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崇祯聊天群 > 第1280章 让文官修理文官

崇祯聊天群 第1280章 让文官修理文官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5:37:13 来源:小说旗

一行人进了酒楼,这次没有定在大堂,而是要了个雅间用午膳。

毕竟刚才在码头那边算是出了一次风头,如果在大堂吃饭的话,搞不好就有围观的人能看到,至少知道了锦衣卫的身份,就不好了。

用膳的时候,崇祯皇帝不说话,除了袁贵妃之外,其他人一般也不会开口说话。而袁贵妃的『性』子又喜静,有可能刚才的事情还在影响她,因此她也没说话。这雅间内,就几乎没有声音。

崇祯皇帝倒没注意这些,而是心中也在想着事情,想着刚才的事情。

人口买卖这种事情,自古以来都有合法存在。这种事情,对于后世的灵魂来说,还是有点难以接受。可对这个时代来说,却是习以为常的。按照崇祯皇帝的本『性』,是要直接禁止人口买卖。刚才对那买方,并没有放过她,也是因为有这种后世的因素在内。

当然了,以他如今的威望,真要下旨禁止,也不会有多大的事情。但是,崇祯皇帝并不愿意如此独断专行。对于目前来说,算是合法的买卖,单纯用行政命令,并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

不过就算是合法的人口买卖,也会滋生很多灰『色』地带,甚至引发犯罪等等,对于此,一个最终的目标,还是要让大明的人口买卖消失,禁止。

崇祯皇帝想着,很快就想到了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加重人口买卖的税收,提高人口买卖的成本。

如果说以前人口买卖的一个前提是,活不下去,或者生活条件实在太差,自愿卖身为奴、为妾,为其他。那就如今的大明来说,经济在高速发展,只要不是太蠢,不是太笨,总能找到工作机会来养活自己。再不济,不是还有各藩国可以去么!

如今藩国外封海外越来越多,每个藩国都需要大量明人充实本国的统治人口来压制当地土着。可以说,大明百姓如今基本上已经没有人口买卖的前提了。

崇祯皇帝边用膳,边在想着这事。忽然,有什么吵闹的声音响起,让他不得不中断了思路,回到了现实,稍微一听,便知道怎么回事了。

就从隔壁的雅间传过来的,听声音,是一群年轻公子哥在大喊大叫。

“陈大家这琴弹得不错,再来一个!”

“刘大家唱得也不错,都好,都好!”

“哈哈,今日之花魁,可是难分难解啊!”

“诸位,诸位,这样好了,我们来比诗词,看哪位大家……”

“……”

看到崇祯皇帝的眉头微皱,侧脸朝向隔壁雅间,刘兴祚便靠近崇祯皇帝,低声禀告道:“隔壁该是当地读书人在喝酒玩乐,都有邀请当地名『妓』作陪。要不,小人去知会一声,让他们不要如此大声?”

崇祯皇帝依旧是眉头微皱,看向一名锦衣卫校尉问道:“扬州府的读书人,都是这风气?”

就隔壁的事情,刘兴祚和崇祯皇帝的看法,基本上完全不同。

在刘兴祚的眼里,这是正常的事情,只是他们太闹,影响到了皇帝,他才想着让那边安静而已。

而在崇祯皇帝这边,他却第一下便想到了风气问题。

崇祯皇帝每到一地的时候,刘兴祚都会抽调一名当地的锦衣卫随驾,这和以前出巡有点不同。也可以说,这是以前出巡后总结出来的一点经验。毕竟有当地锦衣卫随驾的话,对于当地的事情,就不会一无所知,或者说能缩短知道当地情况的时间。

崇祯皇帝所问的这个锦衣卫校尉,自然是扬州府这边的。听到崇祯皇帝问话,立刻恭敬地回答道:“回老爷的话,如今扬州府的读书人,已经有所分化。有一部分读书人,平日里聚会,已经在讨论科学技术知识。但大部分读书人,还是和以往一样,携『妓』饮酒作乐,争风吃醋。不过也有一点不同,如今少了一些抨击朝堂大事。“

江南这边,包括扬州等地,以前是东林党人的地盘,后来是复社的地盘。可随着复社领袖张溥被流放,四大复社公子也在去年被打击,特别是其中之一的方以智沉浸到科学技术知识中去之后,对朝局指手画脚的事情就少了。

崇祯皇帝很关心江南这边的风气,立刻便追问道:“旧有聚会之风气和讨论科学技术知识的聚会风气,比例能有多少?”

