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覆汉 > 第二十六章 谁问道左人 2合1

覆汉 第二十六章 谁问道左人 2合1

作者:榴弹怕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5:40:47 来源:小说旗

“所谓『淫』祀之过,并不是说集会、祭祀太多,而是在于揽财、误农。我们太平道行事,虽然也经常集会,但却极少向贫民索求财货,更不会耽误他们正常劳作”

“而妖言之说,更是耸人听闻我们太平道所事奉的,乃是黄老之道何时汉家天下,这道家学问却成了妖言”

“还有『惑』众既然不是妖言,而是正道经学,那便是有聚众宣讲之举,又如何称『惑』难道不是教化之举吗”

这名高瘦的太平道人慷慨激昂,而公孙珣也是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毕竟,后者也知道,前者所言基本上是实话。

如今的太平道真的是半点都看不出有什么离经叛道的地方,更别说是什么妖邪之道了。便是朝中有识之士意识到了它的危害『性』,也是因为注意到了它强大的动员力以及构成人员的复杂『性』,而不是说太平道的经义和行为方式有问题。

实际上,和儒家一样,太平道也是把上古时期当做了一个理想模板他们认为黄帝统治时期的天下没有剥削压迫,也无饥寒病灾,更无诈骗偷盗,人人自由幸福,而这个世界唤做太平世界,太平道的职责则是致太平。

而且,这些人拜得是老子和黄帝总不至于说这两位是什么妖邪之辈吧

至于说传教手段,据公孙珣所知,无外乎是两种

一个是忏悔,凡是犯下过错的人,只要跑到路上诚恳的磕头,向天磕头向地磕头,那你的罪过就可以消解;

另外一个则是所谓的符水治病,烧符喝水,病好了自然是心诚则灵,病不好去见幽都王了那自然是心不诚的缘故。

这两种把戏,很能吸引人也很能『迷』『惑』人,但是,即便是公孙珣都不好说什么因为这年头就是这么『迷』信没看蔡伯喈都说了吗只要天子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诚心诚意的对着哪个方位恭恭敬敬的祭祀祈祷,那这个天下的什么痼疾就会得到解决。

既然如此,你凭什么不许人家太平道心诚则灵

再说了,如果不是绝望到极致,又有几个人会信这种东西呢

“至于勾结内侍”这个太平道人依旧在辩驳,而且言到此处,之前一直面『露』愤然的此人却忽然冷笑不止。“这一条罪过我们太平道便是敢认,君侯便是敢定,朝廷也绝不敢许吧请问,如今处理朝政的尚书台,是不是内侍所掌替天子传达旨意的黄门监,是不是也为内侍所掌文武百官升迁之时交钱的西园,是不是还被内侍所掌若是勾结内侍也是罪过,自三公以下,满朝文武都该同罪便是君侯你,一妻一妾,不也是两位阉尹的亲眷吗”

“放肆”董昭难得拍案而起。

公孙珣不以为意的看了眼董昭,却是回头示意那太平道人继续“你不必管他,且接着往下说,还有一条罪没辩呢”

太平道人原本是昂首凛然直对董昭怒气的,但此时被公孙珣一『逼』,却又不禁为之一滞。

因为,最后一条罪名乃是谋逆造反。

平心而论,这其实是一个很轻易就可以反驳掉的罪名,甚至可以说根本就不需要辩驳,因为任何一个人要想说别人谋反,总得拿出证据来吧如果像眼前这样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说别人谋反,让别人反过来证明他没谋反,那天下是要大『乱』的

换言之,太平道人可以轻易避开这个话题。

但是,这里是赵国下属的襄国县,跟钜鹿毗邻,此地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张角曾经谋逆过一次被赦免了而已。所以,如果这个太平道人是个真想讲道理的人,那他是绕不开这个话题的。

“昔日大贤良师乃是误解了太平经中的经义,以为若要黄天降世,则需要鼎革天下”良久,这道人才勉力解释道。

“我也通读了太平经。”公孙珣在堂上不少人的惊愕目光中忽然打断了对方。“所谓大贤良师,难道不是取自柱天群行之言,不若国一贤良的经文吗既然如此,这个自称大贤良师的人便应该能够先知先觉,超越世人目光才对,如此错解经义,又如何能称大贤良师呢”

高瘦的太平道人一时语塞,只能讷讷而言“若非是以为黄天将降世,又如何会出那等事故”

