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弹道 > 第63章 成绩公布(2)

大弹道 第63章 成绩公布(2)

作者:骑龙攀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17:52:29 来源:小说旗

“啊呀呀,也有你!”

“啊?真有我呀!你们帮我看看,我叫秦大鹏。”

“呀,真是有你呀!”

“我考上了!哈哈哈!我看到了!我上榜了!”只要是考试,只有运气极佳之辈,未成想到自己能上榜的哥们很是兴奋雀跃。

“走,我请你去吃饭!”秦大鹏搂住左右两边的人,高兴着要请吃饭。

“走什么呀!看看谁考第一。”

“对,看看前几位是哪些人物。”

“高重华,你上榜了么?”李崇挤进了人群,视线从一张张红榜上晃过去,尔后拍拍高重华的肩膀。

“没有,你呢?”

李崇摇摇头,“我也没有,走了走了,后面还有呢,不用着急。”

“有你的名字嘛?”看到李崇从人群里钻了出来,站在自家黄包车旁的林婉如上前问道。

“才出来后一半,自然没有名字。”

“呦呦呦,某些人很自信嘛,不怕名落孙山,上不了榜?”

“这点儿信心没有,那还考什么考?”李崇抬首自信的说道。

“李兄的这份气度令人佩服啊!”旁边的高重华双手对着李崇一抱拳。

“哈哈,你不也老神在在的杵在这儿么?”

“我俩,好戏应该在后头!怎么也得压轴出场嘛。”

在门口对面蹲坐了一会儿之后,校门里最后一张大红纸出来了!之前已经上榜的同样蜂拥上前,他们要看看这位列前五十的究竟是哪些人?一般而言,进了前五十,若非身体素质或者政治上面出现重大问题的,都会顺利成为当期黄埔生的一员,而且会得到重点关注和培养。相比于其他初试者,他们已经得到了进入黄埔大门的入场券。

所有人视线下意识的往右上角。

右上角的三个名字比其他的47个名字字体要大,很醒目,因为这是前三甲的名字。

“太棒了!李兄,你是第二名!不愧是港大的高材生!”

“高兄也不赖嘛,第五名,祝贺你!”李崇嘴上说着,视线看向了第一名的名字“岳德香”,只能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个道理在港大的时候李崇就明白了。

“我也祝贺你!我们以后就是同学了。”两人双手握在一起。

旁边众人看着二人,眼中露出厉害的神色。

“哈哈,有我,有我啊!”

“恭喜恭喜啊,考得真不错!”

进入前五十的人看到自己的名字,语气兴奋,相互勾肩搭背,当他们走进黄埔的大门,未来再出来时,就将是军队的同行!抗击日寇的战友!

中央军校第一道门的二楼柱子后面,教育长陈继承站在旁边看着大门前红榜下神情欢欣的上榜学子,嘴角挂着笑容。

“继承兄,在看什么?”代理校长蒋百里端着茶杯走了过来,忙活了三天,蒋百里才松下心喝了口茶润润嗓子。

刚上任不久的教育长陈继承双手握着栏杆,“当年太宗说过一句‘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如今有下面这群莘莘学子,又何愁我黄埔后继无人?”

“哈哈哈!”两人相识一笑,“另外,继承兄,委员长的意思是这一期多招录一些,淞沪战事如今愈发激烈,一个装备满员整编师早上开上去,晚上只有几个人侥幸退下来。底层士兵还好征集,但是有素质的指挥军官随着战事的进行会形成一个巨大的空缺。委员长的意思是这一期可以再组织两次招录考试......”

“李兄,前面酒楼我做东,庆祝一顿?”走出人群,高重华提议说道。

李崇指了指走过来的林婉如。

“哈哈,了解。”高重华拍拍李崇的肩膀,“这是我的住处,当然后天我们又将齐聚黄埔,哈哈哈!”

“怎么样,考上没?”看到李崇从人群中出来,林婉如上前问道。

“你这是问的什么问题?我可能考不上嘛?”李崇得意的竖起两根手指,“怎么样?某些人的话过得硬吧。”

“哟,某些人尾巴要翘起来了吧。”话虽如此,林婉如也替李崇高兴,高兴之中也有着对当军官危险性的担忧。

1937年夏,时年18岁的李崇,以第二名的初试成绩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成为第十四期的学生!

……

“乓乓!乓乓乓!”林家别墅前,林婉如拍着铁门上的铜环。

“小姐,李少爷。”里面跑出丫鬟彩云把门打开。

“考上了!恭喜你啊,年轻人。”林父穿着黑马甲,坐在沙发上正看着关于前线报道的报纸,听着女儿高兴的声影放下手中的报纸,招呼着李崇坐下。

“也不能说考上了,毕竟还有下面的体检、政审之类。”

“不用谦虚,你第二名的成绩妥妥进得去了。”林远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能在高手云集之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这给林远带来的震撼着实不小,他深知以往从黄埔中走出来的那些品学兼优者如今已站到了何等的位置!

哪怕就是没有打仗,升迁不容易的时候,这些成绩优异者走出军校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轻松升至尉官甚至校官。现在淞沪地区**正在和日军在血潭里打滚,而且有愈发激烈的态势。就自己得到的消息,第三战区苏州战区司令长官部目前已经成立并且投入运转,由南京大本营直接指挥,扩大目前在张文白将军指挥下的淞沪会战!

大量兵员的投入会带来指挥位置的大量空缺,虽然这个时候进军校是危险的,指不定出了校门就要被拉到战场上去实战,一颗流弹就能轻易的带走小命,万事皆空。

但是那也得从军校毕业之后再说,参照以往黄埔生的学习年限,在一年半至两年不到的时间。现在日寇大举侵犯,军校就算可能会缩短学习年限,那至少也得一年朝上,再短就学不到东西了。

而淞沪会战中日两国开打之始,日寇就嚣张的喊出要三个月灭亡中国,委员长可是拍着桌子骂“娘希匹”的发誓要在上海阻击日寇三个月。所以林远认为淞沪战场三个月基本就能出结果,那个时候,因牺牲带来的指挥位置大量的空缺就会急需人才的补充。地方派系自有自己晋升的那一套,但中央军里委员长可一直钟情于黄埔毕业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