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红楼之贾赦 > 第81章 城

红楼之贾赦 第81章 城

作者:慕容红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20:14:39 来源:小说旗

也怪不得别人对着贾赦羡慕嫉妒,实在是这种人生来就是气人的,原级袭爵啊,自当今继位,又有几个人能有这样的殊荣呢?

大家都说荣国府简在帝心,不然便是老国公爷的荫庇,所以贾赦实在是走了狗屎运了,有个好老子就是不一样。

好在贾赦自从父亲去世之后便一直深入简出的,完全不在人前面晃悠,不然的话说不定贾赦就要被人给套麻袋了呢。

有了贾赦的指导之后,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反正几个孩子觉得自己的进步都很大,曾举人通过了春闱,二甲十九名,留在了京城,继续自己庶吉士的生活。

这是冯夫子晚年的第二个进士弟子,实在是让人钦佩不已,找冯夫子拜师讨教的人更多了,不过他现在年事已高,外加上有个做国公的弟子,所以不耐烦收徒了,这些人的目光就放在了冯夫子的弟子身上,挑了几个资质不错的孩子,冯夫子有了徒孙,越来越兴盛了,冯夫子很高兴。

除了指点几个弟子之外,他的日子也是悠闲的很,这样的晚年生活令人羡慕,贾赦接到师弟的书信之后,也放心了很多。

他和冯夫子之间的感情比较复杂,现在更是牵扯了更多,可不论如何,他也希望老爷子能安度晚年的。

曾举人,呃,曾进士如今留在了京城,派了人去了扬州去将老娘和妹子接了过来,虽然京城的花销更大,可是一家子还是在一起比较舒服,不然的话他哪里能放心的下呢?

这是师弟的决定,贾赦自然是不会干涉人家的决定的,曾进士的座师,翰林院的李翰林瞧上了这个孝顺上进的学生,有意将自己的嫡女配给他,这也是曾进士急着将老娘和妹子接回京城的另一个原因,毕竟成亲自这种事情得母亲做主,操持吧?

曾进士收下了师兄赠给他的两进的小宅子,他们家只有三个人,人口少,要大宅子实在是没必要的很,最要紧的是这皇城根的宅子,可不是那么容易能得的,毕竟是内城的宅子,这样的宅子可不是有钱没钱的问题。

这附近住的人家也都是清贵人家,实在是很符合曾进士的身份和未来的路子。

送了宅子之后,贾赦就不去理会自己的师弟了,毕竟自己做的已经够多了,不能过了界,否则的话就讨嫌了。

曾进士更是感激师兄顾及到自己的自尊,他虽然心态放的平,可是架不住世人险恶,爱恶意揣测别人,他也不愿落下个谄媚权贵的名声,那样的话,自己的路子就不大好走了。

好在师兄是个体贴人意的,曾进士心中更是感激不尽,尽管自己会和师兄保持距离,可是他发誓,这辈子一定会维护自己的师兄,绝对不会做任何对不起师兄之事。

他这般的念头贾赦却是不知道的,不过他也并不在意,反正对于他来说,和曾师弟的往来不过是看在冯夫子的面子上罢了,两人之间又有多少的情谊呢?

贾赦就是这么个薄情之人,好在他遮掩的不错,所以并未有人很深刻地了解到这一点儿就是了。甚至还有更多的人,恰好相反地认为贾赦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实在是惹的贾赦想笑。

重情重义?说的是自己么,听着跟笑话一样。

送走了曾师弟之后,贾赦的交际活动这就是算完了,可惜的是,还是清闲不下来的,府上没有多少的主子,可是奴才加起来却有三四百人了。

这么多人在自己面前晃悠,他觉得眼晕的很,正好借着给父亲祈福的借口,慢慢地放出去些,不过欲速则不达,这得慢慢来。

史氏跟前得用的不能动,可是粗使啊,洒扫这些的就无所谓了,府上一下子精简了五十多人出府,许是因为有了危机感,所以府上的下人绷紧了自己的皮子,一时之间府上的情况大有好转。

虽然主子宽和,也不要大家的卖身钱,甚至还多给了十两的安家银子,可作为世仆的他们来说,实在是没有几个人愿意出去挣命的,百姓的生活哪里有他们他们的自在呢?背靠大树好乘凉,有主子在,他们的生活就有保障。

贾赦若有所思,看来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世事洞明皆学问啊,此言不假。

贾赦如今全力地培养几个孩子,便是这样的事情,也带着孩子们参与其中,这让几个孩子,哪怕是稳重弟如贾娜一时之间都成就感爆棚,他们长大了,父亲将他们当成了大人一般地郑重对待的。

