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红楼之贾赦 > 第35章 城

红楼之贾赦 第35章 城

作者:慕容红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20:14:39 来源:小说旗

贾政虽然想的挺美的,可是想要实施自己的这个计划,他发现其实还是挺难的。

尤其是现在的贾政干的这事儿可真心不是一般难度的,如何确保此事能悄无声息地达成,这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贾政长这么大除了读文识字之外,所有的一切都是别人安排好了的,从没有让他在所除了读书练字以外的事情上操过半分的心。

也就是说,贾政其实和后世那些“高分低能”的人一样,在生活方面完全是废材一只,而且贾政不如那些人的地方是,他是“低分低能”,纵然在读书上一途上,他也没有多少的天赋,甚至连寒门子弟的刻苦也没有。

说到底,贾政就是个彻底地霸占地丰厚资源的废柴一枚。

这样的事实目前也只有代善和贾赦看的通透,至于别人么,贾政毕竟年岁还小,又宅些,往来交际也少些,所以众人对于贾政的印象还算是不错。

少年人么,有着无限的可能,谁也不能肯定贾政不会成为下一个贾赦,这贾家子弟有些邪门儿,被打脸之后,大家也学乖了些,毕竟没有人愿意丢脸不是。

现在的情形就是,贾政想要收拾自家哥哥,所有的东西也都准备好,只欠他的行动了。

王子腾也是没想到,这个看上废柴似的贾政竟然会这么谨慎,这都过去好些日子了,他竟然能隐忍着不行动,原本瞧不上贾政的王子腾在这一刻总算是稍微地收敛了下自己的傲慢,略略地正视了贾政一二。

不过待日后知道真相的王子腾真的是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所以贾政你这么坑真的好吗?

贾政腆着自己无辜的脸,平静又疑惑地望着自己的二舅哥:我什么时候坑过人了?瞧我真诚的小眼神。

王子腾:卒!

若说贾赦自小到大一切的依靠便是对着自己无条件疼爱宠溺的祖母,那么对于贾政来说,他在这个世界上能全心全意地依靠着的便只能是自己的亲娘了。

史氏对着长子从满是期望到后来的充满憎恶,这是有个过程的,主要也是因为婆媳关系的不睦,也是因为贾赦的顽劣和不善表达,总之这其中有很多的状况。

发现长子被老太太教歪,自己指望不上之后,史氏有那么一阵子其实也是绝望和伤心过的,可就在这样关口,她又怀上了,诞下的也是合自己心意的次子。

都说这内宅的女人有了次子就代表她在后宅彻底地站稳脚跟了,所以史氏对着贾政从来都是无微不至,照顾的妥妥帖帖的,有求必应的。

有了母亲这样全方面的,丝毫没有遮掩的爱和付出,贾政和母亲的感情深厚,自然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作为儿子,他现在有了困扰和麻烦,在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想要去求助自己的母亲,这实在是一件再简单不过之事了。

可偏生吧,这事儿实在不是不光彩那么简单的,想想吧,自己要下手的那位可是自己的亲大哥,也是母亲的嫡亲儿子。

所以贾政在不确定母亲心意的情况下,有这样的迟疑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母亲和大哥之间的关系不好,甚至这么久以来,在和大哥对上之后,一直都是母亲在吃亏,这一点贾政也是看的明明白白的,可即便如此,贾政还是不确定母亲是否能接受自己这样做,自己的贸然求助会不会将自己给暴露了?

不得不说,在第一次用激烈的手段试探陷害人的时候,贾政还是露出了自己谨慎的一面,或者说是优柔寡断的一面。

不过即便如此,贾政也不认为自己这样做有什么不对,这种事情,自己再如何谨慎都不为过。

谨慎的贾政这些日子慢慢地在试探着自家母亲的底线,史氏虽然有些疑惑,可是对于次子的贴心,她还是很欢喜和满意的。

所以在儿子贴心的陪伴下,史氏简直将贾赦骂的狗屎不如了。

听到这样的言辞,贾政的好心情果然又多了几分。

“大哥也真是太过分了,明明母亲所为都是为他好,他竟然还不领情,几次三番地折了母亲的面子,甚至还让母亲和父亲生了嫌隙。家和万事兴啊,这样的道理大哥难道都不明白?可他干嘛非得这么做?”

