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崇祯聊天群 > 第1115章 朝中有严嵩

崇祯聊天群 第1115章 朝中有严嵩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5:37:13 来源:小说旗

万彩莲听了,感觉有些道理,不再那么心慌。这么一来,她忽然发现自己好像没有梳洗完毕,不由要找借口离开,赶紧去梳洗打扮时,她又发现一直很从容地沙定洲,此时似乎也没什么在意。

沙定洲看到万彩莲看着他的眼神,也立刻便意识到了,连忙辩解道:“听夫人心急战事,我便赶紧赶过来了。如今明军虽多,我等两洲也有底牌可用,无妨无妨。”

到这里,他沉『吟』一下又道:“不若这样,我亲自前去领军对付最多明军的北方,西边这边就交给夫人,你我携手,对付明军如何?”

这万彩莲一听,不由得豪气顿生,心中又想着,就算是你秦良玉的白杆军来了又如何?老娘我还怕了不成!拖着你,耗着你,回头老爷回来了就收拾了你!

这么想着,两人便又振奋起来,就此约定。

然而,他们还没有细节,就见一直负责报信的那名侍女,这一次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进来,也不管什么礼仪不礼仪,一见万彩莲的身影,就放声大哭道:“夫人!不好了,老爷没了!老爷被人害了……”

“什么?”万彩莲听得浑身一震,慌忙站起身,脸上『露』出不可思议地表情追问道,“什么老爷没了?到底是哪个老爷没了?”

之前得到的消息,是普名声已经攻破升龙府,还能劫掠一,大事已定,还能有什么危险?下意识地,万彩莲就认为此老爷非彼老爷!

“老爷和沙知州……”侍女到这里时,看了一眼脸『色』惨白的沙定洲后道,“被阮主给诱杀了,还派人四处杀我们的人,好不容易才逃出了一点人跑来报信……”

这个侍女把了解到的情况大概讲了一遍,这还没完,就见又一名侍女跑了进来,惊慌地禀告又发现一路新的明军。

这些噩耗加在一起,万彩莲顿时双腿一软,脸『色』惨白一屁股跌坐在地。那沙定洲也没有差别,和这『妇』人一模一样,接连被一个接一个噩耗打击,硬是撑着倒退了几步之后,最后也是一屁股跌坐在地。

这地上再站不起来的两人,压根没有听到边上侍女的惊慌哭喊声,只是彼此看看,也只看到了对方眼神中的绝望!

而在聊群中,崇祯皇帝拉有一个临时群,命名为云南土司之战。群里不但有朱燮元这个总督,各地练兵的卫所军队中,也都有一名锦衣卫,在这聊群郑各军的动态,随时能在群中反应到总指挥朱燮元这里。

这样的战事,朱燮元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即时通讯不同地点的军队指挥模式,就算朱燮元的年龄有些大了,照样也一样兴奋不已。

他的兴致很高,在通盘掌握情况之后,就立刻兴奋地向崇祯皇帝私聊禀告道:“陛下,调入云南省内的各路卫所军队已经围住叛『乱』土司,微臣即将下令各路人马分进合击,以这些土司为磨刀石,练就我大明精锐之师!”

崇祯皇帝刚好看到,正想什么时,就见朱燮元那边又发过来一条私聊道:“这次进兵非常顺利,微臣以为,都是陛下严令服舍违式的推行,要求创建童校,行铺路修桥之善举这些有关。那些土司领地内的百姓,不但不再像以前那样敌视朝廷大军,甚至有个别人,还悄悄提供消息,给朝廷大军带路。”

看到这个,崇祯皇帝不由得笑了。对于云南的土司,就是要争取这些底层百姓。他们在土司的压榨下,完全就是农奴一个,为他们争取提供好处,他们能看到希望,只要是正常生活的人,就会知道该怎么取舍。

这么想着,他便回复朱燮元道:“此次云南这边大规模地动兵,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给各卫所精简后的军队有练兵的机会。这些土司军队规模不大,战力相对也一般,正是很好的练兵对象。朱卿记住这点,帮朕把这些卫所兵重新练成精兵出来!”