对他来说,一个国家是走向强大,还是会走向没落?有一个很大的关键点,就是看年青一代的读书人。当然了,这个读书人所读之书,是包括了四书五经和科学技术知识。

奢华之风不可长,糜烂之风不可有!这需要有教化之功,也需要有引导。

毕竟大明的风气已经很是败坏,哪怕崇祯皇帝这几年一直在努力推广科学技术知识,肯定踏实作风。可这种事情,也不是崇祯皇帝说改,就能一下就改过来的。要是有可能,崇祯皇帝自然不会错过任何一个能改变、能引导风气的机会。

那锦衣卫校尉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稍微犹豫了一会,不过他明白,对于皇帝,必须实话实说,因此便禀告道:“大概只有二十分之一的比例是讨论科学技术知识为主。”

他说完这个之后,偷看了下皇帝的脸『色』,而后又连忙补充道:“每地的情况不一样,其他地方比起扬州,还是要高一点的。”

崇祯皇帝初听之下,想想毕竟推广科学技术知识也没多少年,有这结果,心中想着也还算可以。不过当他又听到这名锦衣卫校尉的禀告之后,便心中有点奇怪地“嗯”了一声。

这名锦衣卫校尉知道皇帝的“嗯”,是问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他稍微一想,便恭声回答道:“属下以为,这和扬州多风月之地有关。”

“哦?”崇祯皇帝一听,有点好奇,放下筷子,专心地问道,“此话怎讲?”

很显然,这名锦衣卫校尉是有过总结的,因此就马上回答道:“如今朝廷科举,已经包括科学技术知识。此事对于读书人来说,是重中之重,因此他们关心科学技术知识也就理所应当了。不过风月之地那些名『妓』,却多半只学以前那套,科学技术学识对她们来说,并没有多大影响。而那些读书人聚会招『妓』,席间自然就不会谈及科学技术学识,也多是以前那套。”

刘兴祚一直在边上默默地听着,直到这个时候,他的这名手下不说了,他才跟着补充道:“自古以来,风流人士和名『妓』多是相扶相助,那些风流名士,多半要借助名『妓』扬名,而那些名『妓』,也要靠风流名士的追捧。这还是最为风雅一级的。次一些的,以女『色』为主的,其实就更是和踏实做学问相冲突……”

听着刘兴祚在补充说明,崇祯皇帝忽然想起了一个现象的总结,就是享乐现象多了,那糜烂奢华之风就盛行,糜烂奢华之风一盛行,人心浮动,谁会踏实做事,都去享受了。如此一来,国家还如何强大?一般来说,大都是王朝末期,才有这种情况吧!

呵呵,烟花之地,朕记住了!崇祯皇帝心中想着,便决定要好好收拾一下全国的享乐场所。所谓风流人士,朕坐在皇帝的位置上,就要让这风流两字,改改含义!

想着这个,崇祯皇帝又马上联想到了码头上的那一幕。或许正是糜烂奢华之风盛行,才有了扬州瘦马,才有了漂亮女孩子被从小拐卖或者其他什么手段成为了烟花之地的一员。

还不止如此,崇祯皇帝很快又想到了自己这次出来的目的之一,是看看全国各地的『妇』女实际情况,对于解放人类一半劳动力的情况,对于『妇』女的权力地位问题的关联。

这一刻,崇祯皇帝想了不少。

他正想着,隔壁却更热闹了,男女嘻嘻哈哈地声音,也越来越放肆。这还是正午时候,都有白日宣『淫』的趋势。

这就是当下的读书人?

教育司那边,必须要对此类行为作出严惩,发现一次就严惩!