贾政带着孩子气的恼火和忿忿不平,对着自家母亲问道。这话简直不要太贴心了,史氏也是一脸愤恨和嫌弃,可想想自己几次三番的出手不仅没有占上什么便宜,反而是落的个那样的下场之后,倒是有些丧气了。

“母亲,荣国府日后都是大哥的,现如今大嫂又掌着内宅庶务,老爷如今什么都偏着大哥,不然的话,咱们忍着点儿吧,顺着大哥大嫂一些,总还是一家人,也不好闹的太僵!”

这样的劝解无异于冰上加霜,让史氏的脸色更加地难看了几分。

“难道我这个做母亲,做婆婆的还要对着儿子,儿媳低头么?难道我这个当娘的还要求着他们不成了?”

史氏咬牙切齿,恶狠狠地盯着自己的小儿子。

“让母亲受委屈了,可除此之外,又能如何呢?儿子是个没本事的,也没办法为母亲撑腰,若是儿子能像大哥一样能耐,能受到父亲的看重的话,定然不会让母亲受这种委屈的,可惜的是,儿子是个没本事的,老爷对着儿子如今也是失望的很,所以儿子也没办法。”

听着贾政这话,瞧着他满脸的黯然,史氏率先地就心疼儿子了。

“胡说什么,你可比你大哥那个蠢小子强多了,我儿不过是年岁还轻,历练不足罢了,再者说了,读书中这事儿却不是在能一蹴而就的,只要你自己努力,虽然成不了状元,探花的,可压下他,却不再话下的,学里的先生们不都是这么说的么?你六叔也都是这话,比起你大哥来,政儿你实在是优秀的太多。”

听着母亲的这番认真安慰,贾政的心情稍微地好了那么一丢丢,可是在经过五道先生拜师一事后,贾政也不再是那个单纯的象牙塔的傻小子了,自然是知道依着自己资质和水平,想要压下大哥,只怕是难了。

“母亲您别安慰儿子了,我的能耐和本事我自己知道的,日后只希望能谋个养家糊口的差事儿,多多孝顺母亲罢了,其他的儿子也不敢妄想的。”

贾政越是将自己放的低,史氏作为母亲,越发地心疼他了。

自己孝顺,懂事,乖巧,上进的小儿子,比起贾赦那个忤逆不孝的东西不知道优秀了多少倍,可世道偏生就是这么地不公平啊!

“政儿,你万不可生出这样的颓丧之心来,身为国公爷的次子,政儿你的前程自然是光明的,且放心吧,你父亲虽然偏心老大,可也不至于丢下你不管的,总不至于让你一辈子窘迫的。”

引导了这么半天,扮了这么半天的小可怜,践踏了自己的尊严这么久,母亲竟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真的想要什么,不得不说,贾政的心情更加地晦暗了。

所以他已经强大到了母亲无意识中认可的地步了吗?

那么自己的那些小算盘还能实现吗?

少了母亲的相助,依着他的警惕和对自己的防备,自己又能做些什么呢?

贾政一时之间陷入了迷茫和困惑中。

史氏瞧着这样的儿子,还是忍不住地心软了。

唉,算了,孩子都是讨债的冤孽,她也是真的没想到,政儿竟然生出了这样的心思来,可到底老大虽然可恶,对着自己这个当母亲也没有那么尊重,但不可否认的是,老大是长子,如今也是真有真本事的,日后能撑起荣国府之人。

至于老二么,她虽然偏疼幼子,可心里也是明白的,相较于长子,政儿实在是稚嫩太过,至于真才实学么,只怕也是没有多少的,不然的话,依着老爷的性子,何以对着政儿是这种放任的态度?

所以这下子,为难的倒成了史氏了。

贾赦再怎么不好,可那也是她的儿子,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现在政儿竟然逼着自己做出这种决定,史氏又不是真的蠢,贾政的这点子道行还真是不够看的很。

不过史氏为了给小儿子留点面子,一直都没有戳穿就是了。

可没想到,他竟然越说越离谱了。

史氏想到这里头的猫腻,脸色阴沉的厉害。

自己的崽子自己知道,依着政儿的心性,这种事情绝对不是他能想出来的,那么到底是谁?