虽然院子里的粗使,洒扫,浆洗这些人碍不着自己什么,可是被老大一声不响地放出去了,史氏这心里还是不得劲儿的很,总觉得这是老大不将自己放在眼里的前奏。

虽然如今因着丈夫热孝,所以史氏这个老太太还是住在荣禧堂,可是自从丈夫去世之后,史氏总觉得不一样了,自己怯气了许多,不自在了许多,听着丫头婆子称呼自己老太太,她这心里也是百般地不得劲儿。

外加上让人恼火的是,老大继承了丈夫的爵位,而且丈夫竟然真的没有为老二谋划一二。

史氏这些日子憔悴了很多,整个人也是阴郁了许多,似乎是失去了水分的草木一般,在迅速地衰败和干涸。

两个儿媳妇,一个成天忙着府务,一个从伶俐愣生生地变成了如今这般,锯嘴的葫芦一样,看着就让人生气。

史氏身边虽然还是有个小丫头子元春陪着,可她还是提不起劲儿来。

自从丈夫去世之后,到现在儿子儿媳精简下人,他们没有和自己商量,只是拿着单子通知了她这个碍眼的老不死一声儿,史氏这心里甭提是个什么滋味儿了。

窝火又委屈,总之复杂难辨,所以不想搭理儿子的史氏就将儿媳张氏给痛骂了一通。

这是史氏第一次和儿媳撕破脸,一点儿情面都不顾地直接撒泼。

张静姝也觉得自己委屈的不行,明明这事儿是丈夫定下来的,甚至名单都是丈夫定下来的,她这顿骂挨的实在是太冤了些。

可身为儿媳,她还没办法喊冤,总归这种事情总不能让丈夫承担吧,别的不提,她也会心疼贾赦的。

张氏忍着委屈向犹有余怒的婆婆道了歉,掩下了自己满腹的委屈,离开了荣禧堂。

史氏只觉得心里畅快了许多,这些日子憋在心中的那股子气儿总算是发出来了些,虽然不至于都发泄出来吧,可是比起前些日子,实在是畅快了许多。

贾赦并不知道张静姝在史氏哪儿受了委屈,等他听到闺女提起时,已经过了两天了,此刻的张静姝已经彻底地平静下来了,面对丈夫的提问,她摇摇头,

“刚开始是挺委屈的,可是这会儿已经没事儿了,我大致能猜到太太发火是个什么缘由,这种事情,你不懂的,老爷没了,太太心里不好受,瞧着她这些日子瘦了许多,若是能让太太将憋在心里的郁气散出来的话,身子指不定就好了。”

虽然知道丈夫和婆婆的关系不睦,张氏也是无条件地站在丈夫这边儿的,可是她身为儿媳该做的还是一定要做好的,不能让人诟病,不然的话,坏了自己的名声不要紧,可是她身后还有张家,还有子女。

丈夫虽然和婆婆不睦,可是他孝顺的名头却是从少年时期就传扬了出去,所以别人不会诟病他,被说嘴的只会是自己。

在扬州待了将近三年,张静姝也终于地完成了自己的蜕变,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当家主母。

这样的改变无关好坏,基本上是每个女子都会经历的路子,褪去了天真,走向了现实。

这样的心里路程如今的张静姝也不会告诉丈夫,夫妻之前,也不是非得完全坦诚,一点儿的秘密都不保留的。

“你没必要这样委屈的,老太太的身子好着呢,她活个七老八十的丁点儿问题都没有,不要太累着自己,府中的那些小事情交给老二家的吧。”

贾赦有些不以为意地说道,相比起来,静姝的身子更弱些,她偏向于南方女子的体态,更纤细些。

张静姝对于这样的言语不置可否,男人就是这般地天真幼稚,他们永远都不知道女人也是会有野心的,忍心难测,欲壑难填,她一点儿也不想养个白眼狼,完全不想将老二家的培养起来,弄成自己的对手。

想想自己离开的这几年,府上那一团糟的账目,张静姝眉目闪烁,罢了,这些事情再深究起来也就没意思了,可是她却知道,自己是绝对不会让府内的权利再流落出去的,她不能让在扬州发生的事情再发生一回。

这也是促使张静姝彻底成长的另一个缘由,女子为母则强,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她若是稍有软弱,自己的孩子指不定就要被人给生吞活剥了。

“还是罢了,弟妹如今也不清闲,你也知道二弟的性子,想想弟妹也是挺可怜的!”

