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崇祯聊天群 > 第1025章 决战

崇祯聊天群 第1025章 决战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5:37:13 来源:小说旗

在年前的阅兵典礼时,李自成看着威风凛凛地受阅部队,排着整齐的方阵,雄赳赳气昂昂地在众多百姓面前,在文武百官面前,在皇上面前夸功而过。对此,他身为军人的一员,自然是无比羡慕的。

可此时此刻,他再没有去羡慕别人。他有绝对的自信,以后等着别人来羡慕自己吧!

他的部下,同样无比激动,跟着李自成一样,抱拳跪地,齐声大吼道:“为陛下效死,万死不悔!”

崇祯皇帝注视着他们,微笑着伸出双手,虚扶示意道:“诸位将士都平身吧!”

等李自成他们都起身,重新庄重地站立在那里时,崇祯皇帝转头看向右侧的大方阵,脸色严肃起来,认真地要求道:“你们的前辈,即将毕业出征,为我大明奔赴疆场,保家卫国,开疆拓土!你们向前辈们敬个军礼,祝福他们!”

听到这个要求,左右两边方阵的将士都楞了下,不过他们马上反应过来,立刻,新生们转身侧向李自成他们,同时又不会对皇上失礼,举手敬礼,神情肃穆。

李自成等人见了,也没有人吩咐,也同样侧身面向新生方阵这边,举手敬礼回应。

广场上,寒风呼啸,可每个人的心里,此时却是热热的。不管新生老生,每个人的热血在沸腾,心情在激荡。此时的他们,绝对没有想到,他们的这个过程,在以后成为了每届将士毕业和每届新生进入大明高级武备堂时候的标准仪式。

毕业生进入各部队为国效力,新生祝福前辈百战余生,立下功勋。

礼毕,向皇帝辞别,跨上早已准备好的战马,出了营门,迎着寒风,绝尘而去。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消失在营门口,心中同样激动起来的情绪慢慢地平复下来,不过还是很高兴。这个李自成,和原本历史上的命运,将大大不同。希望他能为大明把西伯利亚占下来,同样会留名后世,并将比原本历史上的名声好无数倍。

等回到皇宫,崇祯皇帝稍事歇息的时候,进入聊天群,发现云南那边有消息过来,说洞吾他隆王尽起大军,往北进发,要和朝廷大军进行决战了。

“呵呵,从之前的迹象看,那他隆王觉得已经策反了两家土司军队,就以为能打赢这场决战了?”崇祯皇帝不由得心中笑了,“既然如此,那朕也应该让温体仁去准备准备,回头就该公布藩王海外封建的事情了!”

自从有了朱燮元的提醒之后,闵洪学暗中加强了对各路土司的监控。另外,厂卫也有部分力量到了云南,同样在暗地里看着。这双管齐下之后,消息都汇总在聊天群中,由闵洪学进行分析,果然发现了问题。

至于唐王,虽然在聊天群中,但根据闵洪学的建议,没让他知道这事。毕竟唐王年轻,且从未经历过大事。就怕他沉不住气,露出些什么,打草惊蛇就不好了。闵洪学就是要趁这个机会,让他隆王上钩,一举解决洞吾的主力,而后就能举兵南下,攻占洞吾全境。

聊天群中,崇祯皇帝点了温体仁的图标,把这个事情对他说了,让他去做准备,说到最后时,他再次提醒道:“朕关注着洞吾战事,等决战有了眉目,确保胜利之后,就可以公布天下,同时举办唐王所属田地的拍卖。”

崇祯皇帝自从把琐事丢出去后,内阁包括首辅温体仁,都快忙成狗了。毕竟大明这么大的疆域,又在发生那么多的事情,汇总到内阁要他们给出处理意见,这可是一个非常大的工作量了。相对来说,司礼监只是判断内阁给出处置意见是否合理,反而工作量要小不少。