“难道不是听说汉中张修大兴五斗米教,生怕落后于人这才仓惶起事的吗”公孙珣难得嗤笑一声,这是他从王宪王道人那里听来的秘辛。

没错,张角第一次造反不是脑袋进水了,他是听说汉中五斗米教和关中一个什么什么教突然兴起,生怕被人抢了生意,这才一个按捺不住,举旗子造反了结果自然是纯当练习了。

太平道人闻言面『色』愈发惨白“昔日之事,天子都已经宽宥了,君侯又何必盯着不放呢况且,当日之后,大贤良师便将心思放到了教化百姓、治病救人之事上,以昔日之罪谴今日之行,难道这也可以吗”

这便是主动在这个话题上认怂了,看来,此时这些太平道人对大贤良师的个人崇拜还没到后来那份上。

“不是我刻意找太平道的茬。”公孙珣闻言也是轻松笑了起来。“说了半日,你这道人叫什么名字我还都不知道。”

“张晟”

“哪个sheng”

“日光最耀的晟”

“那张晟,”公孙珣继续笑问道。“你喊我君侯,应该是知道我是谁了吧”

“这是自然。”张道人坦诚言道。“赵国上下,可有第二个君侯”

坐在地上昏昏然的马老公此时也是陡然一惊。

“那你知道我为何要寻太平道的麻烦吗”公孙珣继续追问不止。

“实在是不知道。”这张道人无奈答道。

“乃是因为妒忌。”对方愈是无奈,公孙珣就愈是轻松起来。“我实在是妒忌你们那位大贤良师”

“君侯家世出众,且家中富甲一方,如今更是年少封侯、前途远大为何要妒忌我们大贤良师”张晟莫名其妙,甚至有些愤怒。

实际上,不要说张晟了,便是董昭、娄圭也都纷纷侧目,只有那个刚刚隐约回过味来的马老公,恍惚跌坐在蒲团上,不知道在想什么罢了。

“如何不妒忌呢”公孙珣仰头感叹道。“我是春夏之交上任的,甫一上任便感慨于民生多艰而豪强无度,于是大力打击豪强、罢免滑吏,并清查户口、田亩,还招抚太行山中流民,最近又兴建公学,捐赠图书。冬日间甚至还准备整修一下圪芦河。凡种种事端,我自问是尽心尽力,无愧于赵国百姓的对不对”

张晟沉默了一下,但还是点头承认“君侯为政,赵国确实清明不少,甚至于闾左贫民而言,君侯简直是再生父母一般今年秋收之后,官府居然只收了一次算赋便再无侵犯,只是编制了一下什伍而已,想来也是为修河做准备,民间至今难信”

话到此处,张晟稍微一顿,却又不禁加上了半句“我今年三十有四,可自记事起,赵国却未曾有官吏如君侯这般有所作为。”

“然而我如此辛苦所为,却比不上一个别郡的大贤良师。”公孙珣戏谑的看向了眼前的道人。“我为他们这些赵国人做了那么多事,中间不知道搭上多少辛苦、名声,却只是一个难以置信。大贤良师又为他们做了什么,居然让他们顶礼膜拜”

“君侯何至于此”张晟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你自有前途。”

他是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你不必多言了。”公孙珣摆手示意道。“我直说好了,你便是再有道理,我今日也要寻个不是处置一番太平道的马老公”

“小民在”那马老公面『色』一突,却是直接从蒲团上下来,重新跪下,然后膝行向前。“小明实在不知道是侯爷亲至,妄自大言,还望侯爷饶恕”

“我问你。”公孙珣没有理会对方,只是自顾自问道。“我刚才所说太平道的五个罪状,这张道人驳倒了四个你就说这四个罪状,到底有没有道理”

“有”马肥往地上狠狠一叩首,然后当即言道。“那张道人平素便是个呆子,他刚才所说的其实都是胡扯”

张晟气得面『色』通红,却又强压了下来。

“说来听听。”公孙珣不以为意道。

“就比如说『淫』祀什么的,”马肥努力言道。“小老儿虽然不懂什么叫『淫』祀,但却知道我们太平道也是收钱的那些人入了道中,一般多少都会出钱给我们既然给钱,那便是张晟说的不对,而张晟说的不对,那想来这太平道就必然是『淫』祀了”

