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之卦帝刘封 > 第159章 长远之计

三国之卦帝刘封 第159章 长远之计

作者:遍地沧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20:20:26 来源:小说旗

一场酒喝到傍晚,这才散去。

众人都喝得不少,加上这两天不是行军,就是打仗,也都累了,就纷纷前去休息。

方伯居的帐篷跟刘封挨着,意犹未尽,就到了刘封这里,接着探讨编户造册和清查山林这些事情。

这些事情,两人曾经在一起探讨过。

也正是因为刘封的这个想法,才促使方伯居主动进山,前去金水部劝降。

这些措施,其实是一个大战略的一部分。

这个大战略,就是在沃沮恢复郡县制。

沃沮以前是乐浪郡的一部分,这里曾经有过完整的郡县建制和政权。

县以下有乡、亭、里、村等一整套政权体系和行政区划体系。

后来随着汉室的衰微,军阀割据,高句丽等外敌的侵占,以及沃沮本地的势力崛起,朝廷的统治渐渐被从沃沮这里排挤出来。沃沮也成了朝廷的法外之地,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朝廷的敌对势力和百姓的危害。

这些措施的目的,就是要恢复朝廷对这里的重新控制。

控制这里,就需要结束一盘散沙的局面,恢复统治体系。

这就需要一些人来执行统治任务。

人的问题,其实也是最不好办的。

刘封之所以要除掉高句丽人,除掉原来的那些三老、小帅,除掉那些敢于反抗的人,就是因为这些人在普通百姓当中,具有一定的威望,个人能力和野心也比较突出。

这些人是高句丽和沃沮旧势力的代表,除掉了他们,才能消除他们的影响力,为新人上位扫清道路。

这些新上位的新人,才是刘封可以依靠的力量,才能执行刘封的意志。

“有一件事情,还请如水帮忙。”

“太白有事就请直言。”

“请如水给东部都尉上书一份,把这里的情形通报一下。”

东部都尉,就是留守在襄平的公孙恭。

自从离开襄平出征以来,刘封一直没有跟公孙恭联系。

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这里的战事进展不大,没有什么明显的战果。

其实战果还是不小的,只是刘封采取的这些措施,在别人看来,似乎算不上什么正经的路子,刘封也就懒得上报,免得别人因此质疑他的行动。

现在大局已经基本上奠定,再不上报这里的情况,就不合适。很可能引起公孙恭的怀疑和忌惮。

“也好,此事就由我来操刀。不过,太白的战术,在别人看来,有些不合路数,所以,中间的种种过程,就不详细些写了,只说主要的战果。”

“另外,除了公孙恭,公孙康那里,最好也上书一份,重点突出切断高句丽人后路和后方上。如此一来,就把你沃沮的战事和公孙康高句丽那边的战事,结为一体。”

刘封立刻明白了方伯居的意思。

把自己的沃沮之战,作为公孙康方面战事的一部分,淡化自己的独立性,把功劳归功于公孙康。这将有助于减少公孙康对自己的怀疑,证明自己没有野心。

“同时,还要给凉茂去一封书信,对凉茂的支持,表示感谢。”

这个意思,也跟公孙康那里一样,也是给凉茂送一个人情。

“还是如水考虑的周到,就这样定了。”

“太白年纪还轻,又刚来辽东不久。辽东的势力,其实也错综复杂,若是崛起太快,很容易引起各方忌惮和防范。所以,目前还是低调为好。”

“感谢如水的提醒,如水是真正的朋友啊。”

刘封知道,方伯居这样做,确实是为了自己好。

尽管自己低调,但是平定沃沮的功劳在那里摆着,谁也不能无视这一点。

在这里恢复郡县制,对于凉茂和公孙康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对于自己来说,也可以用稳定这里局势的借口,在这里驻军,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悄悄地壮大自己。尽量避免卷入权力中心的漩涡里去。

“能跟太白一起做一件大事,我也感到荣幸。不过,恢复郡县一事,不宜太快,可在信中提出建议,由公孙康、公孙恭和凉茂他们决定。我想他们一定乐于玉成此事。”

这也是把名誉让给别人的韬光养晦之法。

“好,就照先生所说。此次前来,没去拜访凉茂,待这里稳定下来,我就去走一趟。”

“呵呵,这个倒是不必了。此信一到,用不了多久,凉茂就会自己前来劳军。”

方伯居说的十分自信。

“先生如此肯定?”

“这也是大功一件,谁不想跟着沾光了?你若失败,自然没人来亲近你,但你现在胜了啊。”

“哈哈哈,倒也是人之常情啊。”

打了胜仗,人人都想跟着沾光。打了败仗,人人都离得远远的,生怕受到连累,古往今来,都是一个道理。

“若想叫沃沮人彻底臣服,光凭武力还不行,还要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先生请讲。”

“首先,要开放商路,让山里的东西能够出去交易,让山外的商人能够随意进来。有了交易互市,互通有无,这里的人才能稳定下来。”

“这个我有一些想法,盐和生铁、粮食,今后打算解禁。”

“对,有了这些东西,沃沮人就不用去抢,可以用自己的药材、皮毛等物来交换。”

“此外就是赋税、徭役、兵役,要尽量和减轻,别让人家承担不起。最好能减免两年赋税。反正以前这里也不交什么赋税,也不在乎这几个钱。”

“不过,这件事情还是等以后再说,此刻就回避不提。”

“我建议,以前从这里抢去的那些东西和抓去的那些人,只要查明没有重大罪行的,就给予发还和释放,用以收买人心。”

“如此双管齐下,恩威并济,沃沮人就会逐渐认可我们,最起码,不会再跟高句丽人勾结在一起,共同反抗我们。”

刘封也承认,光凭军事手段,固然能够打败沃沮人。

但是要想从此稳定这里的统治,有力地控制这里,还需要政治、经济这些手段。甚至需要教育、宗教等手段,进行教化。

归根结底,还要争取民心,让人家认可你,接受你。

否则的话,就会象以前一样。

大军压境,人家抵抗一阵就跑了。大军一走,就恢复了老样子。

不过,想收获民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一旦成功了,好处也是巨大的。

沃沮地区可以成为一个样板,成为刘封的一个民心工程,对于其他地区来说,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