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大梁活阎王,女帝劝我善良 > 第355章 灯枯油尽的大梁

段从的想法很简单,既然组建雍州兵的事情无法阻止,倒不如主动将雍州兵握在梁人手里。

万一有个什么意外,也好第一时间察觉。

至于他麾下的轻骑,交给刘远山与姜望,完全没问题。

刘远山自不必多,土生土长的大梁人,姜望虽然出身是个大问题,但他对北魏之间的血海深仇,注定他不可能倒向大魏,尤其是倒向大魏皇室。

其他将领回过神来,只能一脸羡慕嫉妒恨的看着段从。

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独领一军啊。

目前整个大梁军中,也就程名振与李晟,两人算是独领一军,拥有极大自主权的将领。

其他的,包括如今的骑兵大统领刘远山,也都还是主要受到林时的节制。

而这么一个好机会,他们竟然没有主动去争取!

真是,脑子进水了!

林时环视一圈诸将嫉妒的目光,不由得嘴角含笑:“组建雍州兵,这可不是一两个将领能做成的事情,现在段从主动请缨,尔等可还有毛遂自荐者?”

听见这话,诸将顿时愣住,下一刻,便像是疯了一样,不断的咆哮出声。

组建雍州兵,不用想,这是一个苦差事,但事情干成之后,所能得到的东西,也绝对比统领原军的回报要大得多。

毕竟,梁军之中就那么多位置,一个萝卜一个坑。

能进入厅堂内议事的将领,几乎都已经是升无可升的状态,除非有高级将领战死,或者战事结束之后,调职他处。

不然短时间内,他们基本上就是留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挪窝。

但现在,组建雍州兵,就是一个很好的升迁机会。

毕竟,林时不可能用毫无经验的新兵蛋子去身居高位吧?

看着厅内诸将的态度从一开始的反感到现在的充满热情,林时的心情也颇为欣喜。

这些人,毕竟是跟了他这么久的生死兄弟,如果他们愿意进步,他自然也不想抛弃他们,去培养其他新人。

毕竟,培养人才,也很累的。

他用了多久,才将李晟,程名振等人带到了现在这一步,其中耗费的心力,也绝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

林时伸手虚按,示意众人安静,随即目光扫过诸将,最终落在了坐在末尾处,两个并不起眼的将领身上。

此二人,一人名叫元茂,一人名叫庞卓,俱是龙武军之中的参将。

参将这个职衔,不算高,也不算低,属于在军中能说得上话,但权力又没那么大的官职。

而林时之所以注意到他们,则是因为他们乃是跟随辛林与刘远山去潼关外狙击杨原,最后还能活着回来的两名参将之一。

众将见林时有了人选,顿时回望元茂庞卓二人,眼中又是一阵羡慕嫉妒恨。

林时轻声开口:“用你们的说法,段从乃是跟着本帅自郢都过来的嫡系将领,既然他主动请缨,本帅倒也不好厚此薄彼,便由元茂,庞卓二将,作为段从的副手吧。”

“末将领命!”

元茂与庞卓二人大喜,赶忙出列拱手领命!

其他诸将虽然嫉妒于两人的好运,却也知晓这是林时为了平衡军中派系所为,因此,他们不好反对,也没必要反对。

如今林时麾下大军的山头众多,什么嫡系,后勤,汉中,郢都等等,但综合起来看,其实主要还是郢都派与汉中派。

至于魏国降将,倒是也算一个派系,但他们独成体系,也没有与两派争夺战功的资格。

就好比这一次,哪怕王征再三请战,但在李晟与程名振的共同排挤之下,他麾下的三万魏国降兵,依旧只能干一点后勤运输的活计,即便如此,李瑷也随时在盯着他们。

眼下林时以段从这位嫡系派核心作为组建雍州兵的牵头人,那么从龙武军中选择两个副手,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他们毕竟都是领兵之人,知晓平衡的重要性。

“行了,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

林时大手一挥,对组建雍州兵之事一锤定音。

段从与元茂,庞卓对视一眼,随即出声问道:“敢问大帅,此次组建的雍州兵,人数以多少为要,番号又该如何拟定?”

“番号明日你自己去问陛下,至于人数.......”

林时沉吟一瞬,淡淡道:“雍州人口逾六十万户,其中上户便超过了十万,便以三万人为定数吧,二十户养一兵,也不算一件难事。”

“二十户养一兵!”众人沉吟一瞬,对于这个比例,倒也没有什么异议。

尽管大梁施行的政策,是六十户养一兵,但雍州毕竟是新纳之土。

按照惯例,都是要先剥削,再大治,不然百姓反复,也是一件很烦的事情。

让百姓们一直陷入忙碌之中,没有心情东想西想,本身也是国家统治新纳之土百姓的一种手段。

而且三万这个数字,也正好合适。

新建的兵种,人数多了,万一人心反复,不太容易镇压,但人数要是太少,也就失去了组建新兵的意义。

如今大梁在雍州的大军,除了林时手下这七万人之外,还有陛下带过来的六万禁军。

有十三万大军托底,就算三万雍州兵与三万降兵就算联合到一起,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段从得了准确的数字,也不再多问,拱手领命,便带着元茂与庞卓转身离去。

“行了,你们也散了吧!”

