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真不是学神 > 第1854章 你为什么不早说?

我真不是学神 第1854章 你为什么不早说?

作者:曾经拥有的方向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18:00:10 来源:小说旗

薛城进入稳步的发展期时,鲁国另一座大岛所在州,修岩州州城外数十里出,一片广袤的平原地,苏恒正带着一丝感慨看向左右,修岩州一州,也是八成平原,一成多湖泊河流,外加山岭。

在此刻州城修岩府,却正上演着一场旱灾。

海量农村、乡镇的百姓,面对已经三个多月滴水未下的天气,无不面露忧愁。

常理来说,这是不应该的,鲁国所在地,算是亚热带,一年三熟,一亩地丢下种子,不去打理都能收割200斤以上的麦子,一年一亩至少六百斤以上,这气候和齐国差不多。

一家四口只要有十亩地,算下来至少就是六千斤以上的收成,一个成年男子一天三顿,吃两斤,也才吃700多斤,6000斤?一家五口也轻松养得起。毕竟封建时代,有多少人是一天两顿的?有多少并不会吃饱,只是吃个半饱的?

表面数据看,就算一个季节大旱颗粒无收,也能熬下去。

但,事实真没这么简单,就像齐国只要落户,一人就送十亩田,以后你还可以垦荒,开垦了新田就是你的,单人上限五十亩。理论上齐国的农民,一家四口能有200亩天的上限。

可在鲁国,经过无数年土地兼并,失地的家庭都不在少数,就说一家四口没有一分地,指望在城里做工养活自己的,大把抓,目前的平原农田里,家中无地帮大中小地主耕种的佃农,才是占据百姓中最主要群体。

这些佃农,耕种一年,收成基本是三七分,佃农拿三,地主拿七,有更苛刻的达到了二八,你辛苦操弄一季农田,到了收获的时候才拿二成,什么都不做的地主拿八成。

一亩地一季若只有二百多斤粮食,你最多留下六十斤,少的四十来斤。一年算,一亩地就是一百多斤的样子。

当然,这是撒下种子不去打理的数剧,实际上很多佃农都是精耕细作,亩产可以翻倍,一年二百斤以上。

但是国家税收,农税方面,地主们也会甩到你头上,再加上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一家佃农家庭,哪怕是精耕细作一亩地,最后落到手里的不足百斤。

四五个人齐上阵,租种地主十亩田,总收成也就是七八百斤。

七八百斤,一个成年男子一天三吨吃两斤计算,一年的口粮,这一人份口粮,分给四五个人吃??

若没有荒年,还能熬一熬,顶一顶,一旦出现旱灾水灾之类,哪怕只出现一季,就算佃农家庭到不了饿死人的地步,也会饿的奄奄一息。

苏恒横跨千里抵达修岩州,州府所在地,就是感觉到了,这里的旱灾即便还没爆发到最严重的程度,还没出现饿死人或者卖儿卖女的地步,可很多家庭已经有了一定的绝望感,甚至也有不少,都有了逃荒的打算了,反正这一带,八成以上人,都只是佃农或者无地的手工业者。

匆匆感应了一番修岩州的大体情况,苏恒的视线,也很快落在了一条变窄的河流旁,一群穿着粗布麻衣的青年身上。

“墨家,这里竟然也活跃着不少墨家,看来就算我不出手,这个灾年也未必不能对付。”

……

苏恒对墨家印象深刻,好感度很高,十多里外那一群墨者,大越三十多人,此刻做的事,也正和旱灾相关。

………………

修岩州州府所在地,地理位置相当优越,不止地处修岩岛最中央,四面八方是坦阔平原,在北部二百多里外,还有一个面积不小的内陆湖。

整个修岩州有16万平方公里左右,而北部的淡水湖,也足有3000多平方公里,比肩三个香港大小,比肩无灵地球华夏排名前几的淡水湖了。

鲁国内,称其为望月湖,望月湖向各方都延伸出的有河道,其中湘河,就是自北向南,一路从修岩府府城而过。

庞大内陆湖和内河航道,孕育出的修岩平原,很少出现灾荒。

此刻的湘河支线之一、被人工修建出的一条水系边,三十多墨者边走边看,为首一名中年,更是越看脸色越阴沉,男子是墨家在鲁国修岩州的墨农百领。

墨家体系,正副百领、正副五百长、正副千农令、正副万农令、正副墨农令,就是一级级逐渐上扬,百领之下,就没有十人长、五十人长之类的称为和阶级了,毕竟墨家汇聚在一起的墨者,本身就是志同道合的理想者,正副百领下,没有区分必要,谁站在道理那边,或者威望更大,普通墨农或者墨侠、墨商等等,就听谁的。

而墨家主要地盘,是在商唐两大帝国,两大帝国才是人口最多的,如鲁国这样的小国……一国之内,职位最高基本就是千农令了。

修岩府这里,能有一个正百领,基本是墨家在这州府之地,最高领袖了。

中年百领走着走着,就开口道,“眼前的丽水支脉,还是我们墨家内的墨工同袍出力修建的,为的是让望月河的河水,覆盖更多的农田,免得出现旱灾,丽水修成以后,我们也鼓励民间百姓,挖渠引水,为什么以往的沟渠,部被封填了?”

墨家修建的丽水支脉,也有上百里长,沿途若再多修水渠,在这次旱灾里,至少可以浇灌千万亩农田,远远不会让这次旱灾变威胁得这么严重。

他都记得,上次修好丽水和那群墨工者临走之前,是看着一群群百姓包括一些乡村的小地主们,在挖渠引水的。

这次在远方听闻修岩府持续几个月滴水未下,他才赶来看看,结果,以前修建的水渠被封了?

伴随着他的话,一名出身修岩府,也一直没离开过的墨农才苦笑道,“赵百领,你有所不知,那些水渠修到一半,你们离开修岩州后,这里的士绅望族,已经下令废弃水渠了。”

“甚至,这几年里原本丽水两岸的自耕农,或者小地主的田地,都已经被纷纷兼并,早已经不是他们原主人的了。”

这个时代,以往的上千年,正常士绅贵族的节操,根本不值得丝毫信任,这都是基础操作了。

大部分士绅望族,那是巴不得出现各种天灾的。

赵百领大怒,“你为什么不早说?”

开口的墨农满脸尴尬,“赵百领你们离去,是有其他要事,总不能让你们一直困在这里。”

“为了避免百领你们浪费时间,我们本地的墨农,才想着尽量研究出更先进的耕作方式,习惯等等,或者培育良种,希望能更帮助主本地平民,……”

赵百领哑然不语,他上次和那群墨农离开修岩州,就是去其他地方修水利去了。

商唐两帝国,海洋中大量的岛国,需要兴修水利的地方太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