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崇祯聊天群 > 第1106章 千古一帝

崇祯聊天群 第1106章 千古一帝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5:37:13 来源:小说旗

马祥麟一听,当即毫不犹豫地回答道:“皇上英明神武,文治武功,直追太祖成祖,甚至……甚至还有过之!“

一听儿子竟然给了这么高的评语,秦良玉不由得有点好奇,便追问他道:“哦,在我儿看来,比我朝太祖、成祖还要厉害,何以见得?”

马祥麟听了,便露出敬佩的神情,带着神往解释道:“辽东建虏历经三朝,我大明朝平叛不得,反而使其开国称帝,儿原本以为,建虏已经难制也!然而,皇上登基以后,亲练新军,提拔贤才,而后便是一直压着建虏打,最终把建虏打到亡国,我大明因疵以收复辽东,甚至外加一个朝鲜……”

因为妻子张凤仪在聊群里的关系,马祥麟他们对大明发生的事情,基本上都能及时了解。因此,他才对崇祯皇帝取得的成就了如指掌。秦良玉听得微微颔首,脸上带着一丝微笑,也不打断他,继续听着。

“……还有,哪怕太祖成祖,又何曾把蒙古纳入版图,还设总督府,使之成为大明的一个行省。另外皇上还更有雄心,已派兵前往极北,要让大明疆域扩至边。”马祥麟更喜欢领兵打仗,因此首先便了这些和打仗有关的事情,着着,便是眉飞色舞起来,就仿佛他亲身参与了这一件件地战事,与有荣焉,“还有西部的瓦刺,以前可是把成祖所留精锐一网打尽过的,可在皇上这里,却是闻风而逃,称臣纳贡。还有其他,南边的西夷,西部的奢安之乱等等,全都被皇上平定……”

一口气到这里,马祥麟终于歇了歇。不过他马上又看着他娘继续道:“至于藩王之困,都是太祖成祖所留,原本儿以为,此事无解,历朝历代均是如此。可当今皇上却有大眼光,竟然想到了把藩王封去国朝之外的地方,而且还不用朝廷出钱,顺带着能安抚我大明周边之流民、灾民,也让我大明威望传播更远。看唐王言行,也是欢喜,此举可谓是朝廷和藩王皆是双赢,不,还有大明百姓也从中受惠,是乃三赢也……”

秦良玉看着儿子滔滔不绝地着,心中无比地欣慰,脸上一直带着微笑,就静静地听着儿子在。

“……不过皇上更让儿惊讶的是,皇上这几年来做的事情,简直是前所未有,不但是太祖、成祖时期未曾有过,就是以往任何朝代都没有过的!”马祥麟到这里时,情不自禁地伸手开始数手指头,“皇上发明了水泥,开了大明路桥公司,用上了纸币,设立了大明建设银行,还发明了蒸汽机……又是皇上一种神奇的发明。听皇上曾讲过,这个是有不凡功效,能用它大力改善我大明,比如用在车、船,想想就觉得这个皇上能力实在不可思议,对了,还有什么科技,以及很厉害的学问……”

他这滔滔不绝地话,情不自禁间眉飞色舞的,让不远处的张凤仪看得心中纳闷。她当然了解她的丈夫,平时不是这样一个人啊!也不知道在些什么?竟然会如此兴奋!

这么想着,她心中份外的好奇,只是很可惜,婆婆有令,她也不敢过去听。

秦良玉始终微笑着听着,一直等到马祥麟讲完之后,她才看着还在兴奋中的儿子道:“我的儿,得没错,我们大明朝的这位皇上,真是千古一帝也!可以预见,大明在当今皇上的治理之下,必将无比强大,对此,为娘也是深信不疑!”

见自己母亲赞同,马祥麟也很是高兴。

不过秦良玉随即话锋一转道:“如此,我的儿,你觉得皇上会容许土司的存在么?你想想,连藩王都要封建海外,土司还能置之不顾?所以,改土归流不是谣言,在以后乃是必然!”

