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崇祯聊天群 > 第216章 销毁还是拍卖

崇祯聊天群 第216章 销毁还是拍卖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5:37:13 来源:小说旗

胡广在白天和将领谈心,晚上又得费口舌解释纸币的事,这说到后来,声音都有点哑了。

他转头看看殿外的夜色,稍微一估算,便不打算再加班了。转头看向温体仁交代道:“这纸币能否推广开来,关系重大,影响甚至远超卿的想象。然则,这需要朝廷有足够的银两储备。温卿,我大明的财税改革必须要加快了!”

一听这话,温体仁神色一凛,当即恭敬地回答道:“臣明白!”

胡广知道年前这段时间,其实温体仁也在忙战事相关的一系列事情,因此提醒了后就没有再说,转头看向户部尚书毕自严道:“朕已让人印制好了六十二万两的纸币,之前让兵部已经统计了城外在册兵卒和立功将士,明日一早,朕会派锦衣卫和东厂番役共同押送纸币给卿等,由户部和兵部按名册发放纸币给他们。”

“微臣遵旨!”毕自严立刻回奏了句,而后还想说什么时,却听皇帝又交代道:“户部所存的那六十二万银子也一起搬出城去,做好让城外将士用纸币换银两的工作,不得有任何为难。纸币的信誉,必须要从一开始就建立!”

毕自严听了稍微一愣,这要是换了以前,不用朝廷的威仪吓阻那些兵卒,不让他们换银两已经是开恩了,就更不要说专门为他们准备换银两的事情,最终这些纸币又回到朝廷手中,何必呢!

可如今,竟然还要给他们专门去准备好兑换工作,不得有任何为难!这世道还真变了啊!

不过毕自严也马上回过神来了,毕竟皇上说得够明白,要是实际不爽快给兑换纸币的话,再是银本位制也没用,别人不会相信。

这么想着,毕自严心中暗叹一声,就算这些纸币最终回到朝廷手中,白忙活了一场,也还是要做的。他这么想着,便立刻答应了下来。

胡广见他答应了,也没管他想什么,便转头看向礼部尚书徐光启道:“有关国歌国旗的事情,礼部要尽快着手推进。朕的意思,越快越好!”

觉醒明朝人的国家和民族的概念,让他们明白家国一体,这事不可能立竿见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必须尽快实行,让时间来见证。

“微臣遵旨!”徐光启立刻回应,他隐隐有一丝激动。

因为这是历朝历代所没有的事情,而从今之后,哪怕后世有改朝换代,也肯定会有国歌国旗了。到时候说起国歌国旗的由来,自己这个礼部尚书必然会被提及,为后人所铭记。

胡广交代完了,又想起一事,转头看向首辅道:“温卿,这纸币的事情,随着明日发放,也一样要昭告天下,这事不能忘记了。否则万一有少量将士带了纸币回去,地方上却没收到有关纸币的旨意,那样就不好了!”

“老臣遵旨,这事明日一早就办!”温体仁脸色严肃,立刻点头回应道。

吩咐完了这些事情,胡广才让三位臣子早点回去休息。可他在他们走了之后,看着御案上的那份纸币,猛然一拍脑袋:真是晕死,这纸币有瑕疵,怎么办?

当初也不知道脑子怎么想的,竟然忘记印上“大明中央银行”了。这是要告诉世人,只有大明中央银行才有印制发行纸币的权力,这点很重要的。

但话也得说回来,原本以为有了水泥,应该能来得及同时开建大明中央银行和大明忠烈堂。没想天气太冷,天寒地冻地增加了修建的难度。最关键的是,物资缺乏,粮食管制,也影响了施工进度。

所有的资源不得不先满足大明忠烈堂这边,中央银行的事儿都搁置,连议都没有议过一回。可就算这样,大明忠烈堂最终也没有如期完成一期工程。

胡广想着,拿起御案上的那几张纸币继续看着。心中也有点庆幸,因为户部银两有限,这第一次发行只有六十二万的量,规模不算大。明天先走个仪式,等将士们用纸币换走银两后,再集中销毁,发行新版好了。

一想起要销毁,他不由得又有点心肝疼。在朝廷如此困难的时期,这些纸币可都是要成本的啊!就销毁了是不是太败家了?

这么想着,胡广忽然灵机一动,要不把这些纸币进行拍卖,愿意收藏的可以拍卖去收藏。别人怎么想不知道,他自己能肯定,这些纸币到了后世绝对会升值!

这是个好主意!胡广不由得高兴了起来。可随后马上想起自己的身份,不由得嘴角一撇,这算啥?自己可是大明皇帝,所有规则的制定者和裁决者,能这么玩么?

于是,胡广纠结了。毁了吧?在这艰苦岁月实在是败家!不毁吧?又哪有这样玩的皇帝!否则的话,自己完全可以动用皇帝的权力,故意让胡正言那边印错一些,而后再这么干一次?

朝廷正是需要公信力的时候,要是这么玩,谁还信你?真玩这种,还不如发行债券!

想到这里,胡广还是决心销毁。毕竟作为堂堂大明皇帝,绝对不能短视!

“陛下,夜色已深,您得休息了!”方正化看皇帝脸色变化很快,稍微有点担心,出言提醒道。

胡广一听,回过神来,想起明天又将是忙碌的一天,不由得心中叹了口气。这皇帝啊,还真是劳碌命!得,睡吧!

第二天凌晨,东边的天空才露出一丝鱼肚白,宵禁的兵卒还未撤岗,街上就有官吏在忙碌了。

等到冬日完全露出来,京师城内实施一天的戒严没再延续,街上的人迹便开始多起来了。

这一天,是大年三十,是崇祯二年的最后一天。虽然皇帝已经下旨不过年,可民间的过年活动还是有的,只要不铺张浪费,自个躲在家里不声张,也不会有人真正去管。

不过在通往德胜门的主街道上,还是有兵卒守着,闲杂人等,一律不得占用道路。只有一些官吏不时匆匆而过。

京师城外,当东方露出曙光的时候,就有锦衣卫校尉奉令催促各营生火造饭,准备集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