史氏半阖着眼睛,开始琢磨这个人选了。

归功于贾政狭窄的交际圈儿,再想想自从贾家和王家定亲之后,政儿和王家老二之间的往来,想想丈夫对于王子腾的评价,史氏瞬间地就明白缘由了。

再是没想到,王家的这个小崽子,手竟然伸的这么长。

至于王子腾这么做的缘由么,史氏自然是明白的,在王子胜和王子腾兄弟中,贾家选择了很是平庸无能的王子胜,而非看着就不是个省油的灯的王子腾,这就是他现在对着贾政出手,想要在贾家搅风搅雨的最好的理由。

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比起兄弟阋墙更让父母揪心难过的呢?

不得不说,这个王子腾年岁不大,可心肠却实在是歹毒,依着丈夫的脾性,若是知道小儿子的这个心思,恼不得要气个半死。

所以说,王子腾的这个心思,不管结果如何,他都成功了。

史氏虽然自大,可也晓得在国公府的传承问题上,自己是绝对说不上话,插不上嘴的,这不仅仅是家族的传承问题,而且还有国法家法的,所以政儿生出了这种心思,在史氏看来,完全就是异想天开。

这不仅不现实,而且政儿简直就是在挑战丈夫的底线,若是他的这个心思被丈夫和老大察觉的话,那么下场可想而知。

所以尽管被自己的蠢儿子撩拨了半天,可是在弄明白了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之后,史氏就一直揣着明白装糊涂了。

至少在目前为止,史氏还算是个有底线的母亲,至于日后么,谁又知道会是个什么情形呢?

当然,她的底线又能坚持多久,这也是不得而知的。

这场谈话的最后结果么,自然是以贾政的失望而告终,瞧着政儿失魂落魄的样子,史氏的心中闪过一一阵阵的刺痛,可是有些错误能犯,有些错误却是不能犯的,绝对不能让政儿生出这种侥幸心理的。

史氏想想自己这样做可真心是为小儿子好,日后的贾政一定会无数次的感激自己的这一片苦心的。

至于目前么,瞧着书房中面目狰狞的贾政,就知道是个什么情形了。

贾赦结束了自己军营生涯之后,又恢复了往日的作息。

他本也想去西北的,借着这个空子,也算是个好理由来着,可惜的是,代善不同意,代化身为族长,也不同意。

贾家现在真是一点儿也不需要在武事上出色的子弟了,哪怕是真的出色,就算是用来和那些纨绔子弟提笼斗鸟,郊外射猎逗着玩都行,万不可生出其他的心思来,让上面已经有些焦头烂额的那位有了提防之心。

甭瞅着贾赦是重生人士,也是知道所谓的历史的,知道谁是最后的赢家,可是其他呢?朝堂上的风波诡异,事由的具体走向,谁又在里头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这样的事情他却是一概不知的。

可是代化、代善两兄弟却是不同,毕竟是在朝堂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老狐狸了,虽然还没成精,可也离着不远了。

只要大方向没错儿,具体事情的敏感度和执行上,当然,还有对于人心的揣摩上,他们都甩贾赦这个半吊子百里远的。

自己的父亲,堂伯这么说也就算了,就连贾赦一直带着几分迷信,一直坚信不疑的岳父张大人也是这个意思的话,贾赦对于自己的坚持就产生了疑惑。

既然大家有志一同地都不同意的话,那么自己也实在是没有强求坚持的必要,顺着几位长辈的心意,贾赦踏踏实实地去国子监读自己的书,再不提去西北之事了。

儿子到底有多固执代善其实也是晓得几分的,不过在大事儿上却从来不独断,能听的进去劝告,他这样的表现让代善很是满意。

至于次子么,代善其实也是满意的,小儿子蠢点儿没坏处的,老大就是个吃软不吃硬的性子,老二越是蠢,老大会越发地心软照顾他的。

对于两兄弟这样的安排,都是贾代善经过深思熟虑的。

可惜的是,他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的蠢儿子已经生出了见不得人的心思和念头呢。

贾赦除了读书和交际之外,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就全部都留给了自己的妻子,哪怕是陪着她也是好的。

很多的时候小夫妻俩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然后抬头相视一笑,都能从对方的笑容中看出甜蜜来。

