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崇祯聊天群 > 第319章 卢象升凯旋

崇祯聊天群 第319章 卢象升凯旋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5:37:13 来源:小说旗

太阳慢慢地挪到了天空中间,这个时候,该是一天中最暖和的时候。可在皮岛上,很少有人会出来嗮太阳。就阳光所带来的那点温暖,远不够寒冷的海风感受更深。

可是,此时此刻,皮岛上的军民,全都一反常态。他们不但出来了,还全都拥在那简易的码头上,一个个神情肃穆,都看着一艏小型战舰缓缓靠岸。

而在码头上,军卒早已戒严,只有皮岛上最高的官吏在。他们见战舰要靠到岸上,连忙快走几步,再次迎了上去站好。

一声轻响,战舰靠岸稳住,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甲板上。

“恭迎中丞大人凯旋!”留守的陈继盛等人立刻单膝跪地,衷心地大声说道。

“恭迎中丞大人凯旋!”码头上戒严的军卒也立刻单膝跪地,同样衷心地齐声说道。

岸上的无数军民,跟着全都跪地,虽然声音不整齐,可所有的声音都表达了一个意思:“恭迎中丞大人凯旋!”

就算毛文龙在世时,每次打仗归来,也从未得过如此礼遇。卢象升本是文人,进士出身,为登莱最高官员。不但和军卒同吃同住,同甘共苦,还亲上战场,手刃建虏,勇力之高,前所未有。两次战事,皆是大胜,东江从未有过的大胜。夺得许多粮食,让皮岛上的军民能日子好过一点。

如此的登莱巡抚,不管军民,还是官吏,至少是皮岛上这些,全都心服口服!

魏木兰就跟在卢象升的身后,看到如此场景,不由得也为之激动。此时的她,就感觉以前那些日子白过了,人生短暂一生,与其庸庸碌碌,真不如如今的日子过得充实!

她看着卢象升那高大的背影,心中同样敬佩不已。可以说,卢象升这个进士老爷,完全颠覆了她以前的认识。她感觉,小和尚把卢象升放在登莱这边,真是放得太对了。

而卢象升本人看到眼前的一切,知道自己完全获得了岛上军民的认可,心中也是高兴。他站在甲板上,鼓足中气,大声说道:“诸位免礼,大家都起来吧!”

说完之后,他几步便下了战舰,走到陈继盛等人面前,伸手相扶,把还跪着的他们扶了起来。其他人见了,才都站了起来,然后是军卒,最后是军民。就犹如一条波浪般起伏,往远处而去。

卢象升正准备跨步走出码头时,忽然,在陈继盛等人的身后,有一人跨步而出,深深地一躬身道:“小国下官吴达济见过上国中丞大人。中丞大人英明神武,谈笑间便能歼灭建虏,下官佩服得五体投地!”

卢象升停住脚步,看了他一眼,认得是自己打发他去京师的那个朝鲜使节,便微微一笑道:“此去京师如何?”

“上国京师繁华之极,小国难及上国繁华之百一。更有诸多稀奇事儿,让下官耳目一亮,深感小国下官如同井底之蛙也!”吴达济回想起在明国京师看到的一幕幕,不由得很是感慨地回答道。

卢象升听了,微微带着自豪一笑道:“我大明皇帝才是真正的英明神武,由皇上在,等日后你再去京师时,会有更多惊讶。”

说到这里,他笑容一收,而后认真地对吴达济说道:“你可要记得皇上之话,回去转达给你们国王,不得遗漏!”

“下官明白,下官记得,下官肯定不会遗漏!”吴达济连声回应,恭敬之极。

卢象升不再理他,转头之时,看到了他身后站着李德明,应该是自杀明志的伤势刚好,看来准备随吴达济一起回朝鲜了。

想了下,他又吩咐吴达济道:“建虏这次连吃两个大亏,势必不会善罢甘休。你回去后,转告朝鲜国王,要做好抵抗建虏的准备。本官这边,亦会向朝廷奏明,派兵支援你们的。”

“下官替王上多谢上国援救之德!”吴达济听到卢象升主动表态,连忙道谢道。

卢象升点点头,却不再理他们,往军营而去。

没多久,他手下各将便已聚齐。卢象升大声宣布道:“此次朝鲜战事,皇上闻之大喜,等捷报一到京师,便会封赏。其中毛承祚和刘兴治两人都将提拔为参将。”

这话一说出口,顿时,毛承祚和刘兴治两人脸上露出笑意。连忙双双出列,双手抱拳道:“末将只是追随中丞大人,出点绵薄之力而已。”

说句实在话,这还真不是谦虚。他们其实并没有做多少事情,换了人去跟随卢象升,照样能得到这份功劳。因此,他们两人心中都非常感激卢象升。

这个道理,其他将领,如陈继盛等人,从手下那得知战况经过后,也是一清二楚。因此见到他们封赏,不由得心中很是羡慕。

卢象升严肃地罢罢手道:“陈继盛,毛承祚,刘兴治,徐敷奏?”

“末将在!”四人并排,一起回应道。

卢象升看着他们道:“本官马上要巡查各岛,而后回转登莱,前去凑集物资,你等须得小心防守,严查奸细,监视朝鲜战局,不得怠慢!”

“遵命!”四人立刻大声回应道。

有了这次战事抢回来的粮食,皮岛这边已能将就着过过了。有了粮食,他们的底气也足,更何况卢象升是去凑集物资,这回应的嗓门都格外响了一分。

卢象升身为登莱巡抚,管辖的地方很多,其中渤海湾这块地方,一直到朝鲜的诸多岛屿,都是他管辖范围。如今稳住了皮岛局势。朝鲜那边的战局,又要看建虏的动向再定。他不愿闲在皮岛,便准备趁这个机会都走一走。

不知不觉,一个月的时间差不多过去,转眼间便到了崇祯三年二月二十八。这一日,是新军成立之日。新军士卒,一共通过考核的有五千一百三十人。

不出意外,以大同总兵吴襄所提供之兵员最多。谁让他和亲家等加起来,家丁最多。而祖大寿刚好被调离总兵位置,不用和他抢这伯爵之位。

结果一出来的时候,提供兵员最少的罚,而吴襄则一如之前旨意,被封为大同伯。

崇祯皇帝在短短两个月期间,一口气封出了三个伯爵,分别为满桂、秦良玉和吴襄。如此的慷慨,让不少领军将领都起了心思,想搏一把封爵的事。

不过崇祯皇帝没再许诺什么封爵的事儿,新军成立,他便一早摆驾京营。新军的事儿,他得亲力亲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