“微臣遵旨!”朱燮元如今手中握有强大的朝廷兵力,钱财军资的来源又不用『操』心,这比他以前镇压奢安之『乱』简直不要好太多,自然是信心满满,当即就回复了,“微臣相信,经此一役,当能很好地震慑云南土司,让他们再不敢对朝廷阳奉阴违!以后实施改土归流,也将顺利很多!”

这次朝廷兵力之规模实在罕见,充分展现朝廷之军威,猫戏老鼠式的镇压!更是具备震慑『性』!

崇祯皇帝对于朱燮元的能力,自然是放心的。也是因此,他不但让朱燮元指挥云南战事,在另外一个临时群中,也就是广东广西各路明军的指挥权,也交给了朱燮元。按照事先的方案,各路明军最终都会攻入安南,在安南会师。

如今先行出镇南关的那些军队,还只是在缓步推进,给予阮福源以足够的压力,不让他有实力和精力去夺回老巢。等到云南这边剿灭土司叛『乱』之后,各路明军一起压向升龙府。

总的来,这阮福源和葡萄牙饶联军,比土司的军队要厉害一些。本着先易后难的练兵顺序,最终各路明军就是要拿这支联军来练手的。

崇祯皇帝这么想着,便又听到“叮”地一声,系统提示,一条私聊过来了。

他点开一看,发现是郑芝龙那边发过来的。同样是个好消息,郑芝龙禀告他在凌晨时分发动突袭,用纵火船把阮福源的水师烧毁在红河口,彻底断了阮氏军队的海上退路。

崇祯皇帝看了,不由得笑了,这海上打仗的本事,估计李芝奇也不是郑芝龙的对手。这郑芝龙,干得不错!自己给他配备了聊群中的厂卫,让他能掌握对手情况,这捷报是一个接一个的来了。

临近年关,征辽大军马上回到京师,让内阁牵头准备的阅兵已经准备得差不多。对六部这边,也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今年能过个好年了啊!

崇祯皇帝这么想着,心情很是不错,便开始翻翻公众聊区内的聊记录,就当闲着无聊随便看看了。

谁知,他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顿时就注意几个江南士饶聊记录了。

“今潘大员外的庄园有聚会,周阁老和西铭先生都在,可不能错过了啊!”

“是那大盐商潘儒的那处百花园么?听他为了保留这次庄园可是大出血了!”

“谁不是!不过人家有的是钱,不在乎这些。本公子也收到了邀请,得走了,听西铭先生可是有新作啊,不去听听就可以了。”

“呀,我离得远,赶不过去了,有周阁老和西铭先生在,搞不好都能切磋出新一篇《五人墓碑记》呢!没法过去真是太可惜了!”

“……”

崇祯皇帝早已经注意从江南慢慢遍及全国的复社,复社首领张溥,自然也在他这边挂了号的。之前的时候,因为在南浔镇动手太早,或者张溥离得远,没有赶过去卖他的文章,让他逃过了一劫。如今在大盐商那里,有要写类似《五人墓碑记》这样的东西,崇祯皇帝就不乐意了!

还有那个周延儒,让他去纠正江南士林风气,结果倒好,和张溥混到了一起去,还在大盐商家里。大盐商有钱,张溥等人有才,周延儒有官府背景,他们聚在一起,难不成要搞什么事情不成?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稍微想了下,便点了东厂提督王承恩的图标,私聊他,把情况大概了一遍,让王承恩的手下去探听具体的情况。

如今聊群内的成员数已经快有四百五十多人了,从中很是选出了一些人,经过核查背景之后,由崇祯皇帝批准,吸收进入了东厂和锦衣卫。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如今南方的各路明军中,才都有聊群成员随校而东厂这边的番役,也在全国各大城市,各种行业里开始铺开布局。

