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 第84章 一旬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第84章 一旬

作者:喵小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8:11:51 来源:小说旗

方时离开永昌侯府后,快步前往东宫,既然纸张价格下降,他完全可以开始下一步计划。

在东宫等了半个时辰,方时才见到匆匆赶来的朱标,见其眉眼间的阴郁之色,方时忍不住问出声:

“太子殿下,发生什么事?”

朱标摆摆手:“没什么大事,就是有人开始插手军队,最近都尉府人手不足,无法快速调查清楚。”

“纸张一事吗?”

“是!”

朱标走到主位,缓缓坐下:“方司柬有什么好办法吗?”

“殿下还记得那些文官吗?有了纸张,这些人也该有所用处了。”

“胡惟庸案?”

方时郑重点头:“在赎罪过程中表现好的,可以安排他们去卫所教书。

这些人对于官场的弯弯绕绕异常熟悉,有他们帮助,相信很快能查清。”

“他们会尽心?”

“会!”

方时斩钉截铁:“没有人想着再去过苦日子,只要给他们一丁点希望,这些人会拼命去做。

而且,那些人总有些是被无辜牵连,朝廷也该给他们一个机会。”

[原来目的在这啊!方司柬真是看的远,在替那些人求情时,就想到今天吧!]

朱标眼中泛起淡淡笑意:“也好,有些官员还是能做实事。

曹国公世子、常家两兄弟、还有王政,最近在各地收购了大量的粮食,听说是你的主意。”

“治河先治沙,反正他们无所事事,便想着让他们带着人去黄河上游植树造林。”

“是吗?”

朱标轻笑一声,没有继续开口,心中暗暗思忖:

[蓝复、李景隆、林易,这是救灾物资全齐了,而且都是直接找蓝复。]

[河南会有大灾吗?孤是不是也要准备准备?]

方时有些心虚,急忙转移话题,从怀中掏出一张纸递过去:

“殿下,国子监以后就用这种纸,王家已经说了,这纸他们不赚钱,能收回成本就可以。”

朱标接过纸张,拿起毛笔轻轻划了个痕,轻声赞叹:

“好纸,你让王家有多少做多少,尽快铺满大明。

给王家一个恩典,即日起,他们可以穿绸纱,让他们多跟其他商人聚聚。”

“微臣明白,会引导好这些商人,让他们为大明出力。”

朱标没有回话,而是对着殿外招了招手,很快就有一个内侍捧着盒子走来。

内侍将盒子放在方时面前,随即躬身退下。

这时,朱标温和的声音响起:

“再过一旬就是婚期,这是孤送给你的新婚礼物。”

方时急忙起身行礼:“微臣谢过太子殿下。”

“打开看看!这东西你一定喜欢。”

[你把玉玺送我,我都不喜欢。]

方时缓缓打开盒子,里面放着一本,眼前三个大字令他久久无言。

‘连山易!’

“咕咚!”

方时吞咽下口水,艰难转过头看向朱标,眼中满是不敢置信:

“殿下,这是真的?”

“不知,不过内容有别于其他易学,看完受益良多。”

“多谢殿下!”

方时快速合上盖子,将其紧紧抱住怀中:

“不管是不是真的,微臣都当它是真的。

微臣这就回去,把他刻在墙壁上,说什么也不能再让它失传。”

“喜欢就好,你去一趟谨身殿,父皇有事找你。”

“现在吗?”

“嗯!”

方时缓缓退出宫殿,心中有些狐疑:

[老朱找自己干什么?]

在方时走出宫殿的刹那,朱标就在纸上写下‘河决’两个大字。

沉默良久后,又在后面加上原武两字,看着‘河决原武’四个字,朱标陷入沉思:

[推荐蓝复去原武附近的卫所、植树造林又推荐他们去找蓝复帮忙。

还有林易这个商人,也是找蓝复,加之蓝复是军队参与救灾先锋,答案很显然。

难道方司柬易数也很厉害?可以算出黄河决堤?

这个林易应该就是方司柬要等的商人,可惜被王家抢先一步。]

忽然,朱标脸色一变,快速在纸张上写下,退伍将士、商人、徭役、军队救灾几行字。

口中不自觉喃喃道:“没有在朝官员,为什么一个文官都没有?”

方时也想找文官帮忙,然而现实不允许,鬼知道哪些文官会牵扯到空印案,还不如从零开始。

朱元璋找方时也是因为空印案,他希望方时能有办法解决空印的弊端。

“方小子,可有办法解决?”

方时暗暗一叹:[老朱真的早已知道,不是一直被蒙在鼓里。]

“运输路途遥远,粮食损耗无法避免,除非将粮食全部转化为银两。”

说到这,方时顿了顿,有些犹豫不决:

“还有一个办法,不过有些弊端。”

朱元璋淡淡吐出一个字:“说!”

“县到府、府到布政司、再到应天,每段路程按往年数额,定出个损耗范围。

弊端则是,随着和平日久,人口增多,税收也越多,会让贪官铤而走险。”

[一个是一条鞭法、一个是丁税,不管老朱选哪个,以后变法都容易实行。]

朱元璋不置可否,转而说起别的事:

“曲阜那边来人了,跟鲍恂可是相谈甚欢。”

方时听出朱元璋话里的意思,鲍恂师从吴澄,属于朱熹的再传弟子,在学子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宋濂。

曲阜来人和鲍恂相谈甚欢,这说明程朱理学和孔家准备联合起来。

[都是学易的,怎么可能不知道履霜、坚冰至,还是小看人了。]

方时现在很希望,老朱直接举起屠刀,杀得一干二净。

“陛下,法墨两家均出于孔子门下,如今大明正本清源,谁敢说孔圣人是错的?

孔圣人的弟子除了曾子,还有子夏,总不能说亚圣一定就是孔圣嫡传。”

“你有办法就好!”

朱元璋拿起奏疏:“编修经典只能通过辩论和事实打败他们,其他手段没用。

你得注意,他们一定会将自己的理念加入进去,别让他们得逞。”

“微臣明白!”

对于曲阜,方时在意却不是很担心,高高在上的人有时候比身无一物的人还好对付。

曲阜因孔子而兴,也会因孔子而败,得益于晋朝抛弃仁义礼智信,而选择以孝治国,便注定了孔家衰落。

出了皇宫后,方时马不停蹄前往京营,最近由于要筹备婚礼事宜,方时很久没去京营。

今日纸张到来,他需要及时开启布置,为原武决堤后的事情做准备。

方时进入中军大帐,只见蓝玉正与怀远侯曹兴,边吃橘子边聊天:

“我跟你说,这橘子酸,让你儿子每天吃一点,你很快会有大胖孙子。”

“你媳妇还没生,你怎么知道一定是小子?”

“我女婿说的还能有错?吃、快吃,我这里还有很多,你一会带点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