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真不是学神 > 第1860章 拉一支民团“自保”

我真不是学神 第1860章 拉一支民团“自保”

作者:曾经拥有的方向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18:00:10 来源:小说旗

卫文广这个大贼,其实早期的时候也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大头兵,当兵就是因为家里太落魄,没出路,稀里糊涂被忽悠成鲁国官兵,然后,他在官兵队伍里,遇到了自己的贵人。

五年,那个贵人教他读书识字,认识了许多道理。等那位贵人战死后,卫文广果断逃出了军旅,足足深思了一个月,他才决定以后该做什么,造反!

为鲁国当官兵是没有任何前途的,军中贪腐横行,绝大多数将军将领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恶虎,官兵也没什么战斗力,而鲁国一旦出事,比如海盗,或者三大岛境内的流寇,一旦出现,官兵就是炮灰了。

他的那个贵人,就是在剿匪的过程中,被坑的战死的。上面发下来的刀枪衣甲,简直是神坑,出征的调拨费,又被上头狠狠克扣,搞得全军没士气,人心涣散,最后就被流匪仗着人多,一口气打崩了。

那一波流匪怎么灭的?被当地士绅豪族凑出来的两千多精锐家丁,给打崩了。

那个时期,卫文广就是他那个贵人的亲兵。

他在官方败军里,也有着一定的名望和影响力,决定日后该造反,要为造反蓄势时,他第一支私盐贩子队伍,就是从官兵败军里招收起来的。

那年的卫文广,才24岁,起步一群败军之兵,搞着走私的事,几年磨炼,才有了今天的结义七兄弟,以及几百个被精心培养出来的什长、队率之才,以及庞大的家业。

千万别小看那几百个什长、队率。

鲁**伍之中,五人一伍设伍长、十人一什就是什长带,五十人一队,设队率!

有了几百个那样的基层团队,扩充一下,能统管多少军力?

“其实,我们一直等到今年才有机会,也是运气,若是提前两三年,我们还没有这么充足的底气呢。”

“老二老三,你们各自带十几个兄弟,去薛城府南北两个方向,一旦哪里出现成规模流民,就去领着他们杀土豪,分粮。扰乱一下那两地,切记,不要像真流匪那样荼毒乡里,咱们只杀土豪,取粮食。一定要严控风气。”

“薛城府以后就是我们的根基,绝对不能乱!”

“等你们的声势做起来,我就在这里树旗,说要防备流贼霍乱上喜县,拉一支民团自保,县衙的人物,我会打点好,一旦民团扩充起来,训练一两个月,就是能打的好兵了。”

…………

吩咐着几兄弟时,卫文广也忍不住在心下感慨,没有那位贵人,他哪里会懂得那么多道理?

就是那位贵人说的,在鲁国闹流匪,根本没前途,地理纵深度太小,到处都是平原一马平川,高层士绅豪族,只要把家丁私兵集结一下,就是一支相当能打的大军,靠骑兵,靠船运,不管哪里有成规模的流贼,都会轻易平灭。

鲁国因为灾难出现的流贼,一直都是旋起旋灭。

那样的事,反而更助长了鲁国士绅豪族的强大,每一次匪乱,鲁国各地士绅都是吃的肥肠满肚。

官兵只是炮灰,能打就去试试,不行了,士绅们再接盘。

甚至,历史上,就是三十多年前,轰动鲁国还名传到现在的王三之乱……那是横行整个飞云岛,聚众十几万的乱贼,绝对称得上大贼了,可王三之乱,是士绅豪族在放任,才让王三聚众十几万。

为什么放任??

放任了,王三祸害的地方越多,失地失家的人就越多,那些人不管逃进城里卖身,还是王三之乱被镇压后,那十几万“贼兵”,不都是士绅豪族的人力资源么?

王三之乱,最终被平息,也只是云州州府,一批顶尖家族凑了两万多家丁级精兵,选了一个世家里精通兵略的人物,一口气荡平。

后来领兵的那位,官至鲁国兵部尚书,而在王三之乱前,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没有官衔的举人。

那位所在的家族,至今都是云州、飞云岛上第一世家,姚家。

姚家在目前的鲁国,也是属于萧家之类顶尖豪门的小弟圈子,和修岩州第一世家唐家,不相上下。

“在鲁国,闹流贼是没前途的,只有变成坐地一方的霸主,推行军功授田制,才能守得住,我们的民团建立起来后,兵丁上了万,就和老二老三你们的松散团队汇合,围攻府城!最好是计取,不给那些豪门集结家丁的机会。”

“过程里,任何人只要立功,就授田,战死者授家属良田五十亩,春秋战国时代,为什么是先秦一统天下?就是因为军功授田授爵,整个秦国上下,闻战而喜。”

“若把修岩府的士绅豪强一扫而空,再把一府良田全部颁发给我军中将士,他们就是最拥戴我们,最有战意保护自己田产的人。”

“只要打下修岩府,我们的大业就开始了,拉起来三万大军,不止能打下修岩府,咱们也能守得住。”

封建时代,到处都是失地的佃农和手工业者,以华夏子民对土地的渴望程度而言,你只要敢打土豪分田地,就会响应者无数。

事后,只要把秦国那一套制度,在修岩府一带彻底认真的推行下去,那么鲁国高层反应过来,再调兵来平叛,也晚了。

卫家庄就在修岩府西、三十多里外,但这里不是府城直管了,是修岩府上喜县治下,以卫文广在当地的名望,只要南边北边有了成规模的民乱,他顺势说要成立民团保卫乡里?轻松的很。

以他仗义疏财的名望,有的是良家子弟成群结队来投,这就是卫文广的霸业之基,民团只要训练起来,一个月成为新军,没怎么打过实仗?不要忘了,中基层全是跟着卫文广干了好几年的刀口舔血的老兵。

曾经军中那位贵人,给他讲历史,讲先秦诸子,讲秦始皇一统天下的霸业,十分推崇秦国的军功爵制,只要有仗打,有功立,那么田地,爵位,一切就都有了。

全秦国上下,真是闻战而喜,始皇帝,就是靠那套制度,首称皇帝,开华夏历史的先河了。

卫文广也坚信,只要自己守好了根基,霸占修岩府一府之地后,会越来越好。

他绝对不是那些没有头脑的流贼。

七兄弟里老二童远大笑,“大哥放心,我带出去十几个兄弟,煽动裹挟出一波流贼,轻而易举,我也保证会尽全力练兵,练一只小精锐,大军过境,只杀土豪劣绅。”

“只要跟着我的,不管是妇孺还是老弱,都会有一口饭吃。”

他们出去是壮声势,给卫文广成立民团树借口的,不是真的要祸害一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