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崇祯聊天群 > 第170章 茶话会

崇祯聊天群 第170章 茶话会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5:37:13 来源:小说旗

韩爌回到府之后,连忙派人去联系其他盟友。让他意想不到的是,除了曹于汴被处极刑之外,还有府丞魏光绪在京师保卫战中因办事不力被满桂弹劾,已经下狱待问罪。

而侍郎程启南在御前参与攻击朝廷重臣,虽然不像为首那几个御史一般发配充军,可也被免职在家。

不知觉间,韩爌竟然发现己方势力大损。他静下心来回想,好像是皇帝突然变了性子,以至于难以把握,接连走错了几步棋才导致了眼下局面的发生。

他好歹是当过首辅的人,当他了解了全面的情况后,很快就有了对策。

韩爌知道是自己有点心急了,用老眼光看人,却没想皇上被建虏这次的入侵京畿之地所刺激,极度渴望有钱,因此温体仁的回应正中他的下怀,如今恩宠无比,断然不能在此时再去碰壁了。自己首辅的位置,短期是不可能拿回了。

不过有坏也有好,皇上经过这一次的战事后,似乎更重视起武人来了。不但重用满桂,而且还放过了临阵脱逃的祖大寿。看来皇上知道这天下有点乱,必须要依仗武人了。

幸好自己这边以前就留了一手,皇上下旨勤王军齐聚京师,正好让马世龙带齐精锐过来,让皇上能看到,从而得到皇上的重用。如今的困境,也只有这么来突破了。

这么想着,韩爌立刻修书一封,让心腹家丁派人赶紧送出城去。他想了想,又另外写了封信,再派心腹家丁送往山西去。

京师这么大的动静,当然不止影响韩爌一人。比如京师城内用于娱乐消遣的酒楼妓院等地,全都改行成了茶馆。喝喝茶,或者喝杯开水总是没问题的。就算是这样,也有不少人,原因无他,京城里的人,哪能离得开八卦。

京师有名的酒楼,状元楼内,上下两层,差不多都是客满,不过楼上客人的穿着明显比楼下要高一档次。几个伙计拿着茶壶,在各桌间来回穿梭端茶倒水。

二楼上,一名锦衣公子不满地把茶杯用力顿桌面,同时抱怨道:“嘴巴都淡出鸟了,伙计,给本公子来壶酒!”

一听这话,刚好走到他身边的一名伙计连忙躬身赔笑道:“这位客官,实在是不好意思,朝廷有令,这特殊时期没法提供酒菜的。”

“你怕本公子不给钱么?”锦衣公子从怀里掏出一小块碎银,“啪”地一声拍桌子上,“本公子有钱,这一不偷二不抢,自己的钱还不能花了?”

伙计一声苦笑,正待再解释时,锦衣公子的一名同伴开口说道:“算了算了,这要是拿出酒菜的话,会连累酒楼的粮食都充公的。”

“他娘的,这叫什么事儿?本公子有钱还不能花了?”锦衣公子一脸恼怒地喝道。

他这话音一落,隔壁桌有一名不显眼地矮个子接住话题道:“话可不能这么说,告示上都写明了的,朝廷这是要救人,不得已临时管制,等过了这段时间,自然就好了。”

听到这话,另外一名读书人模样的年轻人摇头晃脑地插嘴道:“也不知道朝廷是怎么了,这告示竟然写得和白话一般,甚至还有句读,难道是朝中无人了么?”

“俺倒觉得这告示不错,至少俺看起来不吃力了。”有人有不同的意见,显然是有点看不惯刚才这读书人的那种傲娇感道,“眼下在通告区啊,那些童生秀才什么的,似乎也都少了不少。”

对于普通人来说,让他们最困扰的是分句,这是正儿八经读书人才能掌握得本事。如果不是通告之类的话,很可能有的文章之类,甚至连正儿八经的读书人都经常搞错断句,以致意思完全南辕北辙。如何分句,这是一门大学问,很能区别读书人本事的,同样也让很多识字的普通人不能看懂了。

不过这些天的告示,不但写得浅白,能让人一听就明白怎么回事,甚至还加了句读,让不少只是认得几个字的人也能自己看懂布告了。

那读书人没有再接话,有点不屑地喝闷茶。那人见此,心中得意,不过也不敢得罪死读书人,话题一转又道:“你们听说了么,建虏还真是狠啊,竟然把那些城池都烧了,还只留下了老弱而已。要不是这样,京师也不会进行粮食管制,也真是难为朝廷了!”

一听这话,另外一桌有人一拍桌子,恨声说道:“这些天杀的建虏,俺丈母娘家就在永平,也是遭了殃。”

一听这话,有人好奇地说道:“对了,你们说,永平好歹是府城所在,不管是兵力还是城防,应该都强于那昌黎小县吧?怎么昌黎小县坚守那么多天,等到了援军到来,可永平城却不声不响地就落入建虏之手了呢?”

“你们没听说么?永平是有人在半夜偷偷开了城门才陷落的,就和遵化一样。否则就凭建虏那点攻城水平,怎么可能打下这等大城呢?”刚才说过话的矮个子马上发表意见道。

另外一人听得点点头,跟着补充道:“不错,建虏能打下辽东那些城池,也多半是靠了内应,里应外合才拿下来的。要不,你们看看昌黎,看看前些天建虏攻打京师,也就那球样!”

“他们怎么就这么笨呢?严查戒严,还不信那些建虏能有机会搞里应外合!”

矮个子一听,摇头笑道:“你以为是那些脑袋上就留着金钱鼠尾的女真鞑子来里应外合的?告诉你,那是有汉人通虏,否则你真当那些官军是瞎的,还分不出鞑子和汉人来?”

一听这话,平时消息比较灵通的几个人当即肯定道:“不错,李永芳听说了么?这货是一个。还有,那……”

这酒楼就算没有亲属在被烧的那几座城,可京畿之地多少有些沾亲带故,也都受了兵灾,顿时一个个听得都大骂起那些汉奸来。

在矮个子爆出消息说,这次建虏绕道入侵京畿之地,十之**有了解关内情况的汉人通敌时,骂得人就更多了。

这个情况,其实很多人已有这个猜测了。在原本的历史上,袁崇焕当了这个替罪羊,以致京师百姓恨不得吃他肉喝他血。

不过因为蝴蝶效应,关宁军在昌黎之战中出了大力,倒也洗清了辽兵不少嫌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