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崇祯聊天群 > 第1217章 抢对面的

崇祯聊天群 第1217章 抢对面的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5:37:13 来源:小说旗

钱富贵还是有点想不明白,不过皇上既然已经这么明确地说了,他也就没有坚持,当即答应了下来。

而后,崇祯皇帝又私聊了吴达济道:“你向多尔衮建议,出兵打下倭国的石见银矿。”

石见银山从一五二六年开始,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开采历史。可以说,这个石见银山从日本战国时代后期到江户时代前期,都是倭国最大的银矿山。据后世统计,在十七世纪的时候,石见银山的银产量占世界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由此可见,这个石见银山对于倭国的重要性,完全可以说,这是倭国的命脉所在。而这个石见银山在山阴地区的岛根县。离九州岛并不是太远,也远离德川幕府大本营。

当然了,这个石见银山虽然离江户有点远,可这地方的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因此被德川幕府纳为直辖领,派驻银山奉行管理。当然了,重兵驻扎也是肯定的,想要打下来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而崇祯皇帝之所以交代给吴达济提这个建议,而不是让钱富贵去提议,是因为,吴达济算是多尔衮的人。

如今倭国内的满清皇帝是多尔衮,虽然豪格的势力也还是相当大的,但话语权掌握在多尔衮手中。

吴达济到了倭国之后,多尔衮手头没有人才,就用了吴达济来帮他治理地方。九州岛连年征战,民生也好不到那里去。由吴达济提出这个攻占石见银山的建议,就不会很突兀。

得到崇祯皇帝的旨意后,吴达济便很快在一次议事中,站了出来向多尔衮发言奏事了:“奴才无能,陛下让奴才征集的税银,目前不到十分之一!”

一听这话,多尔衮不由得眉头一皱。如果论民政能力,自己的手下也就这吴达济最在行了。其他人,基本上都只是会打仗而已。如今连他都没法办好自己交代的差事?

他正想着,还没来及说话,多铎就已经怒骂了起来:“你个废物,干什么吃的?竟然连一点小事都办不好?谁敢不交就杀谁,看谁敢不交?这么简单的事,你这个狗奴才都做不好?”

见他这么生气,吴达济并不害怕,只是向他一礼道:“亲王殿下,如今岛上农民,多是天主教徒。陛下有过旨意,奴才也是没办法。”

因为天主教军队是盟军,因此,多尔衮之前下过旨意,这些人都是法外开恩,一律不征税。没想到,九州岛上剩下那些倭人,就都抢着加入天主教了。

多尔衮搞明白了这个事情,不由得也是头疼。他到底还是年轻,对于这个情况,他之前并没有考虑到。

丰臣国松基本上就没有多少兵力,最大的用处是个大义名分。因此,多尔衮鸠占鹊巢,夺取了丰臣国松的权力,把他高高地供了起来也没什么。

而天主教军队这边,一是人家就认天主教,如果想着去夺权的话,很容易会导致内讧。如今在德川幕府这个强敌的虎视眈眈之下,任何内讧,多尔衮都承受不起的。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据说吕宋那边的西班牙人回他们自己的国家,会有可能经过倭国。也是由于天主教军队的存在,应该能和那些西班牙人联系上。只有如此,多尔衮当初所想的西夷的火炮战船这些,才可能有眉目。

这一点,从他听说,倭国这边的倭人就有远赴吕宋去侍奉他们的主这点,能得到确认,这个想法应该是可行的。去年的时候,西班牙人并没有来,根据经验,那今年是肯定会来的。

因此,多尔衮不得不对九州岛的天主教军队加以迁就。可没想到,这反而助长了天主教军队的声望。让这九州岛剩下的那些倭人,竟然都抢着加入了天主教,这下麻烦大了!

多尔衮的打算,是准备银子向西班牙人重金求购的。他相信,这些西夷万里迢迢而来,就是为了钱财。如果自己能给他们想要的东西,还怕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但是,从朝鲜逃来倭国的时候,并不是主动逃跑,而是被明军逼迫所致,且一路追赶,因此,他就没带多少财物过来。当然了,另外也有一个原因,就是朝鲜穷得要死,根本比不上明国的富裕,本身也没多少财物。

按照经验,西班牙人估计会在六七月间经过倭国,在这期间,一定要凑集财物才行。这么想着,多尔衮皱着眉头先伸手阻止了又准备发飙的多铎,声音低沉地说道:“这事不能怪吴卿,朕心里有数。”

说这话,算是为这事定了基调,而后,他又有点发愁地说道:“但是我们大清就只有这么一个机会,必须要在联系上西班牙人之前凑集足够多的银两才行!”

可如今的情况怎么样,经过吴达济说了之后,殿内的人都心里有数。阿济格在边上琢磨了一会,就开口建议道:“都没人交税了,怎么可能凑得起银子!要不,就先欠着好了。让那边的人先去说说,他们都是一个神仙手下的,应该可以吧?”

多尔衮来倭国之后,因为夷人是他的希望所在,因此曾仔细地加以打听西夷的事情。他大概了解了那些西夷,因此,他听了阿济格的话后,摇了摇头道:“那些西班牙人全都注重实际利益,没有足够的金银珠宝,对我们的帮助就会很有限的。”

“那怎么办?”一边的多铎听了,就有点急了,”总不可能,让我们去抢对面的吧?“

他所说的对面,不是指朝鲜那边。不要说朝鲜现在一穷二白,没什么可以抢的,光是明军驻扎在那里,多铎也没有胆子去抢。他的意思是目前和他们隔海相望的德川幕府。对于一个个像矮冬瓜一样的倭人,多铎的胆子很大,他对倭人的心态,就如同当年对辽东明军的心态,心理优势很大。

但他刚才所说的话,主要是因为水师不如对方,如今在海峡那边,完全不是德川幕府水师的对手,他们有限的那些船,都躲在港口不敢出去的。去抢德川幕府,似乎也不可能!

