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叫我孟德大人 > 第35章 疯狂的宣发策略

叫我孟德大人 第35章 疯狂的宣发策略

作者:白面悍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27 12:31: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楚安的疯狂之语,让大伙觉得他就是个外行。想一出是一出了。

董文德苦笑着,“咱们国内施行的可是‘全片前置审查制度’”!

“只这一点,随拍随播就不可能实现!”

啥叫全片前置审查?,就是你得把片子一集不落地制作好再送审。才能拿到播放许可证。之后你才能卖出去播出去。

董文德一脸嫌弃,“还随拍随播?谁都知道随拍随播好,但你也不能想一出是一出啊!”

一旁陆导也是哭笑不得,“我老早就想拍真正的周播剧,优势太明显了。”

现在不是没有周播剧,各个地方卫视,包括央视都有周末剧场,其实就是每周播两到四集,观众的接受程度没问题。

可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周播剧,并没做到随播随拍。都是全片审核过了之后再播的伪周播。

“两手一摊....意思是你天真了!

他以为楚安不太懂电视剧的审查流程,干脆给他科普了起来,

“审核流程,大概是这样的....”

“电视剧立项,一般会秉承广电总署下发的影视作品内容禁止条款开始创作。”

“后提交剧本备案、分集大纲,由省级广电部门初审后报总署公示。”

“如果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宗教等敏感题材,还需提交书面意见。”

说白了,省级广电部门负责本辖区备案审核,总局负责全国公示;重大题材还要按协审机制审核。

“没法绕过审批,那随拍随播就成了臆想。”

冀英来也道,“以咱们剧组的情况看来,周播,确实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

“先拍个4.5集,就可以电视台播放,央视马上就能看到我的成果。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

看着楚安,却是话锋一转,不再唱衰,“楚十块,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冀英来有种感觉,楚安不可能不懂审批流程,还提出周播剧,应该有他的道理吧?

对此,楚安回了来哥一个还是你懂我的笑意。

然后很嫌弃的瞥了眼董文德和陆导,“还不可能?那是你没找对路子!”

众人一怔,“啥意思?”

就见楚安不紧不慢的拿出剧本,把前两集的页数,刺啦一声从剧本上撕下来。

“一个许可证....”

众人,“????”

楚安,刺啦又把3.4集的撕下来,“两个许可证.....”

然后是......三个许可证。

四个五个六个!

24集的片子,他给分成了12份,一边分还在一边暗爽。

《电视剧母版制作规范》中规定,单集正片含片头片尾的时长不得少于 41分钟。

全剧总时长不得低于492分钟,也就是十二集。

也就是说,他这两集立个项的歪招儿,肯定是不管用的。

但那是2021年出台的规定,和特么我2001年有啥关系?

分完剧本,楚安扫视众人,“两集一个许可证,两集一送审。咱们又是不包含敏感话题的都市校园剧。”

“这不就完了吗?”

会议室里有一头算一头,人都麻了....

12个立项,12个拍摄许可证?这小子怎么这么邪性,全特么是野路子!

这回连陆鸣泽都智商在线了,不是赞美楚十块的机智,而是....

“你特么有病!”

指着楚安分出来的12份儿,“你跟广电抖这机灵?回头他一集都不让你拍!”

这傻子也知道你要干啥啊?怎地?当广电的大佬都瞎?不知道你在钻空子?

无语的都快崩溃了,“况且,时间上还是不够啊!?”

“知不知道广电的审核周期是多久!?最快的两个月,慢的半年都有。”

“等他们审完,黄花菜都凉了!”

楚安却是不和他犟嘴,冷脸反问,“我问你,《我的高中时代》在哪报的审?”

陆导不加思索,“盛京广电部门呗!”

楚安,“盛京一年,有多少电视剧报审?”

陆鸣泽,“那可多了。”

国内的影视资源就集中在盛京、沪市、羊城这三个地块,所以报审,也大多集中于此。

“几百部应该有吧?”

楚安,“那辽省广电一年有多少部戏报审?”

陆导都气乐了,“谁来这地方报审?除了省内自制剧,还是地方为了完成任务......”

一下愣住!

有点明白楚安在说什么了!?

陆导也是恍然大悟!“你是说,我们在辽省报审,比较容易过审?”

楚安,“是能大大缩短审批时间!”

在盛京报审得排队,不排队也有标准审批流程不好为你一部戏搞特例,再说了。陆鸣泽虽然是大导演,可在盛京广电看来也就那么回事儿。

比他大牌的,能组一个加强排。

所你还一个剧本拆12份?还想走后门,简化审批流程?

