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叫我孟德大人 > 第52章 比我还脏

叫我孟德大人 第52章 比我还脏

作者:白面悍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07 23:46: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利用拉升成本、降低利润的手段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是互联网企业常用的手段。

无论是早期的搜狐、新浪,还是后来的阿里、京东、美团,全都开启过烧钱模式,用低价竞争打垮对手抢占市场的同时,也是在给后来者施压。

你想进来可以,但能不能承受得住前期的高风险和高投入,就需要慎重了。

在影视行业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已经被用烂了。

举一个鲜有人知的例子吧!

在另一个时空,只要对华娱稍有了解的,都知道港片的没落。

原因有很多,比如,湾湾开放进口片管制,好莱坞大片挤压了港片在湾湾的市场份额,

比如,98年亚洲金融风暴又截断了港片的第二大金主——东南亚市场。

再比如,VCD的普及大大提升了盗版的观影体验,对本就不太注重视觉呈现的港片影响最大。

总之,种种原因造成港片就此没落。在97、98那几年,行业几乎停滞,活不下去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上政策的放宽,港岛电影人开始深入内地谋求生路。

结果就是:

狼入羊群!

要知道,在二十世纪末,内地能撑得起票房的导演就一个冯裤子。老谋子还在和欧洲三大较劲,死磕文艺范儿,还没有《英雄》的影子。

至于演员明星,有演技的一抓一大把,但具有商业价值的却屈指可数。

反正和四大天王、金城武、梁朝伟这些根本没法比。

只短短几年时间,港岛电影人与内地同行合作,涌现出一大批经典之作:《少林足球》、《功夫》、《无间道123》、《门徒》等等。

后来被称为港片最后的辉煌。

【合拍片】也成了那个年代成功作品的标配。

以至于从男女主到幕后人员,都秉承着一半港岛一半内地的原则。

包括内地电影的两大代表人物,冯裤子的《大腕》、《天下无贼》,以及老谋子的《英雄》,也都有合拍片的影子。

表面上看,港片焕发第二春,内地观众也能看到好片子,皆大欢喜。

当然是好事儿。

可背地里,还真不是那么回事儿,内地的电影人被欺负惨了。

没办法,在此之前,国产电影走的是欧洲文艺路线,天然的和商业就不搭调。商业化进程更是缓慢的不得了,让港岛来的这波人一冲,几乎就没有生存空间。

无论是演员的片酬,还是工作人员入组后的待遇,完全就是两回事儿。

那段时期,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是港星的天下。

内地除了少数几个演员能拿到主角,其他人戏再好也只能做配角,而且做配都和港岛来的待遇不一样。

人家一个普通武行都能吆五喝六的牛B上天,而内地演员、工作人员拿着最少的片酬,享受最低的待遇,还特么受排挤。

内地演员王伯昭只是和港岛来的化妆师闹了点矛盾,就被谢霆锋和张卫健以演戏为由打成重伤,闹到所有内地演员集体抗议的地步。

而且,这还不是关键!

如果任由发展下去,内地影视行业都有被完全占领的趋势。

虽说一笔写不出两个中国人,但可不光是港片要生存啊,全华夏也有更多的电影人等着吃饭。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两部“神作”诞生了!!

一部是代表内地电影出战,本着争口气的原则,群策群力之下的大制作——

陈诗人的《馒头血案》。

计划投资2亿人民币!

这是继《英雄》之后,内地第二大投资的大制作。

原本是华裔与英皇联合出资,特效也用香港的特效公司。(那个时间节点的香港特效可一点不差。)

后来,英皇的艺人虽然出演了部分角色,但英皇的厂标却在出品方中除名了,换成了内地的上影集团和京城电视艺术中心,后期特效也换成了韩国和好莱坞的特效团队。

因为什么……已经很明显。

就是要抛开港岛,做咱们自己的国产大片。

总之,《馒头血案》从一部陆港合拍片,变成了纯内地出品方、导演主导的纯血作品。

结果.....

结果陈诗人不争气啊,拍出个史上烂片之首,差点没把华裔赔死!!

而且,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但凡陈诗人不浪,踏踏实实地按计划去拍,即便它是烂片,即便因为网络上《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那个视频致使口碑崩坏,舆论洪流。

即便是这样,这片子都不会赔钱。

按当时的票房和海外版权收入乱七八糟加一块儿,刚刚好够2亿回本儿。

可是没办法啊,诗人就是诗人,后期不停地补拍加戏,生生把制作成本超出去70%,也就是多花了1.4亿。

最后3.4亿的总制作费用,脸没露出来,还丢了个大的!

