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是大圣师 > 第137章 同归于尽(下)

我是大圣师 第137章 同归于尽(下)

作者:午后方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8:04:48 来源:小说旗

“好吧,你看。”

刘昌郝回头将韦小二叫来,让他立即骑骡子去县城,将孔押司喊过来,且将大薄带来,且在韦小二耳边低语几声。

刘四根继续带着曹录事到处转,说瓜卖了多少钱,能结出这么多甜瓜,无疑全部是甲等地。曹录事又开始带着衙差量田,若是正规量田,刘昌郝家的地面积是稍稍减少的,但人家不可能正规量田,连灌溉渠、路都量了进去。既然刘四根想动刘昌郝手了,必然往死里动。不但量田,连坡地也开始量,原来是坡地,是五等地,但你家平整了,就是三等田,刘梁村人所说的甲等旱地。

韩大虎想论理,刘昌郝将他拉住:“一会儿,有讲理的人来。”

孔押司也带着衙差,骑着驴子来到刘梁村。

路上,韦小二已经将情况说了,也说了刘四根的种种,包括曹录事的为虎作伥。

孔押司从驴子上翻身下来,来到曹录事面前,喝问:“刘家耕地乃是我一手经理的,你量坡地作何?”

“其已平整。”

“你不知何谓垦荒地乎!”孔押司继续喝问。

宋朝鼓励百姓开荒,因为荒地乃是生土,前几年需用许多成本去经营,故明文规定,免三年租调,三年之外输税十之三。前三年不征税,后面只能征十分之三税,当然,几年后,完全成为熟土田,陆续加税,直到相齐为止。

王安石变法,也有一些有关条例,进一步鼓励百姓垦荒。

放在刘家这些坡地上,孔押司将它们列入五等地,事实也是五等地,等于是替县里征了一些税,这不是包庇,乃是有功,刘昌郝平整,前三年曹录事连丈量的资格都没有。因为人家是交税的,即便不交税,县里都拿刘昌郝没办法。

“你欲扫我颜面乎!”孔押司继续责问。

刘四根懵住了,孔押司来了好几回,他知道,但那是以为刘昌郝给了一些好处,才下来替刘昌郝处理朱契,为什么如此维护刘昌郝?

曹录事也懵了,居然上升到颜面上?他在乡下狐假虎威,但在孔押司面前,摆不了任何的威风,于是嚅嚅道:“我不知乃是你处理过。”

刘昌郝一把从他手里将他丈量后的小薄子抢过来,这是不对的,曹录事带来的衙差想喝斥,话到嘴边却停下,首先人家人真的多,身边十几条大汉,还有传说中的韩大虎,其次这不是刘昌郝的角力,已经变成孔押司与曹录事的角力,他们不敢『插』足。

刘昌郝将它交给孔押司,说:“孔押司,此等狗吏,想喝吾家血,我家地不知被他多丈量出几何,请你复量。”

“好。”

从刚才曹录事量的第一块大田开始重新量,孔押司量过后用筹算了一下,十四亩三分地,然后他看着小薄子,上面居然变成了二十五亩多。他沉着脸问:“何来二十五亩多地?”

互为胥吏,皆懂的,他从曹录事手上将布尺拿过来,与手中的布尺对比一下,刘昌郝也在边上看着,好家伙,曹录事手中的布尺一尺都不足孔押司手中布尺的八寸。

“你就用此尺量地?你真是喝人血的狗吏!”孔押司说着,将这布尺装入怀中。

曹录事急了,说:“孔兄,你我皆同僚,何苦为一小民翻目乎?”

“我没有你等同僚,我懂了,百姓乃小民,故任你鱼肉,将百姓往死里相『逼』,难怪数年间刘梁村出了几条命案,一直不能侦破,原来是你从中作梗。”

刘四根脸『色』发白,其他的还好,特别是刘昌隆那案子,若是孔押司协助刘昌郝,替刘昌隆家翻案,自己多半是凶多吉少。

他连忙将曹录事拉到一边说:“你对他说,等他回去,我会持十金于乌头渡等他。”

十金便是十两金子,一百贯钱,刘四根等于下血本。

曹录事回去拽孔押司衣角,孔押司又喝道:“你想说便说,何必鬼鬼祟祟!你见不得光,某能见得光!”

他软硬不吃,曹录事更急,说:“孔兄,止是小民一个,何苦维护之。”

小民一个?不提李阔海必然会维护,凭借人家的才情,真正的名声,自己同样也要维护。但这个真相,孔押司是永远不会对曹录事说的,并且两人在县里,本身就不大和睦。

继续量,孔押司问:“某有无偏袒刘昌郝乎?”

这便是刘昌郝在韦小二耳边所说的话,韦小二传给了孔押司,该怎么量就怎么量,一是有曹录事在场,无法偏袒二是自家三代积善,自己略有些好名声,不能隐田漏税三是后面还要建山塘,以及甜瓜的收入,如刘昌郝自己所说的,县里的胥吏衙差不是瞎子,想瞒也瞒不住。不过由孔押司亲自主持真正的丈量与估等,至少能保障一个公正公平,但量过后,劳烦孔押司彻查刘四根家的耕地面积与等级。

我们一道同归于尽吧

曹录事嘴角发苦,孔押司丈量是很规矩的,问题是自己丈量的小薄子与布尺一起在孔押司手中,能有什么好事?或者这么说吧,等孔押司标准丈量后,误差又大,刘昌郝带着人将自己狠揍一顿,也是被鬼打了,绝对没有妨碍执法一说。放大一点,便是当初宋夫子所说的,官员与乡绅共治地方这个制度并不落后,至少能限制一些官员的权利。

