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弹道 > 第527章 “炉膛”长沙城

大弹道 第527章 “炉膛”长沙城

作者:骑龙攀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17:52:29 来源:小说旗

这场集结会议开了大半天,阿南惟几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计划。

首先,驻扎在新墙河一带对第6师团、第40师团跨过新墙河,斜向西击溃对岸的长沙第20军,打开大军进攻长沙的左翼。

随后,第3师团在第6师团右翼投入战斗,将汨罗江南岸地区的第37军击溃,以此打通长沙的右翼。

这样,突破重庆军在新墙河、汨罗江构筑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后,汲取二次进攻长沙使用闪电战术纵深直插长沙城却导致后方被长沙军截断的教训,阿南惟几计划让后续部队这三个师团的现有战果、消耗长沙军队的作战力量,而三个师团则继续进攻长沙城。

最终的目标,是在消耗一定量的长沙守军之后,在飞机坦克和水面舰艇的火力掩护,以及独立混成第9旅团、第34师团等等多重有生力量配合下,一举拿下长沙!

为了牵扯长沙的注意力,阿南惟几还命令11军分布于各自驻地的军队从南昌、宜昌、高安等多路方向进攻长沙,当然他们不是进攻主力,也不会投入大量人马,这些方向的进攻只是要为了混搅开战之后薛伯陵用兵的视线......

计划汲取了前两次进攻长沙的教训,但其实相比二次进攻的作战计划,改动倒不是很大。实际上,阿南惟几也并不觉得二次进攻长沙的作战计划有任何问题,那份计划可是差点打下长沙城的,自己只要在原有计划的基础上作一些调整就好。

地图之前,讲完自己第三次进攻长沙计划的阿南惟几看着笔直坐在下面的一众中将和少将们,自己会指挥他们,用夺下长沙这件事让帝国陆军部明白,虽然南下征战东南亚可以给帝国创造更多的粮仓,但是当整片中国的土地全部纳入帝国统治之下时,这辽阔的幅员是任何东南亚小国所不能比的。

最后,上首位置的阿南惟几说道,“诸位,为11军的荣誉而战!”

阿南惟几前面坐着一众鬼子各师团、支队的中将和少将们听着司令官阁下的整盘计划、尤其是听了最后这一句话后,一众鬼子中将与少将们脸上纷纷浮现出征战的意志。

司令官阁下说得对,11军在长沙城两次无功而返,这已经成为11军的耻辱了,耻辱必须要用鲜血才能洗刷掉!

这些中将与少将们有足够的底气再发起对长沙的进攻,尽管各师团在二次进攻中都有不小的损伤,到现在第十军除却必要留下的守城部队外,能对长沙进行征战的兵力就在小七万余人之间。

但是相比长沙的敌军,这些鬼子军官很确信长沙的重庆军损失远远比自己惨重,而根据情报,长沙赖以为底牌的第十军和74军都双双遭到了重创。

从阿南惟几到坐着的一众鬼子军官都确信着,二次进攻长沙对薛伯陵军队的沉重打击才过去一个半月,短时间是不可能恢复战斗力。

阿南惟几下达针对长沙的第三次作战令之后,无论是新墙河对岸、还是撤离到原先驻地的各路鬼子,都开始进入备战状态。

九战区长官部,鬼子的频繁调动第一时间被发觉。

对于此刻的薛伯陵而言,他心中正憋着二次长沙会战中,自己骄傲轻敌导致十万兵力损失的一口气。

第二次长沙会战的失败让薛伯陵总结良多,在得知自己不会从九战区长官的位置上被撸掉后,他就在不断反思总结在二次会战中自己所犯的错误,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他已经总结出了一套对付这个阿南惟几的战术。

开始以新墙河为第一道防线、汨罗江作为第二道防线依旧不变,但是以往在捞刀河与浏阳河分设的第三、四道防线改成了在捞刀河与浏阳河之间布设第三道防线。

削减一条防线,不是因为兵力在二次会战中锐减十万,而是为了运用自己自创的一套新战法。

他自己命名为天炉战法!

这三道防线修筑纵深梯次的据点工事,各自以纵深阵地逐节抵抗,并适时将其引到浏阳河边的长沙城下,当日军主力深入之际,用四周集结的大部队向心围歼。

而这个“心”就是长沙城!

这是薛伯陵总结前两次长沙会战之后,作出的大胆决策。

他明白,长沙对于现在的11军而言,已经不是一块战略要地那么简单,也成为了中华大地上的一面抗日旗帜。经过报纸的大规模宣传,日军11军两次进攻长沙无果之下,长沙城已经成为国民心中的“抗日之城”,他相信鬼子也看重这一点,看重此刻打掉长沙就能重创全国的抗日信心。

那么当适当诱敌、将长沙城横陈在11军眼前的时候,薛伯陵相信,这个一心想要建功立业的阿南惟几一定会长驱直入的。

也只有长沙,才能死死吸引住这个既小心又急于建功的阿南惟几。

而自己创造的战机,就是等阿南惟几的大军聚集于长沙之际,自己各路大军在运动中快速形成合围,不给他反转的时机!

是的,要说这套战法与之前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此刻的薛伯陵已经不是立足于打退鬼子的进攻,而是要把阿南惟几的军队留在长沙大地上!

所以,当听到鬼子调动似要发起新一轮进攻的时候,心中计划已定的薛伯陵脸上虽然沉着,但是心中已经充满了欲要洗刷二次会战失误的耻辱。

起身站到沙盘之前,现在这套天炉战法最重要的就是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军队守住充当“炉底”的长沙城。

守住长沙城的军队不能多,多了阿南惟几会对进攻长沙有所顾忌;可是也不能在鬼子的进攻下一碰就碎,这样还没等自己完成大军合围、向心攻击,长沙就会被破城了。

选哪支部队才能既让阿南惟几放下对进攻长沙的疑虑,又能不会在鬼子进攻下一碰就碎呢?

这些日子里,薛伯陵就一直在思考“镇守炉底”的军队,和委员长通气之后,在二次会战中,在捞刀河以一己之力硬抗了四个师团合围的第十军映入眼帘。

除了本身的战斗力外,让第十军镇守长沙城、镇守“炉膛”还有一个好处。

那就是当阿南惟几知道镇守长沙的是第十军之后,心中多少都会轻视在此次大战中损失惨重的第十军,认为损失惨重后就两个月的时间里,能恢复多少实力?

只要有那么一点轻视,都会加重阿南惟几对长沙的觊觎。

其实这也是这些日子里,战区好武器、优质兵源尽挑着第十军补充的原因所在。

不过就是有件棘手的事,李玉堂现在闭门谢客,自己让吴逸志三顾茅庐都没有效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