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华冠 > 第124章 长潮岕

华冠 第124章 长潮岕

作者:横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7:42:42 来源:小说旗

让李远一行人没想到的是,长潮村名义上是一个村,现在实际的情况却让人咋舌,眼前的这个村子,在村外就搭建了非常多的小棚屋,漫山遍野的到处都是,这哪是一个村,这就跟一个镇子差不多,这是么情况?

跟在后面的马小三是当地人熟门熟路,上前稍微打听就搞清楚了大概情况。

长兴被鬼子攻陷后,鬼子大开杀戒,长兴城附近侥幸逃过一劫的老百姓,大部分都逃入了山区,有亲戚的找到亲人投靠,没有亲戚的在这附近山区找地方生存,都是本乡本土的人,靠在长潮岕山区就自己动手,搭建一个又一个的小棚屋勉强渡过了寒冬,生活无着落,前途渺茫。

粮食大部分是附近的开明乡绅捐助,以及一些附近的老面姓自己的的存粮,这些人中间也是形形色色,都是无家可归的逃难老百姓,互相之间帮衬着共渡难关。

民国政府也有人在这里招兵参加游击队,老沈也是看到这附近的形势适合发展,独立连大部分招的兵都是从这儿选择的。

李远三个人慢慢的向联系点靠近,一路上面色麻木的老面姓看着两在村子里走动,看着两人背着枪,没有人上来打招呼,各自干着自己的事,其实能有什么事儿可干呢?

村北的一个农家小院,大门左边墙上贴着半幅春联,横批也没有,这个地方就是联络点。

陈勇上前,三长两短的敲门声,没一会儿能听到门后有了动静,门没有开,里边的人可能正隔着门,从缝隙里在观察外边的情况下。

隔了一会儿,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打开了门,小女孩看见外面是陌生人的面孔,却并不胆怯,瞪着一双水灵的大眼睛,有些戒备:“你们找谁?”

陈勇有些不确定,回头看了一眼李远:“请问汪老师是不是住在这里?”

汪寿彭原来是泗安宁绍小学的教师,思想进步,抗日积极,老沈跟他约好的是今天见面,现在却没有人。

陈勇补充了一句:“我们是长兴老沈介绍过来的。”

小女孩脸上露出笑容,很是高兴:“沈叔叔叫你们的啊,你们跟我来!”

小女孩返回院子里,进去关上了屋子里的门,并上了锁,出了院子,将院门带上,也没锁,带着三个人向村北的山里走,一咱上很多人看见,却没有人上来询问,四个人进入了竹林,没走多长时间,估计走了两里路不到。

小女孩停了下来,对着路旁地势有些高的竹林里大声喊:“汪叔叔,他们是沈大叔介绍过来的,说是要找你。”

没多会,林子里走出来十多个年轻人,手上拿着红樱枪、大刀、鸟铳,看到背枪的三个人,有些奋,又有些紧张,都没有说话。

领头的年轻人兴奋的脸有些变红,激动的问:“你们是老沈派来的吗?”挺好,说话直接。

陈勇按过来的时候安排回道:“我后边这位就是李远李队长,我叫陈勇。”

年轻人有些失望:“就你们两个人吗,我就是汪寿彭,老沈没交待别的事么?”

陈勇:“还有几位同志,在村东头,走吧。”

汪寿彭几个人没动,李远在陈勇斜后面,沉声道:“抗击倭寇!”

汪寿彭立即回应:“匹夫有责。”

这是约定的接头暗号:“汪同志你好,我是李远,老沈有别的事要处理,安排了我们先过来的。”

汪老师挺热情:“走吧,我们先进村,到村里说。”

一大群人回到村北的那个院子里。

陈勇去村东去接隐蔽在那边的战士们,把一路上带过来的枪支弹药送到这儿来。

李远跟汪寿彭没有寒喧,双方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情况,等秦梓过来再一起开个会。

李远初步对在院子里面这帮年轻人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这些年轻人大部分都有一些文化,跟自己以前接触的其他地方的部队有很大的区别。

民国大部分人文化水平比较低,李远在德国学习时的感受是,有文化的人组织起来的战斗力比其他的部队战斗力高得多。

战士有文化,学习军事技术快得多,李远目前主要工作是发展更多群众加入抗日队伍,部队思想工作由秦梓负责,具体的地方工作是老沈负责,对于思想工作、地方工作,李远其实并不擅长。

汪寿彭让两个青年人安排陈勇带过来的战士们住处后,就跟李远、秦梓三个人在屋子里开会。

会议的内容不复杂的,大部分都是老沈中就安排好了的,所以会议很快就结束了,老沈有些交待的事让秦梓根汪寿彭去执行具体的工作。

不大的院子里,战士们站成两堆,一这整齐,一边有些乱,开始听李远讲话。

李远站在队伍前面:“从今天开始,我们队伍名就叫长兴青年抗敌后援会,啊,我们的主要工作第一件:宣传抗日救国、反对伪化、唤起民众、团结广大青年,树立抗日旗帜。

第二,除了要干活种地站岗以外的时间,所有人都要参加训练,训练分三部分,一是军事训练,二是学习地方工作,三是提高思想文化水平,具体的工作我负责大家的军事训练,汪同志负面大家的地方工作学习,秦同志负责大家的思想文化学习。”

接下来是汪寿彭讲话,其实都只有一个内容,发动群众抗日做好宣传工作。

秦梓讲了一些组织上的要求,特别强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这时候组织上的八大注意还没完善。

接下来就是授枪,李远这回就带了十支步枪过来,让他们先熟悉枪支,专业的军事训练还是集中到青坞岕和小凰山去,这也是早就安排好的,对于只有鸟枪长矛的年轻人来说,这是真正的鸟枪换枪,暂时还没有炮,这是激动人心的时刻。

队伍中间竟然夹着一个小姑娘,有些不伦不类,李还以为是哪家的女儿,汪寿彭看见李远有些疑惑,解释道:“小姑娘名叫宁小燕,家是南京的,鬼子入侵南京的前,刚好跟着她外公回到泗安老家,在我教书的学堂里读书,后来父母都被鬼子杀害,她外公也因女儿女婿的惨死,悲愤过度,没多久就病逝了,家里的族人怕她分家产,对她并不待见,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孩子,胆子大着呢,经常往外跑,家里的人拿她也没办法,后来这世道越来越乱,怕她出意外,上个月就让她留在了队伍中。”

汪彭寿把这个没人照料的小姑娘留在了家中,现在世道达乱,很多乱七八糟的人都在打小姑娘的主意,重要的是民国政府并没有禁娼。

李远倒是没有计较,只是倒觉得可以让她秦梓一块,县大队本来就是做地方工作,带个小姑娘也没什么。

没跟有再啰嗦:“我们的驻地不能在这村子里,要是鬼子来扫荡,会给老百姓带来灾难,所以我们的驻地要到山区里面去,在这里作为联络点留下,你熟悉这边地形,找一个距离这里五公里左右的山区,尽量没有人烟的地方,作为我们平时的驻地,有事急行军也就半个多小时就可以的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