张氏对着贾赦叹息道,这是实话,她是真的觉得王氏挺可怜的,遇上那样的丈夫,除了糟心之外,还能说些什么呢?

不过关于管家的事儿也就这么一句带过了,贾赦本来就是兴致来了,随便地这么提上一句,既然张氏不愿意,他也不勉强。

贾政自从父亲去世之后再到这些日子,不是浑浑噩噩,就是见天地找王氏闹事儿。

缘由还是那些鸡毛蒜皮子,不是王氏克扣了小妾的饮食用度,便是她又折腾了庶女,王氏从一开始的据理力争到现在的沉默无言,鬼知道她经历了什么。

张氏只要将自己往王氏经历的这些事情往自己身上一套,她就忍不住地有些同情王氏了。

遇上了这样的丈夫,也是王氏的大不幸。可更倒霉的是,女人本来就处于弱势,王氏除了忍耐之外,也是无能为力,总不能选择和离吧?

代善去世之后,贾珠回到了父母的身边,整日里瞧着父母这样的闹腾,心中本来就惶恐的小少年更是不安了,忍无可忍的贾珠终于病倒了。

王太医诊脉之后,忍不住地摇头叹息,才这么大点儿的孩子,郁结于心,想也知道经历了什么。

王氏失了分寸,抱着儿子痛哭,贾政也不提说是给孩子煎药弄吃的,反倒是一脸恨铁不成钢,

“没出息的东西,指望你呢?”

说完之后,竟然摇头晃脑,一脸失望地离开了。

饶是早就知道贾府的这位二老爷是个什么德行,可还是让王太医目瞪口呆的。

这样的人,怎配为人父?

贾赦瞧了一眼满脸泪痕,可怜兮兮的贾珠,在心中的小黑本上狠狠地记了贾政一笔,且等着吧,总有收拾你的一天呢。

“弟妹,先安排人给珠儿煎熬吧,给孩子找点儿温补的吃食,可别让孩子饿着了。”

瞧着乱了方寸的王氏,张氏忍不住地出声提醒道。

“好,好,大嫂,你帮我看着珠儿,我这就去,这就去。”

贾珠对于王氏来说是自己下半辈子的希望,她比谁都希望自己的儿子好,自己的儿子能有出息,所以脚步凌乱地出去了。

贾珠盯着母亲的背影,小脸上写满了迷茫和慌张。

贾赦看着他这样,真是又气又心疼,贾珠虽然比不上自己的三个孩子,可也是他倾注了心血的,为了以后他能承担的起二房重担,他为贾珠付出了不少的精力和心血,可是现在看来,做的还是不够,这个孩子,真是让人失望。

看着大伯脸上的失望,贾珠才是真的怕了,这个家中,他是将大伯当成了父亲的,将自己的一腔孺慕都献给了大伯的,可是现在呢?自己做的不够好,让大伯也失望了。

“伯娘,大伯他讨厌珠儿了,是不是?”

听着孩子可怜巴巴的语调,张氏率先心软了,对于孩子,尤其是贾珠这样的孩子,女人总是容易心软的。

“没有,大伯永远都不会讨厌珠儿的,他是疼你了,也是气你,你遭了这样的罪,除了你老爷,太太心疼之外,便是我和你大伯也心疼的,珠儿,你还是个孩子呢,别逼的自己太紧,不管是什么事儿,都有我们大人呢。”

张氏的安慰这并不能让贾珠的心情好转,他是清楚地看到了大伯脸上的失望的。

“伯娘,我知道了。”

这样干巴巴的回答让张氏知道自己刚刚的那一番说辞并未有什么效果,想想老爷也真是的,明明知道珠儿心事重,还火上浇油。

贾赦再次回来的时候,贾珠的眼前一亮,

“大伯,你别生气,侄儿日后再不敢了……”

可怜兮兮的样子实在是不忍让人再苛责,

“你来年也七岁了,也是大人了,等你病好了就搬去前院,院子我都定好了,在你瑚大哥哥的旁边,行不行?你不会还离不开娘,不想搬去前院吧?”

贾赦语气冷淡,对着贾珠道。

“大哥哥旁边的院子,那是给我的么?”

贾珠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喃喃地问道。

“这不是废话么?府上除了你之外还有谁要搬去前院的?难道说你不愿意?你都这么大人了,竟然学会任性了?”

贾赦一脸的气恼,似乎贾珠只要点头的话,他这就要揍人了。

“没有,没有,我愿意的,愿意的!”

