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崇祯聊天群 > 第262章 可惜了白杆军

崇祯聊天群 第262章 可惜了白杆军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5:37:13 来源:小说旗

夕阳下,草原上笼罩着一层金色的光辉。群山之下,却有一直骑军向草原疾驰,犹如一把利剑直插无边无垠的草原,似乎想把这块灰色的布剪成两半。

草原上的大车压痕,都不用细看,就能轻易跟着前进。毕竟十辆大车,满载酒肉,还有羊猪痕迹,不要太明显。

骑军领头那人,正是人称独眼小马超的马祥麟。大约走了一半路程了,还未遇到建虏探马,他便知道建虏那边肯定有变。

“快,再快点!”他回头招呼了下,又催马提速。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一定亲手多杀几个建虏才行。最好把那奴酋之子抓住,不但能吐一口心中闷气,还能立下对虏战事以来的最大功,实在是一举二得。

十里草原路,对于提高了速度的骑军来说,并不需要多少时间。夕阳似乎才挪动了一点点,远处建虏大营便遥遥在望了。

“大人,等后军上来再靠近吧?”一名心腹将领凑近马祥麟,大声建议道。

马祥麟没理他,只是在马上立起身子,远眺了会建虏营地,便自顾自地下令道:“建虏似乎逃了,给我追!”

身后是他娘还有媳妇,因此他压根就不用担心支援的问题。只要他这支前锋能咬住建虏,后军转瞬便能扑上来,并不会出现其他猪队友的各种手段。

如果是别的明军,马祥麟倒要考虑后军是否会旁观战局,让自己先消耗建虏的兵力,或摘桃子或避其锋芒等等恶心的事情。

马祥麟的判断果然没有错,他们这支骑军直接杀进了建虏营地,压根就没见到任何建虏,倒是之前派出来的那些人,包括那个叫小武的年轻人,全已遇害。

从营地情况看,至少有大半的建虏在胡吃海喝了。不过似乎突然发现了什么,仓皇而跑。

“给我追!”马祥麟看清楚了情况后,压根就不下马,只是大喝一声,便第一个催马往后营大门出去,沿着草原上留下的痕迹追了下去。

不一会的功夫,秦良玉领着剩下的骑军赶到了营地。张凤仪遥遥望见丈夫的背影,不由得焦急说道:“婆婆,穷寇莫追,亏鸣金让夫君回来吧?”

秦良玉一如她儿子,并无任何慌乱,仔细地观察了营地情况后,便大声下令道:“建虏应无战力了,给我追!”

婆婆的话,张凤仪是信服的,又担心夫君的安危,第一个追了出去。

秦良玉也紧跟在后,领军追击。对于建虏,她并没有像其他明军般,会有心理上的阴影。如今颇具威名的白杆军,可以说是她一手训练出来的,挑选的也都是石柱最强壮的人。跟随她南征北战,早经过了战争的洗练。只是可惜的是,当年浑河一战,没了很多老兵。

在原本的历史上,白杆军前面一直是强军,立有不少功劳,打下赫赫威名。只是很可惜,秦良玉一直为大明而战,压根就没多少歇息的时候。就一个石柱的兵源而已,到了后期,强壮的石柱人早就消耗掉了,军队中又都是新兵为多,自然战力不如从前,也就没多少胜仗可言,唯有一腔热血报国。

而此时,在京师的崇祯皇帝,没等到张凤仪报告最新的战况,去初等组看看,又没有看到豪格有说话,索性静下心来,退出聊天群去看温体仁的奏章。

这份奏章,是有关他对朝廷赋税革新的阐述。一直耽搁至今,终于郑重其事地在崇祯皇帝见完孙承宗后递交了上来。也是因此,他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张凤仪的留言。

此时,崇祯皇帝想起温体仁递交上来时,那脸上带着一丝决然,不由得心中略微有点好奇,便打开看了起来。

只见他一边看,一边点头,又或者有摇头。在看完之后,他合上奏章想了会。而后又转头看看天色,此时已近傍晚,马上要天黑了,崇祯皇帝略微一犹豫,还是下旨文华殿内召见首辅。

温体仁其实一直心不在焉,就犹如后世参加了高考的学子,在等待成绩的揭晓。

一听崇祯皇帝召见,他便知道是什么事。毕竟宦海浮沉多年,温体仁深吸一口气后,神态自若,快步奉召而去。

等他进了文华殿,发现殿内竟然只有崇祯皇帝一个人时,心中不由得一喜,看来不管皇帝怎么个想法,终归是不想让其他人听到。

崇祯皇帝在温体仁见礼之后,便微笑着说道:“朕看了卿的奏章,不过因为事关重大,还是想听听卿亲自所言。”

温体仁一听,收拾心神,立刻恭敬奏道:“陛下,臣以为,朝廷赋税之根本乃是田赋。而在册田地核查,最近一次乃是万历初年。因此臣以为,有必要进行一次全天下的土地丈量核实,重新编撰田册。”

每个时间长点的王朝末期,都是土地兼并严重,在册田地的准确性严重失实。这点,只要是读书人都明白。但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有效的丈量核实土地,就必须有一个前提,朝廷必须大力推进。这种情况,一是如万历初年,张居正大权在握,等同皇帝一般的权威,或者就是皇帝知道事情的重要性,严旨并坚定不动摇地推行。

如今,温体仁不是张居正,因此他这提议,就必须得到崇祯皇帝的全力支持,即皇帝的态度决定这事的可行性。

他说完之后果然发现皇帝就如同他之前所预料地一般,点点头道:“不错,这事不管如何,都必须要做一次。温卿此策,朕准了!”

如果是去年十二月之前,就算崇祯皇帝这么说,温体仁还是心里没底的,他怕皇帝在转眼就会被东林党人劝说改变主意。可从去年十二月开始,崇祯皇帝的一系列事情,已让他放心,皇帝的决定,都是想过之后决定的,轻易绝不会改变。

不过他最担心的是接下来这事,有心想避开,但他无奈发现,要想真正改变如今的财税状况,那是一道绕不开的坎。

无奈之下,他脸色变得严肃,以示事情的重要性,郑重地开门见山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