一边玩去吧!

可你换成辽省广电试试?这边的审查部门都快闲出鸟来了!

啥流程不能简化?

再说了....知名大导演啊!

发出去十二个许可证啊......

这都是成绩!

报到广电总署,12个许可证给不给那不是陆鸣泽要操心的事儿!那是辽省广电需要去争取的问题!

我们好不容易来了个大项目,咋地?还要阻止下属单位进步是咋地?

依这个年代的风气和实际情况,辽省广电的一把手都得冲到总署去评评理。

“评啥不给过?我们一部戏就两集怎么了!?拍十一部续集不行吗!?”

“哪个文件规定不许这么拍?”

.....

“什么?影响不好?加大工作负担?”

“我们辽省敢于挑担子!不怕负担啊!”

楚安这边解释完,大家面面相觑,心说这也行?

他们哪知道,另一个时空的同行们,为了拍点戏啊,搞的跟柯南、福尔摩斯似的!

玩的比这还花花呢!想尽办法找政策空白。利用地域审批诧异。

对于楚安这个被后世磨砺出来的行业老混子来说,2001年......不要太幸福好吧?

此时,陆导脑子还是有点转不过来,智商又回归了日常水平。

茫然四顾,“这能行吗?”

其它人倒是皱着眉头,想的比陆导透彻一些,也许......还真能行得通!

“怕就怕,广电那边表面上给咱们过了,但暗地里不高兴.....到时宣发又成了问题!”

这种事不是没有过,广电从多方考量给发了许可证,但是...没人敢买来播!

冀英来道,“央视也好,地方卫视也罢,那可都是广电手下的兵。人家一句话的事儿!”

结果楚安把手一摊!“你这话说的好像广电给许可证,也让播,这剧你就卖得出去似的。”

“醒醒吧各位!”楚安声音很大,近乎呵斥,“之前李春华的话不记得了吗?天都宁可把明年的新剧底价兜售,也要杀鸡儆猴。让各大卫视不买你咱们的片子。”

“所以不管怎么说,这片子咱们都难卖!”

众人,“.....”

让楚安这么一提醒.....

怎么步步都是坎儿啊!

冀英来抓狂,“哦操!要不散伙得了!我心理压力有点大!”

这破剧组就特么没消停过!一难又一难的,比西天取经还特么艰苦!

对此,楚安倒是笑了,“别急嘛,这不都到宣发这一步了吗?同志们已经到狮驼岭小西天啦!大雷音寺就在眼前!”

众人哈哈一笑,气氛缓解不少。

只是,依旧没有头绪,天都下这么大的血本,他们一个小剧组,怎么破局!

冀英来彻底失去了脾气,“楚十块!你要是有办法,就赶紧说吧!”

只见楚安眼神逐渐亮了起来!刚刚那种近乎癫狂的表情再次爬上双眸!

是的...

随拍随播,还不至于让楚安出现这样的表情。说白了,就算广电这搞不定,他还有别的办法。大不了老子去港澳台注册拍摄,走引进剧集杀个回马枪!

这个时间节点,正是港岛影视低迷,内地试图反补的时期。依旧有空子可钻。

而接下来配合随拍随播的宣发策略,才是让他这般兴奋的根源,因为.....

他要干的事儿,在另一个时空,领先20多年的情况下,也是没有人干过的!

他要开一条新路,一条谁也没走过的路!

风险极大,但收益嘛.....

能吓死这个时代!

“这部剧.....我就没打算上星!在天都围剿的情况下,也不可能靠卫视首播,收回成本。”

之前说过,在2001年这个时间节点,有能力买首播权的卫视台屈指可数。

天都只要把少数的几家电视台控制住,让他们不买《最好的我们》,那其它电视台就算想买,也出不上高价。

也就是说,就算克服了所有困难,把片子拍出来,也注定是赔钱货。

.....

宁远电视台,台长办公室。

台长杜正林,对面前坐着的女人很是客气。

无它,人家是陆导剧组的外联主任,自打陆导来宁远拍戏以来,与当地政府对接,寻找外景等等事务,就都是这位张军梅在负责。

期间,宁远台因为专业对口的缘故,也没少给张军梅提供便利,二人也算是熟悉了。

“张主任,今天怎么有空到我们这个小庙来了?”

杜正林一边给张军梅泡茶,一边笑脸相迎,“有什么困难,您尽管提!我们尽最大努力帮忙。”

张军梅一笑,“老杜,都是老朋友,就不和你绕弯子了。今天可不是给你添麻烦来的,今天是有件好事儿找你!”