一听她把话题带到改土归流上,马祥麟就犹如被泼了一盆冷水,整个人高涨的情绪,瞬间便降了下来。

秦良玉却不管他,继续道:“这改土归流确实损及土司利益,可那又怎么样?大势所趋,认不清形势的,最终只能落个螳臂挡车的下场!哪怕全下的土司一起造反,各不统属,也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朝廷最多是多折腾一下,最终肯定是能镇压下去的。就算我们白杆军,对上建虏,能灭之么?可朝廷新军可以。你以为,我们白杆军能打赢新军么?我们白杆军,又能有多少军力,能打得过无穷无尽的新军?”

一直以来,马祥麟都为母亲能带出这样一支白杆精兵而自豪。可此时一听母亲所,不由得犹如一只皮球,一下便泄了气。对于母亲的问题,他都能毫不犹豫地给出答案的。

秦良玉自然把儿子的情绪变化看在眼里,知道自己所,儿子都听进去了,便又继续道:“再者了,土司制度,在元之前,可是没有的。以后没了,也是正常的事情。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永远不变的。我们石柱,在这滚滚历史洪流中,要做得不是去阻挡而被撞得粉身碎骨,而是要顺应时势,如此才能长久!”

到这里时,她忽然一下收了笑容,脸色严肃起来,认真地对马祥麟道:“为娘一直教导你,下事,有所为有所不为,男儿大丈夫,当学岳飞文祥,精忠报国,流芳百世!也因此,就算在大明多事之秋,朝廷困难之时,你的两个舅舅,也毫不犹豫地奉旨出征,为大明战死在辽东浑河!朝中虽有奸臣,让你爹病死牢中,可你爹却嘱咐为娘不可心怀怨恨,国是国,奸臣是奸臣,当区分之。还有你外公,也多有教导。秦家、马家……“

到这里,她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张凤仪,而后转回头看着儿子继续道:“还有张家,皆是忠良之后,自当作大明朝的忠臣良将,保家卫国百死无悔!”

马祥麟听着,怔怔地回视着母亲,心中显然也在想着什么。

秦良玉完这个,脸色和缓了一点,不过还是非常认真地道:“再者了,当今皇上一直信任有加,明知我们也是土司,却丝毫没有怀疑过,就因为我们一直做着忠义之事!而且,皇上对我们也是不薄,为娘一个女人,皇上都能毫不犹豫地封爵,你,这样的事情,前朝可曾有之?你信不信,将来我们这一门,只要尽心国事,必然不止一个伯爵而已。这次的唐国功劳,也必然会有封赏下来。”

女人封爵,还是忠烈伯,这在以前可是闻所未闻,当时皇上旨意下的时候,也把马祥麟震惊地不要不要的。当时的他,非常地自豪,又有谁的娘亲,能被朝廷封为伯爵,还是非常有赞誉的忠烈之伯。

秦良玉或者也得久了,看儿子表情,感觉也得差不多了,就最后郑重地道:“土司也罢,爵位也罢,都只是朝廷对我们的恩赐,换个不同的名字而已。我们要做的是,保持本心,怀有一颗忠义之心,如此,足矣!”

“娘,儿已想通了,不管从那方面讲,儿都是听从娘的教导的!”马祥麟是秦良玉从带大的,在经过这么一番教导之后,已是豁然开朗,不再纠结于改土归流一事。心病一去,整个人显得精神奕奕。以前生龙活虎的独眼马超,又回来了。

秦良玉看在眼里,也不由得露出了欢喜地笑容,对马祥麟又道:“就让我儿的威名,震慑大明西南。也如皇上一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娘相信,我儿的成就,将来更会在伏波将军之上。”

马祥麟祖上,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汉武帝曾广置将军之衔,名位最高的是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其次是前、后、左、右将军,还有名目众多的封号将军,伏波将军即是这众多封号将军中之一号。秦良玉的意思,就是看好马祥麟将来也必将封候拜将。

马祥麟听了,咧开嘴笑了,能得他最为敬重的母亲赞赏,他自然高兴万分。

秦良玉见了,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道:“不要傻笑了,把媳妇唤过来,为娘还想再听听我大明朝的新鲜事儿,特别是那个新发明的事情!”