“我如何不知收钱的事情”张道人实在是忍耐不住。

“你管的是一文不值的穷腿子”马肥当即扭头嘲讽道。“哪里需要收钱,赵国这边的钱都是从我这里收来的,大户们每次前来求符水,做叩首,都多有供奉,只是被我直接转交给了钜鹿而已”

张晟再度语塞。

“还有什么妖言。”马肥努力思索道。“太平道供奉的是黄天中一,这似乎是个正经神仙但是,我也曾听大医张宝在筵席中与我们言道,说是苍天不死,黄天难立,如今这朝廷依仗的便是苍天这或许算是妖言吧”

此言一出,公孙珣倒还好,娄圭也有些心理准备,董昭和那张道人却是齐齐变『色』。

“至于勾结内侍”马肥咬牙言道。“侯爷看我,我便是他们太平道勾结内侍的明证”

“你也是内侍”公孙珣也是觉得有趣。

“我不是,可我女婿是内侍侄子家的管事啊”那马老公言之凿凿。“我本是钜鹿本地一大户,家中田舍俱备,只是无端遇到一个归家的兵痞,约了群盗烧杀了我全家,因为产业全无,子嗣也都没了,才不得以跟着女婿过日子。后来这太平道寻我,让我来此处做一任太平道人,图的什么我又什么都不懂。还不是看中了我女婿是钜鹿赵氏家的管事。此处收的钱,一开始便说定了,钜鹿那边大贤良师处拿走四成,本地留三成日常花销,还有三成给赵大人那里当供奉”

“这么说,这太平道于你,其实就是一个生意了”一旁娄圭忍不住『插』嘴问道。

“这位贵人明鉴。”马老公倒是对这种说法甘之如饴。“什么黄天苍天的小老都乐意拜一拜,但这个符水的事情真就是当成个生意来做的,无非是替我家赵大人做个抽成,小老也赚个辛苦钱,跟太平道并不是一路人。”

随着马肥之前的叙述,张晟的面『色』原本是惨白难制的,但是,这句话出来以后倒是多少有了一些缓和毕竟嘛,对方并不是真的太平道人,对方只是太平道贿赂赵忠族人的一个渠道,既然如此,就没必要为他的不堪而感同身受,更不用担心太平道被这种人所污秽。

唯一麻烦的,便是那苍天不死,黄天难立之语虽然十之是假的,因为自己根本就没听过,但终究是个麻烦。

“足矣”

然而,就在马肥刚要按照公孙珣的指导思想进一步阐述太平道的反贼『性』质时,身为始作俑者,后者却突然喊了停毕竟,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而太平道是不是反贼别人不知道他自己还能不知道

“此事到此为止。”公孙珣再度重申道。“不要再说了,我心中已经有所决断。”

“君侯要如何处置我们”张晟也似乎是做好了准备。

“我并不会亲自处置你们。”公孙珣轻轻摇头。

“那敢问君侯,我又该如何处置这二人与本地太平道”上首的董昭听到此言后无语至极,这算什么事啊

“也不需要你处置这二人。”公孙珣不以为然,却又朝门外示意。“无关人等都散去,义公,你去将我放在子伯车子右便车檐上的那封信取来”眼见着堂上剩下的几人全都茫然不解,他才跟着解释了两句。“来时我听到本地太平道居然有两套人马,就起了些许兴趣,便一边坐车往这边来,一边专门遣人快马给钜鹿去了一封信,然后没想到太平道中的大医张宝还真给我快马回了一封信。”

韩当已经消失在了众人视野中,娄子伯早有预料自然不必多言,可是董昭突然有些明悟,然后有些不安的扭动了一下身体,倒也是让人遐思。

“我在信中直言不讳。”公孙珣看着紧张的马老公,还有一脸疑『惑』的张晟,也是不由失笑。“方伯眼见太平道猖獗,我又准备兴修水利,害怕误事,所以建议我清理本地太平道,以防冬日兴劳役时生『乱』。然而,上天有好生之德,我本人对太平道并无恶念,不仅身旁有人笃信太平道,甚至本人也曾通读过太平经,对经中一些说法深以为然”

“君侯到底想说什么”张晟已经忍耐不住对方这种云淡风轻,万事尽在掌握的姿态了。

“没什么。”公孙珣见状便也不卖关子了。“我只是对钜鹿那边说,方伯有命,不得不从,但也不愿赶尽杀绝故此,赵国三处太平道节点,先将邯郸那边的太平道分支礼送出境,以示诚意;而襄国的两处太平道节点,将于今日择其一而处置,以敷衍方伯,另一支则弃之不顾,依旧许其留下。至于你们两处分支,谁可以直接脱身,谁又要严惩不贷,请钜鹿那边给个说法,我依言而行便是”