林时摆摆手,示意诸将自去。

诸将起身,神色复杂的退出了礼厅。

林时靠回软榻上,有些疲惫的揉揉眉头,下一刻,腹中传来一阵强烈的饥饿感。

付瞿上前,试探着问道:“大帅,可要传膳?”

林时回神,微微颔首:“吃点吧,饿死了!”

“是!”付瞿出门,命亲卫呈上膳食,林时一边吃,一边思考起来。

组建雍州兵,自然不是他脑袋一热,做出来的决定,而是打进雍州时,他便有的打算。

以大梁如今损兵折将的境地,三万雍州兵,其实是远远够不上大梁如今的防御体系的。

毕竟,南疆北疆两场战事,大梁也损失了不少大军,尤其是镇守南疆的六万镇南军,更是几乎失去了战斗力。

若非姬玲珑当机立断与南齐结盟,求来了六万大军的支援,只怕六诏蛮朝还未必会撤军。

北疆稍微好一些,但松山府两万守军,也差不多损失殆尽,只剩下英国公高欢麾下三万禁军与其子高政手上的一万龙腾军建制还算完整。

至于镇守荆州梁齐边境的龙骑将军武元滕,龙渊将军赵兴业两人手上,也就四万人。

这么一算,大梁现在能动用的兵力,满打满算不过二十七万,而这,还是将护卫国都的禁军也算进去的情况下。

须知大梁巅峰的时候,哪怕不算戍卫国都的二十万禁军,也至少有二十万边军守卫各处边军。

因此,大梁现在的情况,若是忽略掉这些日子取得的大胜,基本上已经是属于油尽灯枯的状态。

想到此处,林时不由得紧紧皱起了眉头。

“看来,必须要尽快结束与北魏的战争,尽快将雍州消化完毕,修生养息,恢复国力才行!”

林时自语一句,囫囵吞枣的将晚膳吞食,起身拍拍屁股准备回后院睡觉。

但才刚刚起身,两道匆匆的脚步声便从耳后传来。

“大帅!”

程名振与李晟的声音齐齐响起,林时顿住脚步,回望互相搀扶着的两人,淡淡出声:“你俩,有事?”

两人对视一眼,程名振小声问道:“末将听闻,大帅准备组建雍州兵?”

林时点点头:“是,你们俩,有想法?”

“呃......想法嘛,是有一些,就是不知道大帅能不能同意。”李晟挠挠头,吞吞吐吐地开口。

“既然不确定,那就别说了!”林时像是赶苍蝇似的摆摆手,转身欲走。

两人顿时急了,赶忙异口同声道:“大帅留步!”

林时皱起眉头,不耐烦道:“有屁快放!”

程名振赶忙问道:“敢问大帅,组建雍州兵,是陛下的意思,还是大帅的意思?”

“既是陛下的意思,也是本帅的意思!”林时随口应声,脸色已经非常不耐烦。

李晟缩缩脖子,语速极快地说道:“朝廷要组建雍州兵,末将没意见,末将就是想问问,能否以我龙武军与左武卫大军的基层军官为基础,搭建雍州兵的大框架?”

“不能!”林时果断拒绝了李晟的提议。

李晟一愣,下意识反问道:“为什么?”

林时慢条斯理道:“因为,朝廷要组建的是雍州兵,不是要扩充龙武军与左武卫大军。”

两人一愣,眼中闪过些许不甘之色。

程名振不死心地问道:“大帅,此事,就没有商议的余地吗?”

“有!”

这一次,林时没有否决,而是给两人指了一条明路:“你俩可以去找陛下面陈,若你们能说服陛下,那本帅也没意见!”

两人瞬间垮下了脸。

李晟嘟囔道:“您还不如说没有呢。”

林时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朝廷不会允许军中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的,你们俩要是有什么想法,趁早死了这条心。”

“那大帅您.......”两人有些不服气的扬起脖子看着林时,那意思很明显,军中不允许一家独大,那您这位大帅又是怎么个事?

林时嘴角一抽,顿时有些无语,这一刻,他也不知道是该说两人愚蠢,还是两人聪明过头了。

正在他纠结着是现在下去捶这两个蠢货一顿,还是明日让军法官加大抽鞭子的力度时。

门外忽然传来一道有些疲惫的声音:“林帅自然是不一样的,将来四海九州,整个大梁江山,都是陛下与林帅的子嗣的,说到底,林帅是为自己的子嗣打江山,他当然可以一家独大。”

突如其来的声音,让礼厅之中的三人都是一愣。

三人下意识回头看去,就见风尘仆仆一脸疲惫的顾知洲阔步走进了大门。

顾知洲与三人相视一眼,目光扫过李晟与程名振,淡然开口道:“二位将军将来若是不想被林帅提兵剿灭,最好还是早早熄了心里的想法,老老实实将自己的事情做好,比什么都强。”

林时诧异道:“老顾,你怎么来了?”

顾知洲一愣,随即一脸无奈地伸手揉揉脸颊:“末将为什么来了,大帅还不清楚吗?您把陛下拐到潼关,您和陛下倒是高兴了,这满朝文武还没到达太安城呢,差点先内讧打起来了,都是上了年纪的老臣了,您和陛下多少为他们考虑一点,成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