这使得内地影视行业,从出钱的到出力的,再到演戏的演员,更没法抬起头来。

离开港岛电影人,你们确实不行啊!不争气啊?

除了老谋子和冯裤子,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啊!?

于是,第二部神作,以及第二位陈姓大导出现了。

港岛导演陈可辛的——《投名状》。

合拍片!

港岛人主导,港岛人证明他们比内地强的又一次机会。

然后,又赔了个大的,比《血馒头》赔的还狠。

(网络数据不准,我的准。)

这部戏怎么说呢?

从它出来那一天开始,就不是为了赚钱去的。

总投资3个多亿!注意,不是像陈诗人那种拍到一半超支,也不是像老谋子的《英雄》,有米拉麦克斯的海外市场托底,可以使劲挥霍。

《投名状》从立项开始,就是拍给国人看的,只有两岸三地的华语市场支撑。

人家也是从一开始就打算好了,投3亿!

也正是因为先有3亿的投资,才有心思把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三大男星都请来。

那3亿的投资是什么概念呢?

一般来说,电影靠票房回收成本,票房要是投资额的三倍多一点才行。

《投名状》的3亿,至少要9到10亿的票房才有机会保本儿。

而那个时间节点,内地历年的票房冠军都没有超过3亿的。

也就是说,出品方港岛的寰亚,还有内地的保利,从一开始就知道赔钱。

而且从一开始,就玩命的花钱!

导演用陈可辛,那是因为陈大导刚刚在好莱坞拍了一部《情书》,正如日中天。

演员用李连杰,也是在好莱坞打出名号,没有比他更贵的。

除此之外,编剧用九个,两岸排得上号的编剧从前往后数都请过来。

设备?设备必须和好莱坞看齐,而且是单机位慢慢拍。

群演一天的盒饭就吃几十万,有钱就是任性。

服装道具没有一样不是精中选精,就是一个贵,就是一个好。

表面上说,是为了振兴港片,加强陆港同仁的深度合作,重振港岛电影。

结果确实拍出一部经典,即便十几年后,依旧被很多人追捧。

可特么赔的比陈诗人还狠!

而且不光赔了钱,也葬送了合拍片的大好前途。

从那之后,再没有一部合拍片成为经典之作。

倒是内地电影人学到了技术,积累了经验。

先后涌现出了《疯狂的石头》、《泰囧》,以至于后来的《捉妖记》等一大批具有商业价值的好片。

也是自那之后,港岛电影人在内地的地位逐渐回归正常,没什么特权了。

也是从那之后,帮了倒忙的陈诗人和华裔开始走下坡路。

而后来的保利什么背景自不多说。

寰亚?

嗯!寰亚的老板虽然是港岛人,但人家是从政的。

当然了,还有一个细节值得玩味。

陈可辛......

制片人出身!除了导戏,最擅长的就是核算成本,控制成本。

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这片子得赔个大的。

……

“我和你的处境其实差不多。”

此时此刻,楚安很愿意和林晚晨说几句真心话。

“你的情况是空有林晚星,却缺少在行业立足的根基。”

“而我呢,除了第一周播剧的噱头,一无所有。”

“别看这部戏赚钱了,而且没少赚。”

“可就算把陆鸣泽那一份也拿来给我支配,对于这个行业来说,又有几个钱?”

“两部赔钱的作品,就什么也剩不下了。”

林晚晨听到这儿,长叹一声,感同身受,“是啊,咱们不是天都,没有那么深的根基,只能靠钻营在夹缝中求生存。”

“所以,拉高成本,就是为了把一部分竞争对手挡在门外?”

楚安,“能挡住最好,挡不住也没关系。”

林晚晨皱眉,“什么意思?”

楚安一笑,“挡不住就给天都呗!”

“反正我已经打好样儿了,天都那个陈儒不是很厉害吗?要是看不出这点事儿,他也是白混!”

“后面的对手,自然由天都来挡。”

林晚晨,“……”

有点懵,也有点佩服楚安。

他居然能想到让天都来挡住其他对手。

不过想想也是,天都要是出手,就不是两千万的门槛儿了。陈儒会筑起一道高墙,让绝大多数人进不来。

至于楚安,他和陆鸣泽已经打出了名号,也已经在门里了。

竖起大拇指,“以后常聊,我发现你比我还脏!”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