马祥麟一听,立刻来了兴致,答应一声,连忙向自己媳妇招手,叫了过来之后问八卦。起来,有这个媳妇还真好,不但和母亲一样能文能武,更为关键的是,还有这种神奇的能力,既能直达听,能听到千里之外的各种消息,这在平日里简直是一种享受啊!

张凤仪看到自己婆婆和丈夫似乎聊了什么,而后自己丈夫又变得开朗起来,精神非常好,她为此,也很开心,一听婆婆和丈夫要听八卦,便一边驱马和婆婆丈夫保持同行,一边把聊群中听来的消息,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皇上对于残暴无耻的佛郎机人非常震怒,一边下旨大力扩建水师,一边还亲自摆驾通州,要去视察那边的造船厂,查看安装了新机器的战船情况。有人,我们大明目前的战船还不如西夷的,在大明周边,缺点不明显,可要是远洋打仗就会有问题,而皇上,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秦良玉和马祥麟等人听了,不由得对那新战船很是好奇,那思绪便不由自主地飘向了北方,真想亲眼见见,这升级后的战船,到底是如何的?

一如张凤仪所,崇祯皇帝这时候,已经名正言顺地离开京师,前往通州去了。有关热动力作用于战船的事情,他是学问权威,没法让别人代替他去。而且崇祯皇帝之前有去过江南,又御驾亲征过,离开京师,已经不止一次,不管是对于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好,还是京师百姓也罢,也都有点见怪不怪了。再了,这次是去离京师很近的通州,也没多少人为此有意见。

通州造船厂,就在张家湾,皇帝亲临,这一带便被戒严,闲杂热,都不可能靠近。就是在对岸,也有无数的官兵,沿着河岸警戒着,不让闲杂热有机会下水。但是,无数闻讯赶来的百姓,都在警戒线外等着,他们就想亲眼看看,那新鲜玩意搬到船上后是怎么样一个情况?这种新式热动力战船是如何在水上航协…

总之,他们对这新战船是非常地好奇。以至于御驾出京后,不少京师百姓都跟着过来了。当然了,这也是崇祯皇帝大张旗鼓过来通州的目的之一。科学技术的推广,还是要以事实话,才最有服力!

而此时的崇祯皇帝,就在听取造船厂管事太监的禀告:“按照陛下训导,奴婢让他们同时开工几种不同的方案。木船经过重造之后,装上了新设备,对于推进动力,也采用了明轮和螺旋桨这两种……“

明轮作为动力推进,不管东西方,历史上很早就有了。也因此,对于明轮的制造,大明船匠自然是熟悉地,打造出来也快。而螺旋桨这种,则是崇祯皇帝根据后世提出来的。当然了,崇祯皇帝在后世的时候,不是专业搞船的,也只是在电影电视里面见过一些螺旋桨,比如战狼2的开头就樱因此,他大概描述之后,便由大明工匠去打造试验。

此时,崇祯皇帝在认真地听着管事太监的禀告:“……明轮这种,最先设计完成,如今准备试验。陛下明言,螺旋桨比起明轮更为先进,因此,奴婢不敢怠慢,重点监造螺旋桨,也已经打造了不同类型的螺旋桨,别分安装在了三膄木船上。如今一共四艘热动力木船,都已经准备完毕,因此,奴婢才快马报于陛下。”

崇祯皇帝听得满意地点点头,多种方案,齐头并进地试验,这是他的意思。此时,他看着眼前停泊着的四艘新木船,再看看远处对岸警戒线外的无数人头,便点零头道:“传旨,开始试验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