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仙气相公,种田辣 > 第160章 心性

仙气相公,种田辣 第160章 心性

作者:王婆种瓜得豆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5:04:59 来源:小说旗

儿子身边有暗卫,安危不需要担心,只需要关注楚东离其人,这个人对儿子影响有些大了。

若是良师益友,倒是可以给他靠近儿子,若不是,那就不能给他机会这么影响儿子心性了。

必要时自己这个逍遥王,也要心狠手辣一回,阻人前尘,事关儿子,逍遥王不得不将楚东离盯上了。

楚东离的马车哪快得过骑马追过来的周长坤?

“楚兄弟,会骑马吗?要不然你我共乘一骑,这样速度肯定快多了?”周长坤拦停了楚东离的马车,楚东离此时还在省城城内,城门就在眼前。

“周兄,你怎么追来了?是要送我么?不需要的,终有一别,回见!”楚东离撩开帘子,对着周长坤拱拱手,再次辞别。

“不是给你送别,是陪你一起去荆州,青田县游学的,我也要游学长长见识的!怎么,不欢迎还是不希望我长长见识?”

周长坤用话逼着楚东离答应下来。

楚东离微微一笑:“敢不从命,周兄,还是请上马车吧!你我一起,途中必定不会寂寞了!”

楚东离一眼看到周长坤的烈风,这是皇上恩赐给他的千里马,不仅仅长得威武,速度奇快,更是打战的好帮手。

难怪能这么快追上来,不过自己这么邀请他坐进马车,估计周长坤会让他的烈风自己先行回去了。

“烈风,乖乖的自己回去,等我回来!去!”

果不其然,周长坤没有考虑的就将自己的坐骑撵了回去,既然要跟楚东离一起坐马车,那烈风就没必要带着了,不然自己还要分神顾着烈风,还要给它准备吃的住的。

周长坤一路坐着马车,一路就开始认真询问起来楚东离的家境跟萧苏琪的事情,这是要深交的架势。

“我祖祖辈辈都在青田县松山坳村,就在松山脚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松山,家中柴火,猎物什么的,都比城里人方便很多。

家中父母健在,大哥擅长木工瓦工,这些年我学习的费用,大多是我大哥辛苦挣来的。

二哥一直跟着我爹在家务农,种些田地,四年前我因为一次意外病重,在青田县县城得了萧家相助,后来就跟萧家定下亲事,去年完婚的。

我妻子是萧家养女,不过这也是去年刚刚得知的消息,之前萧家家主一直将她当做长女用心栽培的。

我岳父一家之前一直在青田县李府当差,我妻子因为从小跟着岳父识字,后来被李府安排做了府里大少爷的笔墨丫鬟。

我妻子因此倒也比一般女子多了见识,是以言行做事,有些像男子,这不,她嫁给我之后,仗着自己力气大,时常进山打猎,还真被她打到猎物,甚至还找到人参之类的好东西。

有了这笔资金,我妻子就在青田县开了一家香辣馆,一家辣妹子,生意都挺不错的。

去年年底雪灾的时候,我妻子还捐款一千两百两赈灾救灾的。

她虽然性格大咧咧的,但内心柔弱,见不得可怜人,除了救灾赈灾之外,她还想带着我们全村人过上好日子。

便将她在打猎时候发现的松山温泉让全村人栽种反季节蔬菜瓜果,没想到正是因此惹上了荆州知府。

荆州知府不知道从哪听说那温泉是属于荆州境内的,便找上门来让我妻子赔偿一万两。

我正好不在家,具体的情况也不清楚,穆老师信上说,我妻子跟着荆州知府去荆州境内了。所以我这才着急的赶过去看看!”

楚东离解释萧苏琪的时候,尽量的说苏琪的好,想让苏琪在周长坤这边先留下正面形象。

“咦?你妻子好厉害啊?不仅会打猎,还能做生意?不过,她这么喜欢在外面,岂不是无法跟平常女子一样,守在家里,照顾你爹娘了?”

周长坤眼波闪亮,心里对楚东离的妻子好奇起来。

“家里还有大嫂,二嫂,加上爹娘现在还能行动自如,便不需要我妻子跟平常媳妇一样,跟前跟后的伺候着。

尽管如此,在我爹跟我侄子病重的时候,都是我妻子萧苏琪拿出她的私房,尽心请大夫医治的,所以我一直也很感激她做的。

我所能做的,便是逐渐强大我自己,才能庇护她,让她做她喜欢的事,我并不想将她拘束在家里,我喜欢她神采飞扬的样子!”

楚东离说着说着眼里透出的神情,一般人见着,那便是深爱。

只有楚东离自己明白,他对萧苏琪是怎样的感情!

说不拘束萧苏琪,那是昧着良心说的,要是可以,楚东离真心想拘束萧苏琪一辈子在后宅,不给她半点机会,接触未来天子周长平。

事实上他完全管不住萧苏琪,也只能看着她折腾,不然还能怎么着?真如她的愿,合离或是休妻?

