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崇祯聊天群 > 第1038章 最后一批粮食

崇祯聊天群 第1038章 最后一批粮食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5:37:13 来源:小说旗

“这是皇上赏赐的!“阿济格冷着脸,看着两个同父同母的弟弟,冷冷地说道,”财物一分不少,人在路上病死十八个,企图逃跑被杀七十八个,剩下的都在军营,你们尽管去核实!“

听到他说话如此不客气,多铎也是冷着脸,带着点嘲讽说道:“皇上的严令,怕你也不敢违背!”

阿济格一听,顿时怒气上涌,正待说话时,却是多尔衮开口打了圆场道:“我们信得过,肯定没问题的。”

他如今已是皇太弟的身份,阿济格听了,虽然和这两个弟弟的关系不好,却也没有再发作,只是依旧冷着脸说道:“皇上严令,后天我就要返程,要求的粮食,最好不要少!”

说完之后,他也不管两个弟弟的反应,转身就走出去,似乎一刻都不想和两个弟弟呆一起。

看着他走出大殿的背影,多铎忽然“呸”地一声,恶狠狠地说道:“皇额娘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畜生,皇太极逼死皇额娘,他倒好,却去抱皇太极的大腿,当狗腿子还当得很开心!”

多尔衮听了,冷着脸说道:“那是因为皇太极的手腕高明!”

说完之后,他便把手中的圣旨往面前的案几上一丢,坐在那里看着面前摆着的一箱箱财物沉思。

“哥,你不会真要给皇太极送去那么多粮食吧?”多铎看他这样子,不由得有点诧异地问道,“送粮食给仇人,这事我做不到。我觉得,就是要趁这个机会,让皇太极威信尽失,最好早点滚下皇位!再说了,我们粮食也不多啊!那些粮食,都是我们两个旗的子弟在倭国厮杀换来的啊!”

多尔衮并没有马上回答,在沉默了好一会后,站了起来,走出案几,来到一箱箱的财物面前,一箱一箱地看着。

多铎见了,不由得有点纳闷,跟在多尔衮的身后,不知道他这是要搞什么?等了一会后,他终于忍不住问道:“哥,你倒是说话啊!”

“你不觉得,这财物有点多么?”多尔衮站在最后一个财物箱那里,拿起一串珠宝,一边玩着一边转过头问多铎道。

多铎一听,稍微一愣,随后涌起一股怒意,忍不住声音便重了一点道:“哥,该不会你就因为这些财物,就行动了吧?”

多尔衮听了,嘴角一撇,似乎不屑地笑了下,低头看看手中那串珠宝,随手就丢回了那财物箱里,而后转身看着多铎说道:“就算把老弱都安置到辽东来了,可今年秋收之前,辽东也熬不下去。这么多财物,不正是说明了皇太极急了。”

多铎听了,心中不由得有点幸灾乐祸,不过他还没说什么,多尔衮就转身往座位走去,同时声音有点低沉地说道:“虽然皇太极是我们的仇人,可辽东乃是我大清的根。要是辽东有失,我们哪怕占据朝鲜,染指倭国,也一样是无根浮萍。明国如今势大,辽东要是没了,肯定会继续进攻朝鲜,我们的处境也不会好!因此,救辽东,也是救我们自己,这点,你明白么?”

说到最后,他就停在座位前面,转头看着跟过来的多铎,语重心长地问多铎。

多铎听了,脚步一听,愣在了那里。不过他的脸上,明显有不甘之色。

多尔衮见了,坐回座位,拿起那圣旨看了看,而后皱着眉头说道:“明国一直揪着我们大清缺粮草物资这点不放,因此我估计,在今年秋收之前,明军肯定会发起大的攻势。我们大清军卒,都是打仗的好手,只是因为缺粮,才一直被明国压着。这一次,不管怎么样,还是要支援下辽东的。”

说到这里,他感觉多铎还是有点想不通,就不等多铎说话,又继续给他讲解道:“辽东确实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皇太极对于北方的生女真,完全是涸泽而渔。抢了所有的物资,掠夺了所有能掠夺的物资,可以说,应该是横扫了整个大清北方。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有这么多生女真送来朝鲜。换句话说,皇太极能用的手段都用了,没有我们的支持,他撑不住的!”

