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崇祯聊天群 > 第1050章 盐政

崇祯聊天群 第1050章 盐政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5:37:13 来源:小说旗

“陛下,开海所得税赋确实出人意料,且预计今年的收入会比去年多不少。”温体仁在开会军议之后,在文华殿面见崇祯皇帝,双手捧着一本奏章奏道,“微臣已整理出盐税统计的情况,如果能打掉私盐的话,朝廷至少能多增一倍的盐税。然情况有点复杂,请陛下过目!”

轮值太监高时月一见,便走过去双手接过奏章,转呈给崇祯皇帝。

温体仁手中没有了奏章,眼睛看着崇祯皇帝,又马上奏道:“贩卖私盐者,有亡命之徒,有正经盐商,还有王公勋贵,官员豪强等等,朝廷想禁绝私盐,难度非常大!不过不管如何困难,微臣都有决心把盐税都收上来……”

盐税对于大明朝来说,是国库最大的财赋来源之一。如果能翻倍的话,那金额绝对不可小觑。温体仁当年在朝议所说,要仿宋制增加财赋收入的举措之一,就是要革新盐税,如今,就是他实践当初当选为首辅的承诺了。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时,看了他一眼,并没有说话,而后就拿起高时月呈上来的奏章,翻开看了起来。

“这盐税革新乃是朝廷之大事!”温体仁还在继续说道,“且盐税革新损及无数人的既得利益,比起前两年开海禁,犹有过之。微臣已经做好准备,直面这些人的反对,微臣无所畏惧!”

毕竟开海这种事情,主要是影响大明东南沿海,最多是到江南。而盐税革新,却涉及到了整个帝国,无论南北,东西,全都有既得利益者被影响到,他们要是闹起事反扑起来,确实不是开海时候能比。

温体仁说到这里时,看到崇祯皇帝抬起头来看着自己,他便严肃了脸,正色说道:“如今微臣正准备对盐税这块开始动手,陛下却要御驾亲征。微臣实在有点担心,没有陛下坐镇京师,这盐税革新恐怕得往后推迟,事情久了,走漏了风声,怕是会有不少变故。”

温体仁一直在为盐税革新这事忙碌,如今正到了差不多的时候,原本他想着奏明皇上,可以动手革新盐税了。结果皇帝却突然提前开始了御驾亲征辽东的事情,一下破坏了他的打算。因此,他才在军议结束之后,就这事专门来找崇祯皇帝要个说法了。

内阁人多口杂,就算有保密条例,可盐税革新的事情,涉及到众多人的利益。因此,这个事情不可能隐瞒太久。要是新政还没实施,外面的都已经事先知道。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个搞不好,新政变成恶政,这结果就坏了。

崇祯皇帝此时已经看完奏章,听温体仁带着点抱怨说完了话,便笑了笑,拿起奏章掂了掂后丢回御桌上后才问道:“温卿总结盐政之弊端倒也详细,可以说,盐政是深入大明骨髓的东西,方方面面,各色人等都有。一旦新政损害了这些人的利益,就算是朕,怕也得掂量掂量。”

说到这里,他自嘲地笑了下后才道:“之前的时候,朕一直没有就盐税一事催促温卿,其实就是有不少担心,如果新政实施不稳,反而引起大明内讧,无论党争或地方闹事,都是朕不愿看到的……”

温体仁听到这里,不由得恍然大悟。原本他一直有点奇怪,开海的事情,皇上都三番两次的询问交代,可就这盐税方面,就没提过,原来是皇上知道这事情轻重。

“……诚如温卿所言,这食盐涉及千家万户,盐引更是被历代先皇赏赐了不少出去,藩王宗室,世袭公侯等等,不要说温卿了,就算是朕,也觉得很棘手,特别是朕刚登基才几年。“崇祯皇帝说到这里,忽然已经严肃了的脸,又微微一笑道,”不过等朕御驾亲征,收复辽东之后,相信能震慑很多魑魅魍魉。谁要敢跳出来闹事的,那时候,朕不介意让朕的新军大开杀戒……“