那岂不是正好给了她跟周长平双宿双飞的机会么?那自己这一世岂不是白白重活了一回!

“你说的我都羡慕了,我爹娘便是恩爱了一生,我就羡慕我爹娘这样的,想找一个能跟我心心相印的妻子,可惜蹉跎这么大,一直还没找到。

反正不着急,我还没高中进士呢,现在的我啊,就一心读书,非要高中进士,让那些不看好我的人,都睁大眼睛好好看看!”

周长坤一时间对楚东离跟萧苏琪夫妻情深很是羡慕起来。

外人都以为自己这样的皇族骄子,不仅仅权势滔天,还可以广纳后宫,越近天下美人,可谁明白,要想得到一个心心相印的女子,有多难?

从自己十六岁开始,父王母妃就开始给自己相看,可惜那些女子都是冲着自己世子名头来的。

自己装扮成普通学子,在城中也见过很多人,尤其是在诗会上,更是见过不少千金闺秀,也没见哪个闺秀,跟自己谈得来么?

反倒是遇上楚东离之后,像是找到了知心人一样,可惜楚东离生的再美貌,也是男子,要是女子的话,也许自己真就动心了。

想到这的周长坤,忍不住笑笑。

“周兄,你这个想法要不得,科举考试,为的是给国家选出人才,我们这些读书的,为的也是大明社稷,并非是为了赌一口气给谁看看。

现在还是学生的时候,不管好坏,影响的无非是自己一个人,影响更多的话也就一家人。

一旦高中为官的话,那我们的思想影响的便是一地百姓,大明的百姓,勤劳节约,但多数还是贫困的。

百姓贫困,则国家也贫困,户部会处处掣肘,一旦遇上战事,便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我若是高中为官,便希望我的治下百姓,不仅仅勤劳节约,还希望他们眼界开阔,希望他们生活富足。”

“楚兄弟,我真是敬佩你的想法,你说的对,刚刚我是狭隘了!受教了!”周长坤被楚东离这么一番话下来,说的是心悦诚服。

“周兄言重了,我也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楚东离客气回礼。

“楚兄弟,我听说荆州的知府,对大户,贾商,很是偏颇,他在荆州就任期间,荆州境内的大户,贾商,几乎都被他撵了,没有被撵的,也主动的离开了荆州。

荆州知府对外很是骄傲,说他的治下都是良民,没有一个宵小,牢狱空了几年。

他宣扬他治下的百姓,各个勤劳节约,淳朴良善,嫉恶如仇,甚至只要有百姓看到有不良之人,都会上前管束。

据说这是有人亲身感受的,那御史是什么人?荆州的百姓,连御史都抓住好好的教育过他们。

本来崇尚真善美也是好的,但崇尚到草木皆兵的程度,便让外地人再也不敢进荆州了。

说实话,我们这番去荆州,不知道会不会被人逮住教育一番啊?”

周长坤那是深知荆州知府的为人,简直是大明的一支奇葩。

哪有人跟他一样如此治理境内?

他以为他撵走了大户贾商,撵走了百姓口中的不良之辈,他的境内就一片净土了么?

结果,他这个荆州府,不仅仅每年的粮税一点交不上,还人口大幅度递减,说起来是一个州,但人口早就不及青田的一个县了。

皇上大伯一直没忘记他当年的从龙之功,对他耍无赖的欠粮税的行为,只能睁一眼闭一眼的。

这都欠七八年了,皇上大伯压根不指望他还了,只要他不去京城盯着皇上大伯,能这样,也算两相安好了。

“那就正好见识见识,只要我们恪守律法,待人有礼,想来也不会有什么事的。”

楚东离笑笑,很是轻松的样子。

楚东离比谁都清楚,董从敬其人。

他这个人就是太干净了,干净到不能容忍一点点不入眼的情况。

若是按照前世的轨迹,他的死期不远了。明年下半年他就会因为荆州百姓欠收,而郁结于心,最终无力改变死在任上。

说起来倒也不得不承认,董从敬对他治下百姓的教导,实在是极为厉害。

荆州的百姓,穷死,病死,饿死,冻死,再多的人,他们都极为敬仰董从敬这个父母官。

哪怕他们的生活,从董从敬来了之后,越过越穷,但他们眼中,董从敬是来拯救他们的,是会将那些坏人全部赶出荆州的神人。

也许董从敬自己就太干净了,一辈子跟着百姓吃苦在前,才会让百姓从心里崇拜他吧!

可惜,董从敬枉读那么多圣贤书,都不明白,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世人,怎么可能没有一点点的私欲?

强行压抑私欲,崇尚完美美德,最终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都说仓癝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可惜,董从敬他倒过来治理他的治下了!