一直立场坚定的张晟终于面『色』惊恐了起来,马肥更是一时抖如筛糠。后者是担忧自己的命运,而前者则是畏惧公孙珣杀人诛心之举,万一

然而,没有万一。

公孙珣接过韩当取来的书信,当众撕开如今在富贵人家渐渐变得流行的蜡制印封,只是轻瞥了一眼便随手交给了身旁的娄圭,然后就立即轻飘飘的吩咐了下去“马老公,你把此处当生意,可钜鹿那边的大医张宝却以你为太平道在赵国的干城,回去吧继续做你的生意,别耽误我的事便是”

马肥当堂下跪叩首,并发誓赌咒一番,然后便不顾身旁的道友落荒而逃。

而张晟,却只是僵立当场,一言不发,不知是万念俱灰还是心存不忿。

“张道人,”公孙珣见状也是觉得好笑。“你其实心里隐约猜到钜鹿那边会弃你而选马老公,是不是毕竟,你的大贤良师要做大事。而做大事嘛,信众固然是要的,可富贵人家的财力物力却更紧缺,更别说宫中常侍们的势力也是需要依仗的,对不对所以,哪怕是马老公是个假的太平道人,你却是个真的,钜鹿那边也是毫不犹豫弃了你而选了他。”

张晟不禁握紧了拳头。

“并非是恶意嘲讽。”公孙珣轻飘飘的言道。“只是确实好奇,事到如今,你依然笃信太平道吗”

“为何不信”忽然间,张晟勃然作『色』,声震屋梁,引得门外的褚燕一时警觉,韩当更是后退半步,挡在了公孙珣的身前。

但张晟却只是大声发怒,并无更多激烈之举

“民生凋敝,百姓饥寒交迫,豪强率兽食人,可天下坏成这个样子,你们这些儒家士人却只知道和宦官争权夺利,无一人去看一看这乡野间的百姓百姓生而下贱,从生到死宛如道旁野草,生不知、死不知、病不知、老不知大贤良师再是有私心,也多少让这些野草有所依凭太平道再是有些不妥,也多少让他们有所寄托求一个无饥馁,无压迫的太平世界,也有错吗”

堂中一时鸦雀无声,莫说娄圭、董昭各自被震住,便是此行胸有成竹的公孙珣居然都无言以对。

“是我错了。”良久,居然还是张晟出言打破了沉默,而且一开口便否了自己之前的慷慨激昂。“对别人尚可出此言,公孙县君却是个好官,刚刚还说过,你做的事情我全都看在眼里,此言说给别人倒也罢了,说与君侯简直荒诞我如今并无言语,君侯要杀要囚都不会多言的。”

“你也回去吧”公孙珣忽然没了之前猫戏老鼠的优越感,反而变的百无聊赖起来。“我冬日将整修圪芦河若事成,不仅邯郸北、襄国南各地劣地变良田,怕是也能多出不少新田来。此番获利,我将尽力分出一些来安抚闾左贫民你在国中贫民身前多有威望,要多加讲解,不要让他们被人利用闹事。”

张晟深深看了坐在自己身前的年轻贵人一眼,躬身一礼,然后也不理其他人,便直接转身而去。

“君侯真是好手段。”许久之后,董昭才勉力开口恭维。“一封假书信,就让赵国的太平道不攻自破,想来冬日整修圪芦河之时,这国中最后一个不稳的地方也不会再闹出事了。”

“或许吧”公孙珣随口应道。

诚如董昭所言,公孙珣一开始就不是真的要对付太平道太平道三十六方,哪里是他能对付的而且再说了,出于某种个人野心下的阴冷心思,他也不准备对付太平道。

所以,此番行动真的只是如公孙珣之前对娄圭所言,他是按照刘焉的提醒,对太平道稍加处置,摒除自己行政的不稳定因素而已。而且不得不说,太平道的实际组织水平,和他们低劣的领导人素质,也确实让公孙珣和娄圭联手打造的计策变得十二分的成功一封伪造的书信,就让赵国本地的两个太平道领导人彻底丧失了对公孙珣行政的危害『性』。