崇祯皇帝记得清楚,这个潘儒所在的扬州,就有东厂番役在。不是紧急情况,他不直接给番役下令,而是由王承恩这个东厂提督去负责这事。

吩咐完了这个事情之后,崇祯皇帝的注意力便转移到了盐商头上。服舍违式的律法,其实还做不到像后世那样的个人所得税。毕竟盐商一年到底赚多少钱这个,是没法知道的。如今的这些盐商,特别是大盐商,肯定是很有钱。如今的他们,只是花了一笔额外的钱,就继续享受他们以前的生活。大量的钱财,肯定被他们藏在地窖里。对于这个,服舍违式的律法根本拿他们没办法。

其实,哪怕在后世,对于一些大商饶收入,也做不到一清二楚,做不到每笔收入都要收税。不合理避税,光是逃税这个,都时不时能听到一些。

如今这些大盐商,崇祯皇帝早已通过厂卫,以及后世一些资料获悉,他们利用贿赂盐场的官员,优先兑换盐引,又或者在官盐中参杂私盐,从官府和百姓身上大大赚钱。目前整个盐政的体系都存在诸多漏洞,以至于百姓用盐的成本非常之高。官盐价格的居高不下,也导致私盐贩子横行,不管怎么禁,怎么杀都杜绝不了。

“呵呵,你们且先等着,朕过年立威之时,再宣布釜底抽薪之策,看你们还能不能享受民脂民膏!”崇祯皇帝心中冷笑地想着。

如今的他,完全可以不用掀桌子的方法来敛财。比如对付这些盐商,几百年来,他们用于敛财的手段,伴随着盐政也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甚至他们当中的违法手段已经是一个行业的潜规则,如果强行改变这种潜规则的话,必然会引来剧烈的反弹。毕竟盐商不只是盐商,他们的背后,有地方和朝廷的官员,这古代的商人,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商人!

对于官商勾结又存在几百年的这种情况,简单粗暴的掀桌子,只是最后的手段而已。如果崇祯皇帝敢直接下手的话,搞不好首当其冲要受到损失的就是内库。

盐业、丝绸等等巨额利润行业的所在,在开国几百年后,早已和各阶层,甚至包括皇家都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包括皇帝在内,做事必须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更要尊重基本的事物发展规律,如果光是杀杀人就能解决问题!那这皇帝也太好当了!

管理,归根到底就是和人斗!这种事情,从来就不会简单!

首辅温体仁也是因为在盐政这块,有种种顾忌,虽然想革新,却一直犹豫不决,听到崇祯皇帝这边有彻底的解决方法后,就一直盯着崇祯皇帝。

大明两百多年来,像温体仁这样意识到盐政存在问题的,也不止是他一个人,也有人提出过革新,开中法更是废了又立,反复过好几次,都没法有效解决盐政存在的问题。

这么想了一会,崇祯皇帝不由得摇头,这古代的读书人,就没有几个人能在经济这门学科上好好总结,甚至,也没人把经济给予应有的重视,都去钻研八股了。

不过如今有礼部在大力推广科学基础知识,又有日新月异地新鲜事物,比如新设备应用民生也是冲击大明上下的原有的思想体系。如今科学技术对于八股的统治地位,更也已经有了冲击。等条件成熟之后,再开工科,用科举的形式提高科学技术的地位,慢慢地就能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学问体系。那个时候,数理化,经济学什么的都可以慢慢成为专门的学问,让那些有兴趣的读书人去研究。

就在崇祯皇帝对未来做了一番规划之后的第二,王承恩这边就来回复旨意了。根据东厂番役在扬州那边的调查,发现盐商普遍对于服舍违式多有怨言。

潘儒庄园这次聚会,就是一次对服舍违式的不满,其中张溥更是写了一篇文章,从大明百姓的角度出发,明里暗里地控诉了服舍违式。抨击这个政策是鱼肉百姓,不把百姓当人,是朝中影严嵩”在敛财。

在文章的末尾,又提及周延儒的学问和做人是如何地卓越,却被人排挤而离开了朝堂,世道之不公,莫过于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