他只是没想到,那样精致的院子,和大哥哥一模一样的院子竟然是为自己准备的,他一直以为那是……

瞧着他两眼发亮,贾赦也懒得再深究小孩子的心事,

“既然愿意就好,记得好好儿吃药,好好吃饭,病好了赶紧地将功课补上,若是有懈怠,小心你的皮子!”

贾赦一脸的凶巴巴的,然而贾珠最不怕的就是大伯的这副样子了,完全没有任何的惧怕,不过还是认真地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老爷,孩子还病着呢……”

张氏有些不赞同,不过因着贾珠在身边,言辞挺委婉的。

“什么病着?依着我就是个糊涂种子,成日里就知道瞎捉摸,若是有下次,腿不打折了他的!”

贾赦仍旧没有软和言语,这几年除了在闺女面前,贾赦越来越像是严父了。

王氏在门外,听着这些言辞,听着这些言语,心忍不住地揪住了。

这样的三人,这样的对话,似乎人家才是一家三口,似乎人家才是严父慈母!

这两口子,打的竟然是这个主意,他们要抢走自己的珠儿!

王氏只觉得自己眼前发黑,血液似乎要凝固了。

不,不行,她不能认输,珠儿是自己的,是她后半生的依靠,所以绝对不能被人给抢走。

勉强地控制住了自己的心神,王氏端着药碗进了贾珠的房间。

“来,吃药了,温度刚刚好。”

虽然觉得有哪里不对,不过张氏和贾赦并未多想,既然王氏在,他们这做伯父伯娘的也应该走了,尤其是贾赦,这和弟媳处在一个屋子里算怎么回事儿。

“珠儿好好儿地养着,有什么想吃的,想顽的打发了人找伯娘!”

贾赦已经抬脚走了,张氏又说了两句场面话之后,这才急匆匆地跟着丈夫走了。

吃完了药的贾珠全心全意地依靠着母亲,这才让王氏心中的惊惧少了许多,不过她仍旧不放心,所以自这日起,她就一直地守着儿子,做个慈和温柔的母亲,也不逼着贾珠念书上进,母子之间的关系越发地亲密了。

贾珠想想,虽然父亲不着调,可好歹自己还有母亲真心疼爱的,外加上之前贾赦的那一番言辞,慢慢地他的身体就好了,放下了药碗儿,不过因着王氏的担忧,所以并未立即地就搬去前院,打算过完年了,天气暖和些了再说。

贾赦不置可否,早干嘛去了,这会儿才担心,不过王氏既然是贾珠之母,他也不好直接越过了王氏替贾珠做主,所以勉强地点头同意了。

这是代善离开之后贾府的第一个年,因着在孝期,所以这个年简直简薄的不能再简薄了,若不是有几个孩子围绕膝下,府中的大人完全没有准备过年的心思。

早在腊月,贾赦也早早地打发人往各处送了年礼,姻亲,亲朋故旧的,这之后这些关系就得自己维系了,有些人家需要更加地亲近,有些则需要慢慢地疏远。

之前是父亲当家,现在是自己,他需要做出自己的判断和改变。

留在京城的林如海贾敏夫妇二人带着儿子守夜,孤零零的也是没意思的很,林承宗毕竟年幼,挨不住地睡着在了母亲的怀中。

自从他今年开蒙之后,林如海就很少再抱孩子了,毕竟是男孩儿,总不能娇养太过,这也许是林家唯一的一根独苗苗了,林如海也感受到了为人父的为难之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优秀,日后能撑起林家的同时又奢望着他的一辈子能平平顺顺的,一点儿的灾祸也没有。

惟愿我儿余且鲁,无病无灾到公卿!

这话道尽了多少父母的期盼,此刻的林如海总算是体会到了。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他想想自己也许很多地方也做的不好,很多时候也是挺不孝的。

林如海的这番反省贾敏完全不知道,她抱着儿子回里间去安置了,孩子还小,生怕他出去再受风,今晚便和自己夫妇睡吧。

林家宁静祥和的话,贾府就稍显热闹了些,还是那句话,毕竟孩子多。

贾赦的两儿一女,贾政的两女一儿,总共六个孩子,虽然府上一直挺不待见庶出的,不过贾政的庶长女却是个例外,许是因着是自己的头生子,贾政对着这个闺女格外地好,宠的厉害,经常地为了闺女和王氏起冲突。

至于他嫡亲的闺女,生在了大年初一的元春么,倒是一般般了。

元春也是一直养在祖母身边的,小小年纪地就气度不同,总爱端着,这样的孩子哪里有二姑娘的软萌讨喜呢?

贾政宠着庶女倒也说的过去。

不过话是这么说没错儿,可是贾政的这种行为可实在是让人欢喜不起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