甚至,这之前的不稳定因素,隐约还有些变成助力的味道。

可是话说回来,这个过程中暴『露』的某些东西却也不是这么让人感到舒服的张晟最后的咆哮与质问,虽然他自己很快就否定了,但也足以让公孙珣感受不到半分成功的喜悦与得意。

“君侯”董昭依旧想说些什么,却不料迎面飞来一物,仓促接下后更是心中一紧。“这是何意”

“本想敲打你一下的。”公孙珣斜坐回了太尉椅上,微微正『色』言道。“所以带了一份卢师亲手注释的『毛』诗与你,原本是准备走时丢在此处与你暗示的,但事到如今,我也没那个心思了。直言好了,我知道你此番上任必然是和方伯刘公一样,受了卢师托付,要替他监视于我的一明一暗,倒也是相得益彰。”

娄圭与韩当面面相觑,而董昭欲言又止。

“不必在我面前遮掩。”公孙珣愈发叹气道。“你的才智初次见面时我便已经看透了,你在方伯前的那副样子,跟我当年在洛阳去拜访袁本初的时候一模一样何必呢”

董昭思索片刻,也是一声干笑,然后终于走下堂来,躬身一礼“让君侯见笑了,上任之前卢公确实有所托付,不然以我的资历,也不至于这么快便能补到一个县长事到如今,只能说任凭君侯处置。”

“都说了,不要做这些无谓之举。”公孙珣也赶紧起身握住对方双手恳切言道。“公仁,我虽然不晓得卢师到底是如何与你说的,但我自问在赵国所作所为并无多少亏心之举,你尽管汇报便是但是,你我的才智,不应该放在相互提防上面,且想一想自己的职司,一县之长,总是要做些有用之事吧”

董昭将脑袋埋得更深了。

“天『色』尚早,”公孙珣进一步建议道。“之前有不少人献了多种修河的法子,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早早定下来的如今天『色』尚早,圪芦河又在两县之中,你我同车去看一看吧,也算是送我离境了。”

“谨遵君侯之命”董昭再拜而起。

就这样,众人出了县寺,褚燕、韩当等人自去骑马开道护卫,而由于娄圭的车子只是督邮仪仗,仅能坐两人,于是众人又取了董昭的县君仪仗,然后让三人同车,径直往城外而去。

不过,有意思的是,当耽误了许久的车架仪仗出了襄国县城,来到城门外的主要路口处,众人却居然又看到了那马老公与张晟

其中,马老公带着几名衣着华丽的太平道人,跪在空『荡』『荡』的乡野路口,叩首告天,叩首问地,周围路人则纷纷避让围观,甚至有不少人跟着叩首不用说,这自然是太平道两大特『色』之一,向天地叩首忏悔免过了。

而张晟,则和几个同样穿着布衣道袍的太平道人一起,立在一旁,神『色』复杂的看着马老公的忏悔,却是一言不发。

不过,见到公孙珣等人的车架到来,那马老公也自然不敢再拦着路,也是赶紧中断了忏悔仪式,闪到了张晟对面的路边上。而载着公孙珣、董昭、娄圭的车架路过此处时,两侧的太平道人更是齐齐带着路人行礼问候。

车子轻松驶过路口,公孙珣的眼角余光扫过这两拨人,复又看向了前方的山野天地,也是顿时心生感慨,并继而想起之前自己在公学中所教的那首诗来。

最后,他居然情不自禁,当场摇头轻诵“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车架远去,张晟看了一眼重新回到路口叩首忏悔的马老公,却是理都不理,只是带着自己身后的几名太平道人,大阔步的跟在车架后面向着自己家中而去,而且沿途高歌不止。

所谓“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黄天,此何人哉”

我是不知其人的分割线

“马肥者,或言弘农马氏,迁巨鹿而居也,从张角,布太平道于邯郸,赫然一时。时太祖为邯郸令,识其『淫』祀妖言,欲尽驱除之。肥素以经义强辩闻名河北,乃持太平经谒官寺,自言通读太平经三十载,欲以道家黄老之术求赦。太祖借肥太平经,诵之片刻,复以经义对之,凡诘五,肥皆不能应,乃惭而退。后,太祖复上书朝中,请察太平道不轨,以肥勾连内宦,书不得至。”旧燕书方士列传

ps75k,继续偿还债务中

还有新书群大家可以加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