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我要回农村 > 第425章 真是不巧

重生之我要回农村 第425章 真是不巧

作者:遍地沧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08:14:33 来源:小说旗

车很快到了三道河,顺利地见到了曾校长。

云霓给双方做了介绍,尽管曾校长对于经贸学院对林驹的处理很不满意,但人家大老远来了,他也是老油条,还是表示了礼貌性的欢迎。

“你们来的有点儿不巧,前几天林驹已经走了”。

“走了?去哪里了”?

徐老师问道。

“到南头特区邀请外商,到这里考察,他说过个十多天能回来,开车去的,估计现在已经到了南头”。

谭副院长和李主任对视一眼,不禁心里一沉。

“我们想见见他的家长”。

“林驹的父母在林家堡住,离这里有五六里路。你们不要着急,今天有些晚了,就在这里住下,食宿问题由我们学校来安排。明天我带着你们去见林驹的父母”。

“也好,到了这里,就听曾校长的,给你们添麻烦了”。

“没关系,从京城大学里来的,能到我们这山沟里来,是给我们面子。不过,我希望你们有所准备,林驹恐怕不会回去”。

“为什么”?

谭副院长心里不禁有些恼怒。

我们都亲自从京城回来了,给足了面子,究竟还想要怎么样?

“你们不要误会。要是早点儿来,或许还有挽救的可能。但是林驹现在即使想回去,也走不开了”。

“还有什么事情能比回去上学重要的?这是一个农村孩子走出农村,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机会”。

李主任还在坚持他的看法。

“对于别的人来说,兴许是如此。但是对于林驹来说,他还真的不把上大学看作多么重要的事情。林驹现在正在做一件大事儿,这里也离不开他”。

“什么大事儿”?

徐老师顺口问道。

在某种程度上,她也赞成李主任的观点。

“林驹正在办一个服装厂,规模一千人的合资企业。”

“一千人?”

谭副院长不禁脱口而出。

“一千人,是林驹个人跟外商合资的企业。几百万资金都是他自己投资的”。

“几百万资金?林驹哪里来的这么多钱?他的父母是什么人,家里有海外关系吗”?

“他的父母就是普通农民,也没有海外关系。林驹的钱,都是他自己赚的。”

林驹开着一台车在学校转悠,几个人也都知道。

不过林驹说那是他朋友的车,学校也就相信了。

林驹平时出手大方,比较有钱,几个人也都知道。但是万万没想到,林驹竟然能一出手就办一个一千人规模的合资企业。

刚刚20来岁,就能有这样的大手笔,实在是难得一见。

“林驹回来的时候,我也曾经劝过她,叫他回学校去。但是他坚决拒绝。不是我打击你们的积极性,这次你们来,希望也不大。”

几个人原来还信心满满,听得曾校长一说,不禁心凉了半截。

原来,自己非常看重的读大学机会,在林驹眼里,似乎还真的不重要啊。

一时之间,几个人竟然有些手足无措了。

“林驹的姐姐就是我们技术学校的校长,我把她请来,你们可以跟她说说”。

“好,就麻烦曾校长了”。

技术学校已经搬回了三道河中学,林驰现在又回到了三道河中学办公,就是当初林驰和黄天大的那个办公室,跟曾校长的办公室只隔了几个屋子。

曾校长打了电话,林驰很快就来了。

谭副院长几个人就见到一个二十二三岁的漂亮姑娘,打扮的似乎比京城那些女孩还要时髦。

这就是技术学校的校长?她才多大啊。

林驰已经知道是经贸学院来的人,也猜到了他们的来意,曾校长介绍了一下,就一一握手寒暄。

“真是不巧,我弟弟到南头去了,走的时候他说,最快也要十来天才能回来”。

徐老师就把这次来请林驹回去的事情,说了一遍。

“林驰同志,这是我们学校方面的失误,让林驹同学受了不公正的处理。现在还希望给我们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

“徐老师客气了。我弟弟的性格我最了解。他回来的时候,我们全家都劝过他,叫他回去。甚至现在我都希望他能回去读完大学”。

“但是谁说也没用。我们也就接受了这个事实。林驹从头到尾,都没有说一句抱怨你们学校的话,你们也不用感到过意不去”。

“现在他创办服装厂和新技术学校,两大摊子的事情,都要他一个人张罗。现在他确实走不开。即使你们见到我父母,估计也没有什么用处。就是他们也改变不了林驹的决定”。

见林驰都这么说,谭副院长几人一时间竟然无话可说。

曾校长见出现僵局,急忙打圆场。

“林校长,麻烦你给你二姨打个招呼,一会儿就到那里招待一下贵客,再安排一下晚上住宿的事情。一会儿你也过去,跟云主任一起,晚上陪陪徐老师”。

“好,我这就去安排一下,一会儿见”。

“好,一会儿见”。

林驰出去,曾校长站起来。

“几位远道而来,就看看我们三道河这个小地方,我领你们出去转转,正好过去吃饭”。

“好,那就客随主便”。

李主任答应一声,曾校长就带着几人出去,先到了学校后面。

现在,三道河中学的再一次扩建,已经开始,工地上一片忙碌的景象。

“这是我们学校的新校舍,今年开建,明年夏天竣工。秋季启用,开始大规模招生”。

“届时,复课班的将有七十到八十个班,四千名复课生,加上应届生和其他班级,学生将达到六千多人,成为绿江市最大的中学和安东省四所超级中学之一”。

“曾校长,你们哪里来的这么多生源”?

说起这这件事儿,谭副院长就感兴趣。

“全国招生”。

“全国招生?这可是个创举啊”。

“是啊,说起这个创举,还是林驹的功劳呢”。

“林驹”?

“是林驹提出这个计划的”。

于是曾校长就把事情说了一边。不仅仅是这次扩招的事情,就连当初三道河中学的强项突破计划等等,都说了一遍。

几个人在来的路上,云霓曾经说过一些关于三道河中学的事情,他们还将信将疑,以为云霓在故意夸大林驹的功劳。

没想到,云霓说的还远远不够。

关于三道河中学原来崛起的过程,现在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曾校长就把林驹的贡献都说了。即使实话实说,没有夸大之词,也足以让几个人震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