因此,温体仁对于洞吾那边的进展,并不是很了解。此时一听崇祯皇帝所说,不由得大喜过望,如果唐王封建洞吾之事能成了,那唐王所属田地拍卖后就能收税,这笔田赋相对整个国库收入来说,已经不多了。可要是天下所有藩王的田地,在以后都能收税,那这笔收入就高了!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就是大明从开国以来,宗室数量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程度。以至于从嘉靖朝开始,都对新的宗室进行刁难,甚至长期不承认,以避免越来越重的宗室负担。如果再往下去,宗室数量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帝国实在难以承受。

可要是藩王全部封建海外,那这些藩王一系的宗室自然也要去海外。而且他们的俸禄,自然是已自成一国的藩王承担。这对大明帝国来说,将会放下一个非常重的包裹!这种局面,对大明,对宗室都有好处,算是双赢局面!

温体仁正是想到了藩王封建海外的这种种好处,他不由得非常关心洞吾那边的战事。毕竟作为唐王封建洞吾的第一例,能否成功是会影响后续藩王封建海外的国策,因此,他很是担心,就回复崇祯皇帝道:“陛下,要不,等大军占领洞吾全境之后,再行宣布如何?”

崇祯皇帝听了,明白他的担心,当即对他说道:“此战我军已经掌握情况,而他隆王却对此一无所知,自以为可以里应外合。另外白杆军也已秘密到达云南,正在休整中。在战事差不多的时候,突然出现,相信他隆王有的哭。温卿只管准备就是,等朕回头给你好消息!“

“老臣遵旨!”温体仁见了这条信息,心中放了一大半心思,便遵旨而行了。

在他们对话中的主角之一,洞吾他隆王此时正领着大军北上。

他选择的行进路线是沿着大金沙江逆流而上。如此一来,他的水军能运粮草物资,省力很多,路上的消耗也小一些。那江面上,密密麻麻的船只,几乎都要把江面给堵住了。这其中,不止是战船,其他船只也有。是他隆王下令征集了所有能征集到的船只,用于运输大军所需。另外还有无数民夫,用于沿途的拉纤。

这江上,帆船遮天蔽日,这江边,则行进着连绵不绝的军队。这其中,为数最多的是普通步卒,身着简陋,如果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民夫捡了武器而已。当然了,精锐步卒也有,就在中军附近,有布甲,棉甲,还有铁甲。他们有的背上背着一块圆盾,腰间挎着一把腰刀,是刀盾兵;还有的,空手走着,他们的武器,是长盾,自己扛着行军是不可能的,放到船上去运送也不可能,万一有战事,都来不及装备。因此,他们是用车运着长盾,有民夫帮他们赶车推车;还有的则是背着一张步弓,挂着几壶箭,这是弓箭手了;

在所有的兵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骑军和象军。特别是象军,高高大大,那些骑兵走在他们的前方后方,一比较起来,真是不够看的。如今只是行军状态,因此大象没有披藤,等到战时一挂藤甲,弓箭对大象的伤害可以忽略。战场之中,大象横冲直撞起来,谁能挡其锋?可以说,这支象军是他隆王手中的王牌。

他隆王本人也没有坐船,而是骑在一头大象上。这头大象成通体白色,是头成年壮象,象背上有特制的鞍,上面可以坐三个人,甚至更多。这个象鞍和别的象鞍还不同,上面有盖子,能挡住阳光的照射。

他隆王坐在那里,看着江上江边的军队,心中也是豪情万丈。忽然,他用手一指行进中的军队,对身边的重臣问道:“明国有个成语,投鞭断流,孤之军队,也能做到吧?”

“那是自然,殿下之军队,远超明军,此战,我洞吾必胜!”

他隆王听了,看了他一眼,心中很舒服,已经和两家土司达成攻守同盟的事情,他谁也没说。毕竟这事实在太过重大,还是要保密为好!因为,身边重臣的答复,让握有底牌的他,感觉很是不错!

