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我要回农村 > 第237章 明算账

重生之我要回农村 第237章 明算账

作者:遍地沧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08:14:33 来源:小说旗

第二天,林驹到了西大甸子这里。

原来的草甸子,今年已经开垦出了十来亩地,作为苗圃。

这块地,主要栽培银杏树和天女木兰花。

幼苗在这里生长三年之后,再移栽到别的地方去。

按照林驹的估计,三年之后,随着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放开,可以有更多的土地用于流转。

到了那个时候,就可以把牛圈沟整个承包下来。这些树苗有了落脚之处,也可以把牛圈沟占据,阻断将来化工厂的进入。

“驹子,这是今年的账目,你看看”。

林嘉拿来了账本,林驹也不客气,就看了起来。

账本上的记录,包括每天用工的人数,另外还有名单,以及给每个人发放的米、面、肉、布匹等实物。

这里需要不少劳动力,但雇工还是个敏感问题,不能直接给钱,所以就以还人情的方式,给发放一些实物。

收购树苗的数量、单价、金额,从林驰那里收到的钱等等,都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

从去年西大甸子开张的时候,就开始记账,这个习惯就一直保留下来。

现在黄天大去了南头,林嘉胜自己在这里负责,在这方面就更加谨慎。

对于这种做法,林嘉胜非常理解,并坚决支持。

他完全接受了林驹亲兄弟明算账的原则。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他可以理直气壮地做事儿,清清白白地做人。

自己在钱上没有什么猫腻,就不怕任何人说什么。

林驹看了一下账本,见没什么问题,叮嘱了林嘉胜几句,就回到了家里。

林甲寅和赵杰英见他回来,自然非常高兴。

林甲寅特意到村里走了一圈,最后在老鹞子那里买了五斤河鱼,回来给林驹炖上吃。

胡巧也带着孩子来了,见到林驹也很热情。

林驹以前虽然看不惯胡巧,但现在人家也没有什么『毛』病,来了就把孩子给了林甲寅,帮着赵杰英做饭做菜。

终究是自己嫂子,林驹也不能说什么,以礼相待就是了。

要吃饭的时候,林骏照相回来,也到这里蹭饭。

林甲寅高兴,开了瓶酒,跟两个儿子喝了一顿。

吃过饭,林驹也不停留,就到了朱老师家。

此时马家堡子学校已经开学,林驹不愿意到学校去。怕到那里之后,老师多了,晚上又要喝酒,就叫朱老师媳『妇』儿到学校去把朱老师找回来。

“呵,林老师,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天回来的,资料整理得怎么样”?

“头一批交给你姐姐了,这里又有一批。剩下的,再有半个月就整理完了”。

“效率挺高嘛,比我预想的要快”。

“主要是有钱就有动力,干这个赚钱,谁不着急啊”。

“对了,我把钱带来了,把第二个月的钱结了”。

“不着急,大伙儿都信得着你”。

朱老师其实也希望结账,不过是客气一下而已。

“早晚也得给,现在结了账,我心里也清净了”。

“也好,我拿账本去,你核对一下”。

朱老师那里账本,里面一笔一笔的,每个人抄写了多少篇稿纸,多少字,该得多少钱,总数多少,都记得清清楚楚的。

“朱老师,真不愧是数学老师出身,这帐记得清清楚楚的”。

“不清楚不行啊。亲兄弟明算账,咱们关系好是好,但在钱上该分清楚,还是要分清楚。有多少人,就因为钱的事儿,闹得家里不安宁,朋友反目成仇”。

“去年老沈家那哥俩,对了,就是那回想要吞你飞碟钱的那哥俩,合伙儿倒卖牲口,就因为钱的事儿不清不楚的,最后打了起来。现在两家都不来往,像仇人似的”。

朱老师把整理好的资料拿出来,林驹清点了一遍资料,又数了钱,把钱给朱老师。

“你清点一下,看看对不对”。

“那我就点了”?

“当面点钱,没『毛』病。出了门儿,你说少了,我可不认账”。

朱老师很快点完。

“好了,没问题。驹子,我问一句,你弄这些资料,真的只是给学员们用”?

他问着干什么?难道知道我的用意?不会啊。

现在除了黄天大和关馨知道,就连二姐我都没告诉啊。

“对,就是给学员们用的”。

“林老师,我给你出个主意,你要是觉得有道理,不妨试一下”。

朱老师神神秘秘道。

“什么主意”?

“这些技术资料,都非常实用。现在就缺这样的资料。不光咱们这里缺,别地方也缺。你要是能印刷出来,兴许就能卖上一笔好钱”。

林驹心里不禁一惊。

果然到处都有聪明人啊。

随随便便一个山区小学的普通老师,都能想到这一招。

这不正是我的思路么。

朱老师能想到,将来也会有别人想到,或许现在就已经有人在琢磨着这件事儿呢。

看来,我还真得抓紧时间,先拔头筹。否则,有别人先行一步,可就被动了。

林驹谢绝了朱老师喝酒的挽留,回到了技术学校,连同第一批资料,就开始筛选、分类,整理。

朱老师的话,让林驹有了危机感,但还没有动摇他的决心。

发财的主意有很多,能想到的人很多,但是能做到的,却未必有多少。

有的人想到了,并不想去做。

有的人虽然想做,但没有能力做到。

仅仅以出售技术资料这件事儿为例,就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首先是搜集资料非常困难。

象林驹那样,在京城花费了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这一点就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花这么多钱找老师整理资料,也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此后的印刷资料、印刷广告、信封、找各地的地名、写信封、装信等一系列劳动,也非常繁琐。

象林驹这样,花那么大代价在水头投资,更是找不出来几个人。

这一次,林驹动用了三十多万块钱来干这件事儿。这样一笔巨款,在这个时候更是没有几个人能拿得出来。

无论是在创意、组织这些软件上,还是资金、场地、资料这些硬件上,都没有几个人能具备林驹这样的条件。

所以,林驹没有理由害怕别人的竞争。

真正的竞争,其实是在林驹第一批生意成功之后。

如果有某个聪明人,把林驹的全套资料都一下子买去,然后把这些资料都扒下来,复制林驹的模式,就会跟林驹形成竞争关系。

这样一来,对手的成本就要比林驹低很多,起码林驹前期搜集、整理资料的这些投入,对手都省了下来。

所以,林驹必须在第一批就大规模地覆盖全国,抢占先机,尽可能地收获更多的客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