因此,多铎说完之后,殿内安静,都没人接这茬。不过吴达济却是心中一动,想起崇祯皇帝的旨意,便出声奏道:“陛下,奴才以为这是一个好主意。”

他这一说话,所有人都把目光转到了他的身上,目光中透着看白痴的眼神。如果能容易抢对面的,还用你这个高丽棒子来说,要论抢劫,大清的经验不要太多!

“陛下,倭国有一个非常大的银矿,离德川幕府所在的江户很远……”吴达济身为朝鲜人,本身就对倭国有所了解。在崇祯皇帝下了旨意之后,又打听了一下,就了解到了更多的情况。因此,他不管那些异样的目光,就在那侃侃而谈。

事实上,当一些话经过多次人与人之间的传递之后,往往会变得夸张。而石见银山本身就非常大,非常有名,又经过传言的夸张,就仿佛这石见银山就是一座完完全全地银子堆成的山,银子要多少有多少。

吴达济介绍了自己知道的之后,最终说道:“陛下如若不信,可以问倭人,奴才都是实话实说,绝无半点虚言!”

多尔衮等人毕竟是外来户,到了此时,才真正意识到石见银山的大,远超出他们的想象。顿时一个个都露出了惊讶震惊的神色。他们不用去问,都相信吴达济不可能会骗他们。

多铎更是兴奋地露出了他的本性,一挥手,对多尔衮建议道:“这么好的地方,还用说,直接抢了吧!”

之前不想抢,那是因为代价可能会很高。可如今,他发现收获会很大,自然就改变态度了。

说完之后,多铎还自言自语地道:“他娘的,老子长这么大,还没见过银山呢!”

阿济格也很是兴奋,连连点头回应道:“对,抢了过来,以后还怕没钱?”

但是,多尔衮比他这两个兄弟却理智地多,虽然脸色也有点兴奋,却还是有点担心地说道:“这个石见银山对德川幕府来说,肯定也很是重要,必然有重兵把守!”

“怕什么!”多铎一听,毫不在意地说道,“在陆地上,我大清怕过谁来了?”

说到这里,似乎感觉有点不妥当,他便又补充一句道:“至少在倭国,都是别人怕我们大清,不可能我们大清去怕别人!”

说这个的时候,他充满了自信。

对于这点,这些满清头目还真别说,都有这个自信。且不说他们的个子摆在那里,光力气上,一个建虏对上倭人,哪怕来几个都能对不得了。更不用说,打仗的事儿,是满清最为擅长的,欺负这些穷挫矮子,还能有什么问题!

说实话,听着多铎的话,多尔衮也心动了。他也有自信,如果光是陆地上打仗的话,他是不怕德川幕府的。但是,他身为一国之主,也有他的一些考虑。

就听他说道:“这不能仅仅考虑打仗的事情。我们如今粮草不足,如果远征石见银山的话,万一德川幕府给我们来个坚壁清野,到时候,我们就算撤回来,恐怕都不会那么容易了!”

九州岛经过连番战事,民生凋零,养活军队都已经够呛,根本就没有什么存粮。如今那些倭人那又没法征税,这军粮的凑集就更是难题了。也是因此,这边和德川幕府都选择了停战,没有再发生大的战事,就是为了休养生息,积蓄力量。

如今这些满清头目,一听到会缺粮,那害怕简直是从骨子里冒出来的。因此,虽然石见银山的诱惑摆在那里,可大殿内的几个人,竟然难得地沉默了起来。

这个时候,多尔衮是真为难了。如今已经快要到四月份了,六七月份的时候,西班牙人就会经过。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那就又要等一年,甚至更长时间。说句实话,他觉得,等不起。

可是如今,虽然银山就摆在那里,但要拿到那些银子,却有很大的困难。而除此之外,在九州岛筹集足够的银子,却又不可能。多尔衮左想右想,还是没法下定决心,实在是顾虑太多了,他必须为整个大清,全局地去想。

也亏了倭国消息闭塞,不知道吕宋的西班牙人,早已被大明歼灭,顺带着那些去侍奉主的倭人也被干掉了,否则的话,他们就不用如此纠结了。

正当大殿内安静,多铎有点不耐烦的时候,忽然殿外传来动静。有杂乱的脚步声传来,殿内的人一听,就知道是谁来了,顿时,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不高兴的神色。

随着脚步声临近,一个粗狂的声音传了进来:“皇上议事,怎么又不通知本太侄啊?”

不用说,来得人就是史上绝无独此一家的皇太侄豪格。

只见他带着一群手下闯入大殿,也不管殿内这群人怎么看他,反正大家关系不好是明摆着的事情。就见他走到近前,随意向多尔衮意思下的打了个千道:“见过陛下!”

多尔衮皱了下眉头,不过马上又松开眉头,挤出一点笑容道:“眼下也没什么大事,朕就没想着叫你,让你能多休息休息。”

豪格自从知道多尔衮挖他手下大将的事后,就不怎么给多尔衮好脸色了。此时一听,当即嚷道:“你这个皇帝怎么当的?还没有大事?告诉你,明军快要打过来了!”

对于他嘴上的无礼,一边的多铎原本准备准备怒骂出声的。可一听豪格的话,那骂人的话就一下卡住了。

多尔衮也没去计较豪格的无礼,立刻脸色严肃地问道::“皇太侄这话怎么讲?你那听来的消息?”

在他们这些残余满清的心中,第一大敌,永远都是那个把他们赶下海的明军。此时一听说明军要打过来,不管是嚣张的多铎也好,谨慎的多尔衮也罢,都是大吃一惊,都顾不得其他事情,连忙核实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