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是大圣师 > 第169章 小白脸(上)

我是大圣师 第169章 小白脸(上)

作者:午后方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8:04:48 来源:小说旗

如何做一名指使呢?

刘昌郝说:“小乙哥,幸好朝廷实施了将兵法。”

原来的编制,到了指使这一级就没有了,但不要以为天下老子第一。看似上面没有了编制,节制的人与部司反而更多。一个不小心,便会得罪人。以现在的梁小乙,想与这些部司法人打交道,仍过幼稚。上面有了将,则有将去打交道。

“上司敬之,仍属下……”

属下不能像以前一样,仁爱之了,那样,各个心里怏怏的都头、副指使必以为梁小乙软弱可欺,一二三便能将梁小乙生生架空。

或如王安石。

他确实用对了一些人,然而用对后呢。先是王韶,因为熙河路政策、高遵裕,与王安石闹出矛盾,明年王安石隐居江宁,王韶也因为王安石在赵顼面前说了一些不大好的话而失意,两人皆废。

李迪子侄李肃之、李柬之、李承之几人皆有才干,且李承之力助王安石推出免役法。要知道王安石变法中,免役法乃是最成功的变法之一,以至司马光尽废诸法,王安石于江宁叹息,居然免役法也废。但赵顼准备重用李肃之,以其作边帅,王安石却说,承之晓吏文,使为都检正或可,若作帅即不通物情。

由是让赵顼留下不好的印象,虽然其执法刚正不阿,一直未得到重用。

王安石农田水利法一直执行得不错,其中最大功劳者乃是大太监程昉,由此被一些旧党恨之入骨,纷纷攻讦,王安石视若不见,程昉忧愤而死。

王安石理财,有两大功臣,一是“诬告”欧阳修的蒋之奇,然王安石又看不到。二是薛向,这个人太厉害了,连反对变法的宋史也给予了“干局绝人,尤善商财,讨算无遗策,用心至到”的评价。

王安石生病,薛向送了几株紫团参,也就是党参,虽贵,到了他们这一级别,也不算太贵。王安石拒收,那也罢了,他又对赵顼说,“不知薛向为近臣,如此诬罔圣听,合行法否?诬罔如此而不治,不知于义理何所当……薛向取陕西六年钱谷、金银、匹帛出入细数两本,扰人至多,请罢之。”

若不是这几个人,你还变个鬼法!

然后推荐吕公着,吕公着虽是旧党,还好。

黄庭坚,书法大师,都懂的,然其修《神宗实录》时却十分恶毒。

钱公辅,前面重用,后面立即打王安石的脸。

神经病邓绾。

真正的小人邢恕。

元佑乱政的首领之一刘挚。

这样用人,如何不亲叛众离?

王安石还算好的,至少找出一些能用的人,赵顼更糟糕,郭逵、高遵裕、徐禧……

“小乙哥,首先你要找出一些人,其级别是都头、副都头、十将,但其必然符合几个要求,其人不太贪,只要贪得不多,容忍之,毕竟禁军风气已是如此。”

“有一些才能,才能不易甄别,其人须识一些字,训练时不太松懈,有一些武艺,其就算是有才能了。”

“对你不能称为亲近,但至少不抱着敌意。”

“将这些人找出来后,对其进行拉拢,甚至可以打出我的名号,说官家对我赏识,我拒绝了制科试。”

“昌郝,官家似对你确实赏识。”

“小乙哥,那个不用管了,你且说一说,否则有人以为你出身低微,又会轻视于你。”

“然且不能操之过急,须用数月时间进行拉拢,但这个拉拢不是给其好处,无外乎请他们偶尔出来吃一顿饭,表示一下亲近之意即可。数月之后,若有三两都头或副都头,七八十将支持你,便可掌控全营。或有许多人不服气,然而各自为战,不足为害。”

“训练如何?”

“未掌控全营前,稍严之,掌控全营后,亦不能操之过急,渐严之。”

“做私活、贪墨如何?”

“先不问,掌控全营后,亦不能全问,然那时可以拿一两过份者开刀,用之骇猴,须知一条,水至清无鱼,大环境容不下清廉了。”

“你是说,容许少贪,但不能贪得太多,容许其让手下做少量私活,然不可过份?”

“差不多吧,其分寸,你一定要拿捏好。”

“空饷若何?”

“须知,各营编制名义上五百人,皆不满之,你们这一营已有四百二十余人,纵吃空饷,数额也不多,且吃空饷,与你这一级别无关。莫问之!”想说这个,那得罪的人海了,且多是一些有来头的大人物。

“你是指使,渐渐摸到官场的边了,然你是武官……”刘昌郝想了想,说了说曹彬与狄青的故事,在宋朝,身为一个武官,只能低头做人,否则下场就会很惨。

梁小乙茫然若失,刘昌郝说:“且莫失意,不说你,纵然是官家,亦不能欲所欲为。这些乃是权术,想要服众,终极却只有两条,一是你自身的能力,若是你能文能武,武艺出众,技压全营,下属又渐渐会诚服矣。二是以身作则,凡训练、出勤、战斗,你必然身先士卒,下属又会渐渐诚服。还有其他的,诸如执法须公平,下属少贪行,你却不能贪,尽量地关怀下属,是关怀,而非是殷勤,这个分寸也要拿捏得好。大约就是这样吧。”

应当还有,但刘昌郝也想不出来了。

梁小乙坐了良久,不是坐,而是将这些记下,最后站起来说:“我去韩师傅家。”

“应当要去的。”

梁小乙成为指使后,许多人根本想不到是刘昌郝的功劳,皆以为韩大虎教了梁小乙了不得的武艺,许多乡里无赖跑到韩大虎家门口,想要拜师学艺,将韩大虎弄得不胜其烦。

但韩大虎心里面清楚,他问:“梁小乙,你为何迁为指使?”