这样的幸福的时光并不会久远,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会成为永恒的。

虽然小儿子起了些乱七八糟的心思,可史氏并不认为依着他的能耐能做出些什么事情来,所以她并没有太过去理会那些,反倒是将自己大部分的心思都放在了帮老二筹办婚事上。

当然,剩下的一小部分么便是教养自家闺女了。

贾敏的心思纤悉敏感,又是个聪明孩子,很多的事情几乎触类旁通,只可惜,她是个闺女,不然的话,贾家有可能出个状元的。

这话代善不知道感慨过多少回了,小时候的贾敏并不服气,就算自己是姑娘家,也能成就一番事业的。

豪言壮语言犹在耳,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她总算是知道当初的自己到底有多么地幼稚了。

所以贾敏就将自己曾经的心思都彻底地压下,然后按着母亲的安排学习针黹规矩,管家往来。

这么几年下来她学的也是有模有样,很多事情已经慢慢地能上手了。

只有这么一个宝贝闺女,而且还是老来女,史氏对着贾敏自然是各种的疼宠,自己嫁妆里头的小铺子已经交给她不少了,从小到大地让她去感受,去学习这些铺子的不同,该如何去管理这些性子迥异的管事儿,下人。

虽然这些人不大起眼,而且主子地攥着他们的身契,可这并不代表奴才下人就都是老实乖巧的了,偷奸耍滑,阳奉阴违的简直不要太多,该如何地分辨这些,也是大学问,而且什么样的人该用到什么地方去,这也是有学问和讲究的。

自家闺女,史氏自然不会藏私,至于晓得这是为自己好的贾敏虽然听到这些触目惊心的事情时有过惊吓,可到底也晓得这是为自己好,所以紧咬着牙关,学的很是认真。

通过了这样的学习,贾敏也是学以致用,用自己的双眼,用自己的大脑观察分析着自己的家人。

贾政的改变,第一个发现的人便是贾敏。

不得不说,这果然是个聪慧的姑娘呢。

史氏将自己的心思都放在了这两件事儿上,对着长子和长媳一般都是无视状况,当然,该使唤的时候还是绝对不会手软就是了。

嫁庶女的时候能将就便将就,可是为自己的小儿子娶媳妇儿,却必须是精益求精,一切东西都要最好的。

太太实在是太难伺候了!

不过可惜的是,这种抱怨也只能藏存在心中,完全不敢表露出来便是了。

史氏这样做,也不尽然是为了折腾人,也不尽然是为了自己的宝贝儿子着想,也是在试探。

试探老大夫妇的底限在哪里,想想前些日子老二的那些言语,虽然当时的史氏震惊与自己的小儿子竟然生出了那么可怕的心思,可不得不说,这些言语在史氏的心底还是留下了不少的痕迹。

日后老大老二定然有分家的一天,自己和老爷定然是要跟着老大过日子的,这也是史氏不想跟老大夫妇彻底翻脸的另一个原因,总要为自己的晚年着想吧。

况且老爷的身子不如自己,到时候真的能指望的上老二吗?

这一点,史氏表示怀疑。

好在贾赦夫妇,或者说是张静姝也是世家大族出身,又带着一股子书香世家的清高,对于钱财这些身外物并不是多么地在乎,所以史氏的所有要求基本上都能达成。

尽管小叔子成亲的规模和花费似乎不逊于自己和丈夫的婚礼,张静姝的心情稍微地有些微妙,可好歹地她还是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会让这些外物影响到自己便是了。

再者说了,她也知道这一场联姻的具体缘由,所以更加地不会羡慕便是了。

哪怕是人人都说二爷是个痴情种子,三不五时地就打发人往王家送东西,可见对于未来的二奶奶有多么地满意和重视了。

可想想自己和贾赦曾经的甜蜜,她完全不羡慕自己的未来的弟媳妇便是了。有些时候,她倒宁愿是冰冷冷的真实而不是虚假的欺骗,小叔子的这种故作痴情才是最恶心人的一种情形。

所以张静姝不仅不羡慕,反倒是对未来的二奶奶充满了同情。

目前来说,张静姝的表现史氏是满意的,不得不说,这张氏做事应对方面挺合史氏的脾胃的。

可惜啊,可惜,她是老大媳妇儿,而不是老二媳妇儿。

不过老二媳妇除了家世上差些外,其他方面倒也不差。至于王家姑娘不识字儿这些事情,史氏并不在意的,左右过日子么,只要会生孩子,会管家即可,认不认字什么打紧呢?

