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我要回农村 > 第208章 秘密生意

重生之我要回农村 第208章 秘密生意

作者:遍地沧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08:14:33 来源:小说旗

在这里投资,可以分长期利益、中期利益和近期利益三个方面来考虑。

长期利益就是等待土地不断升值。

中期利益可以分两方面来考虑。

从保守的角度来说,就是用农场或者果园这样的项目作为幌子,避免土地闲置被收回。

这样虽然赚不到多少钱,但是留下几个人,保持基本的收支平衡还没有什么问题。也不至于再往里面搭钱。

比较积极的方案,就是开办一些利润比较高的项目。

珠江三角洲将来会成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许多农民工将从全国各地涌到这里来。

对这些工人进行基本的技术培训,就是一条生财之路。

近期利益,就是把卖技术资料的事情,放到这里来。

这样做,最起码有几个好处。

首先是这里远离三道河,这个生意完全可以在这里秘密进行,自己在这里赚多少钱,都没人知道。

相反,如果在三道河,外地的大量汇款到了三道河邮局,根本就瞒不住别人。

钱多了,树大招风,就可能引来麻烦。

一般的老百姓,林驹倒是不在乎,顶多也就议论一阵子而已。

这里面最大的隐患,就在于钱多了,林驹跟三道河中学的合作关系就可能暴『露』。

一旦别人发现这样一笔巨大的财富,竟然是林驹他们个人得到了大多数,而三道河中学只得到了25%,就完全可能引来有些人的干预。

毕竟林驹跟三道河中学的这种合作关系,在产权上是模糊的。

现在技术学校的经营活动,都是以学校的名义进行的。双方一旦翻脸,三道河中学就可以把所有的权利都收回去。

包括林驹的办学思路、开办的各个培训班项目,都可以收回去,他们自己经营。

这样一来,林驹就是白白地给别人忙活了。

林驹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三道河中学的领导们,包括曾校长、钱主任度没有这个心思。

但是。他们没有这个心思,不能保证别人就没有。一旦上级介入了,到时候他们也顶不住。

在林驹的前世,有许多像他这样,带着红帽子的企业家,就是因为这种不明晰的产权关系,产生了纠纷。

他的一个朋友,跟绿江的汽车配件厂合作,最后自己辛辛苦苦创下的家业,都被人家收去了。

这样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必须引起足够的警醒。

其次,在这里悄悄地进行,就跟技术学校剥离开来。这部分钱就可以独享,不用跟三道河中学分成。

再次,南头现在已经是特区,在全国的知名度远远高于风城和三道河,对于外界的顾客来说,可信度更强一些。

此外,可以把家里现在闲置的资金给利用上。

目前,林驰负责的长途贩运生意和技术学校的产生的利润,已经足够应付技术学校、西大甸子花卉苗木基地、蔬菜大棚基地的日常花销。

这一年以来赚的钱,还有三十多万,躺在黄天大家里面睡大觉。

这些钱不敢曝光,不能存在银行里面。今年雨季的时候,为了防止钱发霉,林驹和黄天大还不得不象做贼一样,大门紧闭,把钱拿出来晒一晒。

与其偷偷『摸』『摸』地藏在家里面,倒不如投到这里来升值。

目前特区这里,不缺政策,有着宽松的环境,这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历史『性』机遇,哪里能轻易放过呢。

这里也不缺人才,全国各地许多怀才不遇人士,都到了这里。以后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向这里聚集。

这里临近香港,也不缺乏商机,有很多生意可干。

唯一缺乏的,就是资金。

三十多万虽然不是个太大的数目,但是个人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的,绝对是凤『毛』麟角,全国也找不出多少来。

即使对于一家企业来说,三十万也不是个小数目。

所以,三十多万块钱,在这里还是能干成很大事情的。

就这么定下来,干了。

晚上水桂回来,林驹就跟水桂说了自己的想法。

但是他只说了要先在这里占个地盘儿,至于卖资料的事情,林驹没有说。

“林阿弟,我倒是欢迎你到这里来,不过你自己可要想好了”。

“水阿哥,我已经想好了,你看看哪里有合适的地方”?

“我舅公家里那边,倒是有一片果园,上个月我到舅公家,他还问我是不是愿意承包下来。明天不妨去看看”。

“距离这里多远”?

“有五六里路吧”。

这个距离还算合适。

“明天过去看看”。

水头乡水头村,这里就是水桂舅公的家。

水桂的舅公黄阿福,就住在果园边上。

这个果园有三十多亩地,里面有三百多棵橘树,一百多棵茶树。剩下的一些地方,密密麻麻的分布着一些夹竹桃。

夹竹桃在东北算是一种园艺观赏树木,但是在这里不过是一种野生树种,很多地方都有,没有多大经济价值。

“你们来晚了,半个月之前,叫一个西川人给承包了”。

林驹不禁心里一沉。

也是个外地人,看来有眼光的,还是大有人在啊。

这个家伙下手这么快,难道也是象我一样的打算?不会也是个重生者吧?

看来,果园是不行了。

不过,林驹没有绝望。

他的『性』格,就是认准的事情,绝不轻易放弃。

“舅公,这些日子,有没有外来的人,内地人,香港人到这里看土地,打算在这里办工厂的”?

“后生,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昨天还真有两个港商来看了,又到村里去了”。

“舅公,能不能领着我们到村里去,见一下村长”?

“行啊,村长就是我侄子,走,我领你们去”。

这里距离南头城只有五六里地,其实也属于经济特区的范围之内。城里搞开发,这里距离这么近,林驹不相信他们就会无动于衷。

现在这里没有大规模的开发活动,只是因为开发浪『潮』还没有形成,许多人还在观望阶段。

已经到了这里的人,绝大多数手里没有资金。

现在,基本上没有几个人会想到,这个小小的南头,在几十年后会发展成为全国前几名的一线城市。

到了村部,见到了村长黄佃发。黄阿福介绍一番,寒暄一阵,进入正题。

“我想在这里办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了解一下征地的有关政策”。

“想到这里来办企业”?

黄佃发立刻来了兴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