多铎听了,沉默不语。可从他眉宇间还是能看出,似乎他还是心有不甘,只是没有之前那么强烈了。

多尔衮见了,严肃了脸,慎重地问道:“难道你想看着明军攻占辽阳,攻占沈阳,把皇阿玛、皇额娘他们的坟墓都给挖了鞭尸么?这些事情,你真忍心看到?”

说到这里,他紧盯着多铎的眼睛,又跟着追问道:“又或者,你觉得我们现在领兵回辽东,能打赢明军?”

这几个问题一问出去,多铎终于没再坚持,用力踢了他侧面的一只财物箱一下,而后才恨声说道:“你说怎么办,那就怎么办吧!”

看到多铎终于想通了,多尔衮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自己这个弟弟,还是能顾全大局的。不过他的脸色很快就又严肃了起来,喃喃自语道:“不过虽然阿济格带了三千人马过来,可其中有两千乃是汉军八旗的人。护送粮食回去,我还是有点不放心。这些粮食,可是我们省出来的,一旦有失,可没地方补的。辽东局势,必然也会变得危急起来!”

多铎听了,眉头一皱道:“那怎么办?让皇太极再多派人过来?”

多尔衮听了,依旧是一脸愁容:“护送的军队数量一多,这路上的粮食消耗也大,能送到辽东的粮食就会更少了。”

多铎听了,也是无奈道:“那怎么办?”

一时之间,多尔衮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好,究其原因,实在是粮食太少了!

第二天的时候,阿济格就闯进来催粮了。他不得不如此,临行之前,皇太极找他仔细讲解了目前的状况,意思就和多尔衮分析得差不多,北面也抢得差不多,实在是没有别的方法变出粮食来。如果阿济格没法运回粮食的话,辽东就有危险了。

于是,多尔衮就把他考虑的问题抛给了阿济格后说道:“粮食,我已经让人在准备了,只是这路上安全的问题,怎么办?”

阿济格一听,不由得也有点发愁。鞍山驿堡的明军,对辽阳那边的压力很大。皇太极抽调了一千族人精锐过来,已经是最大限度了。如果换成以前的话,阿济格才不会担心。可如今,大清和明国的攻守之势已易,且发生了多次粮食被明军劫走的事情,就算阿济格性子再莽撞,也不得不慎重了。

但不管如何,这粮食是一定要运去辽东的。在三人的商量之下,最终定下了一个方案。

两天之后,潜伏在汉城外面的李德明便借助望远镜,远远地看到满清押着大量粮食出发了。于是,他立刻通过聊天群,把消息禀告了过去:“陛下,满清押着不少粮食物资出发了,还是阿济格的旗号,人数也大概还是三千。”

崇祯皇帝听了,立刻把消息传到海州。在这里坐镇的登莱巡抚卢象升立刻调拨两千骑军,亲自领军出发。不管如何,这些粮食是不能让满清运入辽东的。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四天之后,钱富贵发来私聊,是豪格提供的消息道:“陛下,朝鲜快马来报,说粮草已经运出,为防备明军劫粮,原本阿济格护送粮食的三千军卒中,其中的两千汉军八旗,已经换成了一千朝鲜女真精锐,由多铎率领。沈阳这边,也会再派出一千女真精锐前去接应。相遇之后,多铎就会领军回汉城。”

第二条私聊很快又发过来,再次进一步解释道:“护送粮草的军队,一路上会有两千女真精锐和一千汉军八旗组成。其中两千女真精锐主要防备明军劫粮,而那一千汉军八旗则运送粮草,便于女真精锐养精蓄锐,同时真有战事,也能派上用场。”