虽然她欣慰自己的姑娘是个小才女,人人夸赞,可儿媳也是这般的话,总能让史氏觉得不是正派人家的作为,不是正经过日子的做派。

不得不说,人真是复杂。

紧锣密鼓的准备之后,一切齐备,只差迎娶了,自己的宝贝小儿子也要成亲了,想想昨日还是一团肉圆子呢,如今竟然要成家立业了,史氏的心情最是复杂,又是激动骄傲,又是各种的不舍就是了。

贾赦成亲,激动和骄傲的是身为父亲的代善;贾政成亲,则是截然相反,代善已经经历过一次,而且政儿不同老大,是自己充满了期待和最为看重的儿子,所以代善的表现有些平淡。

不过史氏却是相反,贾赦成亲的时候她不能说没有一点儿的感慨的,可到底那些感慨有些,老大从半岁开始就被老太太抱走,也不在自己的身边长大,对着自己这个当娘的不仅不亲,反而是各种的敌意和防备,这种儿子怎么能让人欢喜的起来?

可是政儿却是不同,他从小到大,对着自己这个当娘的各种的依恋和孝顺绝非是老大能比的,所以史氏感慨万千,夜不成寐便在情理之中了。

好在代善夫妇如今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是分居状态,所以史氏一个人在内室可以肆意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她的儿子,明天就要成亲了。

娶了媳妇儿就意味着他成人了,以后再不能将他当成孩子看待了,意味着他要肩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了。

想到这个,史氏就觉得自己有些躺不住了,对于老二的将来,老爷到底是怎么打算的呢?

总不能让政儿就真的这么荒废着吧?当然,政儿心高气傲,万一老爷的安排伤了他可该如何是好?

都说儿女是债,都不会让人消停,史氏对于这话算是有了体会了。

不过这份儿慈母心肠并未放在贾赦身上便是了,这也并不意味着史氏就不是个好母亲,就没有慈母心肠,就不会为了自己的宝贝儿子筹谋打算。

随着时间的流逝,史氏在认清了所谓的现实之后,就彻底地将自己全部的中心都放在了小儿子身上,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小儿子筹谋,至于长子么,那就是仇人了。

此为后话,暂且不表。

且说史氏基本上一夜未眠,第二日起来难免地就有些精神不振,不过今日是贾政的好日子,她这个做母亲的自然要为儿子长脸了。

周瑞娘带着丫头子们仔仔细细地替太太装扮一新,整个人瞧着精神奕奕,无一丝的疲惫,史氏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周瑞娘虽然不如赖大娘能干,可是贴心程度却犹有过之,十分地能让史氏满意便是了。

这也是这个婆子的聪明之处,毕竟这在主子面前太过能干的下场她已经瞧见了,自家太太是个什么脾性,她这个伴着一起长大的还能不知道了?

能干又得了什么下场呢?想想自己一起长大的姐妹如今的处境,周瑞娘既觉得解气儿又觉得可怜,她之前做事太过,太独,霸着太太身边的第一人,不让其他人靠近,目中无人的简直令人愤恨嫉妒,可是现在呢?再是嚣张不起来了吧?

所以周瑞娘也并不独独地显摆自己的能耐,索性太太身边能干的婆子丫头不少,自己又何必呢?

只要成为太太的贴心人,让自己不可或缺就成了,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派呢。

周瑞娘很为自己的这一选择和举动得意。

史氏对于这些奴才下人的心思并不大理会,左右下人多的是,少了这个,缺了那个,也永远不会缺了有上进心,会钻营的,如今的史氏也算是看的明白了,也并不会跟以前那样强求什么了。

贾府上上下下地都是喜气洋洋的气象,王家给女儿的嫁妆也是蛮丰厚的,只比张静姝这个做大嫂的少了两抬,而且东西都塞的严严实实地,看着就知道比张静姝的要厚实许多。

金银首饰,田庄铺子,布料衣裳,千工床这些摆在外面的都是上上的好东西。

众人也都晓得这王家有钱,这般行事也是疼女儿的举动,可到底也还是少不了酸言酸语的,王家底气不足,王家女嫁入贾家是高攀,所以为了给闺女撑腰,这才置办了如此多的嫁妆。

还有些消息灵通的贵妇们绰绰私语,据说如今的王家也没有那么壕了,毕竟前些年才接驾的,这花销可不是一星半点儿不是?

