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崇祯聊天群 > 第1234章 有点懵

崇祯聊天群 第1234章 有点懵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5:37:13 来源:小说旗

蔚蓝的天空,蓝蓝的海水,一群群地海鱼,就在战船边上不时跃出水面,似乎是在欢迎远方的游子回家。

苏鸣岗上了甲板,看着这一切,不由得深深地吸了口气,忍不住感慨道:“还是我大明的空气好闻啊!”

听到他的这个感慨,跟在后面上来的苏明论也学着他的样子,深深地吸了口气,兴奋地附和道:“真是我大明的空气好闻!”

后面上来的明人,基本上都是这样。

上了甲板,看着蓝天白云,绿水碧波,深深地呼吸久违的大明空气。

甲板上的一名明军军官,看着他们上甲板后的场景,不由得笑了。他指着远处隐约可见黑线,对他们说道:“前面就是太平港,你们在那里下船回家!”

听到他的话,甲板上的这些人全都往那个方向看去。这个距离还很远,就只能看到一条黑线而已。他们不是不知道这点,可还是有很多人,伸长了脖子在看,好像这样就能看得更清一样。

苏鸣岗注视着那个方向,叹了口气说道:“想当年,老朽也是从这太平港登船离开家乡的。老朽记得,当年的时候,太平港能停靠四艘大海船。码头上有两家卖吃的。一家是酒楼,已经不记得名字了,那都是有钱人家吃的;还有一家,叫老王包子铺,卖肉包子,菜包子,馒头,嗯,那馒头是真好吃,至今都还记得……“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露出一点期望道:“也不知道那家老王包子铺还在不在?”

“苏老,应该还在的。”人群中,有一人接过话题道,“我当年走的时候,我记得,太平港就这两家吃的,没变化!”

“是啊,我都是天启二年走的,那个时候也是这样,这太平港的变化真不大!”另外又有人接腔道。

“……”

这个话题,他们都有自己的经历,纷纷说着,互相一核对起来,感觉从苏老年少的时候离开,到最晚崇祯元年有人离开的时候,都是差不多的样子。

边上站着的那名明军军官听着他们的谈话,最后实在忍不住了,便大声说道:“很快你们就能到太平港了!要是你们还能认出来,我跟你们姓!”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转头看他。每个人的脸上都刻着不信。如果说,这些年来,太平港有变化,他们相信。毕竟大明这些年强大了,吕宋那边都能见到不少大明商船,这太平港肯定也有改变。但是,你要说,太平港能变得让他们认不出来,呵呵,这可能么?

苏鸣岗是将信将疑,因为他想起来,好像说大明确实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当年离开大明都有将近四十年了,这时间也算是长了。不过回头想想,刚才连崇祯元年离开的人都说,似乎和自己当初离开的时候变化不大,那再能变化,又能变化到哪里去?

他正想着,就听到人群中,有一个人不服气地说道:“大人,我是长乐县外李家庄的,离太平港只有十里路,不说太平港的一草一木都熟悉,但大概也差不离吧。而且我还是崇祯元年出去的,您说要认不出来,要不,我们赌一顿酒席如何?”

“对,酒席就成,我也愿意赌!”

“……”

没想到,这事儿,起哄的还不少。

要换以前,他们可没这个胆子。但从南洋一路而来,他们也熟悉了这船上的官军,对他们都还不错,并不会摆什么官威。

不过赌输了改姓这种事儿,他们还真不敢赌,但要是赌一桌酒席的话,他们倒是乐意的。就算输了,也心甘情愿请大明将士吃上一顿。

那军官听了,不由得笑着说道:“你是李家庄的是不是?呵呵,就算是崇祯元年出去又如何?这个赌……”

他说到这里,忽然犹豫了一会道:“我得请示监军大人才行!”

听到这话,一众人等,以为他怕了,都心领神会地无声笑了起来。

“怎么,你们不信?”那军官一见,有点恼了,当即拍胸脯道,“你们还能认出来就有鬼了!我这是怕军法,否则还以为我不敢和你们赌?”

他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无声而笑的人就更多了,很显然,没人相信他说得话,都觉得他这是托词。要知道,刚才这人是本地人,李家庄的,离太平港也就十里路而已,离开的年头又不长,怎么可能认不出来!

边上还有的明军将士看到这一幕,都没有去帮他们的同袍,反而在那乐呵呵地看着,这就更加剧了人群的看法。

那军官见了,瞪了他的几个同袍一眼,就知道他们想看自己这会的囧样,而后又向人群解释道:“没有休沐,走不出军营,酒席什么的,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你们要不信,我也没办法,回头睁大了眼睛好好看看吧!”

苏鸣岗见此,连忙打圆场道:“我们大明以前可有下南洋,可有把西夷杀得大败?这足以说明,我们大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人是不想你们好不容易赚来的银子就这样输掉,明白么?太平港马上就到了,准备好回家吧!”

