩瓦解。

战力低下也就罢了。

最为主要的是这些义军的首领素质太低下了。能够当上义军首领,当然不会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也不会是书生,更多是一些泼皮无赖,土匪、杀人犯、豪族等。这些人平常时刻就好逞强斗狠,是社会不稳定因素。

若是在太平年代,有着大宋律的制约,可能还比较老实。可是随着乱世的来临,大量县官州官,或是逃命,或是被杀死,或是降金,,大宋地方的权利出现了真空,这些人趁机而起,占据一方,打出了抗金的旗号,收揽人马。

因为金军的残暴,他们不得不奋起反抗,可是随着暂居高位,成为几万,甚至是十几万人马的首领,心思也会浮躁,甚至是质变。如果说刚开始抗金,目的是让穷苦的百姓有饭吃,到了后来,这个目的已经退后了,主要目标,恐怕想到的是自己了,想到自己掌握权力了。

这些义军首领,偶尔颁布一些政令,比如说不准骚扰百姓等等,可是却没有全面系统的抗金政策吗。更有甚者,一旦取得了权力,身居高位,拼命追求享受,对当初的誓言,忘记的干干净净,什么抗击金军保家卫国,都是浮云。

而是沉迷在享受中,不断的享受,不停的享受,不断的提高享受的标准,要弥补过去所受的苦,否则这一辈子就太不划算了。

义军,说难听些,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为了政群内讧不断。依靠武力来决定谁是首领,凭借着武力说话,弱肉强食的观点,根深蒂固了,致使权力都不稳定。

这些义军很是活跃,他们的战术是典型的粗糙状态的游击战,外加运动战。

此时这些义军极为活跃,给金军造成了很大麻烦,可也仅仅是麻烦而已,一旦金军腾出手来,这些义军的命运是极为悲剧的。

这些义军能够存在,这是因为二十多陕西军强制了金军大部分主力,金军没有闲暇。一旦二十万陕西军被金军扫灭,那时金军腾出手来,这些义军必然将会被各自击破,最后投降的投降,战死的战死,南下转移的转移。

而他觉得该对这些义军,做点什么,即便是当炮灰,也应该是有价值的炮灰。

…………

而此刻,五个义军将领,有些战战兢兢的看着这位年轻的王爷。

仪王,赵朴!

若是过去,根本没有人会知道这位王爷的名讳。毕竟大宋的王爷太多了,谁又记得仪王氏哪一号人物?

可是在抗金以来,这位王爷却是声名鹊起。

在太学生请愿,要惩办投降派,誓死抗金时,仪王赵朴出现了,更是说出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激励了悲观中的民众,坚定了官家抗金的决心。

在满朝皇子,王爷,畏惧不前,不敢前往金军为人质时,仪王赵朴领命而出。在金军中,不亢不卑,展现了大国的气度。就连是金国的元帅也是暗自惊讶,说他不是皇子,是假冒的,因为太优秀了,胆色太出众了。

可是这些距离他们太遥远了,就好比是天上的月亮美丽无比,可是注定只能是仰望,而远不及触手可及的馒头可爱。

而此刻,这位大名鼎鼎的王爷,就站在他的眼前。

而在不久之前,这位王爷更是击溃了金军的运粮队,取得大捷。

这种大捷,可不是吹嘘出来的,而是在他们眼前活生生的上演,被杀死的金军满地都是,缴获的战马成群结队,粮草堆积如上,这些都让他们在敬仰中,又有丝丝的畏惧。

这股金军运粮队,多次遭受义军攻击,结果是义军死伤惨重,溃败而逃。他们这些义军首领更是沦为了俘虏,可见金军战斗力之强大,可是如此强大的金军,竟然在一个时辰内灰飞烟灭,足见这位王爷用兵之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