所以王家大女儿这般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是建立在王家小闺女的低嫁上的。

听说王家的小闺女定给了紫薇舍人薛家的长孙,这光金银就要了十多万呢,所以这才有了王家大姑娘的这般风光大嫁。

不过这些消息毕竟不过是八卦消息,大家听了也就放下便是了,别人家的家事儿,只要不是撕破脸的仇人,谁也不会蠢的将这种事情捅破就是了。

不过这王家大姑娘的婚礼也确实是风光的很,显然荣国府对于这个次子媳妇儿也是比较满意的,不然的话不会如此地盛大,甚至可以和嫡长子继承人的婚礼相提并论了。

心思良善之辈想想也能说服自己,毕竟这国公府只有俩兄弟,一母同胞的嫡亲兄弟,一视同仁倒也不是什么坏事儿。

至于那些心里阴暗龌龊之辈么,心眼儿活泛的什么似的,这明明就是父母偏疼小的,兄弟不和的前奏啊。

不过今天这样的场合中,不管是良善之辈还是龌龊之人,都是一脸的乐呵,恭贺主人家大喜。

贾政对于王家两兄弟的长相是烂熟于心的,对着自家媳妇的长相大致上也是有些猜测的。其实世家贵族之女,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端庄有余,美艳不足。

可是世家子弟们的审美却是恰好相反,大家都爱个鹅蛋脸,小樱唇,身姿婀娜的,对着发妻尽管敬重有加,却也不符合自己的审美啊。

所以除了正房妻子之外,这些男人们为了自己的性、福,通房丫头们一个比一个妖娆,至于妾这种生物么,也不是那么好纳的,还不如通房丫头子方便呢。

谁愿意傻的给自己找麻烦呢?

这通房丫头的重要来源便是妻子的陪房了,所以此刻还没有看到新娘子的贾政在看到她身边几个美艳的俏婢之后,心中顿时满意了许多。

不管如何,自己的艳福不浅呢。

贾政身边的几位知己好友们也是如此地挤眉弄眼,一脸暧昧地打趣贾政,更是让贾政的心情好了许多。

这一夜,小夫妻俩还算是琴瑟和鸣,王家大姑娘带着父母诸多的嘱咐,忍着娇羞,成为了贾家妇。

儿子成婚,史氏这个当娘的又是一个无眠夜,心思乱麻麻的,担心这个,操心那个的,也是为儿子操碎了心。

因着明日一大早的敬茶仪式,所以代善和史氏难得的没有分开睡,因着丈夫在侧,所以史氏也只能强压住自己想叹气的**。

当然,这大喜的日子,叹气什么的,听着也不大吉利不是?

虽然没有什么道理,可史氏还是希望儿子儿媳能琴瑟和鸣,小两口能和和美美的,能让自己早日地抱上大孙子,所以这种晦气事儿她是不会去做的。

躺着一动不动的史氏在听到丈夫绵长的呼吸之后,这才略微地动了动自己早已僵硬发麻的身体,这会儿,她还是忍不住地叹了口气,想想又是挺懊恼的。

又是一个不眠夜!

代善每日的作息时间很是固定,所以到了那个时辰,他就醒了,可是没想到,今日竟然有人比他更早,伸手摸摸身侧的床榻,冰冰凉凉的,显然她起来的时辰已经不短了。

想想史氏对于政儿的偏疼,代善倒也能稍稍地有些明白了。

可女人么,这不是瞎担心么,娶妻生子,人生迟早都要面临这一关的不是吗?所以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王家姑娘也不是老虎,人王家都能放心地将闺女嫁进来,自家是儿子,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这也许便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区别了吧,不管如何,他也是希望小两口和和美美的。

当然,这老大两口子是不是也得抓紧时间了,这都成婚快二年了,大孙子在哪儿呢?

