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弹道 > 第66章 黄埔第一课

大弹道 第66章 黄埔第一课

作者:骑龙攀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17:52:29 来源:小说旗

看着四周同学们若有所思的神情,蒋百里没有让问题盘绕在众人心头太久,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想‘明清大家们’所言的四个字就可以一笔概括之,那就是‘经世致用’!将在这里所学致力于国家民族的独立富强!军事强则腰杆硬,腰杆硬则底气足,这样才能让中华民族在列强面前摆脱积弱的固有印象,才能将日寇赶出中华去!”

蒋百里越说越有劲,114寝室周围聚集的学生越来越多。

这下半年以来蒋百里越来越感觉自己的身体不得劲儿,自己不畏惧死亡,只是现在国难当头,他想把更多的东西灌输给这些未来冲在第一线来抵挡侵虐的同学们。

自己非黄埔嫡派,因为早年种种老蒋对自己并不信任,想用又不敢用,只给予了高参、顾问等虚衔。到了而今六旬的年纪,自己最高兴之事莫过于三。一则心血之作《国防论》出版、二则老蒋最终开辟淞沪战区,采纳了自己“以空间换时间,坚持长期抗战,拖垮、埋葬日寇”等一系列主张、最后就是老蒋因此而“报之以琼瑶”,任命自己为代理校长,委托自己培养抗战英才。

年已六旬,上战场已经上不动了,老来能为国家民族教授一批学生,倒也不错。

“校长,国父恢复了中华,那您觉得今时今日之我们又该如何才能振兴中华?”开口的是四川人唐宇才。

“按理,一个国家要富强振兴,首推开启民智,推广国民教育,扫除全民族的愚昧落后和封建。但那是按部就班和平过渡的说法,如今日寇大举入侵,欲行蛇吞象之举,那么我认为乱则以武平天下!”

“可是校长,您认为我们淞沪战场上我们会打赢吗?中日双方国力相差很大,我们的制空权和制海权相当于没有,沿海沿江对于日本军舰而言,构不成任何抵挡。”坐在前面的李崇接着问道。

李崇没想到这位蒋百里校长还知道自己的名字,“从纸面数据上中日两国实力之悬殊正如这位李崇同学所言,但请同学们记住:以今时今日之局势,首要大事就是坚持抗战!固然日本国在军事、工业、经济上都胜于我中华许多,但他们受限于国土面积狭小,战争物资如油料、钢铁都十分有限,难于长久消耗,我们虽经济工业落后,但胜在地大人多。也正如此,我泱泱中华一国之根本,永远不会出现如日本国‘大阪可抵半个日本’这般,全部国力集中几个城市的情况,所以日本军部以为攻占下北平、上海、广州甚至于南京,就妄图葬覆掉我中华民国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换言之,诸君不用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未来的阵地、守城日军上有飞机,下游坦克大炮,势必在局部占据优势,这是暂时的。以我中华之大地,一路西上山峦叠叠,在纵深腹地之处,步步为营,层层设防,持久消耗之!哪怕今后一城一池的失利也不要迷茫,同学们一定务必要树立抗战到底的信心!”

说到这里,蒋百里情不自禁的站起来,“......欲抗击日寇,强国富民,则以今日之所学,强我中华之军事,这不正是诸君入我黄埔门的意义所在吗?”

“哗哗哗,哗哗哗!”同学站了起来,掌声四起。蒋百里校长这一堂初入黄埔第一堂夜课坚定了在座同学抗击日寇的决心,在他日十四期这第一总队的黄埔学子走出黄埔校门时,他们一个个奔赴在抗日的前沿,成为了坚定抗日的中坚力量。

“好了,同学们,时如逝水,望你们在黄埔的这段时光里,每天有所得,今后走出黄埔校门的时候,承接前人光荣,不堕黄埔威风。试问诸君能否做到?”

“能!能!”

“哈哈,好,那么现在就洗漱休息吧。”

“百里兄刚才的一番言论,于我俩人也是大有裨益啊。”从学生寝室出来之后,教育长陈继承感慨着说道。

“乱世出英豪,这是一批好苗子,教好了就是他日走上战场抗击日寇的主力军!”

“是啊。”教育长陈继承点头,从今年春起,原教育长张文白将军辞去教育长职,走上淞沪抗日的前线,自己继任了这一职位。除了荣耀,“黄埔军校”四个大字也代表着沉甸甸的责任。这里是军队军官的摇篮,如何挑起这个担子往前,是陈继承一直在思考的。

清晨六点,哨音响起。每个人开始起床洗漱,吃完早饭接下来还不是课堂教学以及训练,而是进行甄别考试,包括试卷复试以及谈话。

其实报道后的这三天就是进行这一项工作,一则防止出现有初试替考等作弊现象,二则这也是综合初试成绩之后的分班考试,入学的750名学生并不是分成各个班级进行统一的教学训练的。三来嘛,也算是给这些初入黄埔的学子一些缓冲适应黄埔节奏的时间,

何谓“黄埔节奏”?那就是从早上起床号响起。睁眼的那一刻开始,洗漱、穿衣、叠被子必须五分钟内完成,然后集合出操,出操完早饭用餐15分钟,以此类推,多出的时间将会全部用于学习操练,晚上睡觉只允许在光板床上铺一条毯子,盖一条棉被,衣服在衣架上挂好,无论冬夏不允许盖在被子上,这也是一种纪律。

三天后,750名同学综合成绩以及自身特长,被相继编入步兵大队、炮兵大队、工兵大队、交通大队四个直属大队,编入之日起到中期考核时,按照考核成绩由低到高相继会被编入入伍生总队、高级班、军事教导队,有某方面特殊天赋,比如精于电台、军事无线电台编码的,则另有任用。

步兵大队人数最多,下设五支分队,总队长陈开甲,李崇被编入步兵科一队,任命为一队的队长。在中央大学学化学出生的高重华以及初试第一清华大学学机械出身的岳德香两人被编入炮兵大队下设的一队和二队,一个学习研究炮弹,一个学习研究大炮去了,同样分别担任两队的队长之职。

至此,真正的黄埔学习生活才正式开始。

PS:强烈推荐百里先生的《国防论》,至于那个时代,战略大家莫过于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