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1982:说好的创业,我怎么名震文坛了? > 第四十四章 搬家去县城

到了县里,全家租房、日常花销得一百多。

小妹办转学花个两百块钱找找关系也够了。

开小卖铺就麻烦了,首先要要租个好位置的铺面,然后装修一下,买一些货架、柜台、秤这些经营设备,最后进货,到时候说不定还要雇个店员打小手。

这算下来,小卖铺的投资也得六百块钱。

这笔版权稿酬是足够的,而且家里还有存款呢。

刘曼如又担心道:“开小卖铺这事太不稳定了,说不定竹篮打水一场空,这要是把钱全赔了,那可就麻烦了。”

“东子,你看还是给你姐想办法找个正式工作吧,就是进个供应商店当个正式售货员也好呀,这铁饭碗是旱涝保收,国家的人,也饿不着肚子!”

“也不用再像纺织厂那样看人家脸色了。能少很多麻烦,再说,你姐要是有个正经工作,那要嫁人也容易一些。”

说话的时候,刘曼如还拍了拍桌子。

姜月娥眉头紧蹙,“妈!结婚不结婚那是我自己的事!再说我现在才22岁,着什么急?”

“在国营商店里面伺候人还要看别人的脸色,要是咱们自己开个小卖铺,那就是给自己赚钱!”

“东子都看好的事情,我觉得错不了!就这么着吧。”

刘曼如见自己的女儿如此,心中很是失望,“你说你咋就不长记性呢?”“前些日子为什么公安能够找上门来?不就是因为你还没嫁人闹的?”

“要是你已经嫁了人,厂子里面那些人也不会找你的麻烦。”

刘曼如对自己的女儿如此苛责。

姜月娥怒气冲冲,不愿再跟自己母亲说一句话,只顾低头吃菜。

场面一下子冷了下来。

姜东道:“妈!大姐的事情是大姐自己做主就行了。你也别多掺和,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可不是不是包办婚姻的时候。”

“再说了,纺织厂那事儿大姐做得对!那个刘传平狗东西,被大姐拒绝后,居然还耍手段。”“这口气,日后我一定要争回来。”

“姐,你就把他当个屁放了吧。日后你的成就,肯定比现在镇上那个纺织厂厂长都要牛逼。”

姜月娥被这么一夸,心中的不高兴消散了一大半。

刘曼如被儿子这么一说,也不再责难姜月娥,只是叹了一口气,“妈和你爸都没读过什么书,也没什么文化,都听你的吧。”

姜东能够感受到,在这个家里面,自己是最有话语权的那个人。

当天傍晚的时候,姜东带着姜秀秀到了沈秋艳家中。

这是姜东时隔多日的第一回登门。

这段时间,沈秋艳也再没有来找自己的麻烦。

一见到姜东,沈秋艳全家人都警觉了起来。

见到姜秀秀之后,沈秋川和沈秋澄两个人立刻慌张的要躲。

“站住!”姜东厉声喝住二人。

“咋回事?”任红梅站出来问道。

“你们家沈秋澄和沈秋川两个人在学校里面欺负我,也该道歉了吧。”

沈秋艳在旁边笑道:“欺负?没这回事儿吧?是不是就是几个同学之间的打闹啊?”“秀秀,你也真是,未免太小题大做了。”

“道歉!”姜东厉声道。

任红梅和沈秋艳见姜东这个架势,跟那天在姜家院子中看到的一样,心中不由一慌。

那时候,姜东面对两个公安都不怕,自那之后,姜东身上就有一股无形的气场。

沈秋艳把自己的两个弟弟揪了过来。

“快,给人秀秀道歉!”“你们两个怎么作孽的?”“都一五一十说出来。”

沈秋川和沈秋澄两个人讪讪地说了“对不起。”

“我希望这事情没有下一次。我们两家没有任何瓜葛,最好也不要有仇恨。”

等到姜东走后,沈秋艳打了自己两个弟弟一人一个耳光。

“谁教你们这些的!好的不学,居然敢欺负女孩子!真不害臊!”

“姐!我们也是为你出气。”沈秋川和沈秋澄委屈的说道。

“出气?我的气用你们出?你们老老实实学习,考个大学比什么都强。”

说完之后,她又回到了自己的屋子里面。

任红梅跟了过来,看着床上的一大包东西,神情中满是可怜。

“秋艳!深城那么远的地方,你只要一去,指不定出什么事儿了?再说了,出这么远的门,爸妈也不放心你呀。”

“要打工什么的,去省城不比去那边儿好?”

沈秋艳继续收拾着东西,手上动作不停。

“妈,啥也别说了,这事儿我已经定了。”“我跟张欢都已经约好了,三天后的票都已经买下了!”

“张欢都说了,他哥哥在那边打工赚了钱了,说是那边遍地都是机会!人家那里是经济特区,省城怎么能够比得上?”

“放心吧妈。去了那边我就给家里写信,挣了钱,也给家里寄。看看姜东今天那个样子,颐指气使的,鼻子不知道要翘到哪里去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沈秋艳的鼻音重了起。“哼!他以为自己当个作家了不起。以后我赚的钱,肯定要比他还多。”“娶不到我,我要让他后悔一辈子。”

任红梅看着自己的女儿,长叹了一声。

一个女孩子远去万里,去陌生他乡。这让她这个做母亲的,怎么能够放心的下呢?

三天之后。

一辆货车拉着姜东全家人的家当,从虎头村离开了,直奔县城而去。

同时,火车站,一辆列车缓缓启动,准备向南而去。

沈秋艳坐在卧铺上,茫然的看向车窗外。

“秋艳!等着瞧吧,咱们去了那边儿一定能赚大钱。”在她对面,她的“朋友”张欢高兴地说道。

郡县是一个不大的地方。

八十年代的时候,人口才三十万,在县城的,差不多只有十万多人。

为了兼顾大姐的小卖铺和小妹的高中。

姜东把房子租在小城东边,这里距离县城中心和第一高中都是一里地,走路方便。

为了安顿好全家人,姜东租了一间四居室。

这样的话,爸妈一间房子,大姐、小妹、自己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房间。

为了在县城中心找一个好地段的位置开小卖铺,姜东和姜月娥开始了连日的考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