打完了,自己还要想办法,将这个布尺与小薄子拿回来,否则孔押司交给知县,还是一个大麻烦。

孔押司低声说:“刘有宁,速去纳税。”

『逼』到这份,只有火拼了,一旦大薄地亩地等一起改变,必然会升等,也会多交税。

“是也,谢过。”

“勿谢,我还想你某天出人头地,替吾尉氏争光彩也。”

“此,太勉为其难,”刘昌郝哑笑道,迅后立即离开,他交税快,反正除了生丝之外,余下的全部是花钱买。刘昌郝去交税,孔押司继续带人丈量,这一量,刘家原有耕地面积反少了许多,路、灌溉渠、蓄水塘能算是耕地面积吗?没有这说法!刘四根暗暗叫苦,未到他家的地,但他已经猜到了。

继续量,大田快,然而还有无数小田,也就是刘昌郝买来的五百多亩耕地,以及租户地,曹录事一块块地量过,孔押司也是一块块量过。真实的与大薄上的误差并不大,这些人又不是刘四根,能有多少能力隐田?但以曹录事所量的,那面积大海了去,五百多亩耕地,让他量出近八百亩。刘昌郝交完税,回到刘梁村,才刚刚量完,刘昌郝看着两边的误差,来到曹录事面前。

曹录事吓得连退了后几步。

“曹录事,汝言此乃是甲等地,我用它来换你岳翁家的乙等地,如何?”

刘四根说:“我为何与你换。”

“张叔父,揍他。”刘昌郝恼怒地说。

若不是自己抄了一些诗词,赢得了薄名声,若不是自己无心帮了李阔海不小的忙,以至孔押司对自己额外看中,那么今天,在刘四根指使下,自家就惨掉了。

这个老东西,太过歹毒,难怪一个村子都怕他。

刘四根打得七死八活后,刘昌郝让张德奎先将他捆起来,进行估等。孔押司继续公正估等,原来刘家耕地一半多估为三等地,也就是甲等地,只有一小部分估为乙等地,还有一小部分租户地估为丙等地。绝对的公正,开封府派人下来,都挑不出『毛』病。再对买来的耕地进行估等,未来修山塘,但现在山塘呢,它们仍然是丙等地,丁等地。修好了山塘,得到浇灌,加上刘昌郝舍得用肥料,田等必升,但也必须等刘昌郝改造好了后,才能升。

孔押司一边“公正”地估等,一边顺便向围观的人普及朝廷相关的政策与法令。

大伙听了点头。

这才像话嘛,否则都像曹录事这样,大手一挥,丁等地变成了甲等地,甲等地反变成了丁等地,刘四根开心了,余下百姓还能有活路?

既然公事公办,到了坡地,不好意思,它现在连五等地都不是,而是垦荒地!

虽然划到刘家田籍下,三年内,刘昌郝不用纳一文钱税!

别说孔押司照顾刘昌郝,绝对是按照宋朝的相关政策与法令来的,刘四根差一点气的吐血。

一一列入大薄后,孔押司对刘四根说:“你说公正,我便公正,到你家了。”

曹录事想退,刘昌郝站在他后面说:“你敢走,我保证你只能爬着回去。”

由刘昌郝带着,刘四根家那块地能逃得掉?一一找出来,重新丈量估等,都快将刘四根丈哭了。到了最后一块地,孔押司看着曹录事说:“你真维护你的小岳翁。”

两人岁数差不多大,岂不是小岳翁。孔押司说完,就着刘四根家新的耕地面积与地等,开出税单,新税比原先的足足翻了一倍半。

天『色』已经黄昏了,刘昌郝让张德奎杀**鸭,款待孔押司与两名衙差,反正皆骑着驴子来的,又是大路,不怕『摸』黑回去。胡二娘她们在做菜,孔押司将刘昌郝叫到外面,说:“刘昌隆那案子不大好翻。”

宋朝京城人口稠密,郊区人口也就那么一回事,尉氏整个县也不足万户人家,又是天子脚下,总体上比较太平,人命案不多,发生的时间不算长,孔押司知道其内幕。

“在县里翻,虽换了知县,其知县,你是知道的去开封府翻,时间终有些久,刘昌隆夫妻又『自杀』,各方面证据不足。”

这还用孔押司说,刘昌郝早想到了,他说道:“孔押司,我不喜争执,若非其再三『逼』我,我都不会劳烦押司。既得陇,我不会望蜀。”

“嗯,你是有智慧之人,刘四根也好,曹录事也好,终是小人物,你须多读书,钱财是身外之物,功名才是真正的保障。”孔押司瞅着客厅边上书架的书册说。

刘昌郝进京城,陆续买了好几回书,有淘来的旧书,有在书坊买来的新书。家里有庄木匠父子,做书架子容易,但房间两边渐渐放不下,不能将窗户堵住,天越来越热,那怕堵上一扇窗户,人也呆不下去。里屋又放了钱,于是将一部分书架索『性』放在客厅,上面摆书。

刘昌郝买书看书,孔押司不惊叹,不看书,何来的才情。他的意思是说,无论刘四根,或是曹录事,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人物,不用李阔海出面,孔押司便能替刘昌郝摆平,关键城里某个人出手,那怕李阔海出面,都有些麻烦。但刘昌郝将才情化成功名,任何人皆不敢侮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