皇上终究惦记他的从龙之功,在他死后将他刚刚高中进士的儿子留在了京城,后来还将董从敬的孙女指给了长平为妃。

可惜,萧苏琪入宫之后,董从敬的孙女,终究被萧苏琪斗死了。

荆州在董从敬死后,越发的萧条凋零,一直到自己就任荆州知府后,花了好几年时间,才将荆州治理出欣欣向荣,满地生机,再也不会欠朝廷粮税的样子。

萧苏琪因为有心让董从敬承自己的大人情,故意多在府衙看了几天的日志,正好府里的日志确实也有高高的一摞子,上千年的日志都还保存着。

萧苏琪连着让董从敬跟刘师爷吃了一个星期的猪肝,两人明显的有了改变,加上两人还开始喝上清肝明目的野茶叶,如今到了夜晚,再也不是跟从前一样一抹黑了。

便是对萧苏琪一贯看不惯的董夫人,也不得不在心里承了萧苏琪的人情。

这些天她借用了自家厨房做饭菜,连着自家人跟着一起吃,张瑞刘师爷也一起,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老头子晚上能看清楚东西了,即便站在漆黑的外面,也能借着星光,看到外物了。

孙女这几天陪着萧月,整天脸上都欢喜着,有了孩子的纯真模样,一岁的孙子,这几天下来,明显有了精气神,双腿有劲多了,还能扶着大人站立起来了,这是从前根本不可能的事。

但董夫人依旧不打算给她好脸色,因为她知道,这个女人付出多少,就要获得更多,这是大人说的,不会有错。

董直的妻子白淑芬更加对萧苏琪没有好脸色,因为这几天董直天天陪着萧苏琪看日志,给她解答日志,偏偏自己还不能说出来。

“今天再看一天的日志,明天我会跟二哥,直接去青云镇青云湖那边看看!若是不错的话,我想在那边定下来农庄。”

因为欠的债,因为承了萧苏琪的人情,也因为想借萧苏琪的手,改变荆州百姓的生活,所以,董从敬这一回很大方,给萧苏琪批了一个千亩的农庄。

董从敬唯一的要求是,萧苏琪圈下来千亩农庄后,必须保证千亩之内的百姓衣食无忧,保证千亩之内的田地,三年后都成为肥沃的良田,保证缴纳三成的粮税,保证千亩农庄之内,绝不会发生欺压百姓的恶行。

萧苏琪在看日志跟荆州地图的时候,就格外注意水源丰富的地方。

青云镇的土地跟青田县接壤,青云湖很大,青云湖的一面是荆州,另一面靠近宣州府的地界,但整个青云湖,都在荆州境内,青云湖便有千亩的样子。

这个青云湖若是利用的好,实际上可以通过青云湖,打通跟青田县,宣州的生意往来。

这么大的湖,竟然一直白白浪费着,除了给青云镇的百姓作为灌溉饮水之用,其余竟然毫无用处。

按道理荆州百姓也应该能想到利用湖水养殖鱼这样的好事吧?

“你要去青云湖那边?”董直反问一声,其实他心里也替萧苏琪想到这个地方的。

水源丰富,接壤青田县,临近宣州府,但唯一不好,便是青云湖不宜控制。

在她看的日志之中,这个青云湖只要雨水丰富,一定会发生水灾,是以青云湖外围几里地,都没有农户安家,谁家也不愿意一场大雨下来,青云湖的湖水就毁灭了全家。

并非没有治理过青云湖,荆州百多年来,几乎都在治理青云湖,但收效不大,青云湖的地面太高了,总不能一直抬高加固。

是以几十年前的知府,就想了办法,人为的给青云湖泄几个口子,只要雨量磅礴,青云湖的湖水,就能自动泄洪到附近的农田,河流。

当然这几个口子附近,是没有村庄的,如今这几个口子附近算是荒地,没人愿意栽种这几片地,怕心血白付,正好如今的荆州地广人稀,只要想种田,有的是地方,有能力种多少都有。

父亲见偌大的青云湖,不宜控制,又因为已经伤不着百姓,也不去费心费力了,只安排人时时查看青云湖的水位。

一旦有泄洪的危险,就在那几个口子的路线上做好提醒警示,在父亲就任期间,这个青云湖,几乎是年年泄洪,好几次还尤为汹涌,好在离村庄远,并未造成伤亡情况。

也因为珍惜千亩的水源,历任知府,都没选择彻底的扒开青云湖,让千亩湖水流失殆尽。

“嗯,最先想去的就是看看青云湖,好在这个时候那边怎么也不应该发生水涝的!”

“这倒是,一般发生水涝的季节,都是在夏季!现在还是春寒料峭呢!说不准去了还能看到湖面结冰的情况!”

董直笑笑回应,心想爹可能要失望了,爹猜想萧苏琪这么聪明的看重人口问题,那么在圈地的时候,肯定会优先考虑人口集中的村镇。

若是萧苏琪看上青云湖四周的话,那能圈进去的百姓,就太少了。

董直倒是理解萧苏琪的想法,越少圈进来贫困交加的百姓,她身上的负担就越轻。

换成是自己,也许也会这么做。

不仅仅是爹给她限制了挺难的附加条件,她自己竟然还主动的添加了附加条件。

她另外给自己添加了承担千亩农庄内的百姓一日三餐,上至老人下至孩子,她全部承担。

本书由沧海文学网首发,请勿转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