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崇祯聊天群 > 第351章 左应选的奏章

崇祯聊天群 第351章 左应选的奏章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5:37:13 来源:小说旗

只见仁祖看到后来,先是皱眉,而后脸色有点难看了。这让吴达济等人心中更是想知道内容。

“王上,不知上国中丞大人有何事吩咐?”吴达济终于忍不住问道。

仁祖放下信,看着他回答道:“说是建虏又增兵了,恐怕会有大动作。”

吴达济等人一听,脸色都变了变。不过他们还没有反应,就见陈继盛有点不耐地催促道:“中丞大人有交代,要你们提供船只的事,怎么样?”

朝鲜是有水师的,不过到此时,国事糜烂,那水师也早就烂了。仁祖听了后,犹豫了下问道:“不知上国要战船是有什么用处?”

陈继盛一听,他也不知道中丞大人要船的意思,具体是要干什么,眉头一皱,正琢磨着怎么回答时,吴达济却是面色一喜,插嘴道:“可是用来运更多的明军偷袭建虏?”

陈继盛一听,连忙点了下头,不过回答却是:“应该吧,具体的事情,本将也不知道。”

仁祖一听大喜,连忙对他的臣子命令道:“如此,可也!诸卿且看着办,尽量多拨些战船过去。”

陈继盛一听心喜,没想到中丞大人交代下来的事情,竟然如此容易就完成了。不过他记起卢象升的交代,便开口提醒道:“建虏此次增兵,显然志在朝鲜。我大明皇帝已经下旨出兵牵制,贵国务必小心。”

仁祖没有说话,吴达济却是笑着说道:“下官在京师的时候,上国皇帝陛下已有交代,和建虏的战事起起伏伏,如今便是艰难困苦的时候了。下官相信他日皇帝陛下御驾亲征时,必能光复辽东。到时候,我朝鲜小国也必定呼应。”

仁祖听得连连点头,那原本有点惨白的脸色也恢复了不少血气。他也恭维了一番大明,便让人好生款待招待陈继盛,就等战船调拨到位后便一起出发。

等陈继盛一走,吴达济等三人便一起向仁祖建议,要整顿战备,做好建虏攻打都城的准备。只要坚持住,有大明在侧方牵制,必能让建虏无功而返。

他们正在商议着,却有人来报,说派往建虏处的朝鲜使节有要事派人回来了。

“王上,建虏又降低条件了。还说只要我朝鲜不和明国有任何往来,他们愿意撤兵,以后也不会再来抢夺粮食……”

仁祖没想到好消息一个接一个,顿时,他哈哈大笑,当即吩咐道:“痛快,痛快,来呀,摆宴助兴。寡人要好生招待下陈副将!”

“对对对,肯定是建虏怕了大明,不敢再得罪我朝鲜了!”吴达济等人也是高兴,连声附和。

建虏就那么多人,能有多少个千人队可以灭,虽然增兵朝鲜,肯定是想以此逼迫朝鲜不倒向大明。只要答应了他们,肯定就退兵了。

于是,未修完的王宫中,便又传出了歌舞之音。但他们却不知道,那使节派回来的人,退下后却偷偷地联系某些人了。

此时,远在大明的锦州,一支上万人的军队,正在开进宁远城内。在城头上,山海关总兵何可纲领着众将正向他面前的一名文官见礼:“下官奉阁老之命进驻宁远,给左大人添麻烦了!”

这名文官,原是昌黎县令,因昌黎之战的功劳,一跃而成为宁前兵备佥事,负责管理宁前卫所兵马、钱粮和屯田,巡视江湖防御,监督官兵,问理刑名,禁革奸弊等。原本管着兵事,又是文官,因此,哪怕何可纲是总兵,也照样得放低姿态。

左应选却也没有架子,连忙微笑着说道:“本官已收到孙阁老的命令,粮草物资已尽量筹备。”

说到这里,他稍微一侧身,对站他身边的一员武将道:“李守备,你带何大帅前去安顿吧!”

李守备,就是昌黎民壮头领李士奇,同样死守昌黎有功,从一介草民被提拔为宁远守备。他听了左应选的话,当即抱拳,而后伸手示意道:“大帅这边请!”

何可纲知道这两人的出身,知道他们两人都在皇帝那边挂上号的,倒也不敢怠慢,连忙微笑着走了。

左应选看到他们远去,转回身子,看着城外蜿蜒而来的军队,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他从昌黎来到宁远就任后,发现这里的情况很复杂。幸亏是有李士奇当守备帮着他,否则他根本就无所作为,被底下那些武将架空。

这边是有地,可大都荒废着。不是说人懒不去种,而是建虏不知道何时会出现,种了也是白种。临近城池的田地倒是有人种,可都是城中各家将领的地,其中有不少是吴祖两家的地。

左应选越级提拔,深感皇帝的器重,虽有如此种种困难,但也尽量恪尽职守,但总归才来宁远几个月,不要说接触兵事了,连钱粮也筹备得有限。如今战事一起,粮草却是不多,实在是有点发愁。

不过有一点让他比较放松地是,何可纲的军队,会很苦再赶往锦州。两个总兵的人马齐聚前线,并不是真要进攻建虏,只是摆出这样一个姿态,要消耗的粮草就不会太多。

如果要是锦州那边能守住,不让建虏越过大凌河,那样从锦州到山海关的大批良田就能安排种植,那就太好了!

左应选心中想着,心中暗自决定,虽然目前还看不到希望,但还是有必要把那些荒废的良田登记造册,以待将来才行!

他站在城头上,想了好长一会后,决定给皇帝为此写份奏章,必须未雨绸缪才行!

左应选没有刘王氏这样的渠道,不过快马急递,也要不了几日,那奏章便送到了皇帝手中。

崇祯皇帝看到是左应选的奏章,倒也很是有兴趣,立刻便打开看了起来。

他看完之后,又再看了一遍,而后,放下奏章,深思了起来。过了好久后,他神情一动,似乎是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传旨,令内阁首辅温体仁觐见!”崇祯皇帝决定就这事,好好和温体仁聊一聊,先行给个章程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