崇祯皇帝看到这两条信息,顿时大吃一惊。没想到满清这次如此狡猾,用女真精锐竟然假扮汉军八旗。卢象升只是带了两千骑军出去劫粮,这要真打起来了,就算能赢,怕也会让劫粮明军损失惨重。对于这点,是他所不愿见到的。

于是,崇祯皇帝立刻把消息通过魏木兰传给卢象升,让他暂时不要暴露行踪,不得接战。而后,他又立刻点了高应元的图标,下旨给留守海州的新军师将曹变蛟,令他领两千新军步军前去增援。

这还没完,他又立刻通过郑芝菀联系登莱水师统领李芝奇。让他多带运输船,前往鸭绿江口附近待命。一旦劫粮成功,步军和粮食不方便走陆路,用船装走是最好的了。反正李芝奇在去年年底前从大明东南运送粮食回来后,一直在旅顺港口那休整,也该让他动一动了。

根据最新的军情,一道道圣旨下去,辽东的明军,顿时立刻行动了起来。为了配合这次战事,坐镇鞍山驿堡的曹文诏,也加大了对辽阳的压力,派出的夜不收一天比一天多,有时候活动范围甚至出现在辽阳近郊。

这个情况让驻守辽阳的阿敏感觉压力很大,便派快马把情况反应到了沈阳。这一次,可不敢和上次一样多说什么,只是如实反应。其实,他也是想多了,没有看到明军真正出现在辽阳城下时,皇太极是不可能发兵去救的。原因很简单,实在是没粮食了,仅有的一点粮食,都是在省着用的。

不过,当皇太极收到这个情况时,也很是担心,可又无可奈何,唯有日日向东了望。完全可以说,他这是日盼夜盼,快成“望夫石”了,就盼着朝鲜的粮食早点运到辽东。

对于多尔衮想出来的押送粮食的法子,他是很赞同的。有两千女真精锐专门保护,就算明军真得出现,他也相信大清军队有一战之力。要是有可能的话,他确实还真想再多派一些军队出去,只是无奈人数多了的话,怕那些粮食还不够护送粮食的军队消耗了!

和皇太极一样对这些粮食牵肠挂肚的,还有在朝鲜汉城的多尔衮。他虽然把粮食送出去了,可同样不希望这些粮食出事。因此,在出发前,他是再三叮嘱多铎和阿济格,让他们务必小心谨慎,护好这些粮食。虽然如今的皮岛上,或者说在朝鲜这边,基本上没有明军的活动踪迹,可他还是有些担心,因此差点就化身为唠叨老太婆,一直到阿济格和多铎都不耐烦了,才没再说。

明军要想劫粮,最好的对策,就是骑军,这样的话,他们收到消息再做出反应,或许还能赶得上。否则,要么来不及反应,要么守株待兔,可守株待兔的话,这次不像之前一样有皮岛明军在。这么衡量着,多尔衮总觉得,这么部署之后,应该是不会有问题的。

有一句话,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护送粮草的两名满清头子,在多尔衮的多次叮嘱下,都很小心,不管前方后面,全都派出探马核查安全。甚至一向以胆大包天着称的多铎,更是坚持要把探马放出三十里。

在经过他以前被埋伏的地段,也就是金朴镇附近的时候,多铎甚至坚持派出探马,仔细地搜了下周边,确认无误后,才同意粮车继续前进。

阿济格随着粮车走着,看着已是断壁残垣的金朴镇,看到多铎如此小心翼翼,不由得带点嘲讽道:“要是以前能有这么小心谨慎的话,我大清也不会如此窘迫了!”

那一次被劫的粮食数目十分巨大,大清损失,明军增加,这一增一减,实在是对明清两边实力变化的影响太大了。

多铎听了,顿时脸色涨得通红,不过少见的是,这次他并没有发怒去和阿济格吵架,而是依旧显得小心翼翼,不时问亲卫有关探马的事情,不理阿济格。很显然,当年金朴镇的一战,他是吓怕了。

然而,他再怎么想都想不到,很远的山头,有一个“人形无线电”,通过望远镜的观察,时刻监视着这支护粮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