这逻辑似乎有点不通,不过所有人都听出他的意思,是在给那位大人解围。因此,其他人连忙称是,也不再多言。

那军官见了,很是无奈。得,那就随他们好了,反正到了地头就知道了。

正在这个时候,忽然有人指着靠岸的方向道:“看,船队!”

只见在近海那边,有一艘艘地船,大小不一,绵延一个长队。从远近来看,那些船似乎也不是一家的。

船上的人,都是出海讨生活的,只是这么一看,他们就知道,这些来来往往的船,应该都是从太平港出来的。这么多船,该不会,太平港真得有很大变化了吧?

他们都有点吃惊,在心中估算着,按照目前看到的这些船,那太平港该会有多大的变化?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之后,海岸线已经看到了,远处的太平港也遥遥在望。虽然此时还看清楚太平港的详细情况,可光从那些进进出出的船,就能估算一二了。

这一下,有人就惊讶了:“看这些船,该不会太平港真得变化很大了吧?”

“应该是,我估计,比我走的时候,至少要繁华十倍!”

“……”

听着他们的讨论,那军官听了,嘴角露出一丝不屑,心中想着,等待会再近些,你们再好好吃惊吧!

果然,再又近了一些后,忽然,有人惊讶地喊了起来,指着太平港方向,诧异地说道:“那是什么,怎么白白地一片?我记得那里都是荒地野草的啊,怎么一片白的,看着好像是房屋一样!”

“是哦,怎么回事?看着好像是哦,但是……但是这怎么可能?这么多,都看不到头啊!”

“……”

在他们的惊讶声中,那军官心中舒服了,忍不住又说道:“告诉你们吧,那就是房屋,如今的太平港,已经和长乐县城连成一片了。以前的十里荒地,现在全部成了商铺仓库什么的。”

说到这里,他一指人群中的一个人,又大声说道:“那个李家庄的,你们庄子里的人,如今都有钱了,告诉你们,这里的地皮都涨到天上去了。”

说到这里,他又一指苏鸣岗道:“你所说的老王包子铺,如今在太平港这边,至少有十家,据说都是一个东家开的。我猜着,这个东家很可能就是以前你吃过的那家老王包子铺的东家!”

听到他说得这些话,人群里的人,一个个都傻眼了。怎么可能,以前的十里荒地,现在都是商铺满地了?连以前的包子铺,都能开那么多了?

他们下意识地有点不信,转头看去,远方已经越来越清晰了。隐约间,能看到太平港的后面,好像确实都是房屋。

这……这是真的?

在他们心中疑惑的时候,边上的明军将士终于开口了。

“真没错,太平港这边是港口来的,各地海商汇聚,就这么几年的时间,这里就全是房子了!”

“现在这里的房子都很贵,最开始在这里做生意的,一个个都发了!”

“……”

听着这话,这些人都傻了,这也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吧!

理智上,他们感觉还是不敢相信,但是,感情上,他们也真希望是这样,特别是那个李家庄的。

他们都不说话了,一个个盯着太平港方向看着。

终于,离太平港不远了,所有的一切,都清晰可见。

按理来说,远方游子,历尽千辛万苦,甚至差点死在异国他乡,如今回到家乡,肯定会一个个激动地热泪盈眶。这个场景,他们在船舱里的时候,也想过无数次,觉得自己肯定会抑制不住激动。

可是,此时,离港口越来越近,他们却一个个都目瞪口呆着,一点反应都没有,只是呆呆地看着,就像个泥菩萨一般。

他们坐得是军舰,自然不会进入民用港口。不过军港就在民用港口隔壁,临得近了,旗号打出,舰队缓缓地驶入港口,准备靠岸。

听着民用港口那边传来的鼎沸人声,有人终于回过神来了,喃喃自语地说道:“怎么感觉就像做梦一样!”

听到说话,众人这才都回过神来,不由得议论开了。

“这是太平港么?真是一点都认不出来了!”

“早知道我们大明会变得这么好,当年真是昏了头,还冒险出去赚钱!”

“我以为巴达维亚算是大港口了,后来看到马尼拉港口,也觉得够大了,没想到,我们太平港竟然比它们还大!”

“地上怎么都白白的,那是什么地面?真是晕了,离开了几年,连路面都感觉陌生了!”

“……”

一众人等,感慨之余,都忘记了游子归家的激动。

正在这时,有明军将士过来说了:“都注意,马上要下船了,一会总督大人在,一切都要秩序,不得慌乱!”

