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与儿子一起长大 > 第一百六十二章 重走长征路(三)

与儿子一起长大 第一百六十二章 重走长征路(三)

作者:落花为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20:50:19 来源:小说旗

萧小鱼陪外公喝好酒,在外公外婆家住一夜,这一夜三个人都睡得很晚,差不多十一点半才睡。

他们在玩扑克牌斗地主,三人隔着两代,聊天肯定聊不来,还是萧小鱼聪明,想到打扑克斗地主,让大家一起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斗地主在国内是很风行的棋派游戏,男女老少几乎都会,梅爸爸、梅妈妈也会。

当萧小鱼提出打扑克牌的时候,两个老人家,就知道这个外孙是有心人,希望大家能一起玩,一起快乐。

第二天,萧小鱼把真实的来意,告诉了外公外婆,两个老人家很爽快的答应了,他们对女婿萧鱼很了解,既然他这样安排,就一定有这样安排的道理。

邀请到外公外婆帮忙看家,等候录取通知书,萧小鱼十分开心,与两个老人家,一起回了自己家。

回到家,萧小鱼收拾好行襄,与父母一起踏上重走长征路的行程,他们的第一站是红都瑞金。

瑞金位于江西省东南部,是中华苏维埃政权的首都,是革命的摇篮,也是红军长征开始的地方。

“小鱼,有什么感想?”当踏上瑞金的土地后,萧鱼问道。

“爸,听真话,还是假话?”萧小鱼问道。

“真话。”

“没什么感想,与普通的旅游没什么区别。”萧小鱼说道。

“你再想想关于瑞金这一段的历史。”萧鱼说道。

“说到历史,教训是惨痛的,在当时革命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初生的工农红军,愣是被左倾冒险主义带到走上长征路。”萧小鱼说道。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带你来这里,就是要你牢牢记住这段历史,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得来不易,是多少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萧鱼动情的说道,说到动情处,眼角闪着泪花。

他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但站在红都瑞金这片土地上,想到无数先烈,曾为这片土地抛头颅,洒热血,他还是忍不住流下男儿泪。

“爸,你为什么哭了?”萧小鱼问道。

“我只是想到了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洒下热血的先烈,有些情不自禁。”萧鱼用手擦掉眼角的泪花。

“爸,您也是个性情中人。”

“每个人都是性情中人,只是所感动的不同罢了。”

“这个观点有意思,可以讨论讨论。”

“怎么讨论?”

“比如说举几个例,来说明您说的每个人都是性情中人。”

“有些女孩子会为一句动人的表白,一束鲜花流泪,她们是爱的性情中人。”

“嗯,有道理。”梅映雪、萧小鱼母子二人一起鼓掌叫好。

“运动员获得金牌,会泪湿眼眶,他们是向往胜利的性情中人,他们被自己的努力感动。”

“爸,您是那一类性情中人?”

“我会被先辈们的努力、付出、牺牲所感动,所以我应该是忆苦的性情中人。”

“忆苦的性情中人,每每想到过往的不容易,都会被感动流泪?”

“是,你被那一种情形感动,你就是那一类性情中人。”

“爸,您这次带我重走长征路,是为了什么?”

“让你体会一下曾经的艰辛,不望初心,负重前行,为重圆中国梦努力奋斗。”

“我们一直要从瑞金走到延安?”萧小鱼问道。

“嗯,不走完全程,怎么叫重走长征路?”

“徒步走?”

“徒步可没有那么多时间,中途还是要坐车。”

“爸,您说当年要是没有左倾的错误路线,红军会有后来的长征吗?”萧小鱼的问题很天真,既成的事实,又怎能用如果解答。

“历史没有如果,有如果存在的地方,就没有历史。”萧鱼的回答很沉重,然而历史就是这样,没有如果,任何的如果都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是对先辈的亵渎。

“红军从井岗山时期的不足万人,发展到定都瑞金,人数已经超过十万,武器装备,也远胜井岗山时期,可以说是形势一片大好。若不是左倾排挤主席,也许红军就不用长征,中国革命,也不用经历那么多艰辛。”

“你的这个也许,也许成立,也许不成立。”

“为什么?”

“红军前期取得的胜利,固然有领导得力,指挥有方的原因,同样也有敌人忙于内部争斗和轻视红军的原因。红军的壮大,让敌人警觉、害怕,调集重兵围剿,虽然左倾的错误领导加速了红军战斗的失利,应该为红军长征承担责任。但我个人认为,红军的长征是历史的选择,是新中国的选择。”

“这个观点很新颖,以前听到的观点都是左倾的责任,爸您的观点与众不同,快讲给我听听。”

“左倾的出现,说明党内已出现不和谐因素,一个强大团体,被击倒,往往不是因为敌人有多强,而是因为祸起萧墙。”

“祸起萧墙,这个词用的很好,在当时的确有祸起萧墙的矛头。”

“当时红军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不好,是在我国的南方,在当时南方是敌对势力最强大的地方,红军处在强大的敌人夹击之下,想要有所发展,也很难。”

“爸,您的意思是,红军在当时的发展,已经面临两个难题?”

“是这样,内部的矛盾和强敌的夹击,红军就算在南方立住脚,也很难有大的发展,新中国的成立,自然也会被推后。”

“爸,听您的意思是,左倾加速了红军在南方的失败,却促成了新中国更快的建立。”

“我是这样认为的,长征虽然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却也帮红军解决了两个问题。”

“一个内部问题,一个外部问题对吧?”

“对,内部问题是纠正左倾的错误,确立正确领导,让整个军队更加团结。外部问题是跳出强敌包围,向敌人更薄弱的北方发展,同时喊出的抗日的口号,团结了全国民众,而这一切都是长征的功劳。”

“嗯,后来的历史确实证明,长征是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萧小鱼说道,他不得不承认父亲的观点很独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