“刘兄高升,来来来,陈大家和刘兄来一个,哈哈!”

“对啊,你们可要把刘兄伺候舒服了,他如今成为新设衙门的一员,可是和你们有关联哦!”

“……”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更是眉头一皱,不由得问道:“隔壁有官员一起参与?”

那名当地的锦衣卫校尉也有点答不出来,因此请示道:“属下不敢确认。”

崇祯皇帝听了一挥手,让他去核实。边上的刘兴祚则向崇祯皇帝奏道:“老爷,怕是真的。官员践行,也都有让名『妓』作陪的风气,还有官员出入烟花之地,也是常事。”

他掌握了锦衣卫,虽然是北方人,可也知道南北方的民间情况大概如何?

刘兴祚这么一说,崇祯皇帝都想起来了,就比如说后世有名的秦淮八艳吧,其中就多有人嫁给了当时的名士做小妾,而这些名士,比如钱谦益,龚鼎孳等人,都是朝廷官员。

从原本的历史上看,这几个官员估计享乐地多了,已经毫无气节可言。着名的水太凉就不说了,就说这龚鼎孳,身为崇祯朝的兵科给事中,应该是道德的楷模才对,结果闯王来了迎闯王,满清来了迎满清,甚至在满清统治下一直做到了礼部尚书。

龚的元配夫人童氏,其『操』行贤节都远胜过龚鼎孳。她曾两次被明朝封为孺人,在明朝灭亡后,龚鼎孳降清,她不仅独自在合肥居住,不随龚进京,而且拒绝接赏清王朝的封赏(八艳之一的顾横波受封一品夫人),同龚的行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实,按照大明律,官员自然是不得出入烟花之地,可随着大明中叶以来,风气的败坏,这个规定已经形同虚设。崇祯皇帝心中想着这事,也不管隔壁如何,进入聊天群,私聊东厂提督王承恩道:“着东厂统计全国官员出入烟花之地的记录!”

而后,又立刻联系吏部尚书孙传庭道:“官员任命,特别是涉及民生之主官,私德甚为重要。若私德不修,对一地的风气影响甚大,孙卿当重点关注之!”

至于关注什么,由皇帝着重提出来,那自然是不用说了。

王承恩和孙传庭都在第一时间回应崇祯皇帝,立刻开始着手安排此事。他们知道,看来大明官场又会有一场大的震动了。

之所以是又,是因为之前科学技术知识对官场的震动很大,吏部这边任命中低品官员,就偏重重视科学技术学识才能的官员;高级官员中,位居要职的几个官员,都是打着科学技术知识的标签,由此可见一斑。

如今官员和风月场所的严打,又将开始,这对官员的印象,就目前的背景来说,也是很大的。

隔壁雅间,那名锦衣卫校尉直接闯了进去,顿时让里面稍微静了下,毕竟一个不认识的人突然进来,自然是扰『乱』了他们的雅兴。

那名锦衣卫校尉只是一扫视,而后就眉头一皱,也不说话,退了出去,回去向崇祯皇帝禀告了。他没想到,这群人里面,其实不止一个官员。

这些聚会的士人被这么一搅雅兴,都有点不高兴,毕竟他们正在寻欢作乐,谁也不愿意有陌生人突然闯进来,一句话不说,连个道歉都没有,看了下他们的猴戏,就又退走了。

于是,当中几个喝得多了点的,正玩得开心的,就不乐意了,拍着桌子追了出来,想要讨个说法。不过崇祯皇帝这间雅间有锦衣卫校尉守着,他们这些人压根就进不去,顿时就在外面闹开了。

崇祯皇帝原本就听到锦衣卫校尉回来禀告说,隔壁不止一个官员参与了这种事情,他就有点不高兴,听到门口还闹了起来,他也不想吃了,便吩咐刘兴祚道:“拿下那几个官员,送扬州都察院,按律治罪!”

地方衙门不方便管这事,可刚好都察院的职责,就是管做官的,刚好可以管,而且也会好过厂卫直接出手,让文官修理文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