听到这话,苏鸣岗等人都回过神来,注意力又被“总督”两个字给吸引了。总督大人,是他们仰望的存在,知道总督大人到了港口,他们顿时又紧张了起来。

军用码头这边,已经有官员将士在忙碌了。一条条军舰靠岸,卸下普通百姓,而后他们也要进行补给休整,然后再继续北上。

忙碌了大约一个时辰之后,有将近五千百姓下了船,在码头广场这里集合。

这些百姓,除了巴达维亚的明人之外,还有一部分是在淡马锡解救出来的明人,都随着这次的战舰回来了。

身处军港,这些普通百姓虽然没有遭遇为难,可多少都有点拘束,虽然是踏上了大明的土地,可他们都不敢乱动,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或者已经成了他们的习惯,毕竟在南洋的时候,一个不慎那是要挨鞭子的,甚至有可能危及性命!

他们刚集合不久,就看到,从官衙那边,出来了一群人,簇拥着一名绯袍官员大步而来。

不少人都猜出来了,这位大官应该就是大明浙闽粤三省总督。

偷偷瞧着,发现这位总督大人冷着脸,很多人又有点担心起来。

有道是关心则乱,这些从南洋回来的明人一个个在心中猜测:该不会回来之后,还有什么事情吧?交钱?服役?又或者什么?离开大明这么多年,就等于逃税逃役了这么多年!以前的官府,不就是因为这些而不满的么!

在他们的担心之中,孙传庭走上站台,居高临下,看着底下明显有些畏畏缩缩地人群,大声说道:“以前的一切,朝廷过往不究。不过踏上大明土地之后,登记造册,就是真正的大明百姓。“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忽然开口说道:“本官代表朝廷,欢迎你们回来!”

对于孙传庭的话,他们听得半懂不懂的。登记造册,应该就是区别于隐户,以后在大明该交税的交税,该服役的服役。

这个事情,如果要说是以前,他们心里肯定是逃避的。但是,经历过外面的苦难,特别是那种被异族人欺压,连生命都没有保证之后,此时的他们,并不反抗这种交钱服役的日子了。

让他们更没想到的是,堂堂大明的封疆大吏,三省总督,竟然会说代表朝廷,欢迎自己回来。

这一刻,他们终于想起来,自己真得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大明,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如今,已经站在大明的土地上了。

一想到如此,不少人之前忘记的情绪终于回来了。

苏鸣岗蹲下身子,满怀激动地想抓一把家乡的土闻一闻。可是,一抓,二抓……

咦,这个又不是石头,怎么这么硬,抓不起来啊!

这么奇怪的事情,他不由得都低头看了起来,一时之间,竟然又忘记了刚刚冒出来的情绪。

孙传庭说完之后,就又走了。剩下的事情,自然有下面的官员会处理。

也是他走了之后,这些南洋回来的人才回过神来,不由得都小声议论了起来。

“我们大明的总督,看着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但我怎么感觉,他是个好官呢?”

“肯定了,以前的那些官,那会这么客气对我们,还能说欢迎我们回来,对不对?”

“……”

在他们的窃窃私语中,有官员过来,吩咐他们排好队。

苏鸣岗还没有得到结论,不知这地上的东西为何物,就看到排队了。

“叔,这是要补交我们欠下的税么?”苏明论凑了过来,低声问道。

苏鸣岗一听,仔细看了一会,摇摇头道:“应该不是,以前收税的话,边上都有个箩筐放税银的,你看到没有,这里没有吧?”

苏明论看看,确实没有,那是干嘛的?他有点疑惑。不过好在,苏鸣岗的身份摆那,他们排在最前面,很快就知道干嘛了。

只见苏鸣岗上前,来到那张桌子边,看着那名官员,正想说话时,就见那官员抬头看了他一眼,而后问道:“姓名,哪里人氏……”

苏鸣岗一听,问得都是他的一些基本情况,便一一做了回答。

好不容易回答完了,却听到那官员对他说道:“好了,你已经登记造册完成,以后就是真正的大明百姓,能享受到大明百姓该有的权力,也要尽一个大明百姓该尽的义务。”

然后,头一偏,对后面说道:“下一个!”

苏鸣岗听了,有点懵了,什么意思?登记造册完成?没见纸和笔什么的啊?

他虽然在聊天群中,却不知道崇祯皇帝通过聊天群,已经在全国范围展开登记,这种信息,他自然也不可能看到,因此这会儿,他懵了也是正常。

其实,这还不算什么。走向再下面一个官员时,却听到说这是什么大明建设银行的人,奉总督大人之令过来,给他们办理纸币兑换手续,甚至可以存款,回头到家乡之后,到府以上的城池,就可以去取出来。

如今在大明经济发达的地区,大明建设银行的分支行,已经到了府一级了。甚至个别地方,比如江南那边南浔镇,都到了乡一级。

苏鸣岗从踏上大明土地之后,就明显有点懵了,实在是,太多见都没见过的事情了。

此时,远在京师的崇祯皇帝,见到天津港锦衣卫发过来的消息,也有点懵。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