杜正林一听就乐了,“好事儿,那我可得好好听听,啥好事儿!”

只见张军梅从包里掏出一份合同,“你先看看这个....”

杜正林不急,先把瓷推到张军梅面前,示意她喝茶,这才坐回办公桌后头,带上老花镜,抬眼一看封皮.....

“《影视剧播出合同》?”

抬头看了一眼张军梅,开玩笑道,“呦!这玩意我可头回见哈....”

宁远台属于县级电视台,每天晚上七点同步央视的《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然后是十分钟的《宁远新闻》,和两集电视剧,一般十点多点就停了。

说白了,他们连个全日志电视台都不是!

偶尔赶上周末,或者寒暑假和过年,会在上午**点开播电视剧,不过无论是晚上的八点档还是周末过年,播的电视剧,都是重播不知道多少遍的老剧。

也都是从省级广电的片库里选,很便宜....一部剧的播放权,也就几千块,万把块。

偶尔钻个空子,播点港台武打片,日韩的肥皂剧。有些是正规渠道来的,有些干脆就是盗版。

百老姓还挺爱看。

像是83版射雕,在内地就是靠这些县级电视台火起来的。

总之,不需要签什么播放合同的,从省城拿回来就放。他们这些县市级电视台没那么多规矩。

所以,还真是头回见播放合同。

一看合同抬头是《最好的我们》,不由问道,“谁的剧啊?没听过呢?”

印象中,没看过也没听过这部剧。

只闻张军梅回了句,“陆导的。”

“谁!?”老杜没听清,或者说不敢信。

“陆导的戏,给我播?”

心说也没听说陆导拍过这部戏啊?

再往下一看,老杜登时无语了,“陆导的新戏啊!?改名字了?”

把合同一扔,“张主任,你这不逗我玩呢吗?”

“陆导的新戏,我们这小地方哪买得起!?“

张军梅淡然一笑,“你往下看,很便宜。”

老杜不由抓起合同,还在吐槽,“我再便宜.....我也买不.....”

话还没说完,猛的看见价格!

脑瓜子嗡的一声!说都不会话了。

缓了半天,把合同完完整整看了一遍。

这才抬头,脸上依旧写着不敢相信.....

“首播??”

张军梅,“对!首播!”

老杜,“两万?”

张军梅,“对!两万!”

老杜,“不是两万一集,是两万一整部剧!?”

张军梅更正道,“两万是基础购剧费用,如果播出后,你们的广告收入,保持原来水平,也就是不超过一万块不变,我们只收两万基础购片费!”

“单集广告收入超过1万,我们要10%,2万25%。5万40%,10万.....”

还没说完,杜正林大手一挥,“别说了!我给你一半儿!!不管收多少广告费,都给你一半!”

把合同护在怀里,“这事儿定了,我签。”

两万块钱一部剧!是陆鸣泽导演,许淑主演的大剧!

还特么是首播!!

虽然这是宁远台,建台以来,花的最大的一笔购片费。但一集一千块都不到,傻子才不签!

好吧,老杜都怀疑是不是陆导傻了?

等张军梅一走,老杜抱着还热乎的合同不撒手,一溜小跑撞开副台长办公室的门。

把副台长吓一跳,“老杜你要干啥!”

杜正林跟疯了似的,“你!马上!!”

“联系县里那些有钱的!什么化肥厂、中心商场啥的,就说陆导的戏在咱们台首播!广告费赞助费给我狠狠的要!”

副台长都被老杜逗乐了,“说啥胡话呢?陆导?在咱宁远拍戏那个陆导?”

怎么可能?

....

另一边从宁远台出来,张军梅没有回招待所,而是带着两个助理,直奔火车站。

她要马上赶回盛京,在那边,马兰已经临时招募了一个近百人的推销团队!

而张军梅已经等不及了,对助理道,“100人,分20个组,一个组去一到两个省!”

“一个月之内,必需把所有县市级电视台给我跑遍!”

助理一脸苦涩,“全国可是有3000来家地方电视台啊...平均一个组150个县市....难度太大了。”

张军梅也知肩上的担子不轻,但是.....

“能跑多少跑多少吧,咱们这次就让让天都看看!没了他天屠户,咱们照样不吃带毛猪!”

眼神中,有着与楚安那天,一模一样的癫狂与热血。

突然问道,“目前....首播卖的最高的是哪部剧来着?”

助理马上答道,“去年的《民国风云》吧?40集单集45万。也就是1800万....”

张军梅,“1800万?呵...”

冷笑着闭目养神,她必需养好精神,后面一个月会很累很累。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