温体仁听到这里,不由得有点凌然。皇上这话说到最后,带着威严,带着杀气,语气中更是显得坚定。不过,等他回过神来后,立刻有点心喜了。

皇上的意思,他听懂了。

崇祯皇帝临时从藩王登基为帝,没有当过太子,就没有太子府邸的旧人可用,也就是没有自己的帝王班底。十七岁为帝,在满朝文武的眼中,也没什么威信。

虽然后来,扫除了魏忠贤,可温体仁却是明白,与其说是崇祯皇帝扳倒了魏忠贤,还不如说魏忠贤得势的根基没了的缘故。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皇帝,都能把魏忠贤赶下台的。这个事情,只会让文武百官口头称颂,真要心底佩服的,怕是没有几个。

不过到了后来,崇祯皇帝以身为诱饵,最终逼建虏早早地退出了京畿之地,又乾坤独断,编练新军,提拔卢象升,在对建虏的战事中取得一场又一场的胜利,还剿灭了流寇,划河套为大明版图等等,这些事情,让皇上的威势与日俱增。如果换了一般的事情,估计皇上此时的威信,确实能震慑魑魅魍魉了。

可盐税不同,是真得涉及到了大明各色人等,就算是军中,比如祖大寿,在朝中,比如各部尚书等等,说不定都有利益牵扯的。皇上毕竟不是开国皇帝,威信深入人心,屠刀举起来就举起来了。要是没有什么威信,也就是没有自己从头培养起来的亲信,这屠刀举起来,还不知道会落到谁身上去!

不过要如皇上所说,御驾亲征,把从万历年间丢失的辽东土地都收复回来,把不可一世的建虏消灭掉,这个功绩就大了,皇上之武功,虽然说比不上高祖成祖,可比其他先皇却要强不知道多少。加上其他那些事迹,皇上威势必定如日中天。而且这种灭国之战,皇上必定能提拔一大堆名正言顺的大明新贵,有这些新贵支持,就算藩王宗室,世袭公侯,谁敢逆君之意?

想到这里,温体仁的眼睛便亮了!

崇祯皇帝注意到了他的这个变化,心中便微微一笑,知道温体仁终于明白御驾亲征的重要性了。如果只是像后世一般,威胁几个厂卫头目,然后就能让人杀杀杀来立威的话,这皇帝也太好当了。

实际上,做皇帝绝对是天底下最难的一门学问。一个当不好,大明历代先皇中有好几个死得蹊跷,就是一个例子了。对于涉及利益很大的事情,崇祯皇帝都是小心翼翼的。特别是对这盐政。他更是决定在收复辽东之后再动手,那个时候把握才大。

这些念头在崇祯皇帝的脑海中一闪而过,而后,就见他对温体仁胸有成竹地笑着说道:“关于盐政一事,朕心中已有决策,等朕御驾亲征回来,便会实施新政,不用管各色人等的麻烦,一刀切,定能让他们反对不得,又能让大明百姓真正享受到新政之实惠,而国库收入也会大增!”

温体仁一听这话,顿时一愣,随后心中一万个不信。要知道,他调查清楚盐政的情况后,脑袋都痛得一团浆糊了。这情况实在太过复杂,既要实施新政来增加国库收入,又要尽可能地减少革新之阻碍,说实话,他都很多个晚上想着这事失眠了。

可在崇祯皇帝这里,他却说能一刀切,会让所有人反对不得,不但国库收入会大增,还能让大明百姓都能享受到新政的实惠,这……有这样的法子么?

温体仁这么想着,实在有点不敢相信,可他看着崇祯皇帝,又见他信心满满地样子,不由得很是好奇,不知道皇上那老是有稀奇古怪地脑子里,到底是想出了什么样的点子?

他自觉不可能有这样的好办法,就很想问下皇上,到底是什么样的新政有这么多好处?

