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华冠 > 第171章

华冠 第171章

作者:横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7:42:42 来源:小说旗

微微的月光下,**人多势重,占了地形优势,火力猛烈。

鬼子虽然也有尖兵,战斗素养高,但架不住**密集火力,几分钟的交火后已经没有鬼子能站稳,枪声已经停止。

**阵地扔了几个火把到鬼子群中,一个会日语的**军官躲在竹林喊话:“愿意投降的赶紧爬到路中,双手抓枪,枪放在头顶趴地上,其余的视为不投降一律格杀勿论。”

喊话声结束,一个投降的都没有,**向北设了警戒哨,开始打扫战场,喊话到结速没超过三分钟。

两人一组先进行战场肃清,四周点亮了几十个火把,都不是第一次干这事,办事效率也高,此起彼伏的枪声中,所有的鬼子不管死活全部被肃清。

再然后两人一组抬着将全部在头上补过枪的鬼子尸体丢入路旁竹林之中。

敢到中国来,就让你们当肥料,至于掩埋,等这次围剿的鬼子退走后有空再说。

反正打鬼子的**很忙。

剩下的鬼子装备,刘团长计划到时候送给后援会,南方的**装备并不缺,送个顺水人情。

**驻地在南边的山里,说山有些夸张,其实并不高,林子树木竹林密集,刘团长带着团部及营级指挥官国去了不远处的师部汇报。

**经过这次战斗差不多也伤亡近半,直接殉国士兵一百多,受伤四百多,大部分是新兵,伤愈能复出后就是老兵。

李远留在这里目的是处理跟刘团长关系的事情,在李远要求下,后援会以民间武装组织上报。

原计划打通从上海到安徽这边的交通线,西边郎溪游击队在负责,早就通畅无阻,东边也差不多到了长兴,剩下向东这一截,走水路从太湖风险较大,必须要控制一部分维持会的力量,陆路跟刘团长这边建立联系,可以直通吴县南到淀山湖。

走运河可能性接近于无,鬼子伪军维持会把守了所有交通要道,如果能控制维持会当然更好,这个得借助刘团长,组织在一块工作非常薄弱。

太湖水域是一定要想办法控制,但现在一点儿眉目都没有,完全不受到控制,前几次去吴县(苏州)冒了很大风险。

天渐渐的亮了,绚丽的朝霞渐渐引红了天边连绵的荒山,隐约的漫天紫霞一片。

山路旁的一个矮丘,被战士们平整出来,这是李远后援会的临时驻地,**团部就设在前面不远的竹林中,**也没有更多的地方让**士兵休息,大部分带着临时的帐篷,山间仅有的几间屋子是刘团长团部所在地。

李远起来揉了揉自己有点红的眼睛,使劲的搓着自己冰冷的双手。

帐篷外边,陈勇带着两个战士正在放哨,隔驻地并不远。

游击战争的精髓在于运动,在于情报的收集,在于让人民群众参与到与敌人的斗争中来。

连续几天,都在跟刘团长抽空讲述中国历朝历代土地问题,政府是否代表人民的利益,才是能否得到人民支持的关键,以及分析当前世界形势,两人相见恨晚。

刘团长眼光不短,作为军人服从命令,作为个人,倾向于认同李远的组织工作,也提出不少自己看法:关键在于力量。

都是明白人,现在先打鬼子,刘团长表面只与后援会联系,实际上差不多已经成为李远工作的重要对象,只差半步就可以加入组织。

读过书,上过学的人才会真正为国家为民族作想,李远虽不擅长思想工作,但对军队的军官了解甚深,李远的博大的见识让刘团长折服,在对世界认识上开阔了视野。

鬼子的追击,经过了多日的烧杀抢掠,对各个地方进行扫荡,疲惫不堪的鬼子终于彻底失去了**的身影,决定结束这次清剿,各部开始纷纷退回自己的驻地

留下了大批鬼子的尸体,长兴鬼子大队长也不得不接受失败的现状,灰溜溜的回到了长兴城。

终于,到了李远带后援会的战士们回长潮岕的驻地的时候,刘团长跟参谋带着警卫排,送出老远。

已经确定了长潮岕有汪寿彭负责,主要的工作任务是发展队伍,秘密加入组织,表面上发展地方的武装力量宣传抗日,具体的根据地建设却落在了小凰山。

青坞岕作为前哨基地,鬼子现在已经占领了煤山,正在组织大批的工人挖煤,中间修有专用运煤铁路,这些情况刘团长都知道,李远没有隐瞒,出于对军人的信赖,更相信为了民族,刘团长迟早会加入组织,成为组织的一员。

李远留下两名后援会战士在刘团长团部,带着一行人连夜出发,下山后向西往人往青坞岕回,十多名伤员让留在**的两战士照看。

鬼子在各个路口设有检查站,尚未建成炮楼,尖兵侦察查之后,各小路上没有什么人影,地里田间还是有很多的农人在夜里劳作,土地已经翻过,田里的水稻种植也并没有拉下。

在煤山的的鬼子像一颗钉子钉在长潮岕与青坞岕之间,驻有重兵,暂时拿鬼子没有办法

李远看着一路上生机盎然的农作物,心头沉甸甸的,自己的土地,人民不能安心种地与生活,都是鬼子侵略造成的,跟自己国家不够强大有莫大的关系。

精神有些糟糕。

第二天早晨,已经进了山,基本确认安全,放心的在山间道路行走。

一路上战士们都还在兴奋地谈论着自己打死了多少伪军,多少鬼子也不在呼背着几十斤重的枪支弹药跟装备。

回来的人少了一大半,就只有十多个,人人背着三支枪,两长一短,三挺机枪,在跟鬼子的攻防战中,还是有不少的的同志都牺牲了。

距离青坞岕差不多还有十里地,两个暗哨,一前一后钻出了竹林,羡慕的看着远远过来的队伍,站在前面的路边,劈着腿横着枪站在那里,刺刀挂在枪口下,明亮的刺刀一闪一闪的牛气冲天。

李远看着那俩战士明晃晃的刺刀,额头仅有的黑线连成一片。

这俩战士不知道哪根筋跳了弦,居然干出这种事儿,这种耀武扬威的事儿,玩的是心跳,寒光闪闪,树个大旗。

看着挺威风,李远走上去前,一边一脚要踢在两屁股上,两人闪身避过。

李远严肃骂道:“看把你们能的,谁让你们站岗把刺刀插枪上的?赶紧收起来,生怕别人看不见你了似的,臭德行。”

慌乱的收起刺刀,敬礼,讪讪笑:“队长好!”

回了个礼:“你好,辛苦了!”

这次回来的人虽然变少了,但是武器可不少。游击队的一挺机枪变成了现在的三挺机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