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农家小书商 > 第十九章 映月楼

农家小书商 第十九章 映月楼

作者:月光下的叶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05:57:47 来源:小说旗

对于阿秀不想学唱戏,小鱼还专门找到秋彤解释下,

本来两个女孩是买来跟她学艺,没想到她们读书天赋不错,江小鱼想培养成自己的人。

“秋彤姐,对不住你了,本来想买跟你学艺的,没想到三个丫头都不愿意,只能你再去选个人了,这回死活都要让她跟着四喜班才行。”

秋彤不在意的一摆手,“嗨,没关系,现在人手够,村里年轻女娃有的是,就是好看的不多,有你教会的化妆,完全可以弥补,没想到就多花个眼线眼影,脸上粉在擦上淡淡的腮红,化完妆我们都认不出那是二丫了。”

秋彤说的二丫也是四喜班的演员,艺名叫燕容今年都二十多了,这次出演劈棺惊梦的女主角,按照江小鱼教会的方法化妆,那叫好看,要想俏一身孝,往台上一亮相一身白衣老抢眼,一个普通的小青衣居然火了,

当然更火的是夏旭阳,他的扮相俊美,现在已经是京城的偶像人物。

这天江小鱼打扮齐整出,带上吴婆子和秋月,秋月办成小书童的模样,上街去溜达

江小鱼的目标是京城的读书人,杂志社要办起来就需要有人投稿,所以她就要在读书人聚集的地方打转,或者去国子监附近溜达,宣传下,希望能有人来投稿,尽快出一期京城周刊。

老白提供几个具体的地方,今天她就打算去看看。

她们先去是一个叫映月楼的地方,这是一个世家名流开的书画坊,一楼卖书画文房四宝等,二楼类似茶馆,供来此读书人交流印证,吟诗绘画,京城的读书人来此人可不少。

江小鱼打扮一看就是个念书的小公子,虽然出门带个老妈子,很奇怪,但是也没人侧目,她踱步上了二楼,这地方很宽敞,来了百十来人不成问题。

墙上挂了很多字画,看得出都是名家之作,但是小鱼对水墨画不是很懂,不过有些字写的真漂亮,有风骨。

里面的书生们三三两两,有站有坐,有的在探讨字画,有的吟诗作对,有的在对弈品茗,所有人都彬彬有礼,说话斯文。

江小鱼也见过不少读书人,到这里才感觉京城读书人的学识和气质确实比其他地方要高一筹,就是见识方面都比其他州府的读书人强多了,

江小鱼让吴婆子和秋月在角落等候,其他家小厮书童都在哪里站着。

站在那些讨论的书生身后,听听他们说话,还挺意思,虽然很多她也听不懂,

江小鱼真的不擅长这些,她上辈子也就是个普通人,还上的是艺术院校,重来一辈子能写会画已经不错了,虽然大家都夸她有才华,可是自己知道怎么回事,

她这是聚集上下几千年艺术精华,拿前人的东西用而已,根本不算什么,归根结底她就是普通小女人。

最后她找个位置坐下,挥手叫过伙计给上壶茶,这里笔墨纸,茶水是收费的,角落有柜台专门给各位公子们服务。

有些书生围坐一桌,喝茶聊天,不是诗文就时政,最多是这界新科进士们,

江小鱼自从京城就一直在忙,居然都忘记开春的会试和殿试,她来的时候,殿试正好结束,红榜张贴出来,她没注意,科举考试槐树村的人更不关注,所以也没人说起。

张雪峰没有参加这次会试,他自觉水平不足,还要磨炼几年,正好张大人要升迁去府城,张雪峰想换个的书院好好在学习下。

书生们都在说什么状元榜眼探花啥的,探讨他们会试时候文章,前三名要公开张贴,让天下举子们看的。

又有几个书生提起四喜班唱的劈棺惊梦,“张兄,劈棺惊梦,那部戏你去看了没有,我觉得作者太过分,怎么能让王半仙幻化成俊美书生的模样,那不是侮辱我们读书人。”

“不就是一部戏,都是编着玩的,计较那个干什么,我倒是对那个王半仙和那个孙公子经常看的京城周刊感兴趣,特别是王半仙给老婆念的上面的一则消息。”

“张兄是说,有个青楼女子失手杀人,被带上大堂审问,那女子直接随口作词一首,审案的大人就放了那女子。”

“对啊,那词写的真好,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能写出如此好词的册子,究竟在哪里能看到啊,我问了好多书肆都说没听过,可是戏里穿的服饰,吃的东西,带的首饰明明京城都有店铺卖,怎么就京城周刊没有呢,真是让人费解。”

有个书生不屑扯下嘴角,“什么京城周刊,我看就是哗众取宠,根本没有那种书,是写剧本随意瞎写的。”

“什么瞎写,你胡乱能写出那么好的词,那你现在写一首给大家看看。”几个书生七嘴八舌就争执起来,

别人也开始加入进来,讨论京城周刊的事情。

江小鱼听到这里,起身走到人群中,插口说道:“几位仁兄,说起京城周刊,小弟倒是知道些许消息。”

所有人都看向江小鱼,原来是个面如冠玉的小家伙,看着面生,“你是哪家书院的,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

“小弟姓江号清溪,梁州人士,刚进京没多久。仰慕京城的文化氛围,又想和诸位仁兄们交流下,所以经人介绍来此,刚听你们说京城周刊我倒是知道一二。”

众位书生听他一说都感兴趣的,催着她道:“那你快说说,哪里能看到京城周刊。”

“这种叫周刊的,应该是类似朝廷邸报,每隔固定时间出一期,内容五花八门,我们老家就有,但是不叫京城周刊,叫青山周刊,我想两种应该是类似或者就是一家出版的。”

“哦,原来是这意思,不知道兄台可知道京城哪里能买到。”众人恍然,然后问她。

“我听说金家也是梁州人,估计是从哪边传来,京城还没有发现,也许过些日子就会有消息了,到时候众位仁兄可以去周刊社投稿,让自己的作品能被更多人看到。”

江小鱼这样一说,让很多上了心,自古文人重名气,要是自己写的文章能传扬的更广,岂非能提高在读书人中的名气。

很多人心照不宣的笑笑,众人又谈论起其他的话题,江小鱼总能说些很新颖的观点,让这些古代文人惊叹。

看看时候差不多,江小鱼就和众人告辞,说是有空会经常来和大家交流的,就回去了。

接下来几天她又去不同的地方,结交很多读书人,不经意间宣传不少京城周刊的事情,

京城文人间流传京城周刊要征稿的消息,能在上面刊登自己的文章,让所有读书人瞩目。

就连有些稍有名气的名士都听说了,但是什么京城周刊在哪里大家都不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