别说武艺的啥,梁小乙虽身强力壮,谈武艺,不练上三四年休想好得起来,可能他们那一营中,便有身手比梁小乙好的人。

“我也不知。”

韩大虎恼了:“我是你师傅!”

这个恼不仅恼梁小乙欲藏拙,也是被一些无赖来学艺弄得烦恼的。

梁小乙被他相逼,只好悄声说:“韩师傅,刘昌郝议论了时政,被官家与诸相公召于中书相询,官家似乎很是欣赏,欲让刘昌郝参加制科试,然刘昌郝欲养小娘娘,未答应。不知说了什么,官家也将我召于中书,可能因此,得以升迁。”

至于其他的,梁小乙就不清楚了。

“官家召见刘昌郝?”

“冬至前落雪的第二天。”

那时韩大虎还在教场呢,不过韩大虎也反应过来:“是黄嵬山?”

“正是,韩师傅,莫要让小娘娘知道,否则她会担心。”

“他真让朝廷重视了?”韩大虎瞪大眼睛,觉得很不可思议。

“不仅是那篇文章,刘昌郝诗词也厉害,满城皆传唱之,故那篇文章刊印出来,引起朝堂重视。”

“我就知道,他非是凡物,梁小乙,你是我徒弟,也要努力,勿要让他将你丢下。”这个也想攀比,但韩大虎又喃喃道:“那些燕子、山猫、凤鸡,又岂能是凡物。”

“凤鸡真类似凤凰?”

“你自己去看。”

梁小乙回山滩看,正好庄父在喂“凤鸡”,一个个吃饱了,展翅飞翔,梁小乙惊呼道:“真乃是真凤凰也。”

凡是第一次看到它,且看到它们飞翔鸣叫,都会惊讶。

庄父说:“它们那会是凤凰!”

秋天前还好一点,秋后,这些漂亮的大鸟找不到吃的,不但早上来到村子,下午也来到村子找吃的,还啄公鸡、狗,小孩子。凤凰得多高贵哪,那有如此下贱凶狠的凤凰,一起大失所望,纷纷说,它们确实是漂亮的野鸡。刘昌郝反而舒坦了,看到赵顼红色的公服,便知道宋朝忌讳不多的原因,终有些说不清楚。

即便说它们是野鸡,也是一种漂亮的,不怕人的野鸡。眼下无所谓,未来一旦山上开发出来,仅是这些野鸡,便能吸引无数游客过来。他将这些道理讲了出来,自家客户得心中有数,莫以为它们贪吃,便讨厌它们,又安排庄父每天早上下午抽空,主动到渠尾去喂食。

庄父说了,梁小乙也有些失望。

但还好吧,之所以啄小孩子,是许多小孩子想摸它们,不然也不会啄人。

过年,拜年,让刘昌郝意外的是孙耆长带了一些礼物来拜年。

之所以来拜年,与山塘无关,那是交换,乃是为苜蓿的,那天刘昌郝带着孙耆长看薛勇家羊吃青贮,看完了,又带孙耆长去山上看苜蓿根,果然扎得深。孙耆长又问,为何不能养猪?刘昌郝答道,能养猪,我不正用它们在养猪?但不建议你们村养,猪虽是杂食性动物,然搭配青贮有限,不像羊,以青贮或青饲料为主,搭配少量糠秕豆枯就好了。

刘昌郝说这个,还沾到一个运输问题,刘梁村离乌头渡有四里路,临到孙岭村便变成了六七里路,比到山滩还要远,尽管修了路,运输多少是一个麻烦。

孙耆长回去后,又带了孙岭村的一些人过来看。当然,水土好了,对刘昌郝家也有利,然而最大的获益者还是孙岭村本村人,且刘昌郝承后会提供一些苜蓿的种籽。

来拜年,是一种感谢,相比于两个村子的恩怨,也算是难得。继续拜年,拜完年,梁小乙与凤凤插钗,但婚期却放在了年底,张大魁夫妻心思,大伙是懂的,仅“养一年”,已经松了很大的口。接着梁家摆酒席,梁小乙回京城。

由于未落雪,“新田”灌溉渠也修好了,大伙去山上锄草,马上就要忙碌,不过与去年相比要好得多。方波与伍贵来到刘家,伍贵要去洛阳买花树,方波去的更远,还是信阳军。

“方二郎,你这次去信阳军,须托当地牙人,由当地牙人发动当地人去寻找。”

“我已经联系好了。”方波掏了掏怀中的信。刘昌郝非要种银杏,几人只好打听,说是秦岭有,谁去秦岭找树,然后又打听出来,说是大别山有,但比棉花好,方波在京城寻到了两个熟人,写了“介绍信”,至少不是两眼一抹黑。

“仅是银杏一种,估计数量也不多,不能用船兜得太远,时间也耽搁得太久,须用车,且用驴车。”

出了京城,马车罕难看到了,多是牛车或驴车,牛车稳、载重量大,然其速度太慢,太慢便会耽误时间。正说着,外面走进来一个白净极其秀气,约二十岁出头的青年,他问:“谁是刘梁村刘昌郝?”

“我是,你是?”

“我是陶庙村陶家小娘子的相好。”

刘家几个人脸色一起垮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