这时,前头飞驰而来几名骑士,是他的亲信大将,也是他的先锋将过来了。这让他有点皱眉,不好好在前方坐镇,跑来中军是干什么?

洞吾的战马,远不能和大明北方的马相比,个头显得小很多,他隆王不得不低下头,看着自己的亲信先锋将跑到眼前,看他一头的汗水,知道他来得急,便皱着眉头问道:“怎么了,可是前方有事?”

如果前方有事,主将就更应该留在那里,而不是亲自跑来中军。

只见他的先锋大军滚鞍下马,往地下单膝跪地准备禀告,可让他有点尴尬的是,他隆王并没有让大象停步,在往前走。于是,他又不得不站起来,赶过去仰头禀告道:“殿下,我军先锋斥候已经发现明军夜不收,并发生了多次交手。如今,我大军进攻的消息,怕是被明军知道了。”

“就这事?”他隆王听了,不由得有点不高兴地说道,“你不该来中军的!”

刚才不让大象停下,其实就是在表达他心中的不满。

先锋大将自然接受到了这个信号,可他还是坚持要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就听他大声奏道:“殿下,兵贵神速,我军应该快速出击,尽量在明国大军集结之前,先行攻下孟密!照如今的行军速度,等我们到达孟密的时候,木邦、孟养等地的明军,甚至还有其他地方的明军都已经赶到孟密增援,到时候,我军打下孟密的难度就太大了!”

他们这支大军行进的方向,就是去孟密,这个离阿瓦最近的被明军攻占的城池。

他隆王听着他的大声禀告,一脸地焦急,不由得眉头松了开来。有内应的这个事情,不但重臣不知,哪怕他的心腹大将也不知道。不但是为了保密,也是为了一旦这张王牌用出来,从而打赢明军的话,能更大效果的增加他的威望。他隆王只是先王的弟弟,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就是因为他善于操纵人心。

不得不说,他隆王确实算是一个狡猾的人,换成洞吾这边的话来说,是个贤明的君主。“他隆王”这个词在洞吾的意思,就是“死于国家繁荣时期的国王”。由此可见,其能耐确实是有的。

此时听了手下大将的谏言,他微微一笑,露出胸有成竹的神态,淡淡地回答道:“这个不用你操心,孤就是要给明军这个机会,让他们把各地的大军集结在孟密,而后一举歼灭之!”

说到这里,他低头看着底下将领的眼睛,露出一点威严道:“对于孤之策,你是没有信心,还是觉得自己没有这份能力,怕了明军了?”

一听这话,他的先锋大将就激动了,立刻单膝跪地表达忠心道:“末将岂会怕了那些明狗,末……末将……死战……”

大象还是没停,这一跪下去就只能瞧见大象屁股,还有屁股上的那小尾巴在一甩一甩的。于是,他站起来,快步跟上,又一次表达了自己的忠心和能力后,才翻身上马,赶往前方去了。

既然殿下有如此的雄心壮志,自己身为殿下的心腹先锋大将,又岂能示弱,大不了,为殿下战死疆场,已报君恩。先锋大将一边骑马疾驰,一边心中如此想着,可他马上又醒悟过来,自己这么想,好像是怕了明军,真是不应该。想想自己的王,从前南征北战,未尝有一败,甚至连西夷拥有那么犀利的火器,不照样被王打败吊死。明军又怎么了,就算集结大军又怎么了,要相信自己的王,这一次也一定会打赢明军!

这么想着,他的信心便更足了一分,到达前锋军中后,传下将令,坚决贯彻他隆王的旨意,控制着先锋军缓缓逼近孟密,就给明军一个集结的机会。

明军夜不收不断地把洞吾大军的消息禀告到孟密,一如他隆王所预料,各地的明军也赶往孟密,一场大明和洞吾的主力决战,便逐步成型。当然了,所谓大明的主力,其实也就是云南这边的一支军队而已,而洞吾,则是真正的举国之兵。

感谢再取个名,anniexie,阿古纳,的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