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我要回农村 > 第200章 写信封

重生之我要回农村 第200章 写信封

作者:遍地沧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08:14:33 来源:小说旗

林驹又想起了二舅家。

“我记得二舅家赵平大哥会画画吧,他现在干什么”?

“没什么事儿,就在家里帮着干点活儿”。

“你告诉妈爸,叫他们谁去二舅家一趟。大哥要是愿意,就到咱们学校来。将来的照相学员都需要布景,就叫大哥来画布景,卖给学员。学员们都需要布景,回去也用的上,价钱稍微便宜一些,人家也愿意买”。

“二舅家没有钱,咱们借给他点儿本钱,买布,买颜料画笔什么的,他赚了钱再还给咱们。二舅家比较困难,咱们也算是帮他们一下”。

“会画画的人不多,就是叫咱们亲戚知道了,别人也说不出什么”。

“另外一点非常重要,就是一定不要说这个学校是什么老林家的,老黄家的。这就是三道河中学的学校”。

“咱们现在虽然有几个钱儿,但是比咱们厉害的人物有的是。还有的人有红眼儿病,羡慕嫉妒恨。当面不敢说什么,背后搞鬼也完全可能,所以我们还要夹着尾巴做人。丛姐的事情,不就是个教训吗”。

“林驹说的对啊,林驰,天大,你俩还真得小心啊。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这回就是叫小人给算计了,来,老弟,咱们喝一个”。

其实关于用人的事儿,林驰和黄天大还是做了不少工作的。

两人自己已经有了一份儿名单。

其中包括做饭的两人,烧锅炉的一人,打扫卫生一人,治保一人,收发室兼打更一人,车夫一人。

另外准备买一匹马,做一台马车,来回拉点货,兼干一些零活。

锅炉工是以前就在这里烧锅炉的,治安保卫的,是三道河的一个退伍兵,以前当过侦察兵,三十多岁,就是三道河本地人。

外地学员来了,必须保证他们在这里的安全。校内也需要维持秩序,做好防火防汛防盗一类的工作。

这些人来了,每个月可以开三四十块钱的工资,这个报酬,不比车站、粮库等单位的工人差,所以有很多人愿意来。

虽然不承诺给转正,但是,将来给三道河中学挣钱多了,仍然有转正的机会。

林驹、黄天大、林驰3人算管理人员,丛丽、刘承宇、何青山、陈辅材是教学人员,加上外围的赵平和西大甸子基地的林嘉胜,以及7个工人和打字员,一共有17人。

这个人数,即使在三道河,也算是大单位了。比车站、粮库、供销社、邮局、信用社、烟站、电管站等单位人数都多。

吃过饭,丛丽去编写教材。

林驹、黄天大和林驰则开始写信封。

这个信封,将来就是装招生简章的。

林驹把从周春颖那里拿来的安东省行政区划一书撕开,分成三个部分。

“咱们一人一份儿,就照着上面的地名写。这一批都是省内的,安东省不用写,哪个市也不用写,就直接写县、乡、村,每个乡中学一封,每个村的学校一封,村委会一封”。

“老四,光给村里写不就行了么,为什么还给学校寄信”?

“二姐,学校收到了,都是老师看。在农村,老师是文化人,见识总要比别人高一些,也多少有一些威望,说话比较有分量”。

“哦,我明白了”。

唉,我一说你就明白,不说你就糊涂。

“老四,我的字不好看,能行么”?

“不好看没事儿,写的清楚点,邮递员能看懂就行。不过,将来写多了,你的字也就练出来了”。

都说字如其人,可是到了你这里怎么就不准了呢?

人长得倒是挺好看,一笔字写的,就像鸡爪子似的。

“我的天啊,怪不得你要印五万个信封,原来我还寻思你又抽风了呢”。

你说你个林老三,叫我说你什么好呢?你从哪里能看出我是抽风的人?

“驹子,照你这计划,将来全国都发信,怕是五万个信封都不够啊”。

“不够将来再印呗。不过,光是封口和贴邮票,就得费些工夫啊”。

“写信封,装信,封口,这些活都得咱们自己干,贴邮票就不用了”。

“老四,不贴邮票也能邮出去?那咱们不是捡了大便宜吗”?

林驹恨不得一头撞死。

林老三,你怎么就这么能想好事儿呢。邮局白给你邮信啊?

“占不着便宜,不过是省点事儿。虽然不用贴邮票,但是还得给邮票钱。这叫邮资总付。邮局收了钱,盖上戳就行了”。

“我就寻思没有那好事儿嘛”。

林驰这会儿又明白了。

“驹子,这么写总是慢了些,有没有简单的方法”?

“天大,你们说呢”?

“我看将来多了,咱们几个写不过来,就雇人写。给学校的学生几个钱,叫他们写。学生人多,写的快。他们也能挣几个钱,买点儿好吃的补一补”。

“二姐,你觉得给多少钱合适”?

“写一个信封给一分钱,一天写上三四十个,也就几百个字,也用不了多一会儿,耽误不了学习,就能挣个三四『毛』钱,一个月写上十天,也能赚个几块钱”。

“驹子,我看这这招儿行”。

“你们觉得行,等这批邮出去之后,就跟曾校长研究一下、另外,你们定下来的那些工人,明天也跟曾校长说一下。虽然咱们用什么人他不管,但也要跟他打一下招呼,走个形式”。

“唉,可真是麻烦啊,还不如以前倒买倒卖省心呢”。

你们以为钱是那么好赚的啊。

“老四,能有人来学习吗?我怎么总是觉得这事儿有点悬呢”?

“咱们发出去这么多信,总会有人来的。只要头一批学员学好了,他们回去挣钱了,就会带来更多的人来”。

“据我所知,咱们现在还是头一份儿,有的是人想学手艺,找不着地方呢”。

“是啊,现在想学手艺,都是跟师傅学徒,多则几年,少则一年。白给师傅干活儿不说,师父兴许还留一手。哪像咱们这么快,交点钱就能学到手艺”?

三人一直写到晚上十点,一共写了八百多个。

第二天林驹去绿江,把打字机给韩蝶送去。

林驰回林家堡安排亲戚的事情,黄天大跟曾校长打过招呼之后,通知工人来上班。

晚上林驹回来,三个人继续写信封。第一批就准备发两千封信。写完信封就装信封口。

学员来学习的程序,是先报名,按照人数排班后,这边去信通知入学日期。

这样安排,虽然慢了一些,但可以防止人数过多和过少,造成混『乱』。

等到将来运转成熟了,再考虑随到随学的形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