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 第166章 瘟疫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第166章 瘟疫

作者:喵小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8:11:51 来源:小说旗

李景隆也在一旁附和:“上楼呗!方司柬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就这些学子,比方夫人差多了。”

李褀愣了下,随即想到有关蓝溪的传说,笑着点点头:

“也对,有方夫人在,这些人的言语确实对方兄毫无影响。”

随着李褀来到三楼靠窗位置坐下,方时望着下方人来人往的街道,不由得感叹一句:

“近几年,应天府的人越来越多,也不知道其他府县是不是也一样。”

“别的地方不知,此次去广西赈济灾荒,那边的人确实越来越多。”

方时轻笑出声:“听说李兄一直在为陛下赈济灾荒,不管哪个地方发生洪涝干旱,李兄都是第一人选。

想来过不了多久,李兄以后要统筹全大明救灾一事了。”

李褀没有谦虚,轻微点头回应:“陛下让我明年去开封府找蓝复,以后救灾都要找军队帮忙,想来也有这层意思在。

不过此次蓝复这么大功劳,居然没有升官,只给了他家送了份牌匾,我怕被其刁难。”

李景隆摇摇头,一脸不赞同:“不升官才是准备大用,你看方司柬,一直都是九品。

再说蓝复已经是指挥使,蓝玉那些义子,只有他坐到这个位置上。”

方时也在一旁附和:“复哥不会拿朝廷大事开玩笑,你放心吧!”

“你们都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李褀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方兄刚好在,我有一事相询,望方向不吝赐教。”

“请说!”

“家父已经年近七十,虽已辞官在家,可陛下一直让家父暂理御史台之事,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

我想让父亲彻底放下朝中事务,学学静诚先生,可家父却一直不同意,方兄是否有什么办法?”

[这是什么意思?想通过我转达给标哥,还是有别的原因?]

方时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韩国公也是从苦难中而来,他已经习惯为国出力,李兄又何必如此。

你要让韩国公放下国事,最起码也得给他找个事情做,总不能天天在家钓鱼看书。”

李褀长叹一声:“我想让父亲去翰林院参与编修经典,可他说没有这个能力,其实就是与仲孚先生不对付。”

李景隆撇了撇嘴:“这还不好办?反正承志部助教不够,实在不行就让他去教那些官员。”

“他不想去,不知方司柬可否去我家一趟,帮我劝劝父亲。”

此话一出,李景隆低垂头颅,眼中满是狐疑。

[想见方司柬,直接邀请即可,何必这么拐弯抹角。]

[若真只是劝说,又为何不找陛下和太子,找方司柬有什么用?]

方时也微微垂下头,让人看不清他表情,给自己倒了杯茶后,才缓缓开口:

“李兄,韩国公已经年近七十,他想做什么就让他做什么,只要他开心即可。

我们这些做小辈的,又何必强求呢?韩国公经历了乱世,其想法自然与我等这些人不同。

若其他事情,我自然不会推辞,可让我将自己的理念,强加于他人身上,恕我不能接受。”

“哈哈!是在下唐突,我自罚一杯。”

说着,就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方时不是傻子,李善长这个人他是万万不能私下接触的,不为别的,就因为李存义的儿子是胡惟庸的侄女婿。

有这一层关系在,若有人想对付李善长,这就是最好的理由。

他要是跟李善长扯上关系,难免会被朱元璋怀疑,一旦被怀疑他就不可能像现在这么顺利,执行计划。

在三人交谈之时,道衍也来到了谨身殿,恭恭敬敬的等待朱元璋问话。

“方小子跟你说了吗?”

道衍微微鞠躬:“方司柬想让小僧在安南当张角,其他事小僧一概不知。”

“不仅要做张角还要做黄巢,明白咱什么意思吗?”

道衍郑重回答:“明白!小僧会让当地门阀、权贵、全部消失。”

朱元璋满意点头:“不错!既然方小子推荐你,想来你有祸乱天下的能力,咱现在想知道,你有具体章程吗?”

“小僧确有想法,想先从安南镇国寺入手,只是时间会长点。”

“三年!”

朱元璋冷冷开口:“咱只给你三年时间,不管你怎么做,三年后这安南必须成为地狱。

你若做不到,咱就换人,想清楚再回答。”

[做不到就得死,贫僧敢说做不到吗?]

[让出家人去造地狱,也就你能说的出口。]

道衍露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陛下,小僧是个出家人!”

“屁话!咱也当过和尚!你们不是一直都说天下都是空的,你在天下就在,你不在天下就不在。”

道衍下意识想要辩驳,想到坐在龙椅上的是朱元璋,只能深吸一口气:

“瘟疫!只有瘟疫才能在这么短时间,让安南陷入地狱。”

“可以!从安南国南部开始,北部靠近大明,不能随意去弄。

还有,此疫病一定要大明大夫能救,瘟疫开始之前,先收购安南国和周边国家治疗瘟疫的药材。”

道衍郑重点头:“小僧明白!”

“去吧!过完年就去福建邵武找谢家,他们会带你去安南。

都尉府的人会帮你,有任何事都可以让都尉府和谢家帮忙。

蓝玉在云南,若是需要配合,就让都尉府的人去找蓝玉。”

“多谢陛下!小僧一定不负所望。”

从谨身殿出来后,道衍松了口气,面对这个洪武帝,他是一点也不敢放松。

[这是铁了心要拿下安南,乌斯藏将来怕是也要拿下,以后说不定又得去乌斯藏。]

[唉!白帽子送不出去了,只能通过这方式来一展所学。]

而坐在谨身殿中的朱元璋,眼睛还死死盯着道衍:

“标儿!咱看这和尚,怎么越来越不顺眼,有种直接砍了他冲动。”

朱标头也不抬,语气平淡:“人之常情!在我们眼中,和尚一般都是慈悲为怀。

而道衍能说出瘟疫,足以让我们改变对和尚的印象,就像方司柬所说的,孝与悌相冲突,不断冲刷读书人的理念,会让有些读书人精神崩溃。

不止是您,儿子刚刚也想杀了他,不过人各有不同,只要他能为国出力,他为人如何显得没那么重要。”

“那就让他一直去祸乱其他国,方小子说的没错,这些邻国狼子野心,不灭他们可以,但是一定要削弱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