不过皇上没说,该不会是这新政不能事先说出口,毕竟等陛下御驾亲征归来,还不知道要几个月后了。如果事先泄露了消息,引起不好的变化就不好了。

这么想着,温体仁硬是憋住了自己的好奇之心,没有追问出口。他当即躬身奏道:“既然陛下已有决断,微臣便去准备御驾亲征辽东诸事了。”

崇祯皇帝听了,笑着点点头,这样才好嘛!

等温体仁走了之后,他便也离开了文华殿,分别去了兵仗局和军器局,查看燧发枪和火炮的打造情况,还有火药的配置,储备情况。这些事情,他全都亲自抽查过目。

崇祯皇帝虽然有聊天群系统,疑是主角,可毕竟是御驾亲征,事关自己的小命,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后勤方面的事情,绝对不容忽视。

京营那边,第三批新军主要是燧发枪兵和炮营,已经训练得差不多。这日,新军总教习茅元仪奉旨赶往武英殿见驾。

才见礼完毕,崇祯皇帝便微笑着问他道:“按计划,第三批新军明日便要进行考核了吧?”

“回陛下,是明日考核,达标者可与满清一战!”茅元仪一听,连忙回奏道。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道:“好,那明日朕亲自前去观看考核!”

茅元仪听了,神情略微有点犹豫,看着皇帝似乎面带微笑,便一咬牙奏道:“陛下,末将在京师久矣,再这样子下去,身子骨都朽了。末将愿领这批新军出征辽东,以报君恩!”

听着他训练出来的新军,赢得一次又一次的战事。他明白建虏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要是再不去辽东建功立业的话,怕是以后没有机会了。因此,趁着这个机会,他便向崇祯皇帝请战了。

定于下个月的御驾亲征事宜,这时候还没传开,崇祯皇帝自然明白茅元仪也不知道,便微微一笑道:“可以,茅卿准备下,下月初随朕一起出发。”

茅元仪听了先是一愣,随后明白过来,皇上是决定下月初御驾亲征辽东,自己能伴驾前往。顿时,他大喜,连忙应了下来。

随着御驾亲征准备工作的进行,他即将亲征辽东的事情终于在京师传开了。而后,暂代京营总戎祖大寿求见,和茅元仪一样,提出了想随驾出征辽东的要求。

对于祖大寿的这个要求,崇祯皇帝摇摇头拒绝道:“朕这次没打算带走京营,祖卿乃是京营总戎,京师这边也离开不得。”

意思很明白,祖大寿还得留守京师,这让他很是失望,就提出辞去京营总戎一职,就算是为小兵,也愿意为皇上征战沙场。

然而,崇祯皇帝还是拒绝了。祖大寿嘛,留在京师就可以了。

让崇祯皇帝没想到的是,打发走了祖大寿之后,又有武将勋贵来请战,一个个都是慷慨激昂地表态,要为皇上,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奋勇杀敌,马革裹尸而还。

这一下,崇祯皇帝就奇怪了。

想当年,建虏攻进京畿之地,包围京师的时候,这些武将勋贵就没几个有今天这样慷慨激昂地,甚至其中有不少勋贵,都不愿意出人出钱,非得他动用了厂卫。就算这样,有一些人还唆使周皇后的爹来搞事。如今怎么一个个都变了性子,竟然如此地“武将不怕死”了?

如果说,胜利能影响人心,崇祯皇帝信。至少现在在辽东的大明将士,对上满清兵卒的时候,心中已无半分害怕,不再有过去的恐惧之心。

可要说这胜利还能影响京师这些武将勋贵的勇敢之心,崇祯皇帝打死都不信。就这些在京师享受惯了的废物,虽然有武将之名,却连战场都从未上过的武将,还马革裹尸,简直是笑话!

不过事实又摆在眼前,这些武将勋贵中,有好些个,是真得没上过战场。这些人中,不但有年过花甲的世袭爵爷,也有刚接了武将职位的半大小子,又或者闻名于京师烟花之地的纨绔。就这些人,怎么都一个个地想往辽东战场去凑?

看到崇祯皇帝有点迷惑的样子,一直随驾身边的方正化便提醒了皇帝,有关这些武将勋贵的用意。

感谢紫箐玉蓉的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