代善慢悠悠地起床,心中却是存了心事儿,且等会儿就要和老大念叨念叨这事儿的,不然的话,找个妇科太医,帮老大媳妇儿调养调养身子,早日为贾家诞下血脉才是正经事儿呢。

贾赦可不知道自家老爹的心思,这些日子他也是真的忙疯了,这明明是贾政的婚事儿,可自己夫妻俩直接地忙成了狗,这特么的算怎么回事啊!

瞧着自家媳妇的脸都忙瘦了一圈儿贾赦顿时就心疼了,也是过分,明明下人奴才的数百人在呢,凭什么将自己两口子当成了牲口一样在使唤。

听着他这满口的粗话,不伦不类的言语,张静姝恼了。

贾赦也自己反省了一下,自从在军营生活了一阵子之后,自己是粗俗了许多。

兵营就是个大熔炉啊,能改变的不要太多,也不知道王子胜那个蠢货如今在西北过的怎么样。

这几日在和王家人打交道时,瞧着眼睛长在脑门上的王子腾,贾赦就越发地想念王子胜了,还是王子胜好啊。

最起码不会让人觉得阴森森的。

这新妇的敬茶仪式自然也是一如既往的顺心顺事儿,真正的大家主母哪怕是要调、教儿媳妇儿,也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动手脚的,那样做,并不是真的在给儿媳妇儿下马威,反倒是丢了婆婆的气度。

史氏最为得意的便是自己的出身,自然也不会将自己往恶婆婆那个方向上拉扯,所以一直都是一脸的和气。

相较于张静姝的纤细,她果然更爱王氏的这份儿宽厚。

圆润可人,一脸的笑意,瞧着就是个喜庆好生养的,史氏对于自己挑中的这个儿媳妇简直不要太满意了。

王氏自己本也不是个捏捏的性子,虽然有些羞窘,可到底也是落落大方,进退有度的,她这样的表现更是让史氏满意,她最瞧不上的便是那些低声细气,扭捏做作的女人了,好在自己的两个儿媳妇都算是不错。

代善夫妇接了小两口的茶之后,说了几句夫妻一体,同心同德过日子之类的告诫祝福之言,史氏则给了见面礼和红包。

贾政与王氏二人皆是恭恭敬敬地应了下来,又谢了太太的礼物。

接下来便是平辈之间的见礼了,这倒也是好办许多,贾府大姑娘也回门在家,王氏这下子算是将婆家的所有人都认了个全。

默契十足,甜蜜幸福的大哥大嫂,端庄中带着几分威仪的大姐,剩下的便是三个小姑子了,除了丈夫嫡亲的小妹之外,剩下的两个庶女的王氏也并未放在心上就是了。

一切顺顺利利地完成了,代善便吩咐贾赦两口子带着老二两口子去东府,既然儿媳都进门了,这族谱自然也是该改了的,再顺道儿地拜见认识一下西府众人。

这是贾赦与张静姝义不容辞之事,所以二人都很痛快地应了下来,东西府之间离着不远,又有夹道能便利地过去。

不过王氏新进门,这又要去祠堂的,为了郑重起见,众人还是坐了车架过去的。

代化这个当族长的有些事情已经慢慢地撒手给儿子了,明摆着就是要锻炼贾敬,所以就由着贾敬带着贾政夫妇去了祠堂。

贾赦陪着自家堂伯聊聊天,张氏去内宅去找唐伯母和大嫂子去了。

去祠堂也不多么地费神,主要有些繁琐的程序要走,不多会儿,贾敬就带着堂弟回来了。

至于王氏么,被人送去了后院。

贾政成家了,意味着他成年了,这也是他第一次听到关于朝堂,关于官员的升迁诸如此类的传闻,关于皇帝,太子,诸位皇子之间的八卦呢。

贾政恍惚之间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可更多的又是糊涂着,不了解具体情况的贾政倒也保持了自己一贯的本色,少说话。

他的这点子自知之明倒是赢得了代化和贾敬的好感,看来西府的这个愣小子也不是一无是处啊。

身为族长,或者是族长候补人,代化和贾敬考虑的并不是谁一家子,谁一个人的事情,需要通盘考虑整个儿贾氏的前程,所以他们也不会因为贾赦的喜好厌恶就排斥贾政。

当然,如果贾赦足够强大,强大到别人无法忽视他的程度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